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市高三二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答案详解)_第1页
2024年天津市高三二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答案详解)_第2页
2024年天津市高三二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答案详解)_第3页
2024年天津市高三二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答案详解)_第4页
2024年天津市高三二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4届天津市高三二模历史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史记·五帝本纪》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即黄帝,轩辕采取了“修德振兵”“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然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最终战胜了炎帝。上述传说反映了A.仰韶文化前期部落间战争频繁 B.黄帝部落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C.黄帝的胜利标志万邦时代结束 D.华夏族形成后与周边族群交流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都有轻耕重读的倾向;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提出“要当穑而食,桑麻而衣”;唐末章仔钧的《章氏家训》明确提出“传家两字,曰耕与读”。此后人们从宣扬“勤耕之家,苦读荣身”,进而提倡“耕读传家,立己达人”。耕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农耕时代价值观的演进C.儒家伦理与现实相悖离 D.科举选官制度影响深远3.悬泉置是两汉时期敦煌郡下辖的一处邮驿机构。经考古发掘,悬泉置遗址共出土文物7万多件,其中汉简3.5万枚,内容涉及诏书律令、使节往来、与西域各国关系、工作档案等。悬泉置遗址作为重要的考古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A.敦煌郡的行政机构设置 B.汉朝对边疆地区的经营C.交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汉朝与西域的经贸往来4.唐都长安的街道多为严整的方格网状,而宋都汴京街道大都成“丁”字形、“井”字形或“之”字形布局,还有不工整的所谓的“斜街”。这一变化,反映了宋朝城市(

)A.经济职能增强 B.布局趋于优化 C.管理更加严格 D.交通更加便捷5.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包括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由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制定的。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了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C.使得信息收集广泛决策高效 D.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讲到学习西方时呼吁“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倡言“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这一主张(

)A.体现农民政权性质 B.反映出民族忧患意识C.顺应中体西用潮流 D.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7.1913年5月,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合并为进步党,以“出而组阁,抵制国民党”。二次革命后,袁世凯为当选正式大总统,又收买近百名国会议员,成立公民党,为大选拉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政党政治具有一定影响力 B.政党完全沦为专制统治工具C.北洋军阀内派系纷争加剧 D.资产阶级政党的局限性初显8.1943年,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开辟专栏连续报道陕甘宁边区推选出来的劳动英雄模范事迹。劳模的肖像不仅出现在报纸的头版,而且与毛泽东等边区政府领导人的肖像一齐挂在美术馆、民众馆、边区政府会议室等公共场所。这一时期的劳模宣传旨在(

)A.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B.推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C.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 D.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9.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10.下表所示为1978~1997年我国不同所有制类型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情况(单位:%)。这一时期的中国(

)1978年1997年国有工业7625.5集体工业23.538.1城乡个体工业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0.536.4A.集体经济成为经济主导 B.城乡经济差距缩小C.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D.经济发展活力增强11.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西北一个叫盖塞尔的古代城市的废墟中发现了属于埃及的雕像;著名的《辛努海特的故事》讲述的是埃及同叙利亚之间活跃的商业联系;克里特岛上同样也发现了具有埃及风格的石瓶制品。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古埃及商业扩张影响广泛 B.地中海周边地区联系较为活跃C.古埃及文明处于领先地位 D.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的发展进程12.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运动,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历史观点和历史事实 B.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13.1956年,在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资助之下,10位计算机领域的学者组织了一场研讨会,正式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此后数十年,他们和IBM一道主宰了这个领域。这反映出A.科技的发展主要源于社会需要B.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标杆C.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D.资本与科技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单项选择题Ⅱ:14~15题,每题3分,共6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分别为3、1、1、0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14.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楼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

)A.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打击和动摇了封建制度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15.(唐)李华《中书政事堂记》载:“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人,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指黎民),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材料突出反映了政事堂制度(

)A.对君权一定程度的制约 B.君臣上下皆有所制衡C.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 D.以儒学纲常约束臣僚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3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造就了华夏系民族共同体与戎、夷、蛮、狄共同体犬牙交错、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春秋以降,周王室在“礼崩乐坏”的大趋势下日益式微,由此失去了制衡诸侯和四裔诸族的“天下共主”地位。大国争霸、四夷交侵背景下的剧烈社会动荡,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各地族群的空前融合和相互认同。华夏、蛮、夷、戎、狄之间的文化差距和心理隔阂日益消弥,华夏与蛮夷戎狄一体同源的思想观念应运而生。这种观念的广泛流行,代表了当时“中国认同”的最高境界。——摘编自田广林、任妮娜《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认同》材料二

南宋统治者对南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了“权其酋长、使自镇抚”,建立土官统治,实行“以夷治夷”或“以夷治蛮”政策。辽、金建立政权后,逐步改变了对待异族掠夺与同化政策,承袭了“胡汉分治”与“因俗而治”,实行两种制度,“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金都实行了南北面官制、蕃律和汉律,还接受了先进的汉族文化和管理制度。元朝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制定了“吐蕃刑律”,极大地密切了吐蕃地区与中央的关系。继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晋江县管辖后,元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在北、西北地区设立羁縻卫所和屯田,以当地民族首领充任卫所长官。南方和西南地区,在土官制度基础上,发展成更加严密的土司制度,有的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派流官直接统治。——摘编自孙懿《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进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认同”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辽宋夏金元时期国家治理的新举措及特点。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进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引自[美]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材料二

残酷的战争激化了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敏锐地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绝好时机来了。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尚未成熟。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列宁在道路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20世纪见证了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巨变。历史大流,变幻莫测,惊涛拍岸,叫人寒心。中华民族猛然醒觉,愤而寻找重生的道途。探寻一条在新的世界中体面地生存下去的道路,是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西方已经将这个新的世界强行推到了中国的面前。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内部的腐败和外来帝国主义的羞辱性掠夺,如同一对李生恶魔,给它带来了长时期的衰落。中国为了克服这对李生恶魔,推动社会进步,历经1861—1895年间的自强运动、1989年的百日维新、1912年的共和革命、1919年的思想革命和1949年的共产党革命等阶段。每一阶段都是艰难的拼搏,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它们加到一起,对中国重现青春活力做出了贡献。——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1.B【详解】根据“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修德振兵”“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可以看出,黄帝部落重视农业生产,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仰韶文化前期部落间战争频繁,太绝对了,排除A项;C项的标志错误,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2.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从轻耕重读到耕读并重,体现出农耕时代价值观的演进,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由轻耕重读到耕读并重,并没有涉及到商业,排除A项;儒家的伦理正式符合中国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制度尚未产生,但当时已经出现从轻耕重读到耕读并重的转变,排除D项。故选B项。3.B【详解】敦煌是汉朝经营西域的基地,悬泉置遗址出土史料涉及与西域各国关系,可以用于研究汉朝对边疆地区的经营,B项正确;悬泉置是两汉时期敦煌郡下辖的一处邮驿机构,出图史料中没有太多涉及敦煌郡行政机构设置的内容,排除A项;悬泉置是汉朝政府设置的,反映政府的边疆治理,与民众的社会生活关系不大,排除C项;悬泉置是邮驿机构,而非贸易站点,排除D项。故选B项。4.A【详解】根据材料“宋都汴京街道大都成‘丁’字形、‘井’字形或‘之’字形布局,还有不工整的所谓的‘斜街’。”可知,宋朝时期,为适应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状况,宋都汴京街道与唐朝长安相比出现不规则的变化,说明宋朝城市经济职能增强,A项正确;汴京街道大都成“丁”字形、“井”字形或“之”字形布局,还有不工整的所谓的“斜街”,对于都城来讲这并非是布局优化的表现,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宋朝与唐朝街道的变化,无法判定是否管理更加严格,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宋朝与唐朝街道的变化,无法判定是否交通更加便捷,排除D项。故选A项。5.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透过现象看本质,体现出的就是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从而能够使得信息收集更为广泛、决策更为高效,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而不是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排除A项;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的书写主体并不是普通民众,所以密折制并不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排除B项;密折制没有取代军机处的职能,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可得出他主张学习西方,从而摆脱西方的压迫,与西方国家并立,反映了民族忧患意识,B项正确;材料反映他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并不能体现农民政权性质,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中体西用的主张,排除C项;这一主张并没有真正实行,因此并没有推动近代化进程,排除D项。故选B项。7.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3年。据题意可知,袁世凯通过整合政党抵制国民党,又组建政党为自己拉票,由此体现了政党的作用,说明当时政党政治具有一定的影响力,A项正确;“完全沦为”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袁世凯的行为,无法体现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政党政治的作用,但没有体现其局限性,排除D项。故选A项。8.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主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的中国。根据“劳模的肖像不仅出现在报纸的头版,而且与毛泽东等边区政府领导人的肖像一齐挂在美术馆、民众馆、边区政府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可得出,宣传劳模,为的是树立榜样的力量,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从而巩固抗日根据地,C项正确;提高素质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当时党的工作重心并没有转移,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团结其他阶层有关,这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9.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当选的代表”“旧社会妇女哪有妇女的选举权”等信息可以推断出当时中国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故本题选择A项;题干时间1953年说明当时人代会还没有召开,故B项错误;C材料中没有提及该信息;D中法制化不符合题意。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一届人大的召开。10.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下降,而集体工业和私人企业所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不断上升,这说明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发展活力,D项正确;国有企业比重虽有下降,但其依然占据了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排除A项;城乡经济差距并未因为不同所有制类型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排除B项;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于21世纪初,排除C项。故选D项。1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上古(西亚)。据材料可知,据考古发现,地中海周边地区的埃及、西亚地区和古希腊的克里特岛之间存在交流,B项正确;材料提到埃及因素的例子,但不能得出是埃及商业扩张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交流,而不能得出埃及文明处于领先地位,排除C项;“决定”说法错误,应该是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2.C【详解】“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是对大化改新出现时间的描述,属于历史叙述;“是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运动,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叙述的是大化改新的影响,属于历史解释,故选C;综上所述可知ABD与题意不符,排除。13.D【分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在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资助之下,10位计算机领域的学者组织了一场研讨会……他们和IBM一道主宰了这个领域”,表明资本与科技具有相互促进作用,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的需要,排除A;材料只是说他们主宰了人工智能领域,但没有体现人工智能在新科技领域的地位,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对世界的改变,排除C。14.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上半期。依据“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楼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铁路交通的发展,这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机会。绅士、淑女和下层人民共同乘坐火车,这种新的交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阶层隔离,引起了社会上层人士对平等化趋势的担忧,同时也受到了主张平等和民主的人士的欢迎。因此,这段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C项正确,为最佳选项;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故A项有较大合理性,但不完全正确,排除A项;据材料“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可知,工业革命打击和动摇了封建制度,B项有较大合理性,但不完全正确,排除B项;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的说法明显和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有利于约束君主和大臣的行为,有利于政治清明。B项正确;政事堂制度对君主和大臣有一定的约束,排除A项;材料反映政事堂制度对君主和大臣行为的约束,而不是提高工作效率,排除C项;材料反映政治制度来约束臣僚,排除D项。故选B项。16.(1)时代背景: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影响;戎狄蛮夷势力日渐强大,进入中原地区,与华夏族杂居;各民族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2)新举措:辽金的南北面官制;蕃律和汉律并行;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南宋的土官统治;元朝行省和宣政院的设置;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特点:因俗而治(或藩汉分治);因地制宜。【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一“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造就了华夏系民族共同体与戎、夷、蛮、狄共同体犬牙交错、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可知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大国争霸、四夷交侵背景下的剧烈社会动荡,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各地族群的空前融合和相互认同”可知,戎狄蛮夷势力日渐强大,进入中原地区,与华夏族杂居;根据材料一“华夏、蛮、夷、戎、狄之间的文化差距和心理隔阂日益消弥,华夏与蛮夷戎狄一体同源的思想观念应运而生。”可知,各民族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二“辽、金建立政权后,逐步改变了对待异族掠夺与同化政策,承袭了‘胡汉分治’与‘因俗而治’,实行两种制度,‘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金的南北面官制与蕃律和汉律并行;根据材料二“辽、金都实行了南北面官制、蕃律和汉律,还接受了先进的汉族文化和管理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朝的猛安谋克制;根据材料二“南宋统治者对南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了‘权其酋长、使自镇抚’,建立土官统治,实行‘以夷治夷’或‘以夷治蛮’政策。”可知,南宋的土官统治;根据材料二“元朝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制定了‘吐蕃刑律’,极大地密切了吐蕃地区与中央的关系。继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晋江县管辖后,元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和宣政院的设置;根据材料二“南方和西南地区,在土官制度基础上,发展成更加严密的土司制度,有的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派流官直接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和宣政院的设置并且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辽、金建立政权后,逐步改变了对待异族掠夺与同化政策,承袭了‘胡汉分治’与‘因俗而治’,实行两种制度,‘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俗而治;根据材料二“在土官制度基础上,发展成更加严密的土司制度,有的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派流官直接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地制宜。17.(1)原因:美国希望参与争霸、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战争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2)探索: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理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