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阶段性作业历史2024.0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第Ⅰ卷(共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始皇曾派几十万大军南征岭南,除去伤亡者以外,基本上都作为守边部队留驻岭南;秦二世时,又将中原未嫁女或丧夫女子“万五千人”派往岭南,以便与留守士兵组成家庭,繁衍后代。这些举措()A.旨在统一语言文字 B.便于强化君主专制C.利于岭南地区开发 D.使分封制彻底瓦解2.“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其都城是()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建康3.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右图所反映的这一历史时期,解读最准确的是()A.社会安定,经济富足 B.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C.分裂之中孕育着统一 D.造成了民族间的隔阂4.下图为南北朝时期的青瓷莲花尊。据此推知,这一时期()河北北朝封氏墓出土南京南朝梁大墓出土A.南北地区存在交流 B.对外贸易兴盛C.江南手工业更发达 D.政权更替频繁5.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下列属于“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的是()A.分科考试 B.以文治国 C.学而优则仕 D.公平竞争6.物理学科中的“钟摆理论”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李华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借用该理论绘制了右图示意图。钟摆在10世纪中后期向右摆动武将的原因是()A.唐朝在地方增设节度使 B.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C.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D.朱元璋设立五军都督府7.右图是某位同学学生小论文获奖证书。据此判断他的文章写的是()A.贾思勰 B.李时珍 C.徐光启 D.宋应星8.某同学绘制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坐标图。下列关于图中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金田起义,建立政权 B.②定都天京,颁布纲领C.③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D.④攻破北京,清朝灭亡9.溥仪师傅陈宝琛说:“民国不过几年,早已天怒人怨,国朝二百多年深仁厚泽,人心思清,终必天与人归。”到民国三年,就有人称这年为复辟年了。这反映的实质是()A.中华民国建立得到人们支持 B.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君主专制C.复辟帝制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D.封建势力不愿退出历史舞台10.某同学到广州某地参观时,看到了以下场景和照片,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A.第一次国共合作 B.反蒋起义 C.北伐推翻清政府 D.辛亥革命11.右下图是1944年彦涵创作的年画《军民合作抗战胜利》他借鉴中国传统“门神”的创作技法,发行后大受解放区老百姓欢迎。这组年画()A.印证国共两党团结抗日 B.彰显着正面战场的战绩C.反映人们渴望神灵保佑 D.鼓舞了军民抗战的信心12.给右图所示的新闻配诗词,最恰当的是()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3.第一届全国政协600多名代表讨论《共同纲领(草案)》时,很少没有发言的,也很少有发言不被重视的;凡是紧要且能够办到的建议,都被采纳。这表明,《共同纲领》的制定过程()A.体现了民主协商精神 B.保障了各民族权利平等C.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D.确定了国家政权的性质14.会后,《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六亿人民,一个心愿》,描述了在会场上代表们“选毛主席当咱们的引路人”的心情,称这次选举“又一次地实现了全国人民的嘱托,完善地表现了六亿人民的心愿”。这次选举发生在()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15.1964年10月17日,美国的一家通讯社惊呼:“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这一重大成就的取得()A.开辟了中国武器国产化的道路 B.打破了有核大国的核垄断C.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 D.开启了中国的“飞天之旅”16.人民币右上角用五种不同文字注明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右图)。五种文字为:汉语拼音、蒙文、藏文、维文、壮文。这一设计()A.彰显中国境内各民族大团结 B.突出五个民族悠久文化传统C.体现中国各民族发展的差异 D.中国政府重视保护民族文化17.读《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图》(右图),推动197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大幅增长的直接因素是()A.中苏关系恶化 B.中日建交 C.万隆会议召开 D.中美建交18.邓小平会见利比里亚国家元首多伊时说:“我们向第三世界朋友介绍的首要经验就是自力更生……这样,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培育杂交水稻C.成功发现青蒿素 D.掌握载人航天技术19.英国著名数学家约翰·泰勒,在研究金字塔时计算发现:若用塔基的周长除以塔的高度的2倍,即可得到3.1414,这个数字与圆周率几乎相等。这个发现可以说明()A.古埃及文明历史悠久 B.古埃及人民的高超智慧C.古埃及法老至高无上 D.金字塔是埃及王权象征20.年代尺是帮助学生掌握时空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图“?”处应是()A.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 B.颁布了《十二铜表法》C.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D.屋大维成为终身独裁官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789年7月14日群众蜂拥攻入巴黎的巴士底狱(右图)。这一事件的实际意义只是去解放关在狱中的一些人,但它却标志着巴黎群众第一次主导了革命的进程。”这意在强调攻打巴士底狱()A.传播了启蒙思想 B.破坏了司法制度C.展现了群众力量 D.动摇了专制王权22.1870年,第一国际巴黎支部发展到20多个,并建立了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后成为巴黎公社的领导核心,在巴黎公社64名委员中,第一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的成员占37名。由此可知,第一国际为巴黎公社()A.奠定了组织基础 B.准备了指导思想C.指明了正确方向 D.提供了工人政党23.右图所示漫画想像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两位国家元首的会面。两人在历史上有一个共同的美誉“解放者”,都对本国的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据此推断,他们两人最有可能解放的是()A.自由劳动力 B.科学技术 C.资金与市场 D.民族独立24.1921年后,在苏俄的城市出现了很多“耐普曼”(做买卖的人)。1924—1925年度,从耐普曼的企业获得的直接税收占到了全国总税收的一半。导致这种变化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25.右图能够用来研究()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扩军备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C.欧洲、北非战场的反法西斯斗争 D.欧洲冷战对峙局面的基本形成第Ⅱ卷(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道题,第26题18分,第27、28题各16分,共50分。26.(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我们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2022年11月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材料二历史证明,孤立于国际体系之外不可能跟上世界发展潮流,难免陷入更加落后的被动的境地,向现有秩序挑战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压力。……没有自主的编制和社会创新,现有世界体系不可能为有众多人口的中国提供现代化的空间。——唐晋主编《大国崛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中国汉代、唐朝开放的史实,说明“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代“孤立于国际体系之外”的对外政策。该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严重危害?该政策实行时期,西方的哪一国家率先发展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写出该国家发动侵华战争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6分)(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4分)27.(16分)根据以下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时间事件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9年古田会议1935年遵义会议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80年在广东、福建建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02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1)从上述材料中分别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2分)(2)据上述材料,指出标志着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事件。在什么重大事件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一重大事件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5分)(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9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8.(1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的悲剧在于,那些本来有可能制止后代进行毁灭性的竞赛,并进而阻止他们进入战争的国际互动力量还没有强大到阻挡1914年灾难的发生。当1914年6月的“枪声”响起时,许多国家的人们开始了类似的经历:短缺、征兵、死亡和疾病。——摘编自(英)C.A.贝利《1780—1914现代世界的诞生》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26个抗击法西斯的国家于1942年1月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签字国赞同协同作战,将这场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以美英苏中四国为核心的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形成,实际预示着战后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的诞生。——摘编自徐蓝《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三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局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为着打败法西斯这一“世界性敌人”,中国抗日战争始终抗击着日本侵略军的主力,阻止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进”,有力地配合了盟军的作战……从“九一八”事变揭开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人民进行的抗日武装斗争长达14年之久,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为3500万人,其中包括中国军队的伤亡380余万人。同时,中国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单世明《试析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材料四我们重申,促进和平、发展与人权,推动合作共赢,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国际法,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打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