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输出与文化赋能:国际化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路径_第1页
标准输出与文化赋能:国际化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路径_第2页
标准输出与文化赋能:国际化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路径_第3页
标准输出与文化赋能:国际化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路径_第4页
标准输出与文化赋能:国际化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路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使命中,包含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以契合人才需求创新应用型+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的要求。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为例,从标准输出与文化赋能两个维度,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实际能力,探讨国际化视角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化;“一带一路”;标准输出;文化赋能一、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舞人心的职教政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自2019年国家“双高计划”实施以来,国际化办学指标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整体实力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要向世界一流的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看齐,就必须以国际化的视野审视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以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人才需求变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相对较为单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国际化竞争环境中的人才培养需求。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积极探索创新应用型+国际化高职人才培养的全新路径,践行“走出去”国际化合作办学之路,以海外办学为载体和平台,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赋能高等职业教育,并将职教标准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二、高职院校办学国际化的逻辑理路(一)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实现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此倡议赢得了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的积极肯定。它打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隔阂,为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带去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国际合作机会。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融合提升了沿路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拓展了新的空间。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适应“走出去”,是新时期“一带一路”对中国高职教育的新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应主动提升国际化水平,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紧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及人才培养需求,积极服务企业“走出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用前瞻性、国际化的中国高职教育理念为“一带一路”建设添砖加瓦,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追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的客观要求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要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1]这是国家层面又一次将教育国际化写进文件。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将教育对外开放落到实处,深入挖掘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的深度,推动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努力构建全球高等职业教育共同体。从实践层面而言,职业院校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已经培育出一些颇具特色的国际化合作办学模式,如鲁班工坊、国际中餐学院、中外合作商学院等,着力承担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载体作用,也积极发挥着世界职教看中国的窗口作用,并且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颇具亮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完成“双高计划”建设,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能力提升的实践诉求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不仅是双高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为国家的对外战略服务提供重要支撑,有利于塑造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响亮品牌,提升国家竞争软实力。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职业院校加速培养国际产能合作需要的人才,立足国际化办学定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高职教育在双高建设国际化交流办学与合作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探索合作形式更为多样、建设内涵更为丰富的国际化办学实践路径,在国际产能提升的目标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的增值赋能。2022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新职教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职业教育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支持引进境外优质资源发展职业教育,鼓励有条件的职业教育机构赴境外办学,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学习成果互认。”[2]进一步明确了国家鼓励和支持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决心,高职国际化办学加大了实践力度,开启了崭新阶段。三、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精度缺失,解决国际化企业人才需求乏力国内高职院校在近几年的国际化办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对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能够开展国际化办学的院校和专业,往往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但是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当中外两种人才培养目标产生差异时,受限于传统合作办学思想,部分院校在执行过程中容易陷入“囫囵吞枣,照搬照抄”的误区,忽视了我方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直接引进和采用国外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在办学实践中出现“水土不服”现象。比如,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脱离岗位需求、用人单位职业能力要求,专业属性不明确,专业标准与教学标准脱离实际,课程设置并未突出本土特色。并且基于以上原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课程意义的理解和把控容易出现偏差,导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达不到预想效果,最终人才培养的结果与国际化职业岗位标准的预想要求有较大差距,无法切实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二)教学标准输出吸收多于输出,无法发挥本土高职院校专业优势在传统的国际化办学实践中,在借鉴和引进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相应也会引进专业教学标准,即我们通常讲到的教学标准输入,继而引进一系列国际化课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单向性特征。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具有较强优势和特色,但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国际合作办学,与人才培养标准一样,若盲目引进容易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国内高职院校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特色的专业以及教学标准,具备了优质教学标准的输出条件,但在标准输出方面还是持相对保守的态度,输出力度、输出质量均难以达到预期。首先,虽然近些年高职输出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质量逐年提升,但多由院校自主申报,国家或各级地方并未出台相应的认定规则用于对标准的检验和监督,也缺乏专门的机构对标准进行宏观层面、理论层面的指导。其次,我国职业教育标准的输出过程中,标准输出未能与当地学历教育紧密融合,普遍呈现规模小的特点,较多停留在专业对专业、学校对学校的范围。再次,我国职业教育标准的“走出去”面临着跨文化交流的问题,尤其是文化差异较显著的地区,这就为标准输出带来一定难度。最后,高职院校在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职业教育通行标准、国际资格证书等方面力度不够,向国际社会宣传并推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的渠道层次不高,输出效果不明显。(三)人才培养过程中文化自信不足,传统文化输出及融合的自觉性薄弱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3]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合作办学,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技能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在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中华民族大国文化崛起的大背景下,这一人才培养实践更应牢牢建立在本民族文化自信、对国家民族文化深刻认同的根基之上。然而,在合作办学实践中,依然存在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现象。譬如,从教学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环节,部分海外合作办学项目对国外模式盲目认可,照搬照抄,还是停留在过去拿来主义的阶段,缺乏将其与本土文化融合、创新的过程。四、国际化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针对上述提到的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部分院校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江商职院)“走出去”国际合作办学成果——2019年与西班牙巴利阿里大学合作开设的“西班牙中餐学院”办学实践为例,该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依托省双高“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群”优势力量,以“大国工匠”精神和国际化视野为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以“打开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新格局,推动中国烹饪标准和技艺走向世界,赓续和弘扬中华传统美食文化”为办学目标,以打造“技能+语言+文化”三通道,中国传统文化赋能,实现中式教学标准输出、课程输出、教材输出、师资输出为实施手段,开创了“三维多元”海外办学新模式,充分发挥了产业领域的辐射作用,也为职教“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2022年6月,西班牙中餐学院被浙江省教育厅授牌首批浙江省高職“一带一路‘丝路学院”。笔者以西班牙中餐学院办学实践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一)优秀中餐职教标准输出海外,精品教学资源全球共享海外办学,标准先行。根据中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结合海外办学所在国国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受教育者素质等[4],逐步摸索出一套具有“国际理念、中国元素、海外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标准,实现中国职教的海外本土化发展。1.输出教学标准西班牙中餐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借鉴其他院校的优秀做法,为了更好地融入西班牙当地文化,使中餐教学更“接地气”,避免出现“中餐西化”水土不服的情况,我校不仅坚持将优质中餐标准输出,更是开创性地与西班牙巴利阿里大学、西班牙巴利阿里厨师协会、西班牙餐饮文化交流协会共同开发教学标准。三方牵头开发的教学标准,凝聚了院校、行业、协会的智慧和经验。2021年11月份,由西班牙中餐学院拟定的第一套“西班牙中餐学院中式烹饪专业教学标准”得到了西班牙巴利阿里大学方面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目前已经根据该教学标准在该校烹饪系进行试点教学,师生反映良好。2.输出课程2020年12月,西班牙中餐学院开班仪式暨第一次云课程直播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4100余名学员及中餐爱好者在线收看,实现了餐饮职教课程由我国向西班牙的首次输出,标志着专业群跨出了中餐海外办学的历史性一步。自此,西班牙中餐学院开启了每年数次且直播收看人数上万人次的课程输出。这一场场为全球中餐爱好者和中华文化爱好者奉献的美食文化盛宴,让中华文化的域外影响力和感召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3.输出教学资源西班牙中餐学院拥有极为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其中最具特色的资源是由我烹饪专业群一力承担的教育部“烹饪工艺与营养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以及在资源库基础上衍生出的微信小程序“空中烹饪学院”2.0版,当中有海量教学资源,比如有包括八大菜系理论(基础知识、菜肴体系、节日食俗)、八大菜系代表菜、二十四节气菜肴等内容的数百个优质教学资源。2021年起,开设了西班牙语教学板块,资源库目前有数百个中西双语教学视频,是西班牙中餐学院学生学习中式烹饪、领略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资源库基础上,融合仿真虚拟资源,建成“中国烹饪文化数字博物馆”,再现了中国烹饪古籍,餐饮老字号,中国名菜、名点、名宴等场景和内容,实现了线下博物馆线上互动呈现,解决了教学场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问题,尤其适合远在西班牙的学子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烹饪文化,让学习更便捷,更有成效。借助上述直播、网络课程平台和途径,学生的知识形态丰富,知识体系完整,学习效果呈螺旋上升状态,学得扎实、生动。4.输出教材近几年,西班牙中餐学院团队成员已通过国务院新闻办立项出版了《美食中国》《味道中国》等专业教材,并译成英语、西班牙语、波斯语、罗马尼亚语、俄罗斯语5种语言,力求将中式烹饪之美、中国餐饮文化之美传播到更多国家和民族。在此基础上,针对西班牙中餐学院的教学需求,2022至2023年陆续出版了中文—西班牙语双语编著《中国名点》《中式烹调技艺》《中式面点技艺》及西班牙语编著《中国名菜》,同时在亚马逊平台全球上线。以上教材不仅可以作为西班牙中餐学院学生学习中餐制作、中餐文化的优秀指导书籍,同时为全球中餐爱好者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中餐烹饪学习途径,将中华烹饪文化之美呈现给了全世界。(二)优质中西烹饪课程双向共融,米其林和中烹大师云端授技1.实现课程互融自2020年12月中餐学院开班仪式暨第一次云端课程直播成功举办以来,每年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规模宏大、形式灵活的线上大师课程,由中方组织中国烹饪大师现场教学,西方组织米其林大师现场教学,双方均配备中、西双语教师,与大师同台教学,云端直播增技,现场解说工艺,并在线与学生开展互动,中西烹饪师生无时差同享高质量烹饪教学课堂,实时互动。在大师精妙绝伦的技艺演绎和一丝不苟的教学过程中,传统中餐和高水平西餐之间产生了奇妙的碰撞,持续焕发出崭新的烹饪魅力,让中外学生都惊喜不已,收获颇丰。由于云端授课不受场地、观看人数的限制,线上课程一度成为学生争相报名的“香饽饽”。这一系列直播课程累计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37000余名学员及中西餐爱好者在线收看,实现了餐饮职教课程由我国向海外(西班牙)的持续输出,标志着专业群跨出了中餐海外办学的历史性一步。2.实现师资互融优质师资团队对于国际化办学具有重要性,着力于创新培养“能上讲台、能下车间、会教中文”集“专业讲师、工程师、中文讲师”于一身的复合型国内师资。[4]西班牙中餐学院长期开展双方优秀教师互聘,持續推动中西烹饪大师的双向输出共融。我方聘任了西方3位米其林大师为客座教授,同时,西方聘任了我方8位中国烹饪大师为客座教授,每年开展中国烹饪大师与西班牙米其林大师的教学交流、研讨等。(三)中国传统文化赋能合作办学,彰显大国文化自信合作办学,文化赋能。在海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突出“中国心+国际范”的特色,始终扎根中国传统文化,深挖本土文化内涵,以文化赋能,以技艺为媒,以语言添火,充分结合海外办学所在地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风俗,在开放、多元世界文化交流舞台上开展文化自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探索出一条“中西合璧”的合作办学新路径。1.挖掘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传播的办学使命2022年6月,浙江省教育厅、商务厅授予西班牙中餐学院首批“一带一路丝路学院”的殊荣。以此为契机,在海外合作办学实践中,学校进一步挖掘中国烹饪文化内涵,加大文化传播力度,通过跨文化研发标准,三通道开发课程,融媒体数字技术,突破“多元文化难融入、教学内容难深入、教学效果难保持”等烹饪国际教育难点,开创了海外办学过程中“三味一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