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兴义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兴义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兴义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兴义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兴义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兴义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择业的目标应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这是哪位伟人的话A.马克思 B.恩格斯 C.毛泽东 D.周恩来2.下列历史事件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①岳飞抗金②郑成功收复③文天祥抗元④虎门销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历史学习中的概括,即对某一历史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总括,以揭示出其本质属性,并表述为简明扼要的结论。下列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概括不正确的是()A.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 B.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C.新的技术发明迅速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D.工业革命同时在多个国家进行4.学习历史需要将历史概念用层次化的方法组织起来,与“废藩置县——日本明治维新——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的层次结构一致的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B.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美国冷战政策C.以工代赈——《全国工业复兴法》——罗斯福新政D.英国议会——欧洲共同体——联合国5.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方针是A.一国两制B.求同存异C.科教兴国D.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6.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时期的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7.英国小说家伊弗莱明从1955年创作了14部007系列小说,小说中的“反面角色”不是来自苏联、东德,便是来自中国。据此说明其作品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C.“冷战” D.伊拉克战争8.“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最早确定这一制度的是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武帝 D.隋炀帝9.图片见证历史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国曾先后四次变革、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下四幅图片再现了这四次变革与调整的情节,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10.2016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85周年之际,全国多地举行主题活动,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十四年抗战其实并不像抗日神剧里那样简单,血肉筑长城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正确的有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齐聚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上述文字的构成是()A.历史结论和史料实证 B.历史叙述和历史观点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D.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12.《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典故,意在表现关羽的豪迈之气。但《三国演义》作为文学作品,很多典故与历史事实并不完全相符。下列能说明这一典故有悖于事实真相的是A.华佗生活在东汉B.华佗创立了五禽戏C.华佗发明麻沸散D.华佗擅长内科手术13.“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4.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造成“社会黑暗腐败”的原因是A.袁世凯黑暗独裁统治B.国民革命运动开展C.《中华民国约法》颁布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15.“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罗马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串联在一起,千年之间,让瓷器和茶叶成为永久的中国名片。“它”形成于A.张骞通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文成公主入藏 D.郑和下西洋16.毛泽东曾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康熙皇帝为维护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是①平定回部贵族叛乱②从荷兰手中收回宝岛③册封班禅额尔德尼④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7.读图是了解历史的方式之一,下图是《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下列说法从图表中读不到信息的是()A.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C.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18.(亮点题)2015年初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遭”,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这从深层意义上表明()A.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行动B.中国产品在美国受到不公正待遇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19.他是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兰竹。他是A.郑板桥 B.王羲之 C.李白 D.杜甫20.英国著名的冶铁大王安东尼•培根,也是贩卖奴隶起家的。他在1768年到1776年间大做黑奴买卖,赚了76000英镑,这笔钱成了他创办铁业的一笔重要资本。由此可见,奴隶贸易()A.给非洲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B.为美洲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C.为英国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D.促进了洲际间航运业的发展21.今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澳门回归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过程中的成功范例之一,其践行的是A.“和平共处”原则 B.“九二共识” C.“求同存异”方针 D.“一国两制”构想22.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上述历史现象揭示了()①元朝时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②元朝大一统,疆域辽阔③元朝时边疆和内地的联系得到了加强④各民族交往密切,民族交融加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小历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公孙轩辕”“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他研究的对象是()A.黄帝 B.炎帝 C.禹 D.尧24.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福建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假如你是这个团的导游,应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A.深圳市B.珠海市C.汕头市D.厦门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26.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时代”。27.井冈山会师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属。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非洲到处都是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庄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材料三: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恩波历史教学资料》材料四:联邦政府给每个人600美元的退税,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投资专家迈克法伯据材料一说明“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理由。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影响。材料三揭示了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利于加强世界联系的交通发明。据材料四指出当今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全球化的挑战。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80年底,洋务派官员刘铭传在《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中,认为:“铁路之利于商务、矿务、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顽固派官僚张家骧上奏表示反对,认为修筑铁路招来更多的外国人,毁坏大量田地、房屋、滋扰民间。——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设计蒸汽机车、开创铁路时代的英国工程师。(2)对于“修筑铁路”的看法,你赞同材料中谁的观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0.(7分)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初,大大小小国家的政治家们云集巴黎,磋商和平解决办法。虽然议事日程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列入《凡尔赛和约》加以解决,但是有些问题到1923年仍为悬案。战后欧洲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一系列民族国家出现;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盟军占领了莱茵兰,英法肢解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力量遭受了削弱。在远东,日本将山东归还了中国,却接管了位于赤道以北的岛屿群。在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各国承认了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领土现状,并同意根据相对标准来限制各自的作战舰队的规模,从而阻止了英、美、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因此,20世纪20年代初,国际体系已趋于稳定。所遗留的难题,现在都可以通过国际联盟来解决,尽管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仍定期地在日内瓦举行会议。——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二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姜宪明《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材料三……经济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达到普遍程度,出现前所未有的全球经济长期增长;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成长为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等国更是从全球化进程的跟随者转变为重要的推动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国家之间普遍形成广泛深入的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动摇了二战结束以来西方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宰地位;以中印巴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新机制中成为重要角色,世界多极格局开始形成。——崔立如《全球化时代与多极化世界》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构建了哪一新的国际体系?简要评价这一新的国际新秩序。结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侧重政治军事领域”的联盟是指什么?它的建立标志着什么世界格局的形成?根据材料三,分析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演变的根源是什么?这一演变在政治方面呈现怎样的发展特点?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个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在中学的作文中写道:择业的目标应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抗倭是抗击外来侵略者,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郑成功收复和虎门销烟也是抗击外来侵略,②④符合题意,即D符合题意;岳飞抗金和文天祥抗元都是我国国内的民族斗争,不是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所以①③不符合题意,即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3、B【解析】

依据题干“下列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概括不正确的是”,结合所学知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表述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表述错误,故B符合题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新的技术发明迅速应用于生产和生活,表述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表述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4、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废藩置县——日本明治维新——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可知,“废藩置县”是日本明治维新内容之一,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行“以工代赈,是罗斯福“新政”在工业方面采取的措施。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的层次结构与题干不一致,不符合题意,故选C。5、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在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B符合题意;一国两制、科教兴国、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6、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给王室子弟和功臣,形成了诸侯国,鲁、晋都是西周分封诸侯形成的。选项A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制度,排除B;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时期,排除C;内阁制是明朝创建的制度,排除D。故选A。7、C【解析】

依据题干“1955年”及其作品中的反面角色来自于苏联、东德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可知,这体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对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而且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与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对立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1945年,而且中国、英国、苏联等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故B不符合题意。二战后美苏由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对立而进行冷战,故C符合题意。伊拉克战争发生在2003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皇帝制的特征,是秦始皇首创,B正确;AC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以来我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识记图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目的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从农业来说,就是通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来完成这一转变;1958年后,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使得农业获得大丰收,随后这一政策在全国推行,这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C。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A【解析】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都是其原因。而国民党政府抗战初期能够坚持抗战,但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开始消极抗日,所以④表述错误。①②③表述正确,故选A。11、B【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齐聚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可知体现的是历史叙述;“《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可知,体现的是历史观点,所以上述文字的构成是历史叙述和历史观点,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佗是东汉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华佗重视疾病的预防,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被称为“五禽戏”,用以锻炼身体.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3、A【解析】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我国改革开放和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A符合题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现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但不是第一个,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抓住题干限定信息“第一个”,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14、D【解析】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袁世凯在1915年称帝,后爆发护国运动,1916年3月取消帝制。此后,中国进入北洋各系军阀混战的局面。据“1924年1月”、“这是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可知,造成革命后十三年的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因此D正确。袁世凯1916年已经去世,因此A选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开展时间是1924——1927,与题目时间不符,因此B错误。《中华民国约法》颁布并不是导致社会黑暗腐败的原因,因此C错误。所以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词在于“1924”和“这十三年来”,根据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15、A【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以西汉都城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到达地中海,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罗马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串联在一起,选项A符合题意;班超出使西域是在东汉时期,与题意不符,排除B;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关系,排除C;郑和下西洋是在明朝时期,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选A。16、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平定回部贵族叛乱的是乾隆帝;②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的是郑成功。所以①②不符合题意,把包含①或②的选项ACD排除。故选择B。【点睛】组合选择题可使用排除法解题,提高准确率。17、A【解析】根据题干表格的数字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与棉花属于农产品,钢、煤和原油属于工业产品,从数据上看,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率明显大于农产品,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BCD都符合题干表格的内容,A项无法体现,所以答案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首先把握1952—1956年我国的阶级发展特征,再通过数据比较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18、C【解析】

20世纪80—90年代,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题文描述的事件从本质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故选C。19、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扬州八怪是清朝活跃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郑板桥的画主要以兰竹石为对象,兰竹画得最出色。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0、C【解析】

据题干“英国著名的冶铁大王安东尼•培根,也是贩卖奴隶起家的。他在1768年到1776年间大做黑奴买卖,赚了76000英镑,这笔钱成了他创办铁业的一笔重要资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黑奴贸易持续了几百年,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黑人,欧洲殖民者大发横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C符合题干材料;ABD与题干中材料无关,故本题选C.21、D【解析】

香港和澳门回归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过程中的成功范例,其践行的是“一国两制”构想,D符合题意;“和平共处”原则是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A排除;“九二共识”反映的是海峡两岸的交往,B排除;“求同存异”方针是外交方针,C排除。故选择D。22、D【解析】依据题干“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的信息可知,元朝时期各民族交往密切,民族融合加强;根据“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的信息可知,元朝大一统,疆域广大,幅员辽阔;元朝时边疆和内地的联系得到了加强;②③④符合题意;①元朝时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这一项内容,题干材料的内容不能表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故选D。23、A【解析】

依据题干“公孙轩辕”“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4、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因此到我国福建省旅游观光应带他们去厦门市。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九一八事变【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6、英国;电气时代;【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作为新的动力机器进入生产领域,蒸汽代替了人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故答案为英国;电气时代。27、井冈山会师南昌起义【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8年4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2)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为美洲提供廉价劳动力,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他们回到欧洲后,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轮船(或汽船)(4)带来机遇(资金和市场)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重视科技创新,促进了经济的高速的发展。【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而本题是要求据材料一说明“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理由?所以在材料中符合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是:“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2)通过材料二中的关键词:非洲、早期殖民主义等,我们可判定这一事件是三角贸易,三角贸易的影响从三个方面描述:对非洲、美洲、欧洲分别带来什么影响?因此答案是: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为美洲提供廉价劳动力,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他们回到欧洲后,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本题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