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市武清区等5地中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年天津市武清区等5地中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年天津市武清区等5地中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年天津市武清区等5地中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年天津市武清区等5地中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天津市部分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练习历史(开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共50分)注意事项: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下图中的绝世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它们铸造于()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东汉2.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墨等学派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各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辩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辩论的共同话题是()A.人才培养 B.人性本善 C.自然规律 D.国家治理3.小明看完某历史书后制作了如下知识线索图。据此判断,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A.秦朝灭亡 B.楚汉之争 C.西汉兴衰 D.东汉兴衰4.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史实和历史观点。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B.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C.东汉宦官专权造成社会动荡 D.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5.唐代涌现出一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等。这种现象()A.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 B.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成果C.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进步 D.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6.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三位君主政绩的共同点是()A.对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B.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C.推崇儒家思想 D.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7.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8.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丘逢甲的“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到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些诗句共同体现了中国近代进步人士的()A.爱国主义思想 B.自强求富思想 C.维新变法思想 D.君主立宪思想9.“从实践意义说,这次转移是由城市到农村的历史转折点,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端。”材料中的“这次转移”是指()A.南昌起义 B.三湾改编 C.进军井冈山 D.转战陕北10.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招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是()A.千里跃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1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标志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2.下表为《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的统计分析。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时间段1949-1956年1957-1965年1977-1992年1993-2012年高频词人民工作和平人民生产社会主义人民发展改革人民市场经济A.遵循规律 B.以民为本 C.改革开放 D.思想解放13.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拨乱反正工作圆满完成 B.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D.经济特区的建立14.下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改革开放知识卡片,横线处应填()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16.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真正的主人。这得益于()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国两制”的提出C.“九二共识”的提出 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17.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一项关于中国的决议,体现了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这项决议是()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B.中国参加海外维和行动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成立亚太经合组织18.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九二共识”C.“求同存异”的方针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是古代亚非文明的代表。孕育这些古代文明的相同地理环境是()A.海洋 B.沙漠 C.高山 D.大河20.陈衡哲在《西洋史》中提到,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个是复生,一个是新生。该提法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文艺复兴的()A.兴起与内容 B.原因与结果 C.形式与实质 D.内容与影响21.150多年前诞生的《国际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下列与这首歌诞生有关的是()A.法国的巴黎公社 B.俄国的二月革命 C.俄国的十月革命 D.中国的抗日战争22.下图所示历史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 B.工业化进程的加快C.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D.煤、铁产量的激增23.在某部电影中,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说:“我很失望……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据此可知,这段话中的“和约”指的是()A.《凡尔赛条约》 B.《国际联盟盟约》 C.《九国公约》 D.《联合国家宣言》24.战争是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下面能体现其残酷性的是()A.意大利为自身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 B.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C.凡尔登战役双方损失近百万人 D.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25.据《时代》周刊统计,到2014年,共有6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为抗击非洲埃博拉疫情提供了援助;世界银行动员了近10亿美元的资金向西非疫区提供紧急援助。材料主要说明面临人类社会共同的问题需要()A.国际合作来应对 B.发展经济来应对 C.靠大国主导解决 D.科技手段来解决第Ⅱ卷(共50分)注意事项: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3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共50分。)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1)材料一中,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结合所学中和知识,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2分)材料二山西汉政府令(任命)郑吉除管理鄯善以西的“南道诸地”外,还负责“护”北道诸地。所以称为“都护”。此后,西汉王朝的政令得以在西域地区推行,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域都护府建立以后,先后在车师前部、伊吾、蒲类、赤谷城进行屯田,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2)根据材料二,西汉政府任命的第一任“都护”是谁?(2分)简述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的影响。(4分)材料三作为部落首领,他完成了祖先的遗愿,使整个拓跋鲜卑彻底融入华夏文明之中,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交融。正是有了这样一次民族大交融,才使华夏民族的发展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摘编自《中国通史》(3)材料三中的“部落首领”指的是谁?(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条他“使整个拓跋鲜卑彻底融入华夏文明之中”的措施。(4分)27.(18分)中国革命实践早已判明,能否正确处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朝定都后,伴随着军事发展,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1)根据材料一,指出《天朝田亩制度》中土地分配方式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纲领的积极作用。(4分)材料二通过核定地价,照价收税,照价收买,把因社会改良进步造成的土地增价收归国家,不使地主坐享地价增长之利。……它的实施,扫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摘编自张凤华《孙中山民生主义》(2)材料二反映了孙中山的什么主张?(2分)根据材料二,这一主张的实施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4分)材料三以“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摘编自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3)根据材料三,概括毛泽东的主要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关注农村和农民问题的。(4分)28.(16分)图片、表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材料。观察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从材料一中的图1、3中任选一幅图,仿照示例,完成对图片的介绍。(4分)示例: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签署《独立宣言》,其影响是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材料二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2)材料二的图中A、B、C分别代表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这些法律文献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哪些思想主张?(4分)结合所学,简述上述法律文献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影响。(2分)材料三项目美国总统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称谓、产生方式、任期方式、职能)总统国王间接选举产生世袭任期制(4年)终身制总揽军政大权统而不治政府首脑总统首相阁员如何产生总统任命首相任命国家的政治中心总统议会(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比较美、英国家元首在权力方面的不同之处。(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2分)

2024年天津市部分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练习历史(开卷)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12345678910BDDCAABACB11121314151617181920CBCDDBADDC2122232425ABAC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16分)(1)制度:郡县制(2分)影响: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言之有理皆可)(2分)(2)第一任都护:郑吉(2分)影响:使西汉王朝的政令得以在西域地区推行,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进行屯田,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意思相近、符合题意、任答两点即可,满分4分)(3)首领:北魏孝文帝(2分)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任意答出两.点即可)(4分)27.(18分)(1)特点:平均分配(2分)积极作用:《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意思相近、符合题意即可,满分4分)(2)主张: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溢价归公或民生主义)(2分)积极意义:扫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意思相近、符合题意即可,满分4分)(3)观点: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农民阶级在革命中有着重要地位)。(意思相近、符合题意即可得分,满分2分)史实:将革命工作中心从城市引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局面。(任答两点即可,满分4分)28.(16分)(1)图片介绍: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光荣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