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作者:林为民一、基础知识01作者简介林为民,台湾著名的第一家族“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是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的共产党员林正亨之子。18岁就进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工作,直至退休,是一位知名的资深记者。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王府井百货大楼每天都要接待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顾客,糖果柜台前经常排起长队。为了缩短顾客等待的时间,张秉贵反复研究售货的各个环节,钻研改进售货技巧,练就称糖“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绝活。背景介绍张秉贵(1918—1987),原北京市百货大楼糖果柜台售货员,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着每一个顾客的心;他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燕京第九景”。1957年,张秉贵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8年,他被北京市授予特级售货员称号。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文是《北京日报》记者在1977年采访张秉贵同志后写的通讯。人物介绍ǎinìpǐqiàngbàngǎi和蔼ǎi雾霭bàng过磅pāng滂沱jué掘进jué崛起chè彻底qī沏茶xī1、字音2、字形字词积累二、读懂文本02文章的标题有怎样的含义?《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标题主旨鲜明,“一团火”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比喻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温暖”是“一团火”的效果。文章写了什么?初读课文,勾画出张秉贵的典型语言及找出他服务人民的典型事件,概括张秉贵的形象特点。

张秉贵的典型事件:①细心对待顾客的小孩。②体贴对待有急事的顾客。③耐心对待生气的顾客。④不因女儿生病而影响正常工作⑤爱心对待生病的顾客。文章写了什么?

张秉贵是一位工作态度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受顾客爱戴和尊敬的优秀劳动模范。张秉贵的形象特点:请给文章划分层次

三、向文本学习03文章如何写的?1、精心选材,以事写人

比起其他文体,新闻的选材尤为重要,因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必须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就是用具体的材料写新闻,离开了具体的材料就不成其为新闻了。本课三篇新闻都是选用了具体而真实的材料,凸显了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学习时要注意品读。

梳理课文:《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选取了张秉贵同志的哪些素材来表现他的“一团火”精神的?

本文先通过柜台三件小事写出了张秉贵同志热心为民的服务态度;然后回顾了他辛酸的童年经历和在旧社会的遭遇,点出他热心态度的原因;再通过顾客对张秉贵的温暖回馈,反映出社会环境的和谐美好,继而激励他更热情诚挚地为人民服务;最后用读者对张秉贵精神的赞美和传扬表现出“一团火”精神在延续。文章选材角度多样,但都是紧紧围绕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来选材的。思考:本文为什么选用张秉贵在德昌当伙计时挨打的事情?

本文运用对比手法,用张秉贵在德昌当伙计挨打的事情,和顾客送水果来感谢形成鲜明对比,来表现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来源,彰显了他高尚的职业道德。2、让人物跃然纸上——人物通讯的细节描写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是通讯报道中的重要元素,也是通讯报道中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元。在通讯中,恰如其分的细节描写,可以深化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可读性和真实性,它是通讯中最丰富的表情符号。

细节对于写人物而言,可以是外貌的细节,也可以是动作的细节,也可以是语言或者心理的细节。请阅读《*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赏析以下句子。在柜台里,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可晚上下班后,他就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赏析句子=修辞方法+事物特征+表达效果+表达感情这里的细节描写,通过在柜台里和下班后的不同表现,写出了张秉贵工作时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现了他的“一团火”精神。

试着自己在文中找出更多的细节描写并进行赏析。3、抒情议论显主旨——人物通讯中的抒情、议论通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在对人物事件的记述中自然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当写到感人之处,作者还常常情不自禁地直接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用以表达自己的爱憎,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增强作品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找一找这篇课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分析其作用。例如:张秉贵22年来,没有对顾客发过一次火,红过一次脸,态度总是那么和蔼可亲。为了当好顾客的参谋,他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去熟悉自己柜台里的商品。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4、巧用手法更出彩——例如:场景描写、侧面侧描写、插叙、对比多种写作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把人物的特征表现得更充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一文从哪些侧面刻画了张秉贵的形象?(1)从顾客的评价里刻画张秉贵的形象,如“他卖得真快,又那么热情,让人心里暖乎乎的”。(2)从顾客对张秉贵的爱戴和尊敬上,如在东风市场的饭馆吃饭时厨师给他搬凳子。(3)从人民群众受张秉贵事迹的影响上,如学生、女队长、青年农民的信件。文章开头的场面描写有何作用?

参考:文章开头的特写镜头式的场面描写交代了新闻发生的时间,新闻人物的工作地点,顾客的言行举止,为新闻人物张秉贵的出场做了铺垫;文章开头的场面描写主要呈现了主人公张秉贵在工作过程中的真实面貌,表现出张秉贵工作热情、体贴入微的特点。

文中有多处运用了对比,请举例分析。参考:①张秉贵早年在资本家工厂当童工和在食品店当学徒时受尽剥削压迫的遭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售货员的对比,展现了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现实。②刚成为售货员时对顾客的冷漠与后来热情为顾客服务的对比,表现了张秉贵的不断成长与变化。③张秉贵在德昌厚食品店当伙计时遭到兵痞的暴打的遭遇与成为售货员后受到顾客感激的对比,进一步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地位的变化。

张秉贵是一个柜台售货员,他完全可以不去学习各种知识,但是他却认真学习并学以致用。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张秉贵始终认为要服务人民就要彻底,那么面对不同顾客的不同情况、不同需要,如何才能服务得彻底呢?那就是要解决不同顾客的不同问题。因此,去糖果厂参观访问,去医院学习营养知识,甚至自己掏钱买糖果试吃,都是他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认识下的自我砥砺、自我要求,是“一团火”精神的最好注脚。

各抒己见:你是怎样理解“一团火”精神的?

观点一:我认为“一团火”,就是忠心之火,就是牢记使命,恪尽职守。比如,张秉贵站了30多年柜台,把几十年的时光都给了服务的柜台,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顾客身上。为了顾客,他到糖果厂去参观访问,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为了顾客,他到医院向医生请教各种糖果的营养知识。这让他掌握了丰富的商品知识,为顾客服务起来就更周到。他把顾客当成自己的亲人,做到了顾客买与不买一个样,买多买少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大人小孩一个样。

各抒己见:你是怎样理解“一团火”精神的?

观点二:我认为“一团火”,就是爱心之火,燃烧自己,温暖他人。张秉贵热情、周到、过硬的服务水准连外国人也经常前去观摩。遇到老弱病残的顾客,他及时给予照顾,还十分关照,热情胜似家人;对顾客的要求,他认真倾听,最大限度地给予满足;对顾客的询问,他耐心地解答,有问必答。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