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四校联考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四校联考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四校联考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四校联考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四校联考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四校联考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表为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A.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停滞B.《南京条约》是进口激增的最主要原因C.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的困境D.一战爆发促进了中国出口大幅度的增长2.1876年,李鸿章接见日本使臣时,曾嘲笑日本学习欧洲制度,认为中国只需洋人的科技就已足够,决然不会进行制度的变革。由此可以推断出A.李鸿章富有政治远见B.洋务运动失败命运不可避免C.日本改革将无法成功D.日本侵略中国野心由来已久3.2015年4月24日,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60年前,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位团长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4.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力挽狂澜’是指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遵义会议的召开5.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生活细节来反映。下列各项中能反映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是A.粮票→股票B.大人→先生C.法币→人民币D.臣民→公民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建立 B.西藏和平解放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7.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8.2019年是麦哲伦开启环球航行500周年。麦哲伦被历史铭记,不是因为他曾经推行殖民统治,而是因为他开启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成功地把全世界有人居住的大洲(大洋洲除外)都联系起来。下图属于麦哲伦环球航线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9.“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上述史实发生于A.巴黎和会期间B.华盛顿会议期间C.开罗会议期间D.雅尔塔会议期间10.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研究,写成了190多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A.成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C.是我国最早介绍西医学的著作D.奠定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基础11.2018年5月4日,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那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巴黎公社的建立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说明了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C.战争将会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D.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3.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从1.37万亿港元增长到2.49万亿港元,年均实际增长3.2%,在发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连续23年被众多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这充分说明了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D.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14.20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力量是威胁全世界的邪恶势力,企图称霸世界,气焰嚣张,粉碎法西斯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是()①莫斯科保卫战胜利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③平型关大捷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A.①③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③④15.重大的历史事件必然产生一定的后果或影响。下列搭配没有必然联系的是()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B.日本明治维新——摆脱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C.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俄国1861年改革——“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16.时空意识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17.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多强”是指A.欧盟B.日本C.中国D.俄罗斯18.“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它描述的是哪个国家?A.英国B.苏联C.美国D.中国19.1492年哥伦布从欧洲到美洲历时37天,1838年人们乘船从欧洲到美洲仅需19天。这一巨大变化得益于A.工业革命瓦特富尔顿 B.第二次工业革命莱特兄弟卡尔·本茨C.工业革命瓦特史蒂芬孙 D.第二次工业革命莱特兄弟爱迪生20.“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能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有①鉴真东渡②玄奘西游③文成公主入吐蕃④日本派遣唐使来华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1.一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收集了四处纪念馆的参观券。按其纪念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B.①④③②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22.下图雕塑(有力的双手将“烟枪”折断),见证了中国人反抗帝国主义人侵,与帝国主义较量的历史。虎门宣教文体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折断但未断裂的“烟枪”意味着禁毒斗争还是很艰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雕塑纪念的事件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销烟B.折断但未完全断裂的的烟枪表明禁烟失败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D.雕塑见证了中国人与帝国主义较量的历史23.下列选项中,与佛教的创立存在直接关联的是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 D.阿拉伯帝国24.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对世界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是()A.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C.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与改良 D.殖民掠夺与扩张的道路的开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________(下图人物)是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他于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为中国的“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做出贡献;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__(下图人物)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26.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罗马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其所代表的罗马法对今日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有重要影响。《》奠定了英国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27.历史的记忆,需要特定形式的传承。“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将“”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历史价值的评价。“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宣读《和平宣言》,我们永远铭记的国殇是。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威廉签署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国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议员选举自由。此宣言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摘编自袁传旭《英国光荣革命琐谈》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权利宣言》的规定体现了哪些原则?《权利法案》颁布后,国家权力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英国确立起什么新的政治制度?独立自主的胜利推翻了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美国人民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确立美国的民主制度。结果在相当长时间内未能建立起有一定权力的并对各州有约束力的中央政府。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的原则。——摘编自张友伦《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费城制宪会议上制定的是哪一部宪法?根据这部宪法,美国确立的民主制度原则和国家结构形式分别是什么?与英国相比,其政体有何不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六条一切社会,凡权利无保障或分权未确立,均无丝毫宪法之可言。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摘自《人权宣言》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综上所述,概括近代西方国家确立民主政治的共同手段。29.(6分)材料: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的繁盛期。指南针的发明与运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指南针发明的时间?罗兹.墨菲的说法对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理由。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指出推行农奴制改革的俄国沙皇。你同意材料中关于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依据表格“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1885——1911年”,通过表格中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晚晴政府的进出口不平衡存在着贸易逆差的严重问题,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C项符合题意;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材料并不能直接反映出来。A项不合题意;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开放通商口岸,有利于西方列强在中国商品的倾销。但是与表格时间不符,B项不合题意;一战是1914年开始的,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2、B【解析】

根据“认为中国只需洋人的科技就已足够,决然不会进行制度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洋务运动失败命运不可避免。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3、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B符合题意;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4、D【解析】

据所学知,“日出东方”指的是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星火燎原”指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不断壮大。“力挽狂澜”指的是1935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灯塔指引”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进京赶考”指的是解放战争胜利,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5、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粮票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出来的产品少,于是实行凭票购买。改革开放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司实现股份制,可以发行股票。故A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以后称呼发生了变化,故排除BD两项。法币是旧中国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货币的名称。故排除C项。故选A。6、D【解析】

依据题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新中国的建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A不符合题意。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统一,故B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完成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故C不符合题意。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D符合题意。故选D。7、D【解析】

试题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在1984年又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所以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BC和对外开放无关,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队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并穿越印度洋、大西洋,最后回到欧州,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9、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日交涉原则”、“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等信息可知,这是指在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期间,有关中国山东问题处理情况对中国产生的相关影响。A项巴黎和会期间主要是针对德国召开的会议,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了日本;C项开罗会议召开时间是1943年,发表了《开罗宣言》,要求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等全部归还中国;D项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45年,主要是针对二战最后胜利的相关问题。B项符合题意,故选B。10、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后世尊称他为“药圣”,著有《本草纲目》。全书共收1800多种药物,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B符合题意;A项反映的是《天工开物》,不符合题意;《本草纲目》是中医药学著作,C不符合题意;《本草纲目》是关于药学方面的,不是中医临床方面的,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1、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C项符合题意;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A项不合题意;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实践,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项不合题意;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2、B【解析】根据“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可知“一粒火星”指的是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一战战火,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题干反映了一战即将爆发。结合课本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因为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重新分割世界,相互勾结形成了两大集团,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使世界局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点睛:“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欧洲这个火药桶只要一粒火星就要爆炸了。据所学,一战前欧洲巴尔干半岛局势紧张,成为一只“火药桶”,一个事件即将引发这里的战争。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13、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一国两制”发展的指引下,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持续增长,这说明“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有利于保持香港的稳定和发展,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性,故C符合题意;香港回归后仍保持资本主义制度,故A不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故B不合题意;还没回归,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4、B【解析】

依据题干“粉碎法西斯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莫斯科保卫战胜利使德国在二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故①符合题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是二战的转折点,但是发生在莫斯科战役之后,故②不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是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故③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战争不属于反法西斯战争,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①③。15、D【解析】

A项,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A项搭配有必然联系。B项,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故B项搭配有必然联系。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搭配有必然联系。D项,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次改革虽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并未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D项搭配没有必然联系。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6、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朝灭掉南宋,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1368年元朝灭亡。元朝灭亡后,朱元璋建立明朝。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17、ABC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所以ABCD符合题意,故选择ABCD。18、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后,苏联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两极格局宣告终结,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所以此题选B。19、A【解析】

据所学知,欧洲与美洲之间隔着广阔的大西洋,所以选择的交通工具应是轮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富尔顿利用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作为动力,发明了轮船,使人们乘船从欧洲到美洲的时间大为缩短,A符合题意;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卡尔本茨发明汽车,B排除;史蒂芬孙发明火车,C排除;爱迪生发明电灯,D排除。故选择A。20、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①鉴真东渡日本,有利于中日关系友好发展。②玄奘西游到印度求取佛经,有利于中印之间的友好交往;④日本派遣唐使来华,有利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友好交往。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与吐蕃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对外交往,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词是“对外交往”,文成公主入吐蕃属于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民族交往,不属于对外交往,故③不符合题意,把包含③的ABD排除,得出答案。21、B【解析】①项“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926年;②项“辽沈战役”发生的时间是1948年11月;③项“抗日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931年;④项“井冈山革命”发生的时间是1928年;因此题干纪念馆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④③②,故选B。22、B【解析】

依据题干图片,可以看出是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了纪念林则徐的虎门销烟。1839年,林则徐将收缴来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雕塑也见证了中国人与帝国主义较量的历史。折断但未断裂的“烟枪”意味着禁毒斗争还是很艰巨,而不是表明禁烟失败,所以理解不正确的是B,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3、C【解析】

佛教是印度创立的宗教,对种姓制度是排斥的,佛教提倡平等主义,佛陀否认种姓的绝对性,尊重人类主体的实践,C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A排除;《汉谟拉比法典》与古巴比伦王国有关,B排除;阿拉伯帝国创立了伊斯兰教,D排除;故选C。24、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后,列宁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世界上从此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和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既竞争又共处的新格局,故A符合题意;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与改良、殖民掠夺与扩张的道路的开辟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钱学森袁隆平【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钱学森(左图人物)是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他于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为中国的“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做出贡献;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右图人物)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6、(1)《十二铜表法》(2)《权利法案》(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临时约法》【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平民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故答案为《十二铜表法》。(2))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制定了《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故答案为《权利法案》。(3))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主权在民思想,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故答案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临时约法》。27、(1)仁。(2)《史记》。(3)南京大屠杀。【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历史价值的评价。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史事。(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宣读《和平宣言》,我们永远铭记的国殇是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时间长达六周,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式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这就是南京大屠杀。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原则:议会至上(或王在法下);自由、平等、法治等;(任答2点)变化:由国王一边转移到议会一边。制度:君主立宪制(2)宪法:1787年宪法原则:分权与制衡国家结构:联邦制。政体:民主共和制(政体)(3)核心内容:“人权”、“民主”、“法治”、“分权”。(任答2点)(4)手段:立法或法律。【解析】

(1)根据“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国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议员选举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知,英国《权利宣言》的规定体现了议会至上(或王在法下);自由、平等、法治等原则。《权利法案》颁布后,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一边转移到议会一边,这一变化表明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2)根据“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的原则”可知,费城制宪会议上制定的是1787年宪法,根据这部宪法,美国确立的民主制度原则是分权与制衡;国家结构形式是联邦制;政体是民主共和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3)根据“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等信息可知,《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是“人权”、“民主”、“法治”、“分权”等(4)根据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法国颁布《人权宣言》维护人权,近代西方国家确立民主政治的共同手段是立法或法律。29、(1)北宋(2)对,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农业上从越南引进占城稻,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手工业:丝织业有很大发展,景德镇成为瓷都,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商业: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