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走向的影_第1页
试述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走向的影_第2页
试述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走向的影_第3页
试述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走向的影_第4页
试述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走向的影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述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走向的影响------以袁世凯为例谋国者的雄才与悲哀摘要所谓“谋国者”既有老成谋国之义,亦有谋国之人的意味。简言之,袁世凯其人,恰与三国时的曹操类似,于治世则为能臣,遇乱世则可为奸雄。而他人生的结局、选择,实则与曹操、刘裕、杨坚等人差相仿佛,按照中国传统社会的规律,他的未来也将是拨乱反正、一统中华,稳居一朝太祖的牌位。不过,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他又是一个旧派的人物,对于衰弱已极的老大中国,他看到了重建权威的必然方向,却没有利用诸如“训政”、“专政”之名新招牌的觉悟,把自己的路走绝了。如果他没有称帝、如果他能够更具政治智慧、如果他能看清当时的局势,甚至如果他能多活十年……很不幸,历史没有如果。正因为如此,他在同盟会诸公的描绘下成了贪婪无比的窃国大盗,在人们眼中成了签订“二十一条”谋求称帝的卖国贼,在文学作品、乃至史学著作中成了出卖谭嗣同的小丑。尽管很多人说:“这些可以有!”我们仍只能遗憾地说:“这些真没有!”唯不可否认,袁世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其人大才,然而,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背景下,这位世之雄才亦落得悲哀萧瑟之后局。关键词中国历史走向谋国者雄才悲哀正文袁世凯是何许人?想来我们这些读着教科书长大的人,总归对这位“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又建了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不抱什么善意。同样,对于那些坚持着民主、自由、普世价值的自由派知识分子而言,借由同盟会衮衮诸公之口传出的践踏“约法”、肆行独裁的袁大总统的形象,更可爱不起来。或许,这些面孔确实是袁世凯复杂人生的一部分,更是袁氏一生无可磨灭的污点,那么,我们也没有义务为他涂脂抹粉,或者如很多人说的作翻案文章。我们只想问一句,莫非有人做得比袁世凯更好?试问,民国肇建之际,又是谁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只为解决财政危机与北洋打内战?又是谁用刺刀强迫代表通过政府南迁的议案?又是谁悍然发动了广受时人诟病的“二次革命”?比较当然不是仅此而已,但事实已经昭然若揭。试问,比起如此的“民主”和一位位的后来者,袁世凯矢志不渝的“虚君立宪”岂不是显得可爱得很吗?生逢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如袁项城这般数次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在教科书上我们认识到的是一个小人,看到的是一个窃国大盗,但事实上,他有污迹,然而我们却不能不了解他作为谋国者的雄才和他远去的悲哀。一、一人敌一国,戮力原为家国富袁世凯作为吴长庆的幕僚与张謇一道入朝,总管军事,以一人之力遏日本侵朝之心,袁世凯数度驻守朝鲜凡十二年,在越来越困难的境地中,他有胆有识,有智有勇,竭力维护了大中国的利益。正是在朝鲜半岛的杯俎折冲,使他成为十八世纪中国政坛上的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他曾多次上书给北洋大臣(朝鲜事务属清北洋大臣管辖),他认为朝鲜终必有大乱,韩王庸懦无能,所以建议朝廷选派一个监国代朝鲜王执掌政柄。这时的北洋大臣是李鸿章,他虽然同意袁的意见,可是他正苦恼于中法和议未定,怕在朝鲜出乱子,所以把袁的建议搁置。袁世凯继续上书痛切陈言,但仍未见采纳。最令人痛心的则是朝中大臣尽将责任推诿于袁世凯,适逢袁世凯丁忧告假回国,朝鲜局势开始任人宰割。非袁世凯智谋不当,用力不足,实属清政府昏庸无度,丧权于国门之外。虽然袁世凯未能将日本御于半岛之外,但其实则在朝鲜尽职尽能,十二载戍防经历成为其军事政治才能的最好历练。袁氏归国后,可谓在官场平步青云,小站练新兵,清政府不但不追究慰亭责任,反而益加委以重任,足见袁氏之才高,诚然,袁世凯盛气凌人,但在练兵方面确实是术业精通,北洋新兵规章严明,战法习于日德,对士兵恩威并重,施行“尽忠”教育,当然新军尽忠的对象不是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而是袁世凯个人。为了显示新军队与旧军队的不同,同时也为了培植个人势力,培养官兵绝对服从的意识,袁世凯一改旧军队吃空额,克扣军饷的劣习。每次发饷他都亲自监督营官,把军饷足额发到士兵手中。他经常深入各营,接近下级军官和士兵,对各级军官和幕僚,甚至棚头,几乎都能叫出名字,并了解他们的性格和优缺点,以便用其所长。他还经常亲临现场观看操练,有一次要阅兵时下起大雨,有人要给他打伞,他坚决不让,说:“士兵都在雨中,我怎么不能”。为了激发官兵的训练热情和效忠思想,徐世昌还编写了《劝兵歌》、《对兵歌》、《行军歌》等等,使军队面貌焕然一新。1896年,督办军务处大臣荣禄到小站检阅了新建陆军后,大加赞扬,回京后在给皇上的上书中说,他认为“近年所见各军,尚无出其右者。”1898年,英国海军司令贝思福到小站参观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对袁世凯也大加称赞。其他朝廷要员在观看了小站部队的操练后,对新建陆军也有很高的评价,说:“一举足万足齐发,一举枪则万枪同声。行若奔涛,立如植木”。北洋六镇,五镇置于袁世凯的麾下,小站练兵标志着袁世凯成为唯一能左右中国时局的煊赫人物,这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了一大批近代新军事人才和将领,加速了旧军队的淘汰,对中国军队的近代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二是为北洋军阀政治集团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础,后来的北洋政府历任总统、执政,除黎元洪和张作霖外,都出自小站练兵。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很多人也出自小站练兵,如唐绍仪、赵秉钧、王士珍、靳云鹏等。自袁世凯1912年担任民国大总统以来,至1928年张作霖被炸身亡,北洋军阀集团统治中国的十几年,成为近代中国政坛逞雄争霸最为眼花缭乱的时期,而这一切,均源自于天津小站练兵。袁世凯堪称继张之洞之后的晚清第五大名臣,仅次于李鸿章的实权汉臣,形容曹操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亦可以完美的描绘袁慰亭。现世人诟病袁氏的一大原因是袁世凯向西太后“告密”,致使戊戌变法的完败,而事实却是维新派自身的软弱与天真被西太后先下手为强,袁世凯是不得已而与荣禄“商议”,非要说罪过也仅是导致了戊戌六君子的被捕。人们一直认为袁世凯是1898年戊戌维新的“叛徒”,但可能并不知道戊戌维新没能实现的大多数改革内容,后来是在袁世凯的手中实现的。可以说袁世凯一生崇尚改革,在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他励志改革的决心与实践甚至使与他绝交二十载的恩师张謇都重新北上就任农商总长。而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和各方力量一道推动改革的升级。二、帝国的最后挽救者和葬送者1901年,经历1840年以来又一个不幸的庚子年后,大清帝国迎来辛丑年。9月7日,78岁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完成他最后的使命——继6年前出使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再次代表清廷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两个月后,这位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为“远远走在他这个时代的前面”的老人,病逝于北京贤良寺。临终前,已经穿上寿衣卧于病榻上的李鸿章,忽然睁大眼睛,嘴唇喃喃颤动,两行清泪缓缓滚出。他的双目,是由他的老部下周馥合上的。10天过去,他的另一位老部下、山东巡抚袁世凯,接替他的职位。《纽约时报》把袁视为“改革家”李鸿章的最佳接替者,“袁当然不是大清改革运动之父,但他能让改革持续下去。”值得强调的是,此“断言”作于民国元年。多么睿智的知识分子!而敢于写出如此剀切又大胆的言论的黄君远庸,这个曾警告过袁世凯,警告过国民党,警告过进步党的黄君远庸,未曾见杀于袁总统,却被按手模向某人效忠的中华革命党人刺死在旧金山。不过,这是题外话了。世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有名的反面形象,白脸。不过,跟那些历史上同样的反面形象昏君奸臣不同,他的脸之所以变白,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昏暴,挖了忠良的心肝下酒,宠了多少心肠特坏的女人,或者是说了什么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之类的浑话。仅仅是因为他要当皇帝,准备了洪宪帝制以及两套龙袍,逼前清的小皇帝溥仪让出了三大殿,预备登基。换言之,袁世凯之所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主要是因为他开历史的倒车,跟长期以来人们公认的进化论开玩笑,违反了历史进步的直线行进律。由此,袁世凯皇帝梦的破灭,成全了历史进化论,没有让政治的现代性的进程倒退,也造就了一个经久不衰的神话:即,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复辟和倒退注定要失败。然而,袁世凯成全了进化论,但历史却并不如此宽宏,多少年之后,至少某些明眼人突然发现,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被辛亥革命赶下台的皇帝,也并没有真的从人们心中消失,于是忙着回过头来看历史,这个被我们不公正看待近百年的能臣奸雄,影响了中国近30年的历史进程,他,于大陆的卖国贼,台湾公文中的窃国者,也该被重新审视了。参考书目:《国史大纲》钱穆《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袁氏当国》唐德刚《毁灭的种子》易劳逸《黄兴与中国革命》薛君度《刘坤一遗集》刘坤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