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自相矛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_第1页
15自相矛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_第2页
15自相矛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_第3页
15自相矛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自相矛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课题:15.《自相矛盾》

课题15.《自相矛盾》课时共(1)课时

课型新授授课人

教学目标1.会认“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运用理解课文的方法,疏通文意,猜测“誉”“弗"立”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4.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核心素养本单元以“思维和火花”为主题,编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展现了思辨和智慧,意在引导学生树立结合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相矛盾》中,围观者听了卖者的话,发现其前后说法的抵牾之处,从而提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假设。在此要注重推想出围观者质问卖者时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推想围观者质问卖者时的思维过程,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法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训练。

学法抓住关键词句,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通过吆喝理解矛和盾的特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具学具多媒体希沃白板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应用

一、观看吆喝视频,引入课题1.师:冬天的时候校门口卖烤红薯的生意十分火爆,仔细一听,那叫卖声也十分有趣,老师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吆喝声,一起来听一听。【随机提问】听完以后,有什么感受?2.可见吆喝的内容对做生意十分重要,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位楚国人,看他是怎么吆喝的。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自相矛盾)3.认识一下什么是“矛”和“盾"。(课件出示小视频)4.观察矛和盾各有什么特点。(随文识字,学习生字:矛、盾)结合实物讲解矛和盾的特点和汉字书写的注意事项。5.认识作者韩非子。听完以后,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感受。齐读课文题目。3.观看小视频,认识矛与盾。观察矛和盾各有特点。5.说说像韩非子这样带有“子”的人。借助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功能让学生聆听生活中的吆喝声,认识两种武器:矛与盾。

【设计意图】:利用“吆喝"这一线索,通过生活中的吆喝引出楚国人卖盾与矛的吆喝,达到引出课题的目的。引导学生认识矛和盾,为理解课文的意思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理解感悟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1.初读—正其音通过预习,学生已经扫清了字音障碍。出示本文汉字,学生说出读音,学生跟读。2.初读—划节奏这篇文言文应该怎么读?(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全文节奏划分)加上重音符号,齐读、指名读师范读,齐读。3.初读—明字意出示几个难理解的字或词,(誉、鬻、夫),让学生说出词意。4.上学期我们学过文言文《古人谈读书》,回忆一下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文言文学习的?(理解课文的方法)5.理解课文内容(翻译课文)。根据刚刚大家说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弄懂《自相矛盾》的大概意思。6.谁能连贯地说一说《自相矛盾》的大意?出示复述故事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这是一篇文言文。1.初读—正其音说出读音,学生跟读。2.初读—划节奏学生读齐读3.初读—明字意誉、鬻、夫,说说这些词的意思+。4.结合注释、插图、上下文理解,猜读等。5.形式:小组讨论交流文言文《自相矛盾》的大意。(学生自由讨论,学生自由交流)6.上台讲故事。结合希沃白板功能,从字音、节奏、字音,三步骤读通课文。借用汉字功能学习矛字和盾字。

【设计意图】::通过前三个环节,解决字音、停顿、重点字意,在这三个环节中,每个环节凸显每个环节的重点。:初读课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理解课文的意思。在复述故事环节,出示讲故事的方法和要求,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讲好故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教师引导: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瞧,这个楚国人在干什么呢?怎么卖矛的?怎么卖盾的?矛和盾的特点用一个字概括。教师板书:2.谁来帮帮这个楚人,帮他吆喝吆喝生意。(请学生到全面吆喝,2-3个学生,提醒学生用自己的话吆喝,又强调用原文吆喝,老师强调抓住矛和盾的特点来吆喝。)3.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听了楚人的吆喝,有没有人买呢?(没有)你从书上哪个地方知道的?4.那么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会何如呢,会出现几种结果呢?(道具演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结果,来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学生试说结果)5.那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不能,学生说说原因)6..这件事引发了人们什么样的议论?这个楚国人在卖盾与矛。指名学生上台表演读,再全班齐读。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5.道具演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两种结果,来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6..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借助白板功能,辅助精读课文。

【设计意图】: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意思。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此环节为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和第3题而设计。

四、联系实际,感悟寓意1.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说话做事皆应三思而后行。2.生活中有自相矛盾的事情吗?(指名学生说)3.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情很多,为了避免自相矛盾的事情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实事求是、实话实说)教师板书:言行一致实事求是。教师小结: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敬佩,相隔几千年的文言故事里蕴含的道理至今仍让人受益无穷。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今天我们读懂了文言文《自相矛盾》的意思,领略了古代文言文的独特韵味。这篇文言文语言凝练,只用71个字,就让我们逛了逛古代的集市,了解了一个引人发笑的楚人,知晓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今后说话、做事不要像这位楚国人一样自相矛盾!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实事求是、实话实说。说一说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说话做事皆应三思而后行。借助白板功能,出示寓言寓意,结合实际理解。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学生自由畅谈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加深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拓展延伸作业布置词语积累:读一读,像自相矛盾这样含有“自”的词语。作业布置1.词语积累:积累更多含有“自"的词语。2.基础必做题: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完成课后习题。3.拓展挑战题:留心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写成一篇《新自相矛盾》。教师小结: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敬佩,相隔几千年的文言故事来到我们的面前,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过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