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轮模拟试题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第I卷(共50分)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井”原指从地面往下挖成的能取水的坑洞。古人通过生活实践,既懂得挖井获取水源,又认识到井水比江湖塘之水更为清洁卫生。图1是中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复原图。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使用木结构水井的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2.4月4日,2024都江堰放水节在四川成都都江堰景区飞沙堰溢洪道举行。本次活动以“水润天府·万千气象”为主题,上千名观礼嘉宾着秦朝服饰,学习秦朝礼仪,沉浸式体验智慧的治水文化。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是()A.李冰 B.嬴政 C.商鞅 D.汉武帝3.吴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该政权的都城是()A.洛阳 B.成都 C.建业 D.建康4.图2是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鲜卑族发祥地——嘎仙洞遗址内石壁上祝文,其内容与史书中的记载相同,由此证明了嘎仙洞就是史书中提到的鲜卑拓跋部“石室”祖庙。鲜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权历史上被称为()A.曹魏 B.北魏 C.魏国 D.西晋5.开皇九年(589年)二月,隋军攻入建康,江南三十个州,四百多个县,二百多万人口被并入版图,南北方在分裂三百年后终于再次实现统一。此时隋军攻灭的政权是()A.北周 B.吴国 C.隋朝 D.陈朝6.《唐大和尚东征传》是最早由日本人用汉语书写的记述鉴真事迹的作品,是有关鉴真研究的最重要史料之一。据相关记载,鉴真在日本被称为“律宗开山祖”“天台宗先驱”。鉴真还有“医药始祖”“文化之父”之称。这说明鉴真东渡()A.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B.加强了民族的交流融合C.加强了政治制度的创新 D.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7.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签订了()A.《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8.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奏表:“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第一个解决“病国之忧”付诸行动的民族英雄是()A.左宝贵 B.曾国藩 C.林则徐 D.邓世昌9.历史学习中要关注书籍的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与下面书籍目录相关的战争是()·悲壮的黄海大战304·屈辱的乞和之路328……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10.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写道“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麟,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对该段材料相关史实表述正确的是()A.孙中山认识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B.提出了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C.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明确的反帝纲领 D.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11.图3为古田会议纪念馆宣传图片,参观该纪念馆能够看到的对古田会议描述正确的是()A.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论断12.1944年初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一部分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政策 B.国统区在经济上面临崩溃C.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 D.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13.图4所示的军事行动()A.使长江以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 B.挺进大别山,转入战略反攻阶段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统治覆灭14.图5中第一届全体会议取得的成果是()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5.图6中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完成使我国进入到()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改革开放新时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6.1954年4月29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被写入中印两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的序言中,成为新中国登上国际舞台,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原则的提出者是()A.周恩来 B.朱德 C.毛泽东 D.刘少奇17.《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写道:“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为这一问题,我国()A.推行一五计划 B.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伐C.实行三大改造 D.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8.1979年2月8日中葡建交,两国就澳门问题达成协议,指出澳门是中国的领土,暂时由葡萄牙管理,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在适当的时机,中葡两国通过友好协商解决。澳门问题解决的方法是()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采取“求同存异”的方针C.实行“一国两制”制度 D.扩大对外开放的格局19.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从埃及转而进入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最终灭亡了波斯帝国。希腊的语言、文化和城邦向东方大规模的传播,使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该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A.给被征服地区带来深重灾难 B.掠夺了东方世界无数财富C.促使了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20.在计算机与历史的跨学科融合课上,某同学在浏览器搜索了《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等关键词,他想了解的是()A.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B.古代法制的发展 C.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 D.罗马法制的成果21.如表展示了近代欧洲知识界对地球表面的了解面积占比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陆地水域总体1500年25%20.9%22%1600年40%52.5%49%1700年50.6%64.7%60.7%A.地圆学说的盛行 B.交通工具的革命 C.全球航路的开辟 D.西班牙王室支持22.查理一世,又译查尔斯一世。斯图亚特王朝的第十位苏格兰国王、第二位英格兰及爱尔兰国王。英国历史上唯一被公开处死的国王,欧洲史上第一个被公开处死的君主。他死后英国()A.宣布为共和国 B.开始资产阶级革命C.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D.发表了《独立宣言》23.图7是第一国际的支部分布图(部分),下列属于第一国际创始人是()A.马克思 B.拿破仑 C.斯大林 D.杜鲁门24.达尔文22岁时,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以博物学家的身份随船进行了近5年的环球航行。船长本来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相反的结论”指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 B.地圆学说 C.神创论 D.生物进化论25.与下面卡片中的史料内容相对应的主题是()时间事件1959年古巴推翻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1999年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区全部主权A.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非洲民族解放运动C.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D.社会主义的发展第Ⅱ卷(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道题,第26题18分、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从陈胜首义,经楚汉之争,到西汉建立,七年战争,举国上下,满目疮痍,城池化为丘墟,良田一片荒芜,百姓转死流亡,户口所存,十之二三,摆在西汉皇朝面前的当务之急是恢复生产,安定民生,稳固统治。对此,汉朝统治者下诏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秩序,稳定民生。——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陈胜首义”的地点在哪里?造成材料一中社会境况的原因是什么?西汉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采取了何种政策?在税赋方面采取何种具体措施?(10分)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后,为了巩固政权也因汉文化发展相对成熟,逐渐“汉化”,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鲜卑族的改革……这一时期,胡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战乱中相遇,促使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这些发展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元化,思想不局限于一种,为隋代大一统和唐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之风做了充分铺垫。——高畅《魏晋时期胡汉冲突下的文化交融》(2)据材料二指出,少数民族“汉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鲜卑族的改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有何影响。(6分)材料三当圣德太子、中大兄皇子等发现日中巨大差距后,便把学习的目光锁定于中国,仅用一个世纪时间就走完了其他国家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才走完的封建化道路;当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发现日欧巨大差距后,便将学习的目光转向先进的欧洲,仅用半个世纪时间就走完了其他国家数百年才走完的近代化道路,一举跻身于世界列强行列。——摘编自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1)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通过那一场改革“走完了其他国家数百年才走完的近代化道路”?列举近代中国地主阶级进行近代化尝试的改革。(2分)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分别从上述材料中找出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和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哪一国际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同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支柱?(7分)(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9分)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人权宣言》(1789年)(1)根据材料一,该文献来自于哪场资产阶级革命?当时通过该文献是哪一机构?简述该文献的进步性。(6分)材料二(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是哪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