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_第1页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_第2页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_第3页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_第4页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主要内容

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1

中国股市的特点2

中国股市的展望352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1.1中国股市的起源中国股市是经济体制转型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首先,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为证券市场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可能。始于80年代初期的渐进式改革模式主要是通过利益调整和改变收入分配方式来调动和刺激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社会积累机制的变化。从1978年到1988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收入分配中的“国退民进”非常明显。这种变化形成的大量社会资金为证券市场发展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性。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国民收入最终分配

1978年

1988年1994年政府23.5%11.7%12.0%企业12.1%10.8%10.0%家庭64.4%77.5%78.0%3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其次,投资体制改革之后国有企业出现融资困境为证券市场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动力。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主要依靠国家财政直接注资。1978年后的财政体制改革,尤其是1985年“拨改贷”全面推广,使企业直接资金来源渠道由财政供应转向银行贷款为主。企业融资主渠道转向银行贷款使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大幅提高,高负债导致企业利息负担过重,难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制。要解决国有企业的融资困境,最佳选择就是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把居民手中的金融资产转化为企业的资本金。因此,投资体制改革之后国有企业出现的融资困境为证券市场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动力。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年份

198119851994投资总额

100100100国家预算内38.623.984.93国内贷款

13.623.0425.46利用外资

5.45.277.11自筹资金及其他

42.447.4162.514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最后,企业制度和组织结构创新的需要使发展证券市场成为必然选择。我国企业改革历经“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等阶段,这些改革举措的成败使决策者们认识到在产权不明晰的状态下,仅靠调整经营关系和分配关系,并不能彻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国有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企业制度和组织结构的创新,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利益主体。要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就必须对国企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而通过发展证券市场,推动股份制改造就成为当时必然的选择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5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新中国资本市场的萌生(1978-1992)

全国性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1993-1999)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2000-至今)中国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启动后,伴随股份制经济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以《证券法》的实施为标志,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得到确立,并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进一步规范化。以中国证监会的成立为标志,资本市场纳入统一监管,由区域性试点推向全国,全国性资本市场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1.2中国股市的发展阶段6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1.2.1萌芽阶段自发形成的市场有待规范和监管流通市场和交易所出现期货交易开始试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伴随着股票、债券出现证券中介机构及自律组织出现源于中国经济转轨中企业的需求,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在发展初期,市场处在自我演进、缺乏规范和监管的状态。而其中爆发的种种弊端迫切要求规范的管理和集中统一的监管。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7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1990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1990年10月12日成立1991年7月3日正式营业1992年1月18日正式开业证券交易所的出现1.2.1萌芽阶段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8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1.2.2全国性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1993-1999)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全国性市场由此形成并初步发展。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9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一、统一监管体制的建立。1998年4月,中国证监会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实行跨区域监管体制,在全国设立了36个派出机构,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体制。二、资本市场法规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证监会成立后,推动了一系列证券期货市场法规和规章的建设。使资本市场的发展走上规范化轨道,为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三、股票发行审批制度的建立。关于发行方式和发行定价进行了相关的规定四、证券交易所的建设与发展。随着集中监管体系和上海、深圳两个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市场的建立,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和流通市值、投资者开户数、交易量等都进入一个较快发展的阶段。五、证券中介机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证券投资基金的出现和规范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10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1.2.2发展: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1993-1999)法规:证券市场的第一部“根本大法”《公司法》诞生于1994年7月。1997年11月,国务院证券委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启动了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发展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总体来看,在这一阶段初期,我国投资者还未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加上市场规模较小,一时间投机之风盛行。11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1.2.3股票市场的规范和发展阶段(2000至今)(1)法律体系的规范和完善《证券法》于1999年7月1日正式实施,是中国第一部规范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的法律,并由此确认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2003年10月28日,《证券投资基金法》获得人大常委会的审议通过。2005年10月全国人大修订了《公司法》和《证券法》,并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对推动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意义深远。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12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2)股权分置改革让股市“脱胎换骨”牛市经历几次调整,一直延续到2001年。而这次牛市止步的直接诱因,则触及中国股市的天生痼疾——股权分置。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之初人为地将普通股份设计为暂不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和即时流通的社会公众股,从而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分割了流动性截然不同的两部分,为证券市场发展留下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2004年1月31日发布的“国九条”,是中国股市极具里程碑意义的文献之一。这份全称为《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提出了九个方面的纲领性意见,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前所未有战略高度。“国九条”确立了尊重市场规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基本原则。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启动股权分置改革。

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13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股改完成后,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利益分置、价格分置的问题在制度层面上不复存在,各类股东享有相同的股份上市流通权和股价收益权,各类股票按统一市场机制定价,并成为各类股东共同的利益基础。2006年6月19日,“新老划断”后的全流通第一股中工国际(002051)上市,标志着中国股市进入全流通时代。在另外两大基本层面上,监管层的努力也在较大程度上打造了牛市基础:券商综合治理和改善上市公司质量。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14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3)监管:对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净化”中介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充分暴露,风险集中爆发,全行业生存与发展遭遇严峻的挑战。2004年中国证监会制定了创新类和规范类证券公司的评审标准,处置了31家高风险证券公司。2007年8月,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结束,证券交易实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改革国债回购、资产管理、自营等基本业务制度,建立证券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和基本信息公示制度,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和预警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对证券公司高管人员和股东的监管,规范高管和股东行为;成立了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等。证券公司运行与监管制度的完善是保持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15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称老八股;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1990.12.19——1992.05.26(沪指)第一波牛市市场涨跌区间涨幅上证综指95.79-1429.011391.8%深成指396.52-2900.5635.9%1.3行情牛熊交替史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16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行情特点炒作盛行,市场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深圳新股认购抽签,引发8·10风波。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1992.5.25——1992.11.17(沪指)第一次熊市市场涨跌区间跌幅上证综指1429–386-73%深成指2918–1529-40%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17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行情特点邓小平南巡讲话,股市未来怎么发展,“坚决地试”1992.11.17——1993.02.16第二波牛市市场涨跌区间涨幅上证综指386.85-1558.95301%深成指1529.21-3422.22123.8%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18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行情特点92、93、94年深沪上市公司54、177、287家;筹资额50、276、99.78亿,新股扩容极快。宏观经济偏热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通货膨胀水平一度超过20%,奇高的利息水平,股市吸引力降低。1993.02.16——1994.07.29第二次熊市市场涨跌区间跌幅上证综指1558–325-79%深成指3422–944-69%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19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行情特点7月30日(周六)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年内暂停各种新股的发行与上市有选择的对资信较好的证券机构进行融资逐步吸引外国基金投入A股市场1994.07.29——1994.09.13(沪指)第三波牛市市场涨跌区间涨幅上证综指325.89-1052.94224.4%深成指944.02-2162.75129.1%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20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行情特点前面“三大政策”治标不治本不讲究价值投资,业绩好坏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好炒做国债市场火爆,分流大量投机资金1994.09.13——1995.05.16(沪指)第三次熊市市场涨跌区间跌幅上证综指1052–547-48%深成指2162–1018-50%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21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行情特点5月17日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期货市场上资金短线大规模杀入股票市场,掀起了一次短线暴涨。1995.05.18——1995.05.20(沪指)第四波牛市市场涨跌区间涨幅上证综指582.89-926.4160.5%深成指1042.71-1473.2942.7%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22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行情特点为抑制投机,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新股额度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安排上市1995.05.22——1996.01.19(沪指)第四次熊市市场涨跌区间跌幅上证综指926–512-45%深成指1473–931-31%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23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行情特点新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迫停发了新股通货膨胀消失,银行利率降低,政策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宽裕,各路资金对优质股票建仓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沪深主力:四川长虹、深发展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未能阻止股指上扬1996.01.19——1997.05.12第五波牛市市场涨跌区间涨幅上证综指512.03-1510.18194.5%深成指924.33-6103.62560.3%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24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行情特点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上调至5‰过度投机,绩优股充分炒作后,大调整开始股市扩容疯狂进行,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1997.05.12——1999.05.17第五次熊市市场涨跌区间跌幅上证综指1510–1047-31%深成指6103–2521-57%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25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行情特点本轮牛市充满功利色彩5.19行情: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产生基础:1网络泡沫的诞生;2内需启动难,管理层推动股市财富效应拉动内需;3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6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管理层允许三类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和上市公司)获准入市1999.05.17——2001.06.14第六波牛市市场涨跌区间涨幅上证综指1047.83-2245.44114.3%深成指2521.08-5091.46102%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26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行情特点国有股市价减持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原来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将按照新股发行价格减持。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时,股市终于暴跌。2001.06.14——2005.06.06第六次熊市市场涨跌区间跌幅上证综指2245–998-56%深成指4809–2590-43%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27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行情特点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杀入市场之后基金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2005.06.06——2007.10.16第七波牛市市场涨跌区间涨幅上证综指998.23-6124.04513.5%深成指2590.53-19600.03656.6%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28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行情特点通胀持续升温基金暂停发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石油上市后大幅下挫大小非减持2007.10.16——2008.10.28第七次熊市市场涨跌区间跌幅上证综指6124–1664-73%深成指19559–5577-69%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29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行情特点四万亿投资政策十大产业振兴规划2008.10.28——2009.08.04第八波牛市市场涨跌区间涨幅上证综指1664.93-3478.01108.9%深成指5577.23-13943.44150%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30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行情特点欧债危机中国经济艰难转型新股扩容,大规模融资2009.08.04——至今第八次熊市市场涨跌区间跌幅上证综指3478.01-2432.4030%深成指13943.44-9989.0928.35%一、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31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2.1中国股市是典型的政策市政策影响股市的独特性任何国家股市都受政策影响,任何国家不可能完全放弃对股市的调控——中国政策影响股市的机制是独特的。中国股市的政策博弈根深蒂固中国股市的中国特色——政策市对股市投资理念产生了根本的影响——以至于有句股谚叫做“炒股要听党的话”二、中国股市的特点32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生产单位(企业、政府)消费单位(居民户)货币市场短期资金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收入支出产品、服务产品、服务劳动力、技术劳动力、技术支出收入投资增值金融产品资金股市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而资本市场只是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因此中国股市的DNA来源天生就是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中国股市的特点33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政策干预过多政策出台不可预期政出多门政策前后矛盾二、中国股市的特点2.2国内政策特点34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2.2.1政策干预过多时间印花税税率1990年6月28日6‰,并要求对转让股票所产生的收益征收10%-20%的个人收入调节税1991年10月10日6‰降至3‰1992年6月12日确认为3‰,收入税暂不征收1997年5月10日印花税率由3‰提高到5‰1998年6月12日印花税率由5‰降至到4‰1999年6月1日B股交易税率降低为3‰2001年11月16日降为0.2%2005年1月24日降为0.1%

2007年5月30日升为0.3%2008年4月24日降为0.1%2008年9月19日改为卖出单边征收0.1%二、中国股市的特点35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2.2.2政策不可预期5.30暴跌:07年5月28日财政部负责人表示没有调整印花税的打算,5月30日凌晨宣布上调印花税3.27国债事件B股的历史遗留问题二、中国股市的特点36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2.2.3政出多门证监会、财政部、发改委、央行、国资委等多个部门政策都对股市有影响。根源是历史上证监会是证券委的执行部门,证券委由多个部委副职牵头的。2005年国九条《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年宏观调控出台(双稳健)二、中国股市的特点37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2.2.4政策前后矛盾1996年12月16日,1100点,人民日报社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指出对于目前证券市场的严重过度投机和可能造成的风险,要予以高度警惕,要本着加强监管、增加供给、正确引导、保持稳定的原则,做好八项工作1999年6月15日,1400点,恢复性行情,证券市场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各方面都要倍加珍惜。适度宽松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货币政策定调就这两种,但是从05年到12年,同一种调子可以完全相反,稳健可以比适度宽松更加宽松,适度宽松可以比稳健更加从紧。二、中国股市的特点38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2.3经过股改之后的博弈机制

国企解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培育机构投资者-既得利益阶层扩大保荐人制度听党的话全流通政策市政府在市场寻求利益的目标未变,但手段市场化政策博弈机制——利益漏出依旧存在政策已经开始强调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但改革路径受到既得利益阶层干扰二、中国股市的特点39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与展望5/7/20242.3.1政策目标的偏离政府在股市当中即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在逐利冲动的作用下,对于股市的政策安排自觉不自觉的偏向于特定主体。成熟市场是政策目标的长期利益,但短期功利目标往往干扰长期利益政策的落实。以上造成政策和普通投资者利益的矛盾,特别是在短期利益上失衡的利益分配培育了大批既得利益阶层,政策对追求利益时,往往又会受到既得利益阶层的干扰,造成利益不管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都有额外的漏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