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迪荡新区重点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迪荡新区重点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迪荡新区重点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迪荡新区重点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迪荡新区重点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迪荡新区重点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始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C.城濮之战 D.阪泉之战2.“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3.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中的铁农具最早出现的时间是A.西周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4.与下图对联相关的思想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1933年3月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18岁到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每批25万人,每期半年,由陆军协助组织,进行军事编制。这体现了新政的哪一措施?A.指导工业 B.调整农业 C.整顿金融 D.以工代赈6.近年来,中国政府倡导的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的新型国际关系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已经改变。这种变化出现的背景是()A.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呈现新的特点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C.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的威胁彻底消除D.各国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④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望着过去”是为了维护俄国的封建专制统治B.“望着未来”指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改革维护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D.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9.《大国崛起》里讲述“某国1921年把市场,实际上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一突破”是()A.新经济政策 B.苏联模式 C.罗斯福新政 D.马歇尔计划10.二战时期曾有一幅漫画,描绘的场景为:四位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一具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西伯利亚的寒冬中狼狈溃退。这幅漫画的创作灵感来自()A.莫斯科保卫战 B.珍珠港事件C.诺曼底登陆 D.柏林战役11.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②《兰亭序》是祖冲之的代表作品③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业④《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下列模范人物中,曾担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治理灾害,改变贫穷面貌,与当地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带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孔繁森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国家的改革是什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有哪些重大措施?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两次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在改革过程中,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4.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97周年华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山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7年波澜壮阔,97年壮丽辉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在“南湖红船”上召开的什么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八一枪声”发生在什么地方?其历史意义如何?秋收起义后,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长征壮歌”中我党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长征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联合抗日。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我党又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了一次什么重要会议?15.举出古希腊两个最著名的城邦的名称。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经出现部落联盟。为了扩张势力,争夺已开发的地区,不同的部落联盟之间,经常爆发惊心动魄的战争,黄帝和炎帝曾经涿鹿之战中联合打败蚩尤,故B符合题意;牧野之战、城濮之战、阪泉之战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B【解析】

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选B。3、C【解析】

依据题干中限制词“铁农具最早出现”,结合课本所学,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C符合题意;西周和商朝时期的农具是青铜器,还没有铁农具,AB不合题意;秦汉时期比春秋时期要晚,已广泛使用铁农具,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ABD不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应选C。4、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温良恭俭让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做人要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故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5、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缓解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解决了失业人口问题,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故选D。6、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各国力量和实力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近年来,中国政府倡导的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的新型国际关系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故A符合题意;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的威胁彻底消除、各国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7、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在中共十九大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所以①②③④表述正确,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8、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由此判断与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时期,1861年改革改革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861年改革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挽救统治危机。选项ABD对材料的理解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改革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而不是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选项C对材料的理解是不正确的;符合题意,故选C。9、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在1921年实施了新经济政策。规定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这实际上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故A正确。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故排除B项。1933年,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实行了罗斯福新政,故排除C项。1947年,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故排除D项。故选A。10、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按照预定的“巴巴罗萨计划”,德军兵分三路进攻苏联。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苏联军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不可战胜”神话。故题干漫画的创作灵感来自莫斯科保卫战。故正确答案为A。BCD均与漫画描绘的场景不符,故选A。【点睛】此题应识记与掌握莫斯科保卫战的相关史实。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苏联军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不可战胜”神话。11、C【解析】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因此②表述错误,可以排除。①③④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2、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焦裕禄,山东人,1962年被调到河南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到了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共和国的脊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商鞅变法(1分)(2)改革措施: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用汉律;学汉礼。每项1分,共6分)意义:改革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1分)。(3)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有:第一,改革都得到了本国君主的大力支持;第二,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第三,改革者本人都具有非凡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只要言之有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2分);学习他们坚定的意志。敢于向旧势力挑战的品质与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或言之有理亦可)(2分)【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此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用汉律;学汉礼)经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加快了北方的封建化进程。(3)此题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及借鉴意义。这两次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有:第一,改革都得到了本国君主的大力支持;第二,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第三,改革者本人都具有非凡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从这两次改革中,我们能够学习他们坚定的意志。敢于向旧势力挑战的品质与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商鞅变法;人教版七年级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14、(1)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2)南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遵义会议;毛泽东;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会师于甘肃会宁。

(5)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中共七大。【解析】

(1)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画舫上继续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