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东港片区道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市政道路工程(东港片区道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市政道路工程(东港片区道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市政道路工程(东港片区道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市政道路工程(东港片区道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政道路工程(东港片区道路)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1.3项目研究与设计过程

2021年4月取得《广阳湾一期市政道路工程立项的批复》(渝经开经发[2021]29号)。

1.1项目区位

2021年8月,取得广阳湾一期道路方案技术审查报告

本次设计广阳湾一期市政道路工程(东港片区道路)位于重庆广阳岛生态城迎龙片区,根据

2021年11月,重庆市南岸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恳请先行出具广阳湾一期市政道路工程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广阳岛规范管理的决定》指示:广阳岛片区的范围,以广

项目规划审查意见的复函(南岸规资函【2021】646号)

阳岛为中心,东至南岸区界及江北区鱼嘴镇界,南至东西大道和南涪路,西至南岸区南山街道界、

L4项目总体情况

南山街道大坪村界以及江北区铁山坪街道铁山社区界,北至沪渝高速公路,面积约一百六十八平

东港区域,根据广阳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道路结构规划图》,本次设计道路除湾30

方公里。

支路外,其余均为次干道,交通定位为区域服务交通为主,H前已建的道路有开成路、通源大道、

《广阳岛片区总体规划》显示,广阳岛片区按照管控强度分为核心管控区、重点管控区和协

广阳大道及疏港路;开成路为南北走向的主干道,双向六车道;通源大道为东西向的主干道,连

调管控区。具体范围包括:核心管控区为广阳岛,枯水期面积约10平方公里;重点管控区为核

接广阳大道和绕城高速,双向六车道;广阳大道为南北向沿江次干道,双向四车道。其中外部的

心管控区以外,东至绕城高速公路,南至开迎路,西至规划快速路六纵线、兰草溪,北至福宏大

主要交通干道为开成路及通源大道,疏港路主要服务于东港码头,广阳大道临江单侧服务,目前

道的区域,面积约41平方公里;协调管控区为除核心管控区、重点管控区外的其他区域,面积

交通量较小。整个片区未来将形成以主、次道路形成的网状结构路网,相交路口多为平交路口,

约117平方公里。广阳岛片区规划遵循岛内岛外保护开发联动要求,秉承岛上的生态保护修复和

可通达性强。

建设利用原则,整体规划168平方公里广阳岛片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0.27平方公里、永久基

本次拟建道路范围内拆迁量较少,仅为零星民房,南北向存在现状高压走廊。湾12路与通

本农田5.08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73.79平方公里。构建“一岛两湾四城”总体空间结构,

源大道西北象限为东港家园小区。本次方案设计中以控规用地为指导,规划红线为条件,尽量减

“一岛”即广阳岛,“两湾”即广阳湾和铜锣湾,“四城”即通江新城、迎龙新城、东港新城和果

少对周边现状建筑的侵占、拆迁。规划地块区域内现状有零星低等级道路,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

国港城。

利。

同时,规划“四纵四横”区域骨架路网系统,布局“干线+支线”两级公交网络。在广阳岛

东区待开发的项目较多,主要为广阳湾大桥东配套管理服务中心、广阳湾酒店、长江生态文

入岛处设置交通集散中心,综合配套软道车站、公交场站、社会停车场等多种交通设施,多方式、

明干部学院及长江生态环境联合研究院。其中东服务中心、广阳湾酒店与本次设计湾30、30支

多通道集散客流。利用现状广阳置轮渡码头连接岛内外交通并组织两江游线路,实现岛内外交通

路存在出入口衔接。本次拟建道路周边用地规划多为商务用地、居住用地及防护绿地等。

快处设置交通集散中心,综合配套轨道车站、公交场站、社会停车场等多种交通设施,多方式、

1.5项目分期实施步骤安排

多通道集散客流。

1.5.1东港片区

1.2项目功能定位

前期实施部分主要为东港片区范围内的道路,其中分别为湾12路、湾30路、湾31路、湾

根据控规路网规划,除湾30支路为城市支路外,其余道路设计等级均为城市次干道,周边

33路(西段),横5路改造段,共5条道路。

主要为居住及商业文旅用地,拟建道路功能定位为区域服务性交通道路。

1.5.2湾4路、湾5路

西侧部分的湾4路、湾5路为二期建设范围。

区位图

工程范围图3、补充道路典型横断面设计。

1.6本次道路设计范围及规模回复:采纳审查意见,补充典型横断面。

广阳湾一期市政道路工程共包含9条路,分别为湾4路、湾5路、湾12路、湾30路、湾4、补充土石方调配平衡设计。

30支路、湾31路、湾33路(东、西段),横5路改造段,其中湾4路、湾5路、湾30支路、回复:已补充,详土石方调配图。

湾33路东段均不在本次设计范围5、湾30支路公交停车港宽度宜为3.5m。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本次对其中5条道路进行方案设计,道路总长5.13km,其中隧道1座,回复:采纳审查意见,公交停车港宽度调整为3.5m

根据控规路网规划,道路设计等级均为城市次干道。设计车速30km/h、40km/h,标准路幅宽度6、补充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

26m,双向4车道断面布置。道路都位于广阳镇分区东港码头区域。回复:采纳审查意见,在设计说明5.14中补充交通组织设计部分,并在交通工程数量中增

♦拟建道路如下:加该部分内容。

(1)湾12路设计总长1783.379m,含5201n长隧道一座,道路标准路幅宽26m,双向4车道。7、人行过街横道大于16m,应设置二次过街安全岛。

(2)湾30路设计总长979.155m,道路标准路幅宽26m,双向4车道。回复:采纳审查意见,补充二次过街安全岛设计。

(3)湾31路长665.025m,道路标准断面宽26m,双向4车道。8、人行道缘石坡道大样图,缘石坡道路缘石与车行道之间应无高差。

(4)湾33路西段设计总长362.454m,道路标准路幅宽26m,双向4车道。回复:已修改缘石坡道路缘石与车行道之间应无高差,详残疾人通道设计图。

横路改造段设计总长道路标准路幅宽双向车道。

(5)5238.310m,29.5m,59、挖方边坡坡顶如要设置防护设施,从投资和实施的角度考虑,可采用防护网,不宜采用石栏

道路平面结合用地情况,遵循规划总体路线走廊及两侧建筑用地需求;纵断面与已建道路顺杆。

接,前后竖向按规划标高控制;横断面采用规划路网断面。道路范围内无现状结构物限制,局部回复:采纳审查意见,修改为防护网,详见防护网大样图。

路段存在零星农房民居建筑拆迁;道路均预留规划轨道施工条件。隧道净空均满足规范要求。

1.7本次设计内容2设计依据及设计采用的规范

本项目设计范围为湾12路、湾30路、湾31路、湾33路西段、横五路改造段,内容包含本

2.1设计依据

工程施工图设计等相关工作。具专业包括但不限于:道路工程、结构工程、隧道工程、管网工程、

2.1.1基础资料

交通工程、照明工程、景观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和沿线道路的边坡整治工程等。

(1)业主与我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

1.8上阶段批复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2)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范围内1:500的地形图:

1、设计说明:复核采用的规范;沿线多处侵占基本农田,应补充说明相应的处理方案。

(3)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范围内管线测量图;

回复:根据审查要求复合采用规范,道路沿线大多为边坡侵占基本农田,多为土图层挖方段,

(4)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5年)

坡度较缓,处理措施为开挖后恢复为基本农田使用。

(5)《广阳岛片区总体规划》

2、道路纵断面设计中设计标高比规划标高调整较多时,应补充说明对周边路网的影响。例如:

(6)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指令性规划文本等;

湾31路与湾32路相交处较规划标高下调了9m,应注意湾32路纵坡对湾12路下穿隧道的影响;

(7)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现场调查和现场踏勘所收集的资料等。

湾12路与湾34路平交口下调标高6m,远期湾34路是否能衔接顺畅。

(8)《广阳湾一期市政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22.1)

回复:根据审查要求,在说明5.3中补充该部分内容。

2.1.2相关批复及意见

(1)《广阳湾一期市政道路工程立项的批复》(渝经开经发[2021]29号)3建设条件

(2)重庆市南岸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恳请先行出具广阳湾一期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规划审

3.1地理位置

查意见的复函(南岸规资函【2021】646号)

本次拟建工程地处南岸经开区广阳镇,勘察场区已建公路发达,有城市主干路及乡村公路直

2.2设计采用的规范

达施工现场,交通条件便利。

(1)《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1992)3.2气象与水文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17)3.2.1气象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拟建场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受季风环流和西风带、亚热带高压及局部地形的影响,形

(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成春早,夏热,秋多绵雨,冬暖多雾,无霜期较长,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特点。北部属大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巴山暴雨区,由北向南降雨量略减,气温递增,立体气温明显。

(6)《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多年平均气温16.6C〜18.7℃,极端最高气温42.0℃(1961年7月24日),极端最低气

(7)《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温一4.5℃,相对湿度80%左右。

雨量分配不均,年平均降水量1221.4mm,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9

(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月份出现高峰值,占全年降水量的15.6%,该地区地处大巴山迎风面,常形成雨量中心,一日最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大暴雨量210.5mm,三日最大暴雨量357.7mm,冬季(12月〜翌年2月)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

(10)《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降水量的4.2乐

(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多年平均气温18.6C。平均日照1462.1小时,平均降雨量为1221.4mm,年均无霜期304

(1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

天。据近30年的记载,干旱年为十年七遇,偏涝年两年一遇,冰雹每年2〜3次。造成较大受灾

(1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带的为五年两遇。

(1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3.2.2水文

(1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拟建场地附近的大型水系为彭溪河,位于场地北西侧,距离拟建场地距离约1.2km,与长江

(16)《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云阳段)非汛期水位175.1m的高差约为150〜440m,不受库水位直接影响。

(1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拟建场地地表水主要为场地场地内K0+850-KH750北侧外围的黄莲沟水库及现状分布的堰

(18)《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塘等。

(1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黄莲沟水库为黄石镇人畜用水取水之用,勘察期间水位364.00m左右,据访问,汛期暴雨时,

(20)《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最高水位为368.30m(溢洪道)。

(21)《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3.3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整体呈斜坡及沟谷地形地貌组合.

拟建道路总体为南北走向,起点位于场地南西侧,与拟建高铁大道(-期)终点相接,道路

终点位于场地北侧,与拟建黄石路终点相接。拟建场地多为斜坡地段,地势陡峻、地形坡度约为

20〜35°,局部地形坡度达到50°,沿线分布多个果园,植被茂密。拟建线路沿线地形起伏变(隧道段深部揭露岩心层面倾角最大为25。),优势产状293。/15°。整个场地岩层产状较稳

化较大,地形最高标高约为450.0m(位于拟建道路K1+500段北西侧丘顶),最低标高约335.0m定。砂岩之间层间结合很差,多分离,无充填,张开堵层面平直略有起伏,属软弱结构

(位于起点沟谷),高差约为115nu整体地势呈南西低北东高,场地内零星分布农田、鱼塘。面。

3.4地层岩性在拟建场区附近测得2组裂隙产状如下:

据地表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场内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粉质粘土(表层100-110°N54-58°,优势产状105°/54°,为裂隙间距1.5〜2.53m,平直光滑,无胶结,

0.6-0.8m深度范围大部分为耕植土或林地,含植物根系及),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多呈分离状多为泥质或泥夹岩屑充填,结合很差,延伸数米,属软弱结构面。

砂质泥岩及砂岩,其特征简述如下:195-200°Z66-720,优势产状195°Z66°,裂隙间距2.0〜3.0m,平直光滑、无胶结,

3.2.1、第四系全新统(Q4)多呈闭合状,多为泥质充填,局部铁锌质充填,结合差,延伸数米,属硬性结构面。

①、素填土(Q4ml):杂色(褐色为主),主要由砂岩、泥岩块碎石及粘性土组成,局部含有场地无断裂构造,构造裂隙属不发育,地质构造简单。场区未见断层,岩层呈单斜产出,地

少量的建筑垃圾。块、碎石含量26-40%,粒径一般3-50cm,结构主要呈松散〜稍密状(己建村质构造简单。

道路基及房屋地坝),稍湿,主要分布于场地地表,该层填土由上而下,块(碎)石含量增高,在3.6水文地质条件

厚度较大的地段中下部块(碎)石含量显著增高,粒径也有所增大,主要呈稍密状,局部存在架空拟建场地为主要为岭状丘陵斜坡+冲沟的地形组合,沿线地表径流途径较发育,有利于雨水

现象,状态稍湿,堆填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场地内零星分布,钻探揭示厚度0.50(ZK118)〜排泄。地层岩性及地形地貌决定地下水赋存条件。场区构造条件简单,基岩以砂质泥岩为、砂岩,

6.80m(ZK023)。地下水主要赋存在低洼地带的基岩裂隙和松散土层中,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

②、粉质粘土(Q4el+dl):褐色为主,少量呈黄灰色,主要呈可塑状,表层0.6-0.8m深度水。

范围内含植物根系及有机质。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该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残坡积层和人工填土层中,多为局部性上层滞水,水量小,

层在场地内分布较广,属于主要覆盖层之一,钻探揭示厚度0.40(ZK134)〜14.10m(ZK029),动态幅度大,水质成分由含水介质的性质决定。残积、坡积层中的地下水,水质较好,矿化度低。

主要属于残坡积成因。场地内原始地貌为斜坡地形段地下水不甚发育,原始沟槽区地下水较发育。

3.2.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层基岩强风化

③砂质泥岩(Ms):暗紫色为主。由粘土矿物组成,砂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局部见砂质带中,为局部上层滞水或小区域潜水,水量小,受季节性影响大,各含水层自成补给、径流、排

条带或灰绿色钙质团块。强风化岩芯呈粘土-碎块状、短柱状,强风化带厚度1.4〜3.4m;中等泄系统。构造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厚层块状砂岩层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储存,砂质

风化岩体岩芯多呈长柱状,少数呈短柱状,节长5〜45cm,岩质较软,失水会发生干裂崩解。该泥岩相对隔水;水量稍大,动态稍稳定。场地内发育较贫乏,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层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地段,为勘察区主要岩层。水位:本次勘察对所有钻孔进行简易水文观测,本场地大部分估孔位于斜坡地带,斜坡区钻

④砂岩(Ss):灰色、青灰色,主要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云母,泥质、钙质胶结。孔抽干施工循环水后,水文不恢复,地下水贫乏。沟谷临黄莲沟水库区少量钻孔(ZK285(3.80m)、

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岩芯强风化呈短柱状及碎块状,强风化带厚度0.7〜2.4m;中等风化岩ZK288(3.60m).ZK289(6.13m))存在稳定地下水位。

体取芯多呈柱状、短柱状,节长6〜48cm,岩质较硬,特别是青灰色砂岩,钻进困难。该层与上本次勘察选取代表性钻孔ZK289进行简易提水试验,钻孔岩性主要为青灰色厚层状砂岩,岩

述泥岩呈不等厚互层,为勘察区又一主要岩层。质较硬,岩心较完整,根据简易提水试验,该钻孔虽然邻近黄莲沟水库,但水位恢复较慢,稳定

3.5地质构造水位基本与勘察期间黄莲沟水库水位相当,约363.25m,按傍河钻孔潜水完整井抽水试验公式计

勘察区位于大盛场向斜南东翼,无断裂构造发育。拟建道路沿线岩层产状190-195。/14-16。算的该场地砂岩渗透系数取0.94m/d,为中等透水层。并结合地区经验。结合地区经验,本场地

砂质泥岩渗透系数取0.01-0.05m/d,渗透系数小,为弱透水层。湾12路工程技术标准表

3.7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技术指标单位规范标准值设计采用值

经钻探及周边地质环境调查,拟建道路范围内未发现滑坡、崩塌及泥石流以及地下不利埋藏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城市次干路

计算行车速度km/h40、3040

物等不良地质现象。另外,据访问当地村民,拟建场地沿线无既有的群测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

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70260

陡崖段仅几十年无崩塌记录。

最大纵坡%7.07.0

特别是本项目拟建道路K0+580地带,由于受构造裂隙切割陡崖发育,陡崖高度约23.0m,最小纵坡%0.30.5

坡向约350°,坡度65-70°。现场地面调查,陡崖底部无岩腔分布,陡崖带无危岩分布,陡崖坡段最小长度m110203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斜坡地带零星分布小块径砂岩滚石。m4001000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4501000

陡崖顶部岩体完整(晒谷场)陡崖坡面完整、底部未见岩腔发育

停车视距m4040

3.8岩体风化特征人群:3.5KN/m2

荷载标准

拟建场地岩性主要由人工填土,粉质粘土,强风化、中风化砂岩和砂质泥岩组成。场地基岩路面:标准轴载BZZ-100KN

面起伏主要随上覆土层厚度而变化。据钻探揭露,场地范围基岩面受岩性、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交通饱和年限15年

设计年限

路面设计年限15年

等因数控制,冲沟基岩面倾角总体平缓,一般在5〜15°之间,斜坡地带基岩面较陡,局部达35〜

基本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构造设防

50°,基岩埋深。〜16.3m,钻孔揭露的基岩面高程335.39〜452.07叽

根据钻探资料,场区基岩按风化程度可分为:

湾30路工程技术标准表

(1)、强风化层,泥岩岩质软,轻敲易碎,岩心呈碎块状,强风化厚度一般为1.55〜2.50m;主要技术指标|单位规范标准值设计采用值

砂岩抗风化能力强,强风化层岩质较软,厚度一般为0.7~2.ini。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城市次干路

(2)、中等风化层:岩体较完整,岩心多呈柱状、短柱状,部分因矿物成分及胶结程度差异,计算行车速度km/h40、3030

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40137

岩心呈碎块状。

最大纵坡%7.08.0

3.9土的腐蚀性

最小纵坡%0.31.5

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场区及周边无水土污染源,结合周边工程建设经验,拟建场地为III类环坡段最小长度m110110

境,故场区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场区土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400800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450500

3.10水的腐蚀性

停车视距m4030

结合周边工程建设经验,同时参考拟建建场地南西侧《黄石高铁新城一期土地储备整治项目

人群:3.5KN/m2

荷载标准

高铁大道(一期)道路及管网工程(K0+000〜K0+872.990)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结论:场地为路面:标准轴载BZZ-100KN

HI类环境,该区域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地下水对钢结构交通饱和年限15年

设计年限

具有微腐蚀。路面设计年限15年

基本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构造设防

4主要工程技术指标

湾31路工程技术标准表湾33路西段工程技术标准表

主要技术指标单位规范标准值设计采用值主要技术指标单位规范标准值设计采用值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城市次干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城市次干路

计算行车速度km/h40、3040计算行车速度km/h40、3040

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70150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70-

最大纵坡%7.07.0最大纵坡%7.01.5

最小纵坡%0.31.5最小纵坡%0.30.3

坡段最小长度m110150坡段最小长度m110295.1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400700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400-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450400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4503000

停车视距m4040停车视距m4040

人群:3.5KN/n?人群:3.5KN/m2

荷载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