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茶陵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南省茶陵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南省茶陵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南省茶陵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南省茶陵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省茶陵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历史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宋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样的治国政策A.重文轻武B.闭关锁国C.强化君权,分解相权D.八股取士2.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①三国同盟以德国为核心。②1914年6月,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③1916年,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④这次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B.萨拉热窝事件C.第一次世界大战D.凡尔登战役3.“二战”中某次国际会该公报摘录:“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狼国绝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这一会议是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4.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此时的“创新和文化繁盛”主要表现为①造纸术②交子③活字印刷术④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梁启超评价他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而且年近七旬抬棺出征,收复了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6.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7.李明同学出生于1998年7月,也就是()A.19世纪8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8.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人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这种现象说明A.人们生活方式现代化B.社会物质产品多样化C.世界经济全球化D.世界格局多极化9.民谣亦能证史。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吴起镇会师B.井冈山会师C.会宁会师D.懋功会师10.杰出的历史人物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比较下面两位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位期间进行改革的共同点①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②结果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③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④都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12.在1861年改革中,俄国政府尽量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却令大多数农民失望和不满意。导致农民产生不满主要是因为()A.解放后的农民不能自由选择职业B.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在的“村社”管理C.解放后的农民必须以“赎买”的方式才能得到土地D.解放后的农民没有获得选举权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及其作用。14.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1)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的历史进程中,主要经历了哪些运动?(2)这些运动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3)这些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起了什么积极作用?15.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考”“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所学教科书的目录制作的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A.B.C.(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答题卷中)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为了巩固统治,北宋统治者采取了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C项是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D项是明朝科举考试的政策。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同盟是一战的交战双方之一;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的主要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由此可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3、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时,为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战后成立联合国等。C项符合题意;AB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4、D【解析】

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①不是宋朝的成就,应该排除ABC。所以答案选D。5、B【解析】

根据“年近七旬抬棺出征,收复了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可知,这位历史人物是左宗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还擅自建国,自立为汗。1876,左宗棠率清军分批进入新疆,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于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因此B正确。ACD不合题意,由此排除ACD。综上故选B。6、A【解析】

依据材料中“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符合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即师夷长技以制夷。结合课本所学,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目的是抵御西方的入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A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项不合题意;戊戌变法提倡变法图强,推行维新变法运动。C项不合题意;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7、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1998年为20世纪90年代。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8、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掌握情况。【详解】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这说明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正不断加强,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C。【点睛】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9、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会师确保了革命的星星火种,乃至后来形成燎原之势,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是长征途中的会师事件,不符合题意。故选B。10、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均占有重要位置,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改革均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结果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这是它们的共同点,故①②③符合题意;前者是俄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俄国仍是一个封建国家,后者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④不是相同点,不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11、D【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A选项说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A选项不符合题意;新中国的成立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B选项说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B选项不符合题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C选项不符合题意;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所以正确答案是D。12、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为了维护沙皇统治和贵族、地主利益。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因此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所以导致农民产生不满主要是因为解放后的农民必须以“赎买”的方式才能得到土地,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4、(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师夷长技”(自强、求富);维新变法(变法图强或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民主、科学(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解析】

(1)据所学知,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不同的阶级、阶层纷纷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派进行了新文化运动。

(2)据所学知,洋务运动时期,打出了“自强”和“求富”的旗号,希望通过引进西方技术的方法,挽救统治危机。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等人希望通过变法图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民主、民权、民生),成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打着“民主”与“科学”的旗号,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思想。

(3)据所学知,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