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4-1993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PDF解密_第1页
JT-T-4-1993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PDF解密_第2页
JT-T-4-1993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PDF解密_第3页
JT-T-4-1993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PDF解密_第4页
JT-T-4-1993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PDF解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Platetypeelastomericpa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储存、运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支座承载力为150~10000kN的各种等级的公路桥梁所用矩形、圆形板式橡胶支座。2引用标准GB527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的一般要求GB.912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薄钢板技术条件GB3281不锈耐酸及耐热钢厚钢板技术条件GB3512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GB6031硫化橡胶国际硬度的测定(30~85IRHD)常规试验法GB7759硫化橡胶在常温和高温下恒定形变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GB7760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的测定GB7762.硫化橡胶耐臭氧老化试验静态拉伸试验法ZBG33002聚四氟乙烯板材JT3132.3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成品力学性能检验规则JTJ02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3符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3-08-12批准i--计算抗压弹性模量时,荷载压应力取值起点;K——计算抗压弹性模量时,荷载压应力取值终点。a.氯丁橡胶支座(适用的温度-25°~60℃);b.天然橡胶支座(适用的温度-35°~60℃);c。三元乙丙橡胶支座(适用的温度-40°~60℃)。b.聚四氟乙烯滑板式橡胶支座(简称四氟滑板支座)。外形尺寸:矩形L,×Lo×ð(mm);圆形d×o(mm)。例1。公路桥梁矩形普通氯丁胶支座,短边尺寸为300mm,长边尺寸为400mm,厚度为47mm的支座,表示为:GJZ300×400×47(氯丁胶)。例2。公路桥梁圆形四氟滑板天然胶支座,直径为300mm,厚度为54mm的支座,表示为:GYZF。300×54(天然胶)。4.3结构型式可HJT/T4—334.4规格系列4.4.1选择GJZ、GJZF,规格系列支座主要参数见附录A。4.4.2选择GYZ、GYZF,规格系列支座主要参数见附录B。5支座技术要求5.1.1设计参数应符合表1要求。网形支座支座与支座与不计制5.1.2支座抗压弹性模量容许值应按下式计算:5.1.3矩形支座橡胶层总厚度应满足(L₄/10)≤δj≤(L₁/5);圆形支座橡胶层总厚度应满足(d/10)≤ô;≤(d/5);支座形状系数取值范围应限制在6≤S≤14范围内。5.1.4支座其它验算要求按照JTJ023有5.1.5本标准系列规格以外型式支座,应根据试验结果自行确定设计参教。5.2支座成品力学性能圆形支座μf(加硅脂时)5.3橡胶性能橡胶的性能应满足表3要求。技_术 硬度(IRHD)拉伸强度(MPa)扯断伸长率(%)橡胶与钢板粘接剥离强度(kN/m)脆性温度(℃)恒定压缩永久变形(70℃×22h)(%)耐臭氧老化(试验条件25~50pphm,20%伸长,40℃×96h)试验条件(℃xh)拉伸强度降低率(%)扯断伸长率降低率(%)硬度变化(IRHD)四氟板与橡胶剥离强度(kN/m)5.4.1支座采用的加劲钢板强度应不低于A3钢板强度,其质量应满足GB912的有关要求。5.4.2钢板加工时必须除锈、去油污,钢板开孔位置和数量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且加劲钢板打孔位置及钢板周边,应仔细加工,去除毛刺以免产生应力集中。5.5聚四氟乙烯板材(自由烧结,无压缩性的)。5.5.1聚四氟乙烯滑板式支座中使用的纯四氟板材的性能应符合表4要求。相对密度(比重)%5.5.2纯四氟板材的其它要求,应满足ZBG3305.5.3-四氟滑板式支座上粘贴的纯四氟板材表面必须压制润滑油储油槽,储油槽直径为10mm,深度为四氟板材厚度的一半。储油槽的总平面面积不得小于支座总平面面积20%,但也不得大于30%。5.5.4四氟滑板支座粘贴的纯四氟板材最小厚度应符合表5规定。d223345.6不锈钢板件应符合GB3280和GB3281的规定。表面粗糙度的R,值小于0.84m。5.6.2四氟滑板式支座中使用不锈钢板厚度,应符合表6规定。bd223防腐蚀、防水性能。其技术条件应符合HG2-1491的有关规定。粘结剂质量必须稳定,粘接橡胶与钢板、四氟板与橡胶的剥离强度必须满足本标准5.3条表3和橡胶支座的使用性能要求。5.9尺寸偏差5.9.1平面尺寸偏差应符合表7规定。长边或短边范围直径范围0000000005.9.2厚度偏差应符合表8规定。厚度范围00000000V005.10每块支座成品外观质量不允许有表9规定的三项以上缺陷同时存在。气泡、杂质气泡、杂质总面积不得超过支座平面面积0气泡、杂质面积不能大于0.5cm²,最大深度不超过2mm凹凸不平当支座平面面积小于1500cm²时,不多于2处;大于1500cm²时,不得多于4处,且每处凹凸高度不超过0.5mm,面积不超过6mm¹四侧面裂纹、钢板外露a,橡胶支座:小于或等于平面最大长度的0.4%;b.四氟滑板式支座:小于等于四氟板平面最大长度四氟滑板表面划痕、碰伤、敲击四氟板与橡胶支座粘贴错位胶层厚度必须均匀,0为6mm或8mm时,度的±10%;分为11mm时,其偏差不得大于±1mm或18mm时,其偏差不得大于±1.钢板与橡胶粘结应牢固,且无离层现象,其平±1mm;上下保护层偏差±0.5mm剥离胶层(应按GB527规定制成试样)5.12凡工厂配套提供的四氟滑板支座,必须进行整体组装。5.12.1凡待组装的零部件,必须有工厂质检部门的合5.12.2组装时四氟滑板支座表面和不锈钢饭表面必须用丙酮或酒精擦洗干净。5.12.3支座外露表面应平整、美观,组装好四氟滑板支座的公差应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并用螺栓或短钢伤等临时固定,还应标明支座中心位置。6试验方法6.1橡胶6.1.2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测定6.1.4恒定压缩永久变形测定应按GB7759的规定进行(试样采用a型)。6.1.6耐臭氧老化试验应按GB7766.2硅脂油性能试验应按HG2-1491的规定进行。聚四氟乙烯板材的性能试验应按ZBG3300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性能应满足表4要求。6.4支座平面尺寸应用钢直尺量测,厚度应用游标卡尺量测。对矩形支座除应在四边上量测长短边尺寸外,还应测量平面与侧面对角线尺寸,厚度应在四边中点上测量;对圆形支座其直径、厚度至少量测四次,测点应垂直交叉,取其平均值,其偏差范围应符合本标准5.9条规定。支座i取为5,K取为12.5,对矩形支座i取为5,K取为10。支座成品解剖试验,应每季度任取一块(橡胶层数大于3层),将支座沿垂直方向锯开,进行规定承载力NS转角最小承载力GJZF,支座总厚度80与续表A]NS转角最小承载力总厚度δ大位移量总厚度δ位移量与承载力NS最小承载力GJZF,支座总厚度δ大位移量à位移量与承载力NS转角最小承载力总厚度8大位移量大位移量总厚度0与续表Al承载力NS转角最小承载力总厚度δ总厚度d与承载力NS最大承载力GJZF,支座总厚度&总厚度à与续表A1承载力N8最小承载力总厚度总厚度8 与承载力NS最小承载力总厚度ð总厚度?与承载力NS转角最小承载力总厚度δ(mm)总厚度δ与承载力NS转角最小承载力总厚度ô大位移量总厚度 与NS最小承载力总厚度δ总厚度δ与承载力N8转角最小承载力总厚度δ总厚度8与承载力NS转角最小承载力GJZF₄支座总厚度8△!总厚度δ位移量△l与承载力NS转角最小承载力总厚度à大位移量总厚度π与A2GJZF规格系列支座组装图A3选用GJZF规格系列支座(主要附件尺寸见表A2)承裁力|h承载力承载力h42.5坡大于2%时,要采取措施使支座平置。B1选用GYZ、GYZF,规格系列支座(主要参数见表B1)dNS最小承载力的最大位的最大位多向44477dNS最小承载力GYZF,支座总δ的最大位的最大位总多向钢板777////7//dNS最小承载力总ð的最大位的最大位总多向允许接触////////////续表B]dNS最小承载力GYZF,支座总8的最大位的最大位总多向接触///////////dV股小承载力总的最大位的最大位总转角S////////dN8最小承载力总的最小位移量的最大位移量总单向////////////d力NS最小承载力总方的最大位的最大位总多向允许接触//////////续表B1dNS最小承载力总厚度δ的最大位的最大位总厚度多向允许A'm*;//B2多向GYZ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