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本科教学大纲_第1页
医学本科教学大纲_第2页
医学本科教学大纲_第3页
医学本科教学大纲_第4页
医学本科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内科学》教学大纲2

《外科学》教学大纲12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30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45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53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58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69

《内科学》教学大纲

前言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第六版《内科学》结合当前内科理论的新进展和社会自然环境对

医学生培养的新要求,总结多年来教学实践的经验而编写的.

本课程教学大纲的目的是通过对这门课程的课堂讲授,运用启发式、学导式等教学方法,

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熟悉和了解内科学领域新进展,为以后临

床实践和临床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扁早下授课内容理论讲授课间实习总学时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161632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181634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141631

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8614

第六篇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12820

第七篇内分泌系统疾病6410

第八篇代谢和营养疾病549

第九篇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疾病325

总学时8272154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早授课内容理论讲授课间实习总学时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2

第五章肺结核3

第六章慢性阻塞性肺病2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2

第九章肺动脉高压与肺原性心脏病2

第十二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

第十四章呼吸衰竭3

总学时161632

第一章总论

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要点、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展望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肺炎概述

掌握肺炎的分类。

熟悉肺炎的诊断程序。

了解肺炎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节细菌性肺炎

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休克肺炎的治疗。

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绿脓杆菌肺炎、真菌肺炎、军团菌肺炎和支

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了解院内外感染所致细菌性肺炎在菌种上的不同。

第三节(自学)

熟悉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第四节肺脓肿

掌握肺脓肿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发病原理和鉴别诊断。

了解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症(自学)

熟悉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咯血的处理

了解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第五章肺结核

掌握结核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抗瘠药

物的正确使用、大咯血的处理。

熟悉肺结核X线特点并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痰结核菌的检查方法、防跨原则和方法、结

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

第六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掌握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知识,特别是肺气肿

的体征、肺功能改变的特点以及X线的特征性所见。

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特别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为肺气肿的过

程及其病理变化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鉴别、并发症等。掌握根据本病的发病原理,临床

的不同类型,采用综合的防治方法来阻断引起哮喘发作的各个环节。掌握重症哮喘的诊断和

处理原则

熟悉本病的发病机理,其发病与过敏因素、神经因素及某些诱发因素的关系。

第九章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第三节肺原性心脏病

掌握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及急性加重期临床表现的特点、诊断方法;

掌握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与心功能不全的处理要点,本病缓解期防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

施。

熟悉慢性肺心病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原理、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的原理。

了解本病是以肺功能不全作基本矛盾的全身病变,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了解本病预防

措施。

第十二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症状、诊断及鉴别诊断。

熟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理和分类。

了解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十四章呼吸衰竭

掌握呼吸衰竭时的血气分析改变、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意义。掌握慢性呼吸衰竭时

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熟悉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原理和病理生理改变。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早授课内容理论讲授课间实习总学时

第二章心力衰竭3

第三章心律失常3

第六章高血压病2

第七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粥样3

硬化性心脏病

第八章心脏瓣膜病3

第九章感染性心内膜炎1.5

第十章心肌疾病和心肌炎1.5

第十一章心包疾病1

合计181634

第一章总论(自学)

熟悉心血管病分类、诊断和处理。

了解心血管病与我国人口死亡率、流行情况、预后和进展。大致了解循环系统的常见病、

多发病、急重症的概貌。

第二章心力衰竭

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

掌握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病理生理特征;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着重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等药物的合理使用。

了解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定义和对策。

第二节急性心力衰竭

掌握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措施。

熟悉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

了解急性左心衰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三章心律失常

掌握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尤其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过早搏动、阵

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房室传导阻滞。

熟悉心律失常的发病原理和临床表现.

了解心律失常的病因

第四章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自学)

熟悉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定义和心脏骤停的处理。

了解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第五章先天性心血管病(在儿科学中讲授)

第六章高血压

掌握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基本治疗方法。

熟悉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类型,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老年人高血压

临床特点。

了解继发性高血压的类型。

第七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掌握冠心病的类型;典型心绞痛发作时的特点和治疗原则,心绞痛的临床分型、心电图

表现、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掌握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掌握心肌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防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抢

救措施。

熟悉心绞痛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

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

第八章心脏瓣膜病

掌握本病的常见瓣膜病变,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熟悉本病常见的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原则及手术适应症。

了解本病在我国发病趋势,瓣膜病检查方法的进展。

第九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掌握定义、病因和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重要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中以抗生素治疗最重点。

了解预防和预后.

第十章心肌疾病

掌握心肌病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

熟悉心肌病的病因和病理、心肌炎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原则。

了解特异性心肌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十一章心包疾病

掌握急性心包炎和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熟悉缩窄性心包炎的病理解剖和急性心包炎病因分类和实验室检查.

r解急性心包炎和缩窄性心包炎的病理生理和治疗.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理论讲授课间实习总学时

第四章胃炎2

第五章消化性溃疡2

第七章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2

第八章炎症性肠病2

第十四章肝硬化2

第十六章肝性脑病2

第十七章胰腺炎2

总学时141630

第四章胃炎

第一节急性胃炎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熟悉胃炎的病因和胃的生理解剖内容.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理.

第二节慢性胃炎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熟悉慢性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了解本病的鉴别诊断及国、内外诊治的新进展

第五章消化性溃疡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及药物治疗.

熟悉本病的病因、发病机理、防治原则.

了解本病的治疗新进展.

第七章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掌握肠结核的临床衣现及诊断、鉴别诊断和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

则.

熟悉肠结核的并发症及治疗原则和熟悉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了解两者的发病机理.

第八章炎症性肠病

掌握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诊断.

熟悉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理、发病机理及并发症.

第十四章肝硬化

掌握肝硬化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

熟悉本病的病理分型及临床分型的关系、并发症.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理及国内外新进展.

第十六章肝性脑病

掌握肝性脑病的诱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熟悉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

了解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及预防

第十七章胰腺炎

掌握本病各类型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熟悉本病的并发症、鉴别诊断及预防

了解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第十九章上消化道出血(自学)

熟悉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本病的病因国内外诊疗新进展

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篇章内容理论讲授课间实习总学时

第二章肾小球疾病概述0.5

第三章慢性肾小球肾炎1.5

第四章肾病综合征2

第七章尿路感染1.5

第卜一章慢性肾衰竭2.5

总学时8614

第一章总论

了解肾脏疾病的生理功能;肾脏疾病的评估方法及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

了解肾脏疾病的防治原则.

第二章肾小球疾病概述

掌握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的特点。

熟悉肾小球疾病的现行分类方法.

了解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理。

第三章肾小球肾炎

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由小儿科讲授。

第二节急进型肾小球肾炎(自学)

熟悉急进型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和诊断鉴别诊断。

了解其病因、病理和治疗措施。

第三节慢性肾小球肾炎

掌握慢性肾小球肾炎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

熟悉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诊断。

了解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

第四章肾病综合征

掌握肾病综合征的概念、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常见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

断、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糖皮质激素和其它免疫抑制剂的适应症,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熟悉其他对症治疗措。

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和预后。

第七章尿路感染

掌握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并掌握尿路感染的病因,感染途径,与感染有关的因素及实验室检查

了解肾盂肾炎和下泌尿路感染的关系,需鉴别的主要疾病及预防措施

第十一章慢性肾衰竭

掌握慢性肾衰竭的分期,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引起肾衰竭恶化的可逆因素。

熟悉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各种临床症状产生的原理

了解慢性肾衰竭原发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透析疗法及肾移植的适应症。

第六篇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士二T七

早下授课内容理论讲授临床见习总学时

第二章贫血概述2

第三章缺铁性贫血1.5

第五章再生障碍性贫血1.5

第九章白血病4

第十章淋巴瘤1

第十五章出血性疾病概述1

第十七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1

总学时12820

第二章贫血概述

掌握贫血发病机理的分类、治疗原则

熟悉贫血的基本概念,病因诊断的重要意义

了解贫血的临床表现

第三章缺铁性贫血

掌握缺铁性贫血病因、诊断及治疗

熟悉缺铁性贫血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了解铁代谢、流行病学、预防及预后

第四章再生障碍性贫血

掌握本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分型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熟悉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了解发病情况、有关发病机理的学说、病理改变、预后。

第九章白血病

第一节概述

熟悉白血病的概念

了解本病分类、发病情况、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二节急性白血病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本病分类、鉴别诊断、白血病治疗常用化疗药物的常用剂量、毒性作用及联合化疗

药物搭配的原则。

了解发病情况、病因和发病机制、预后

第三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掌握临床表现、病程演变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原则

熟悉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

第四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熟悉临床表现、病程演变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原则

了解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

第十四章淋巴瘤

掌握淋巴瘤的分类、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的异同点、临床分期和分组、

诊断依据。

熟悉实验室检查、完善诊断需进行的有关检查项目、治疗原则与方法

了解病理和分型、病因与发病机制、预后

第十五章出血性疾病概述

掌握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和诊断

熟悉正常的止血、凝血、抗凝和纤溶机制、

了解治疗原则

第十七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掌握急、慢性ITP的异同点包括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及疗效参考标准

第十九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自学)

熟悉本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治疗方法

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

第七篇内分泌系统疾病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早T授课内容理论讲授课间实习总学时

第一章总论0.5

第八章甲状腺肿1.5

第九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

第十一章甲状腺炎1

第十二章Cushing综合征1

总学时6410

第一章总论

掌握常见内分泌病的常用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熟悉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分类与作用机制、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相

互调节,以及与临床各科的关系。

了解内分泌学发展简史;国内外内分泌学的进展。

第八章甲状腺肿

掌握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和防治措施。

了解甲状腺肿的分类及单纯性甲状腺肿与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地方性

甲状腺肿的流行情况及防治重要性。

第九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掌握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Grares病)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的选择,重点掌握药物治疗方法

熟悉Grares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

了解甲亢危象、浸润性突眼及妊娠期甲亢的治疗原则、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及分类

第十一章甲状腺炎

掌握亚急性甲状腺炎及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亚急性甲状腺炎及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病因、病理特点。

了解甲状腺炎的分类及急性、亚急性、慢性甲状腺炎鉴别。

第十二章Cushing综合征

掌握Cushing综合征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Cushing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要点及形态学、功能学、实验室检查的方法、临床意义。

了解治疗方法选择。了解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的调节。

第八篇代谢和营养疾病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授课内容理论讲授课间实习总学时

第二章糖尿病4

第五章肥胖症1

总学时549

第二章糖尿病

掌握糖尿病的分类、临床表现、急慢性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原则

掌握糖尿病治疗原则、常用药物种类、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及常见毒副作用

熟悉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常用实验室检查

了解糖尿病流行病学及防治重要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综合征的诊断与抢救、治疗原则

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

第五章肥胖症

掌握肥胖症的病因、表现及诊断指标。

熟悉肥胖症防治原则,常用药物。

了解肥胖症的危害及与其他各科的关系、防治重要性。

第九篇结缔组织疾病和风湿疾病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早T授课内容理论讲授课间实习总学时

第二章类风湿性关节炎2

第三章系统性红斑狼疮1

总学时325

第一章总论(自学)

熟悉风湿性疾病特点、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实验室检查

了解风湿性疾病概述及分类

第二章类风湿性关节炎

掌握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概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与治疗

熟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与病理

第三章系统性红斑狼疮

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及治疗

熟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及病情判断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教材及参考教材

教材:《内科学》第6版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2月

参考教材:RobbinSL,etal:PathologicBasisofDisease,3rded,London,WB

SaundersCompany,1984

参考教材:《实用内科学》第12版陈激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

《外科学》教学大纲

-JuL-->—

刖5

外科学是一门以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医学学科,分外科学总论及外科专业课两

大部分。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之一在医学课程中占举足轻重

的地位。

外科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外科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

和技能,了解当前外科学发展前沿,联系实践,主动探讨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并在实

践中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关心病人、尊重病人,视病人健康高于一切的人道主

义精神。

为更好地规范《外科学》授课内容,我们参照六版《外科学》内容,结合泰山医学院理

论课授课内容要求,组织专人编写修订了本教学大纲,重点适用于临床医学、老年医学本科、

计算机双专业、英语双专业、中西医结合本科等专业。

本大纲贯彻教书育人的原则,在为病人服务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学习和培养高尚的医德医

风,让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

准、治疗原则和措施;并通过见习、实习,逐步掌握外科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培养学生外科

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

教学时间:本课程共154学时,其中理论课教学82学时,见习72学时。

一、学时分配表:

.^g.-Wr

早P内容理论学时见习学时总学时

第一章绪论101

第二章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000

第三章无菌术000

第四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202

第五章输血000

第六章外科休克202

第七章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202

第八章麻醉303

第九章重症监护治疗与复苏202

第十章疼痛治疗000

第十一章围手术期治疗000

第十二章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000

第十三章外科感染000

第十四章创伤和战伤000

第十五章烧伤、冷伤、咬番伤303

第十六章显微外科000

第十七章肿瘤0()0

第十八章移植000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224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246

第二十一章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000

第二十二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000

第二十三章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000

第二十四章颜面部疾病000

第二十五章颈部疾病224

第二十六章乳房疾病224

第二十七章胸部损伤246

第二十八章胸壁疾病000

第二十九章脓胸000

第三十章肺部疾病246

第三H^一章食管疾病246

第三十二章原发性纵隔肿瘤000

第三十三章心脏疾病202

第三十四章胸主动脉瘤000

第三十五章腹外疝224

第三十六章腹部损伤224

第三十七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303

第三十八章胃十二指肠疾病325

第三十九章小肠疾病224

第四十章阑尾炎224

第四十一章直肠肛管疾病224

第四十二章肝脏疾病202

第四十三章门静脉高压症303

第四十四章胆道疾病224

第四十五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224

第四十六章急腹症的鉴别诊断000

第四十七章胰腺疾病022

第四十八章脾切除的适应症及其疗效000

第四十九章腹主动脉瘤和肢体动脉瘤000

第五十章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000

第五十一章泌尿、男生殖系外科疾病的症状和000

诊断

第五十二章泌尿、男生殖系畸形000

第五十三章泌尿系统损伤224

第五十四章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101

第五十五章泌尿、男生殖系结核101

第五十六章泌尿系统梗阻224

第五十七章尿石症101

第五十八章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022

第五十九章泌尿、男生殖系统其他疾病000

第六十章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000

第六十一章男性性功能障碍、不育和节育000

第六十二章骨折概论202

第六十三章上肢骨、关节损伤224

第六十四章手外伤及断指再植202

第六十五章下肢骨、关节损伤224

第六十六章脊柱和骨盆骨折235

第六十七章周围神经损伤000

第六十八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022

第六十九章腰腿痛和颈肩痛246

第七十章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202

第七十一章骨与关节结核202

第七十二章非化脓性关节炎000

第七十三章运动系统畸形000

第七十四章骨肿瘤246

总学时8272154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和我国在外科方面的成就。

树立学习外科学的正确观点。

第二章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自学)

了解: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了解:基因诊断的主要技术方法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方法和肿瘤标志物的分类。

了解: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基本条件、基本步骤及生物学应答调节剂的种类。

熟悉:分子生物学在外科领域的临床应用:包括寻找病因、探讨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

防等领域。

第三章无菌术(自学)

熟悉: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无菌、消毒法。

树立无菌观念,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

结合实验学会洗手、穿无菌衣和戴无菌手套,学会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

第四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第一节概述

了解:体液平衡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外科的重要性。

第二节体液代谢的失调

掌握:①等渗性、低渗性和高渗性缺水及水中毒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②低血钾症和高血钾症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体液失调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酸碱平衡的失调

掌握: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诊断、治疗

第四节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熟悉:处理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调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输血(自学)

掌握输血的适应症、输血技术、血制品的选择、注意事项和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熟悉自身输血的作用,即有简便安全、有效的优点。

了解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浆增量剂的用途。

自学输血的适应症和途径、输血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自体输血的种类及其应用

方法,血浆增量剂和血液成分的作用。

第六章外科休克

第一节概论

掌握:休克的概念、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休克的分类。

了解:休克的监测。

第二节低血容量性休克

熟悉:低血容量性休克概念、主要表现及治疗。

第七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第一节概论

掌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及预防和治疗。

第二节急性肾衰竭

熟悉: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基础、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有效地预防措施及主要

治疗方法。

第三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熟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发病基础、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有效地预防措

施及主要治疗方法。

第四节应溃性溃疡

熟悉:应溃性溃疡的病因、发病基础、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有效地预防措施及主要

治疗方法。

第五节急性肝衰竭

了解:急性肝衰竭的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和诊断、预防和治疗措施。

第八章麻醉

第一节绪论

了解:麻醉的概念和临床任务、临床麻醉的分类及其概念。

第二节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掌握:麻醉前胃肠道准备、麻醉前用药目的。

熟悉:ASA病情分级,麻醉前一般准备工作,麻醉前常用药物。

了解:麻醉前病情评估的意义,麻醉前准备的必要性,麻醉前用药的药物选择。

第三节全身麻醉

熟悉:乙醛吸入麻醉的典型体征,全麻深度的辨认要点,全麻的并发症。

了解:常用全麻药的临床药理,气管内插管术和肌松药的应用,全身麻醉的常用方法,全麻

并发症的处理,气管内插管方法及并发症。

第四节局部麻醉

掌握:局麻药的常用量、安全量及中毒量,常用小手术局麻技术。

熟悉: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原因、症状、预防和正确急救处理,常用神经阻滞的原则,各种常

用局麻方法、剂量和浓度。

了解:局麻药的化学结构和分类,臂丛、颈丛的解剖生理。

第五节椎管内麻醉

掌握:椎管内麻醉时穿刺针进入椎管内的解剖层次。

熟悉:脊神经在体表的节段分布,椎管内麻醉的实施原则,适应症、禁忌症。

了解:椎管内麻醉对机体的影响、操作步骤、管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和处理要点。

第六节麻醉期间和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了解:麻醉期间监测和管理的重要性,监测内容和方法。

第七节控制性降压和全身低温

了解:控制性降压和全身低温的概念及意义、适应症、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九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第一节重症监测治疗

熟悉: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

了解:重症监测治疗的概念、呼吸功能的常用监测参数和氧治疗,机械通气和常用的通气模

式。

第二节心肺脑复苏

掌握:初期复苏的步骤;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法,胸外心脏按压法。

熟悉:心跳呼吸停止的及时诊断,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初期复苏的实施。后期复苏常用

药物及用药途径。

了解:复苏的概念、社会意义及群众意义,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原理,各种人工呼吸法。

后期复苏的内容、用药目的及剂量,药物除颤和电除颤的原则:脑复苏的意义及处理原则,

心肺复苏后处理原则。

第十章疼痛治疗(自学)

熟悉:疼痛治疗的常用药物。

了解:疼痛治疗的概念及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疼痛的分类、疼痛程度评估,疼痛的病理生

理变化。疼痛门诊的诊疗范围,常用治疗方法,癌症疼痛的治疗原则,常用术后镇痛方式及

药物。

第十一章围手术期治疗(自学)

熟悉:手术前准备、术后处理。

了解: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第十二章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自学)

熟悉:(1)胸外营养的制剂、输入途径和并发症。

(2)胸内营养的制剂、适应症和并发症的防治。

了解: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和饥饿、创伤后的代谢变化。

第十三章外科感染(自学)

掌握:外科感染的分类、病因、病理、预防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外科应用抗菌药的原则。

熟悉:浅部化脓性感染及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学会诊断、将、痛、皮下急性蜂窝组织炎、

丹毒、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甲沟炎和指头炎以及治疗它的方法。

了解:全身性外科感染及有芽胞厌氧菌感染,了解脓毒血症和菌血症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了

解破伤风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

第十四章创伤和战伤(自学)

掌握:①浅部伤口的清创术和换药方法。②战伤现场的急救方法。

熟悉:①创伤的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②创伤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检查诊断方法、急救

和治疗。了解:①战伤救治工作的特点。②火器伤

和冲击伤的特点和处理原则。③核武器损伤和化学毒剂损伤的防护方法。

第十五章烧伤、冷伤、咬蛰伤

第一节热力烧伤

掌握:①烧伤面积的计算和深度估计。②烧伤休克的诊断和治疗。③烧伤全身感染的诊断。

熟悉:①烧伤的治疗原则。②烧伤现场急救、转送与初期处理。

了解:①吸入性损伤。②烧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③烧伤严重性分度•④烧伤创面处理。

第二节电烧伤和化学烧伤

熟悉:电烧伤、化学烧伤的临床表现及急救处理和治疗原则。

第三节冷伤

了解:冷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四节咬蛰伤

了解:兽咬伤、蛇咬伤、虫蛰伤的特点和急救处理。

第十六章显微外科(自学)

了解:①显微外科的概况和工作范围。②小血管吻合技术的基本原则。

第十七章肿瘤(自学)

掌握:肿瘤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肿瘤的分类、分期和预防。

了解:肿瘤的病因。

第十八章移植(自学)

熟悉移植外科的概况。

了解移植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及排斥反应的防治。

了解器官移植,如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胰腺移植、肺移植、小肠移植适应征。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

第一节概述

了解:颅内压增高的机理、病因、病理生理及后果。

第二节颅内压增高

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了解: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二节急性脑疝

熟悉:脑疝形成的机制及临床表现。

了解:脑疝的处理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第一节头皮损伤

了解:头皮损伤的分类、临床及处理。

第二节颅骨损伤

熟悉:颅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三节脑损伤

掌握:①闭合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病因类型、临床表现、诊断;②脑损伤的治疗原则。

熟悉: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了解:开放性脑损伤的特点和处理原则。

第二十一章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自学)

了解:几种常见的领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第二十二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自学)

掌握:颅内肿瘤和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

熟悉:颅内肿瘤的病理分类,各类不同性质肿瘤的特点。

了解:颅内肿瘤、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第二十三章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自学)

掌握:①几种常见的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的临床表现。②脑卒中的外科治疗原则。

熟悉:几种常见的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了解: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第二十四章颜面部疾病(自学)

了解:几种常见颜面部畸形、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第二十五章颈部疾病

第一节甲状腺疾病

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分类和特点;手术治疗适应证、手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及其

处理。

了解:甲状腺的解剖、生理和甲状旁腺的生理。

熟悉:①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和治疗原则。②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点。③甲状

腺癌临床表现、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和甲状腺结节的处理原则。

第二节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了解: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第三节颈淋巴结结核

了解: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第四节颈部肿块

了解:颈部不同部位肿块的性质和病变。

第二十六章乳房疾病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

掌握:乳房的淋巴输出途径。

熟悉:腋区淋巴结的分组。

第二节乳房检查

熟悉:乳房视诊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乳房扪诊的方法、乳头溢液的病因和常用的乳房特殊检

查方法。

第三节多乳头、多乳房畸形

了解:形成机理。

第四节急性乳腺炎

熟悉: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切开引流的注意事项。

第五节乳腺囊性增生病

熟悉:乳腺囊性增生病、乳房纤维腺瘤的临床特点和处理。

第六节乳腺肿瘤

掌握:乳癌的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和治疗。

第七节男性乳房肥大症

了解:男性乳房肥大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

第二十七章胸部损伤

第一节概论

熟悉:胸部损伤的分类及紧急处理。

第二节肋骨骨折

掌握: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

第三节气胸

掌握:气胸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

第四节血胸

掌握:血胸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

第五节创伤性窒息

了解:创伤性窒息的概念、临床表现和治疗。

第六节肺爆震伤

了解:肺爆震伤的概念。

第七节心脏损伤

了解: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八节胸腹联合伤

了解: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二十八章胸壁疾病(自学)

掌握:掌握胸壁疾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熟悉:胸壁疾病的临床表现。

了解:肋软骨炎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第二十九章脓胸

熟悉:各种脓胸的名称、致病菌进入胸膜腔的途径。

了解:常见的致病菌。

第一节急性脓胸

掌握:急性脓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第二节慢性脓胸

掌握:慢性脓胸的病因及治疗原则。

第三十章肺部疾病

第一节肺大疱

掌握:肺大疱与自发性气胸的鉴别方法及肺大疱的治疗。

第二节支气管扩张的外科治疗

掌握:支气管扩张的手术指征。

熟悉: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第三节肺结核的外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