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原卷版)_第1页
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原卷版)_第2页
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原卷版)_第3页
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原卷版)_第4页
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八年级期末考试模拟试卷考试范围(八下科学整册)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A.大量使用化肥 B.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C.实行稻草还田 D.将废弃农田地膜埋入土壤中2.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新桥村有一棵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树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A.全部韧皮部 B.全部木质部 C.全部树皮 D.部分木质部3.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酒精吹气测量仪,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其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学价为﹣2,则铬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 C.+6 D.+7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A.电路图 B.甲烷分子 C.金属元素钠:Na D.阿基米德定律:F浮=ρ液gV排5.如图所示,甲、乙为不同磁体的两个磁极,弧线是部分未标方向的磁感线。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判断甲、乙的磁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N极 B.甲、乙都是S极 C.甲是N极,乙是S极 D.甲是S极,乙是N极6.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接线圈,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 B. C. D.7.“嫦娥一号”成功完成了中国首次“探月之旅”,发射火箭使用的推进剂是偏二甲肼(C2H6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它们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8N2+2N2O4=2CO2+4H2O+3X,则X的化学式为()A.N2 B.H2 C.O2 D.CO8.如图是某植物在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活动强度变化曲线,根据如图所示分析合理的是()A.ad之间表示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 B.b点时刻是一天中该植物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 C.曲线Ⅱ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变化曲线 D.bc段活动强度减弱是温度太高,气孔关闭造成的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O2、CO2、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g193462反应后的质量/g11待测2820A.表中的待测值为32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X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D.反应中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10.小明利用下列装置对CO2进行处理,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干燥CO2气体 B.收集CO2气体 C.吸收CO2气体 D.检验CO2气体11.小乐为了检验气体X(纯净物),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观察到实验①中干冷烧杯内壁有水珠,实验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对气体X分析正确的是()A.根据实验①的现象,说明气体X含氢、氧元素 B.根据实验①②的现象,说明气体X具有助燃性 C.根据实验①②的现象,说明气体X为甲烷气体 D.根据实验①②的现象,说明气体X一定含碳、氢元素12.如图,一束带电粒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小磁针的上方,小磁针的S极向纸内偏转。对带电粒子束的判断:①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②向左飞行的正离子束;③向右飞行的负离子束;④向左飞行的负离子束;⑤向右飞行的电子束;⑥向左飞行的电子束,则可能正确的是()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13.小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性质,设计了判断水温变化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热敏电阻、电磁铁、定值电阻R0由导线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在线圈的上方固定一个弹簧测力计,其下端挂一铁块。实验时把热敏电阻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水温的变化会引起弹簧测力计示数发生变化;如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读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A.t1到t2时间内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大 B.t1到t2时间内水温升高 C.t2到t3时间内电压表示数最小 D.t3到t4时间内电路中电流变大14.若一个SO2分子质量为n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132作为标准,则SO2A.32nm-n B.32n3m-2n C.32n31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绘制了如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幅图。哪幅图中“A”点可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不相等()A. B. C. D.二.填空题(共6小题)16.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或用化学符号表示。①2个铁离子。②+6价的硫和氧形成的化合物:。③C+4O2中4④NO2中“2”的意义。⑤构成食盐(氯化钠)的微粒的符号。17.要使H2O和H2O2(过氧化氢)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H2O与H2O2的质量比是;ngH2O和mgH2O2(过氧化氢)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氢元素,则n:m为;相同质量的H2O和H2O2(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的局部示意图,火线是(填“A”或“B”),C点是灯头接导线的螺丝(灯丝完好),当电路中的开关S闭合时,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手接触电路中的C点(会/不会)触电。19.如图所示,ab为可以沿着光滑金属轨道移动的导体,符号“×”表示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的磁感线,螺线管AB及线圈绕向固定不动。当导体ab向左运动时,小磁针的N极会向左偏转,此时,螺线管A端是(填“S极”或“N极”);若将运动的导体ab看作一个电源,则b端为极。20.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甲图,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1)CO2主要是通过叶的结构,进入到叶片中。(2)图乙表示某一植株一天内不同时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对强度。在不同时刻从该植物上取下大小相同的一片叶圆片烘干称其质量,如图丙、则测得质量最大的取片时刻为。A.8点B.11点C.17点D.19点(3)地球上的碳元素主要以C﹣12形式存在。C﹣14原子与C﹣12原子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原子核内数不同。21.分析硫、碳、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回答问题。(1)从操作角度,三种物质都要自上而下(填“快速”或“缓慢”)伸入氧气瓶中: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其目的是。(2)从现象角度;在空气中点燃硫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碳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的固体,此黑色的固体物质是(填物质名称)。(3)从装置角度: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是否放入水及放入水的原因各不相同,铁丝燃烧时,集气瓶底放入少许水的目的是:。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22.某校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铁屑,其成分是铁、氧化铁和水。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固定装置已略去;氮气不与铁屑中的成分反应;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部分实验步骤如下:Ⅰ.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将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硬质玻璃管和样品的质量。Ⅱ.连接好装置。缓缓通入N2点燃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恒重,记录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Ⅲ.再次连接好装置,继续实验。通入CO,点燃丙处的酒精灯和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恒重,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直至硬质玻璃管论一再次记录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硬质玻璃管硬质玻璃管和样品步骤Ⅱ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步骤Ⅲ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质量m1m2m3m4(1)步骤Ⅲ丙处酒精灯的作用是。(2)步骤Ⅲ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用m1、m2、m3、m4的代数式表示)。23.小乐在研究植物对水分的运输,验证“茎运输水的部位在木质部”时,完成了如下实验:①实验步骤:取的木本植物枝条3根,分别标记为A、B、C。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按表所示方式处理(其中C组待填)。将处理好的枝条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置于实验室内35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各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记录在表中。②实验结果组别处理方法横切枝条中上部的现象A带叶枝条(不做处理)木质部变红色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木质部变红色C未被染色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写出2点)。(2)表格中C枝条的处理方法是。(3)若将B枝条纵切,用放大镜观察纵切的染色部位,观察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颜色变得越来越浅,可以进一步证明。(4)若想要尽快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可以将图中所示烧杯放在的环境中(写出2点)。24.阅读关于“巨磁电阻效应”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图所示。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A.铝、银B.铁、铜C.铜、锌D.钴、镍(2)据图可知,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的厚度是1.7nm时,这种复合膜的电阻将(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3)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R比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选填“大”或“小”)得多。四.计算题(共3小题)25.已知某元素R的化合价为+3价,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问:(1)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ROB.RO2C.R2O3D.R2O(2)求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3)求该氧化物中R的质量分数.26.为测定某品牌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先将钙片粉碎,再各取2.5g粉末与一定量的同浓度稀盐酸反应(钙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