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重点名校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重点名校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重点名校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重点名校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重点名校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重点名校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带一路”战略提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以下与这个理念相符的是()A.马可•波罗来华 B.阿拉伯帝国建立C.亚历山大东征 D.罗马帝国的扩张2.北宋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样的治国政策A.重文轻武B.闭关锁国C.强化君权,分解相权D.八股取士3.下列人物对社会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B.推动思想解放运动 C.推动艺术的进步 D.推动民主法治的进步4.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指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5.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B.高度评价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C.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否定了斯大林模式6.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三幅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是A.美苏两极对峙B.殖民体系瓦解C.欧洲国家联合D.世界格局多极化7.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成为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这里的“历史转折点”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8.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A.建立北宋 B.统一蒙古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9.列表比较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找出下表中历史时期与阶段特征不吻合的选项选项历史时期阶段特征A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B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A.AB.BC.CD.D10.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到《中华民国约法》,最本质的变化是A.改民主共和为君主立宪B.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C.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D.改“民主”为“专制”11.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反动派于1946年1月27日,殴打郭沫若、李公朴等人,制造了:A.“沧白堂事件”B.“较场口事件”C.一一二七大屠杀D.“胡世合惨案”12.这些信息反应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史称“得人者昌”,“失贤者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14.文明是指人类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的总和。人类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请回答:夏、商、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举例说明商朝时青铜铸造取得的成就。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演进,把社会主义制度从理想变成现实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获得了怎样的发展?近代以来资本主义文明深刻影响世界。简要指出第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的史实。15.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一是美国全国性法定节假日“哥伦布日”,以纪念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但也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题文所述的理念是友好交往、和平发展。阿拉伯帝国建立、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扩张的过程都伴随有扩张侵略、生灵涂炭,故B、C、D选项与题文中的理念相反,应排除;马可·波罗来华,是古代东西方文化友好交流中的重大事件。马可·波罗十七岁来到中国元朝大都,在中国居住了十七年,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故A选项符合题意,所以本题应选A。2、A【解析】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为了巩固统治,北宋统治者采取了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C项是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D项是明朝科举考试的政策。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3、B【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发展;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故B符合题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对台方针,故A不合题意;海峡两岸实现“三通”、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属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表现,故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5、A【解析】

结合题干中“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可以看出,这主要从正面评价斯大林模式的,这表明该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苏联仅用了十余年就完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6、A【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柏林墙、北约和古巴导弹危机这三幅图片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幅图片都是美苏两极对峙时期的产物和史实,在军事方面美国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的军事实力远不如美国,美国在争霸过程中占有优势,典型表现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判断题干的图片所描述的事件,根据事件的背景分析三个图片描述的主题,三幅图产生的时期是美苏两极对峙时期,由此得出主题是美苏两极对峙。7、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奋起的历史转折点;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选项C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杰出首领铁木真完成了蒙古统一大业。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被誉为“一代天骄”,主要是因为他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故B符合题意;赵匡胤建立北宋,故A不合题意;明代实行八股取士,故C不合题意;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9、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隋朝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但它在历史上地位比较重要,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为后世所沿用,开凿的大运河直到现在仍发挥重要作用,唐朝经济繁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标志着当时经济达到高度繁荣,唐朝对外实行开放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所以C说法与史实不符,ABD项均符合史实,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以列表比较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历史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注意准确识记中国古代历史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10、D【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出的是主权在民的思想,而《中华民国约法》将内阁制改为总统制外,还将立法完全降为行政的附庸,实际上是袁世凯专制的思想,D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A不符合题意;中华帝国不是《中华民国约法》中规定,B不符合题意;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属于现象,不是本质的变化,C不符合题意。故选D。11、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召开了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为了促使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地进行,重庆各界组成了政治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从1月12日到27日由该“协进会”组织共召开了八次各界民众大会,大会从第四次起改在重庆沧白堂举行,1月16日到19日,当局连续派遣特务跟踪威胁到会的政协代表,并且扰乱会场,谩骂、殴打会议主持人、政协代表和到会群众,打伤政协代表郭沫若、张东荪等人,此即沧白堂事件,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2、A【解析】

依据题干的“商鞅变法”“铁器、农耕的使用和推广”“百家争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变革,“铁器、农耕的使用和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方面的变革,“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方面的变革,故题干这些信息反应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故A符合题意。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故B不符合题意。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故C不符合题意。民族关系的发展是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唐太宗重视用人,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广揽人才,破格用人,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选贤任能,重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任命姚崇、宋璟等,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酿成“安史之乱”。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于直谏的人;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解析】

通过材料考查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及经验教训。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如姚崇等,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官员的选用与考核,任姚崇、宋璟等为相,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酿成"安史之乱"。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唐太宗重视用人,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广揽人才,破格用人,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选贤任能,重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任命姚崇、宋璟等,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酿成“安史之乱”。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于直谏的人;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14、(1)司母戊鼎工艺精湛、制作考究,说明商朝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高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