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岳阳楼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1课《岳阳楼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1课《岳阳楼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1课《岳阳楼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岳阳楼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初中语文年级九年级学期秋季

课题《岳阳楼记》

教科书书名:统编版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诵读全文,结合相关词句感受作者的语气语调。2.欣赏作者写景的妙处,理解其用意所在。3.领悟古仁人内涵,理解作者的忧乐情怀。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1.欣赏作者写景的妙处,理解其用意所在。教学难点:1.领悟古仁人内涵,理解作者的忧乐情怀。

教学过程

一、反复诵读文本,感受作者语气语调。1.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范仲淹,你会用怎样的语气读文章?明确:第一段平静,第二段豪迈到疑问,第三段悲凉,第四段喜悦,第五段平静到豪迈到感慨。【设计意图】通过诵读,一方面让学生梳通文意;另一方面结合语气,让学生能试着了解作者的情感。二、赏读写景段落,感受迁客骚人之“异"。1.岳阳楼前的洞庭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登楼观景的迁客骚人,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明确:“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中的“异"。赏析写景时体现写作手法用作者情感。【设计意图】围绕第一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一提示句中的“异”,结合写景句及直接表达迁客骚人心情的词,体会他们或悲或喜的心情。2.请选择第二、三、四段中最有感觉的词句,读一读,品一品。写景角度提示:可以从语言(句式)、写法(借景抒情、对比)、描写角度(画面色彩、声音、动静结合等)角度加以赏析。我的欣赏角度:我的赏析:_________示例1:我的欣赏角度:语言——整齐的骈偶句我的赏析:“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骈散结合,多四字对偶句式铺排了优美宜人的景色,令人印象深刻,突出表现了迁客骚人面对此情此景时喜洋洋的神色。示例2:我的欣赏角度是画面的写法——对比。第三、四段写景的句子分别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段以阴沉的色调描写了阴风浊浪、惹人愁绪的景色;第四段则描绘了春和景明、令人愉快的景色。这两节所表现出迁客骚人“以物喜悲"之“变”又与下文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形成对比。大对比中包含小对比,层次分明,构思精巧。3.展开想象,迁客骚人会因为什么事触发或悲或喜的心情?我们不仅领略了洞庭湖宏大壮阔的景观,感受了迁客骚人心随物动,情因景变的或悲或喜的情感,若问“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可谓“览物之情,异也!"三、品读抒情议论段,探究古仁人之“异”。1.古仁人与迁客骚人“异"在何处?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我们发现,面对阴晴变化的景色,迁客骚人的心情是“感极而悲者矣”“其喜洋洋者矣。"古仁人则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结合下面材料,探究作者写古仁人之心的用意何在?【材料1】公元1015年,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进士及第,二人政治志趣相投,成为终身好友。庆历二年(1042年),二人曾在西北泾州合力守城,在不利条件下将西夏军击退。1043年,滕子京被诬陷贪污公款,范仲淹积极为其辩护。1044年,滕子京在岳州期间,迁建岳州学宫、兴水利、重修岳阳楼,并写信邀请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范仲淹深知重修楼宇必然花费颇多,担心有人会再次借机弹劾滕子京,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对滕子京政绩给予肯定和颂扬。1047年,滕子京因治理巴陵郡有功,调任江南重镇苏州知州,这也算是朝廷对他的最后肯定。【材料2】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示例:规劝和勉励滕子京。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的感受,指出这些人与“古仁人"之间的差距,是为了劝谏朋友效法“古仁人”,莫发牢骚;还谈到了自己身出逆境时的志向,起到了宽解人心的作用。3.阅读材料3,探究范仲淹他没有去过岳阳楼,他是看着画写的,他的记文为什么能写得如此传神,气象万千。请结合文中语句回答。【材料3】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已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范仲淹26岁登进士科后因敢于直言,屡遭贬斥不被重用;52岁时,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54岁时,提出改革措施触怒守旧派;55岁时又继续遭贬,流转任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不同,更了解了古仁人内涵。结合资料链接,同学们还可以深入到范仲淹的文气、才气与人格魅力。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倾听他人的看法,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范仲淹的精神价值。示例:我认为这是缘于范仲淹的精神价值追求,他屡遭贬谪仍坚守初心,他身处逆境仍心忧天下。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充分汲取古仁人的精神力量,不断地笃定自我、充实自我、强大自我,进而跳出自我得失、琐碎忧乐的小圈子,进入了忧国忧民的大境界,为那个时代还有后世无数深陷挫折的人确立了一个崇高而光明的精神坐标。4.引入他人评价,把握作品核心价值范仲淹逝世后半个多世纪,遗山先生好问不远千里,来到他的祠堂前写下挽文:“文正范公,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对东汉严光的评价,却成为他自己人生最好的注脚。金圣叹:“圣贤心地,坚贤学问,发而为才子文章。”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在最低的境遇里,活出最高的境界。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国士无双,堪称千古第一等人物。尾声:岳阳楼屹立于洞庭湖畔惊艳了千年时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名句,像一束光,照亮千古《岳阳楼记》依旧在书卷和朗朗书声里流转于千年时光……让我们把这样押韵的灵感镌刻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吧!五、布置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