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上课_第1页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上课_第2页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上课_第3页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上课_第4页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魏晋以来,设立中正官考察人品,把人按人品分为九个等级,得到上品评价的人就可以推荐做高品的官,这叫做“九品中正制”。后来,高官大户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各级中正官也由他们任命或直接担任。于是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是世族就得到好评,祖宗没做过高官就一定得差评,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1.背景:一、科举制的诞生2.科举制的诞生(1)原因:改变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2)朝代:隋朝

(3)人物:隋文帝、隋炀帝(4)过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二、科举制的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谁?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唐太宗为完善科举制采取了什么措施?“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武举考试内容:负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我还要准备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这样,既增加了考试的严格性,又增加了我们的光荣感,觉得自己是“天子门生”了,更加忠君爱国。假如你是在武则天年间中了进士,你还要准备参加什么考核?殿试假如你是在唐玄宗时期参加殿试,玄宗可能会考你哪方面的能力?诗赋殿试诗赋对唐朝的文化会起什么作用?

推动文化的繁荣(诗歌)和教育的发展状元之路入学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秀才贡生(会元)

举人(解元)进士(状元)

他们谁的成绩好?应试场面贡院考场举子看榜图捷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二、科举制的完善

1.朝代:唐朝

2.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过程(1)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人数(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

(2)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3)唐玄宗:丰富考试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政治:教育:文学:世界: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唐诗的繁荣。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如新罗、日本)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开始分科考试正式设置进士科扩充国学的规模殿试、武举的开始诗赋成进士科主考内容课堂小结1、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应生活在A.南北朝B.隋朝C.唐朝D.明朝2、“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是哪个皇帝说的A.隋文帝B.唐玄宗C.唐高祖D.唐太宗3、科举制度在何时被废除A.隋朝B.明朝C.清初D.清末练一练4、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是由武举进入仕途。武举制创立于A.隋文帝时B.隋炀帝时C.唐太宗时D.武则天时5、唐玄宗以后,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是A.诗赋B.帖经C.对联D.八股文6、隋唐实行科举制的积极意义不包括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D.改变了传统的用人制度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二: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①材料一中的“选举制度”是指什么?诞生于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②该制度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有五位隋唐帝王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请说出他们分别是谁?③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科举制度隋朝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认为考试制度最早起源于中国(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④说说“选举制”对唐朝产生什么样的影响?1919年,越南举行了最后一科会试,取中23名。此后,科举制度在越南和世界历史上终于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隋唐以后,几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