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汽车轮胎 B.纯棉T恤C.可降解饭盒 D.尼龙连衣裙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中华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面理解不合理的是()选项文摘理解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描述中有物理变化B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描述中有化学变化C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D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A.A B.B C.C D.D4.不用其他试剂鉴别①CuSO4溶液②稀H2SO4③NaCI溶液④NaOH溶液,则鉴别出的顺序为()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 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 D.检查气密性6.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根据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7.有关电解水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C.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D.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28.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A. B.C. D.9.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被称为同位素。氘是氢的一种同位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元素符号为D,常用于特种灯泡、核研究、氘核加速器的轰击粒子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氘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B.氘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C.氘是金属元素D.氘元素与氢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10.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硫酸铜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A.铁 B.氯化钠C.金刚石 D.二氧化碳11.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1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A.78% B.21% C.0.94% D.0.03%13.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软水B.钢C.过磷酸钙D.熟石灰14.一些食物的pH近似值如下: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淸

pH

3.5~4.5

2.9~3.3

6.3~6.6

7.6~8.0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葡萄汁 B.苹果汁 C.牛奶 D.鸡蛋清15.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2% B.24% C.20% D.3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填空。(1)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作用。(2)制作粽子的原料一般有糯米、瘦肉、食盐、大枣、食用油等,其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3)近几年空气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为生命呐喊”。气象局每日空气质量日报污染指数主要包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_____、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检测结果。(4)某些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人体缺_____(元素名称)元素易导致骨质疏松。(5)生活中食用盐加碘,其中“碘”是指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6)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_来止痒。(7)垃圾应分类收集。以下物质应放置于贴有“”标志垃圾筒内的是_____。A.废电池B.旧报纸C.空易拉罐D.过期药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侯氏制碱法制出的纯碱常含少量NaCl杂质,化学兴趣小组对工业纯碱样品进行实验探究。I研究Na2CO3的性质(1Na2CO3溶液显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2)检验样品中碳酸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Ⅱ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方案一]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3)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4)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方案二]采用图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称取样品m1g于锥形瓶中,称装置D质量为m2g;关闭止水夹c,打开止水夹a、b,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关闭止水夹a、b,打开止水夹c,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打开止水夹a,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再称量装置D质量为m3g。(查阅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碱石灰的成分为CaO和NaOH固体。(5)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6)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________。(7)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从装置上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18.(8分)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文具,老师指导同学们围绕订书钉开展实验研究。实验步骤实验内容①用磁铁吸引订书钉,发现订书钉能被吸引②取一个订书钉块(40根钉子)(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一段时间后能从订书钉块上取下一层胶水薄膜③取上述订书钉块用棉花擦去酒精,并待酒精完全挥发后称量其质量为13.4g④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质量,同时记录质量变化(如图丙所示)⑤5.8分钟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操、称量,剩余订书钉质量为7.8g问题思考:订书钉表面涂胶水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可知:订书钉主要成分为铁,并在其表面镀一种金属。请结合图丙分析:①图丙中P点纵坐标X的值______________;②0→0.2分钟不产生氢气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③请写出1.7分钟后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④订书钉表面镀的金属可能是钙、镁、铝、锌、铜中的一种,请根据实验分析该金属是_______。订书钉的原料是工业炼铁得到的生铁。工业上用1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导管的橡皮塞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⑴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对比证明:____________。⑵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⑶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从分子的角度回答)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

A、汽车轮胎的材料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B、纯棉T恤的材料是棉花,棉花属于天然材料,选项错误;C、可降解饭盒的材料是可降解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D、尼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故选B。2、C【解析】

A、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有盐和水生成,但是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错误;B、通常情况下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是燃烧,但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发热,错误;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正确;D、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并不一定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也有可能是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错误。故选C。3、C【解析】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B、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做饭有烟,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C、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说明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而合金的熔点是比组成它的纯金属要低的,选项错误;

D、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选项正确。

故选C4、A【解析】

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蓝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稀硫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可以鉴别,故鉴别出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故选A。5、D【解析】

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选项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没有用外焰加热,故选项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6、B【解析】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点燃的条件下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故B正确;

C、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相同,氯离子可以结合阳离子构成物质,而氩原子性质稳定,故C错误;

D、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的质量大于10g,而l0mL水的质量等于10g,混合后质量分数大于平均值20%,等质量混合时才是20%,故D错误。

故选B。7、D【解析】

A.纯净的水几乎不导电,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此选项正确;B.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此选项正确;C.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此选项正确;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氢气,它们的体积比是1:2,此选项错误。故选D。8、D【解析】

A、水不会一步转化成过氧化氢,故A错误;B、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不易分解生成氧化钠,故B错误;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会转化成碳,故C错误;D、Fe2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Fe2(SO4)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Fe(OH)3,氢氧化铁加热生成氧化铁,故D正确。故选D。【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然后将选项中的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9、A【解析】

A、氘相对原子质量为2,核内质子数为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氘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故正确;B、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被称为同位素。氘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氘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故错误;C、氘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D、氘元素与氢元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错误。

故选:A。【点睛】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0、B【解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详解】A、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11、C【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氯化钠没有溶解完;B选项是错误的的叙述,在该温度下,蔗糖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在该温度下,有溶解不完的氯化钠;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蔗糖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故答案选择C考点:溶液的判定、溶液的组成12、B【解析】

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故选B。13、D【解析】

A、软水是由水、矿物质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钢是由铁、碳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的水合物和少量游离的磷酸,是由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熟石灰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比较简单,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14、B【解析】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酸性最强的是B.苹果汁。15、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反应中,镁原子的总质量不变,即反应前镁的量=反应后硫酸镁中镁的量;由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和混合物的质量,可计算镁元素的质量,再利用硫酸镁中镁的质量分数,求出硫酸镁的质量,而混合物与酸的质量之和为反应后溶液质量,最后可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10g×48%=4.8g,则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4.8g÷×100%=24g,而反应后溶液质量=10g+110g=120g,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0%。故选C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能利用元素守恒的方法来计算溶质的质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不可盲目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溶质质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乳化糯米二氧化硫(SO2)钙元素食醋BC【解析】

(1)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以将油污分散成微小颗粒,随着水流动而洗净;(2)制作粽子的原料一般有糯米、瘦肉(蛋白质)、食盐(无机盐)、大枣(糖类)、食用油(油脂)等,其中富含淀粉的是:糯米。(3)气象局每日空气质量日报污染指数主要包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有毒)、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检测结果。(4)某些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人体缺钙元素易导致骨质疏松。(5)生活中食用盐加碘,其中“碘”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是指碘元素。(6)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显酸性)来止痒。(7)以下物质应放置于贴有“”标志(属于可循环利用标志)垃圾筒内的是:A、废电池,分类处理,不可回收利用;B、旧报纸,可回收利用;C、空易拉罐,可回收利用;D、过期药品,分类处理,不可回收利用。故选BC。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碱性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振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样品中有碳酸根玻璃棒滴加Ba(OH)2溶液,若不再产生沉淀,则证明沉淀完全;反之,则沉淀未完全×100%装置D右侧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装置D吸收(合理即可)装置D右侧再增加一个装着碱石灰的干燥管【解析】

(1)Na2CO3俗名为纯碱,其水溶液显碱性;故填:碱性。(2)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检验方法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振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样品中有碳酸根;故填: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振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样品中有碳酸根。(3)过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为:烧杯、漏斗、玻璃棒;故填:玻璃棒。(4)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为:滴加Ba(OH)2溶液,若不再产生沉淀,则证明溶液中碳酸根反应完全;反之,则碳酸根未完全反应;故填:滴加Ba(OH)2溶液,若不再产生沉淀,则证明沉淀完全;反之,则沉淀未完全。(5)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填:。(6)分析实验方案可知:第一次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可排除装置内空气,防止装置D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测量误差;缓慢加入足量稀硫酸与样品中碳酸钠充分反应生成CO2,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与水蒸气,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利用装置D中碱石灰中的CaO和NaOH固体吸收装置B产生的CO2,第二次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目的是赶气,保证产生的CO2全部被装置D吸收。装置D前后两次测量的质量差(m3-m2)g为装置B产生的CO2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得m(Na2CO3);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x=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故填:(7)从装置上分析若装置D右侧没有滤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装置,装置D会吸收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使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减少误差的措施可在装置D右侧再增加一个装着碱石灰的干燥管;故填:装置D右侧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装置D吸收(合理即可)装置D右侧再增加一个装着碱石灰的干燥管。18、防止订书钉生锈0.18订书钉表面有少许氧化物与稀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