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中医学是多学科渗透的产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1.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2.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3.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精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独特的医学体系。(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形成时期:战国至两汉时期形成标志:《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基础。《难经》--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等医学典籍的问世。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积累(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直接观察法、整体观察法(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精气阴阳五行学说《难经》:脉学、经络、命门、三焦《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2)治疗技术的发展:药物疗法的发展:《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提出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理论。针灸技术的发展(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创新,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晋-王叔和《脉经》,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2.宋金元时期南宋--陈言(无择)《三因方》,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提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该书以病因与病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是对宋以前病因理论的总结。金元时期(四大家)刘完素--火热论-以寒凉清热-寒凉派张从正--邪去正自安-汗吐下-攻邪派李杲--重视胃气-温补脾胃-补土派朱震亨--倡相火论-滋阴降火-滋阴派3.明清时期明代--命门学说的产生张介宾--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见解,主张补养肾阳与肾阴。赵献可--著《格致余论》,强调“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明清--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吴又可--戾气说,对瘟疫病的病因有卓越之见,指出温疫病的病因为“戾气”,而非一般的六淫病邪。叶桂--创建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薛雪--阐述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治则治法。吴瑭--创立三焦辨证理论。清代--瘀血理论的发展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并发展了中医的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4.近代和现代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因而此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的趋势。(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理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1.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作一系统的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性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医学理论继续发展、创新和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2.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保持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特色;将中医学理论纳入现代科学研究序列;强化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研究;注重中医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创建科学的假说和构建新的理论。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认识。含义: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也着密切关系。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形神统一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2)病理上的整体性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在病理是相互影响的。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3)诊治上的整体性诊断--由外察内--通过分析局部的外在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治疗--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强调形神共调。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地域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3)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社会环境诸因素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均有影响。防治疾病,当调摄精神,适应社会,以维持身心健康。4.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以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相比较,可见中医学早就从宏观上勾画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部构架,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天人一体观。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等),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包括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因此,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从而根据证候来确立治法,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辨证与辨病都是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区别在于一为确立证候,一为确诊疾病。中医学历来都是辨证和辨病同时并用的。要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水平,必须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思路。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等四部分。(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第二章藏象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一、藏象的基本概念藏:指深藏于体内的内脏,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象:(1)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2)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象学说的产生藏象一词始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灵枢?经水篇》“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皆有大数。”说明中医对体内脏腑的认识。二、藏象学说的形成古代解剖知识—外科手术、尸体解剖生活实践观察—由外及内、取象类比古代哲学渗透—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医疗实践积累—经验积累、疗效反证三、藏象学说的特点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由于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辩等思维方法的应用,以及古代哲学“重道轻器”、“重无轻有”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藏象学说还有从宏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四、五脏、六腑及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五脏(心,肺,脾,肝,肾):为实质性脏器。五脏的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中空有腔。六腑的生理功能—受纳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胆,脉,骨,髓,脑,女子胞):中空有腔。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类似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概括(一)概念五脏之精—先后天之精化一身之精,藏于五脏,有濡养和滋润作用。五脏之气—先后天之精化之气,加肺吸入自然之清气,合化一身之气,布于五脏,推动调控各脏功能。五脏之阴—五脏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作用的部分。五脏之阳—五脏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部分。(二)关系五脏藏精—先后天之精合为一身之精,分藏于五脏,肾藏先天之精是根本。精化为气—五脏之精化为五脏之气。气分阴阳—五脏之气,各分阴阳(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即五脏之精化生五脏之气,五脏之气分为五脏之阴和五脏之阳。第二节五脏一、心(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依赖心的推动在脉中运行,川流不息,循环无端。心行血----心气推动血液运行,输送营养于全身(1)主血心气充沛,心阴心阳协调——血行正常心气不足,心阴心阳不足——血行失常心生血----水谷精微,奉心化赤(2)主脉心与脉管相连心气推动血液,行于脉中藏神(心主神明):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作用。五脏六腑必须在它统一的指挥下,才能进行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1)神的含义广义---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2)藏神作用驭气控精,主宰调节全身生命活动。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故心主神。(二)心的生理特性心为阳脏---为阳中之阳,以阳气为用心主通明---心阳的温煦和推动、心阴的宁静和抑制(三)心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二、肺(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1)主呼吸之气:肺是呼吸器官,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生理肺气宣发---呼出浊气肺气肃降---吸入清气病理肺气不宣---胸闷咳嗽肺气不降---喘咳气逆(2)主一身之气: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生理肺吸入自然之清气二者结合宗气的生成脾转运水谷之精气生成宗气病理呼吸失常宗气生成不足---形成气虚气机的调节生理---肺有节律的呼吸,调节全身气的升降出入病理肺呼吸运动失常全身之气升降出入失常主行水(通调水道):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生理---肺之宣发肃降可推动和调节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宣发---将水液向上向外布散肃降---将水液向内向下输送病理---肺失宣降导致水液输布和排泄失常肺失宣发---无汗、水肿肺失肃降---咳逆、小便不利、水肿朝百脉主治节(1)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浊吸清将含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布到全身。生理全身血液百脉会聚于肺,进行清浊之气的交换后,又经百脉输送到全身。病理肺病不能助心行血心血运行不畅影响及肺(2)肺主治节:肺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治理调节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治理调节血液运行治理调节津液代谢(二)肺的生理特性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华盖”肺为华盖居高位,能行水——“水之上源”宣发卫气,保护内脏——“五脏六腑之盖”首犯温邪,易合外邪——诸邪易侵之脏肺为娇脏生理---肺脏清虚而娇嫩,不耐邪气入侵病理外感之邪首先犯肺,脏腑病变最易及肺主宣发与肃降宣发---向上升宣,向外布散呼出体内浊气将津液与水谷精微上输头面,外达皮毛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司汗孔开合肃降---向内向下清肃通降吸入自然之清气,并将宗气向下布散将津液与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脏腑将浊液下输于肾和膀胱(三)肺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在体合皮;在华为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三、脾(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1)运化食物: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的功能。生理---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并传输其精(通过胃、小肠)病理---脾失健运(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甚至倦怠、消瘦)(2)运化水液:指脾气的吸收、转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生理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水精)大肠吸收的水液肾气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为水液代谢之枢转经脾气的传输作用,将水上输于肺、输布至全身病理脾气运化水液失常,水液停聚(痰饮、水肿)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的功能。生理---脾气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病理---脾气虚弱,气不摄血,称为脾不统血(下部出血、皮下出血)主统血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益气摄血——“气之源头在乎脾”,脾健气旺,气旺则能行固摄之功统摄血行。(二)脾的生理特性脾气主升: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向上升腾为主。(1)升清:“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生理---脾气将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病理脾气不升、清窍失养、气血乏源(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精微不布、清气下走,清浊混杂(腹胀、泄泻)(2)升举内脏: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生理---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病理---脾气虚弱,上升无力,内脏下垂(胃下垂、久泄脱肛等)喜燥恶湿: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而言,是脾主运化水湿功能的体现。生理---脾体干燥而不被水湿所困,则运化健旺病理脾气虚衰,运化失健,水湿内生(脾生湿);水湿内生、反遏脾气(湿困脾);外湿侵袭,困遏脾气,脾失健运(湿困脾)(三)脾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在华为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四、肝(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气行血肝气郁结(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肝气上逆气行津---气机郁结(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排泄调节脾胃升降---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促进胆汁排泄---肝病及胆(3)调畅情志生理---肝主疏泄,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舒畅病理疏泄不及,肝气郁结—心情抑郁、悲忧善虑肝郁化火,肝气上逆—烦躁易怒、亢奋激动(4)促进男子排精和女子行经促进男子排精—与肾藏精相互协调调节女子月经—肝失疏泄,则月经失调失疏泄: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疏泄不及---闷闷不乐,悲忧欲哭,胸胁、两乳、少腹胀痛疏泄太过---急噪易怒,失眠头痛,面红目赤,或吐血、咯血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1)涵养肝气---肝中藏血,化生和涵养肝气,使之冲和畅达,防止疏泄太过而亢逆。(2)调节血量---根据生理活动的需要而调节各部血量之分配。(3)濡养肝及筋、目生理---肝藏血濡养肝及其形体官窍病理---肝血不足(两目干涩等)(4)为经血之源生理---肝为血海,通过冲脉,充养女子胞,月经正常病理---肝血不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5)防止出血生理---肝气固摄血液、肝阴凝结血液病理肝气虚弱,收摄无力,血自外逸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血不得凝肝火亢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肝不藏血:肝藏血功能失职,引起各种出血。(二)肝的生理特性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而言。肝在五行属木,木性曲直,伸展舒畅生理肝主疏泄,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内寄相火,主升主动病理---肝气上逆、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眩晕、面赤、烦躁易怒、筋脉拘挛、抽搐、角弓反张等)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生阳气以启迪诸脏,升发阳气以调畅气机的作用。生理肝在五行属木,方位应东,通于春气有类于木性曲直,应阳升之方,行春生之令具有条达疏畅、升发生长和生机盎然的特性其气以升发为顺,主人体一身阳气之升腾对气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升举疏通之作用病理---肝气上逆、肝阳上亢(三)肝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在体合筋;在华为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与春气相通应五、肾(一)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1)藏精: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精:又称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的来源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形成生命(胚胎)和后天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之精,滋养五脏六腑,充养肾中先天之精。精气:肾精和肾气的合称。肾失封藏:因肾气虚衰,闭藏精的功能减退,导致精的无故流失,出现遗精早泄等失精的病理变化,称为肾失封藏。(2)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生长发育---精气盛衰随年龄而变化,表现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主生殖生理基础---肾精充盛,产生天癸生理表现---男子排精,女子月经时期 肾中精气情况 生长发育的情况幼年期 逐渐充盛 头发生长较快而渐稠密,更换乳齿,骨骼逐渐生长而身体增高青年期 更加充盛 长出智齿,骨骼长成,人体达到一定高度,开始具有生殖能力壮年期 充盛至极 筋骨坚强,头发黑亮,身体壮实,精力充沛老年期 逐渐衰减 面色憔悴,头发脱落,牙齿枯槁,生育能力丧失天癸:肾中精气不断充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可以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3)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肾中精气分为阴阳脏腑气化:指由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继而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与能量的相互转化的过程。肾阳生理---推动激发脏腑经络功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病理---肾阳虚衰,温煦、推动、兴奋功能减退,发为虚寒证肾阴生理---抑制调控脏腑经络机能,滋润全身脏腑形体病理---肾阴不足,抑制、宁静、凉润功能减退,发为虚热证主水:肾气(阴阳)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1)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 脾肺之气的运化和输部水液的功能? 胃、小肠、大肠吸收水液的功能(2)生尿和排尿作用生尿---肾气蒸化,分为清浊清者上腾于肺浊者下行膀胱排尿---肾气司膀胱开合,控制排尿主纳气:肾气有摄纳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深度,防止呼吸浅表的作用。生理---摄纳浅藏呼吸之气,为气之根病理---肾精亏虚、肾气衰减肾不纳气(呼吸浅表,呼多吸少,动则气喘)(二)肾的生理特性封藏精气---肾主蛰藏生理---藏精、纳气、主生殖与二便病理---封藏失司男子滑精、喘息、遗尿等女子带下、崩漏、滑胎等肾为先天之本: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涵养相火肾阴充足,涵养相火,相火潜藏而不上越(三)肾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主骨生髓;在华为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合骨;与冬气相通应命门学说形态有形论---右肾说《难经》;子宫、精室说(张介宾)无形说---功能说位置右肾《难经》;两肾(滑寿等);两肾之间(赵献可等)功能命门之火---肾阳(元阳、真阳)实质是强调肾阴肾阳的命门之水---肾阴(元阴、真阴)重要性第三节六腑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共同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在古代,腑写作“府”,“府”是中空的,是盛放物品之处,有出有入。六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传化”,有传导变化之意,说明六腑的功能主要是将饮食物受纳、腐熟、消化、传化,处于连续不断的虚实交替之中。六腑不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特性: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七冲门:从饮食物进入人体,至排出体外,要通过七个重要关口,《难经》称之为“七冲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上口为贲门*胃下口为幽门*大小肠之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一、胆(一)胆的主要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生理---胆汁来源于肝,注入肠中,促进消化吸收(胆汁,味苦,呈黄绿色,生成于肝,贮存于胆,在消化食物过程中向小肠排泄,以助脾胃运化。胆汁的生成和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病理---胆汁排泄不畅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生理---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病理---惊恐、失眠、多梦(二)胆为奇恒之府胆汁精纯而洁净(精汁、清汁)不直接受纳水谷,功能与五脏“藏精气”相似(中精之府、中清之府、清净之府)。中空有腔的囊状器官形态结构与其他五腑相同。二、胃(一)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胃有“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之称。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作用。受纳是腐熟消化的前提。(二)胃的生理特性主通降:是指胃气保持通畅向下的运动趋势。生理---主通降,以降为和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此外,还包括协助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及协助大肠传化糟粕。病理---胃失通降喜润恶燥: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生理---津液濡润,有利于受纳腐熟和通降下行病理---胃阴不足,或燥热所伤,实热燥结,通降受阻三、小肠小肠的生理功能主受盛化物:小肠接受胃下传的食糜,在脾气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即彻底消化食物,将之化生成精微。泌别清浊:“清”指水谷精微和津液,经脾气传输全身;“浊”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下传大肠。四、大肠大肠的生理功能传化糟粕:指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生理---传化正常病理---传化失常大肠主津: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生理---在形成粪便过程中吸收其中的水分,参与津液代谢(燥化)病理水液吸收障碍,水与糟粕俱下---大便泄泻大肠实热,销铄津液或大肠津亏失润---大便闭结五、膀胱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尿液为津液所化生,在肾的气化功能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在膀胱内潴留至一定程度时,可及时自主的排出体外。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与肾的气化功能密切相关。生理---贮尿和排尿正常病理---肾气激发和固摄失常,膀胱开合失权(小便不利、遗尿、小便失禁等)六、三焦(一)六腑之三焦位置:是指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等。生理功能: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二)部位之三焦生理功能通行诸气肾中元气,自下而上,行至胸中(经三焦)胸中宗气,自上而下,到达脐下运行水液肺主行水,肃降下行,下归于肾(经三焦)肾主水,蒸腾气化,上归于肺三焦分部和各自的生理特点:上焦: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和头面部。主要功能:上焦如雾。(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发挥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中焦:膈以下脐以上的腹部,包括脾胃,肝胆。主要功能:中焦如沤。(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的功能。)下焦:脐以下的腹部,包括大肠,小肠,肾,膀胱,女子胞,阴部等。主要功能:下焦如渎。(泌清别浊,排泄糟粕。)第四节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特点:形态---中空的管腔或囊性器官,与腑相似。功能---藏精气而不泻,与脏相似。(一)脑(一)脑的主要生理功能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元神存则生命在主精神意识头者,精明之府脑为精髓之海主感觉运动听觉、视觉、嗅觉、思维、记忆、言语等功能都归于脑髓海充盈思维灵敏,精神饱满视、听、嗅等感觉正常髓海不足精神不振、听觉失聪视物不明,嗅觉不灵(二)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与精气的关系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后天之精(五脏六腑之精)充养肾精,以滋养脑髓与脏腑的关系心藏神,主司脑的精神活动五神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二、女子胞(一)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持月经生理:通行月经病理:月经不调孕育胎儿生理:孕育胎儿病理:不孕症(二)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与脏腑天癸的关系女子以血为本: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脾胃生血;肾精化血;肺朝百脉天癸:生成---肾精肾气充盈所化,促进女子胞成熟并具有生殖机能与经脉的关系冲脉---冲为血海,渗灌胞宫任脉---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与肾相通带脉---约束气血,固摄胞胎十二经---其气血通过冲、任、督灌注于胞中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一)心与肺主要体现于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关系。生理:肺主一身之气宗气气为血帅,肺气助心行血心主一身之血血为气母,心血运布肺气病理:肺气虚弱,行血无力影响心的行血心血瘀阻肺失宣肃,肺气壅塞心气不足血行不畅影响肺的呼吸胸闷咳喘心阳不振(二)心与脾主要体现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1)血液生成生理:心主行血,供养于脾脾运正常相互促进脾主运化,生血养心心血充盈病理:脾失健运,生化乏源血虚心血不足脾不统血,慢性失血心脾两虚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脾气虚弱(2)血液运行生理:心行血,推动血行不已血运正常脾统血,血液不溢脉外病理:心气不足,血行无力气虚血瘀脾气虚损,统摄无权气虚出血(三)心与肝主要体现于行血藏血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1)血液运行生理:心主行血,使肝有所藏肝藏血,心行之肝主藏血,调节血量病理:血液亏虚心肝失养心血瘀阻肝血瘀阻(2)精神情志生理:心主藏神,主宰精神,有利于肝主疏泄相互为用肝主疏泄,情志调畅,有利于心神内守病理:心肝气郁心肝病变、互致并存心肝火旺(四)心与肾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生理:(1)水火既济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不寒升降互济肾水上济于心心火不亢协调平衡(2)精神互用心藏神控精驭气心神肾精肾藏精化气生神相互为用(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在上,为一身主宰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相二火肾为相火在下,为阳气之根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上下交济病理: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失调,称为心肾不交。(1)水不济火心火亢于上肾阴虚于下(2)精神失调心神不足,无力控驭肾精肾精不足,不能奉养心神(3)水气凌心心阳虚损,水气上凌于心肾阳虚损,下焦水寒不化(五)肺与脾主要体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1)气的生成生理:肺为主气之枢,主呼吸而纳清气相互结合脾为生气之源,主运化而生谷气形成宗气病理:肺脾两虚(2)津液代谢生理:肺气宣降水液输布全身津液输布代谢正常脾气运化水液上归于肺病理:脾为生痰之源——水不化津,转为痰浊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停肺,引起咳喘(六)肺与肝主要体现于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生理:肝主升发,有利于肺气肃降升降相因,互制互用,调节全身气机肺主肃降,有利于肝气升发病理:肝火犯肺肺失肃降肺热乘肝肝阳亢逆(七)肺与肾主要体现于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方面。(1)水液代谢生理:肺气肃降,水液下归于肾肾气蒸化水液相互协同肾气阴阳,促进肺的功能肺气宣降行水病理:肺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水肿(2)呼吸运动生理:肺主气司呼吸,有利于肾主纳气相互协同肾藏精主纳气,有利于肺气肃降病理:肺气久虚,肃降失司肾气不足,摄纳无权(3)阴阳互资生理:肺阴下输于肾,肾阴上滋于肺金水相生肾阳资助肺阳病理:肺阴不足,下汲肾阴肺肾阴虚肾阴亏虚,肺阴失充肺肾阳虚,津凝为痰(八)肝与脾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协同作用。(1)疏泄运化生理: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有利于运化转输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濡养于肝,使肝气充和,条达疏泄病理: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脾胃湿热郁蒸肝胆(2)血液运行生理:肝主藏血,调节血量供应脾运脾主生血统血肝血充足病理:脾虚血液化生无源肝血不足脾不统血而出血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藏统失司(九)肝与肾主要体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及阴阳之间的互滋互制作用。(1)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生理:肝血滋养肾精肾精化生肝血病理:肝血不足肾精亏损(2)藏泄互用生理:肝气疏泄使肾气开合有度肾气闭藏防肝气疏泄太过病理:肝肾藏泄失调(3)阴阳互滋互制生理: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肝肾阴阳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互制互用病理:肾阴不足累及肝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肾阳虚衰累及肝阳----肝肾阳虚,阳不制阴----阴寒内盛(十)脾与肾主要体现于先后天的互促互助和水液代谢方面。(1)先后天相互资生生理:先天温养后天脾主运化,赖命火温煦后天补充先天肾主藏精,须脾精补充病理:脾精虚弱肾精不足脾气虚弱肾气亏虚脾阳虚损肾阳虚弱脾阴(胃阴)不足肾阴不足(2)水液代谢生理:脾主运化水湿脾阳健运,土能制水肾为主水之脏肾阳气化,开合有度病理:脾虚不运,水湿内生,导致肾虚水泛肾虚蒸化失司,水湿内蕴,影响脾运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密切配合。生理:分工合作胃:受纳、腐熟水谷,形成食糜,下传小肠小肠:受盛化物(食糜),泌别清浊,吸收精微,残渣下传大肠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吸收水分,形成大便,排出体外膀胱:水液从小肠经三焦渗入膀胱,形成小便排出体外胆:贮存、排泄胆汁,入于小肠,以助消化三焦:疏通水道,下归肾与膀胱*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顺病理:相互影响胃有实热,津液被灼大便燥结,大肠传导不利大肠传导失常,肠燥便秘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嗳气呕恶)胆火炽盛犯胃胃失和降(呕吐苦水)脾胃湿热,郁蒸肝胆胆汁外溢(口苦、黄疸)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一)心与小肠经脉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生理心主血脉,心阳温煦小肠,心血濡养小肠有助于小肠化物小肠化物,泌别清浊,化血养心有利于心主血病理心火移热于小肠小肠实热小肠热上熏于心心火亢盛(二)肺与大肠经脉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生理肺气清肃下降,布散津液促进大肠传导大肠传导,糟粕下行有利于肺气清肃病理肺气壅塞,肺津不降腑气不通,肠燥便秘大肠实热,传导不畅肺气不降,胸满咳喘(三)脾与胃经脉足太阴经属脾络胃足阳明经属胃络脾生理纳运相得胃主受纳——为脾运奠定基础脾主运化——为胃纳提供能源升降相因脾气上升,运化水谷精微上行——有助于胃气通降胃气通降,将水谷及残渣下传——有助于脾气升运阴阳燥湿相济脾喜燥恶湿——得胃阳以制其湿胃喜润恶燥——得脾阴以制其燥病理纳运相得脾失健运胃纳不振胃气失和脾运失常升降相因脾虚气陷导致胃失和降而上逆胃失和降影响脾气升运功能阴阳燥湿相济湿困脾运导致胃纳不振胃阴不足影响脾运功能(四)肝与胆经脉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足少阳经属胆络肝生理同司疏泄肝主疏泄,分泌胆汁促进胆汁分泌排泄胆附于肝,藏泄胆汁有利于肝气疏泄共主勇怯肝主谋虑胆主决断病理同司疏泄肝气郁滞影响胆汁疏利胆腑湿热影响肝气疏泄共主勇怯肝血不足胆气虚怯(五)肾与膀胱经脉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生理肾气蒸化固摄小便控制膀胱开合膀胱开合有度利于肾气的主水功能病理肾虚蒸化无力,或固摄无权膀胱开合失度膀胱湿热,或膀胱失约影响肾的蒸化和固摄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一)五脏与女子胞女子胞:产生月经,孕育胎儿,均赖于神的调控、气的推动和精血的充养。心:心藏神,心神调节月经来潮和排卵。心主血,心血充养女子胞,影响月经或孕育胎儿。肝:肝主藏血,下注冲脉血海,影响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月经及排卵周期。脾:脾主运化,化生气血,充养女子胞。脾主统血,固摄和控制月经量。肾:肾藏精,肾精充盛产生天癸,激发和维持女子胞的生育功能。(二)五脏与脑脑:元神之府。心: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神明之心主宰脑功能。心主血,心血上供于脑,充养脑髓。肺:肺主气,助心行血,上养于脑,而生魄。肝:肝主藏血,血养脑,而生魂。肝主疏泄,使脑窍通利,调节情志。脾:脾主运化,脾主运化,化生气血,上达于脑,使脑窍通利。肾:肾藏精,精生髓,髓充于脑(脑为髓海)。(三)五脏与脉脉:脉的柔韧、舒缩及血液的畅行,皆与五脏功能相关。心:心藏神,神驭气,调节血脉的运行。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脾:脾固摄和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肺:肺主气,朝百脉,辅心行血,调节血行。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血脉运行。肾:肾阳资助心阳,促进血脉运行肾阴资助心阴,抑制血脉运行(四)五脏与骨、髓肾藏精,精化髓,髓充骨五脏六腑化生精气,充养肾精,滋养骨髓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第一节精一、精的基本概念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成的精华,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狭义之精---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广义之精---人体之内的血、津液、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二、精的代谢精的生成(1)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2)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使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精的贮藏---分藏于五脏,主要藏于肾(1)先天之精---贮藏于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部分分藏于其他脏腑(2)后天之精---脾胃化生后,转输到各脏腑(化为脏腑之精)剩余部分,充养肾中的先天之精精的施泄(1)分藏于各脏腑,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脏腑的机能(2)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地排泄以繁衍生命三、精的功能繁衍生命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濡养精能濡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化血精可化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化气先天之精化生先天之气(元气)后天之精化生谷气化神精能化神,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四、精的分类按来源---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按部位---各脏腑之精按特殊功能---生殖之精第二节气一、气的基本概念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气的生成生成之源先天之精化生的先天之气(肾)后天之精化生的谷气之气(脾胃)自然界之清气(肺)相关脏腑功能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三、气的运动与气化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基本形式---升、降、出、入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气化的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气化的形式---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气机和气化的关系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气的运动以及气的阴阳双方之间相互作用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气化过程寓有气的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得以体现。四、气的功能推动与调控作用;温煦与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中介作用五、气的分类人身之气概念---即一身之气,是构成人体各脏腑组织,运行于全身的极细精微物质。生成---先天之精化生之气;后天之精化生之气;自然界之清气。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功能---推动和调空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推动和调控精血津液的运行和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元气(“原气”、“真气”、先天之气)1.生成:来源于先天,充养于后天。2.分布:元气藏于肾中,并以三焦为道路,流布全身。3.主要功能:(1)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2)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宗气(大气)1.生成:水谷之气和清气相结合2.分布: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3.主要功能:(1)走息道以行呼吸;(2)贯心脉以行气血。营卫之气1.生成:最富有营养的精粹部分-----营气清气+水谷之气(水谷之精气)性猛而活力特强的部分-----卫气(水谷之悍气)2.分布:营气——偏于内脏,卫气——偏于体表。3.主要功能:营气的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卫气的功能——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维持恒定的体温。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概念---人体的气分布到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生成---由肺纳自然界的清气、脾胃运化水谷之精气和肾先天之精综合而成。功能---构成脏腑经络组织;维持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第三节血一、血的基本概念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血的生成化生之源水谷精微水谷之精气精津液+营气血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肾精生髓气自然之清气相关脏腑功能化赤(胃)饮食脾水谷精微心肺血液(吸收)(上输)清气化生肾精髓(肝)三、血的运行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气的作用、脉道、血液的质量、病邪相关脏腑功能心主血---心脏的搏动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肺主气---辅心行血,是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主藏血脾主统血---固摄血液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四、血的功能濡养化神第四节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津液包括体液分泌液排泄液津与液的区别性状 流动性 分布部位 主要功能津 较清稀 较大 布散于皮肤、肌肉、孔窍之中 滋润作用液 较稠厚 较小 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 濡养作用二、津液的代谢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饮胃脾(大小肠)----生成全身津脾心肺肾-------------输布三焦液肝代肺皮毛(汗)谢大肠(排便)----------排泄呼吸道肾膀胱(排尿)(三)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充养血脉第五节神一、神的基本概念神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总称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二、神的生成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1)神产生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2)神分别归藏于“五神脏”外界环境刺激三、神的作用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第六节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生理]气生血血液的组成---营气能化生血液血液的生成过程---依赖某些脏腑的气化作用[病理]脏腑之气不足气化作用减弱血虚[临床意义]补气生血2.气能行血[生理]心气——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气行血肺气——辅心行血而宣发布散至全身肝气——疏泄气机,促进血液运行[病理]气虚推动无力血行迟缓瘀血气滞血行不利[临床意义]瘀血活血化瘀配补气药(气虚)配行气药(气滞)3.气能摄血[生理]脾统血[病理](脾)气虚------固摄作用减弱------多种出血病证[临床意义]补气摄血以止血血为气之母1.血能养气[生理]血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病理]血虚------气虚(气血两虚)[治疗]养血生气2.血能载气[生理]气存于血中[病理]血脱(大出血)------气脱(气随血脱)[治疗]益气固脱、止血补血二、气与津液的关系气对津液的作用1.气能生津[生理]津液的生成过程---依赖某些脏腑的气化作用[病理](脾胃)气虚------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津液不足------气阴(津液)两虚[治疗]补气生津2.气能行津[生理]肺、脾、肾及三焦之气的运动[病理]气虚推动无力水湿内停气不行水气滞运行不畅津液停聚------水湿内停------气机不畅(水停气滞)[治疗]行气与利水并用3.气能摄津[生理]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控制,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病理]气虚------气不摄津------多汗、多尿等[治疗]补气固津津液对气的作用1.津液生气[生理]津液生气脉中之津液化生血液—充养脏腑经络之气脉外之津液能运载卫气—充养体表组织器官之气[病理]津液丧失------气虚--------气阴(津)两伤[治疗]气阴两补2.津液载气[生理]津液载气脉内的津液化生血液,能运载营气脉外的津液流行贯注,能运载卫气[病理]液脱(大吐、大泻、大汗)------气脱(气随液脱)[治疗]益气固脱、补液养津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精血同源;津血同源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气能生精摄精;精能化气;精气化神;神驭精气第五章体质第一节体质学说概述一、体质的概念1、体质的基本概念:1)定义: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2)生理表现:机能、代谢、和心理活动的差异性表现出来。3)病理表现: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产生病变的类型、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2、体质的构成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体表形态、体格、体型2)生理功能的差异性—脏腑功能的盛衰偏颇3)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人格、气质、性格3、体质的标志1)体质的评价指标:(1)身体的形态结构状况(2)身体的功能水平(3)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4)心理的发育水平(5)适应能力2)健康体质的标志(1)身体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体重适当。(2)面色红润,双目有神,须发润泽,肌肉皮肤有弹性。(3)声音洪亮有力,牙齿清洁坚固,双耳聪敏,脉象和缓均匀,睡眠良好,二便正常(4)动作灵活,有较强的运动与劳动等身体活动能力。(5)精力充沛,情绪乐观,感觉灵敏,意志坚强。(6)处事态度积极、镇定、有主见,富有理性和创造性。(7)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有较强的抗干扰、抗不良刺激和抗病的能力。4、体质的特点1)体质是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2)体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和复杂性3)体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4)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1、《内经》中常用“形”、“质”等以表体质之义。2、明?张介宾以“禀赋”、“气质”而论的同时,较早运用“体质”一词。3、重视人的体质及其差异性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中医体质理论渊源于《内经》。4、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对中医理论整理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也随之受到了重视。第二节体质的生理学基础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1、脏腑盛衰偏颇的不同决定体质的差异。2、经络正是这种联系沟通以协调脏腑功能的结构基础。3、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二、影响体质的因素1、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人体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2、年龄因素:人体有生、长、壮、老、已的变化规律。3、性别差异:男为阳,女为阴。4、饮食因素: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对体质有明显的影响。5、劳逸所伤:劳伤导致虚弱,安逸易生痰瘀。6、情志因素:七情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脏腑精气的变化,而影响人体的体质。7、地理因素:不同水土气候、饮食习惯的差异可影响体质。8、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疾病可改变体质(不利)针药可调整体质第三节体质的分类一、体质的分类方法1、中医学体质的分类,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方法,以藏象及精气血津液神理论为理论基础而进行的。2、古今医家从不同角度对体质作了不同的分类。1)《内经》曾提出过阴阳含量划分法、五行归属划分法、形态与机能特征分类法、心理特征分类法(包括刚柔分类法、勇怯分类法、形态苦乐分类法)等。2)张介宾等采用藏象阴阳分类法,叶天士等以阴阳属性分类,章虚谷则以阴阳虚实分类。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1、阴阳平和质:理想的体质。1)形体特征:身体强壮,胖瘦适度;面色明润含蓄;食量适中,二便通调;舌红润,脉象缓匀有神;2)心神特征: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工作潜力大;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3)患病特征:不易感受外邪,很少生病。即使患病,多为表证、实证,且易于治愈,康复亦快,有时会不药而愈,易获长寿。2、偏阳质:指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类型1)形体特征: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平时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出汗,喜饮水;唇、舌偏红,苔薄易黄,脉多偏阳;2)心神特征:性格外向,喜动好强,易急躁,自制力较差;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敏,性欲较强;3)患病特征:对风、暑、热等阳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并易化燥伤阴;皮肤易生疖疮;内伤杂病多见火旺、阳亢或兼阴虚之证;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病证。3、偏阴质: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征的体质类型。1)体质特征:形体适中或偏胖,但较弱,容易疲劳。面色偏白而欠华;食量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2)心神特征: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欲偏弱;3)患病特征:对寒、湿等阴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表证易传里或直中内脏;冬天易生冻疮;内伤杂病多见阴盛、阳虚之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证。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1、易感性偏阳质易感风热暑阳邪偏阴质易感寒湿阴邪2、耐受性偏阳质耐寒偏阴质耐热3、倾向性肥人易患中风、眩晕瘦人易罹肺痨、咳嗽诸疾二、阐释发病原理1外感病体质强,正气盛,邪气难以侵入致病体质弱,正气虚,邪气易侵入而发病2内伤病体质强,正气盛,能承受情志刺激不病体质弱,正气虚,不能承受情志刺激发病3环境因素均影响人体体质三、解释病理变化1、体质因素决定病机的从化2、体质因素决定疾病的传变1)通过正气的强弱,决定发病和影响传变2)通过决定病邪的“从化”而影响传变四、指导辨证1、体质强弱—辨别实证和虚证2、偏阴偏阳—辨别寒证和热证体质是辨证重要的参考,由于体质差异,出现同病异证、异病同证。五、指导治疗1、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2、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1)注意药物性味2)注意用药剂量3)注意针灸宜忌3、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六、指导养生1、食疗养生偏阳质--宜凉忌热偏阴质--宜温忌寒肥胖质--宜清淡忌肥甘2、精神调摄气郁质--宜疏导阳虚质--宜鼓舞阴虚质--宜静养第六章病因概述1、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病因: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称致病因素。3、病因的种类: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失常、外伤如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及虫兽所伤等,亦包括如痰饮、瘀血、结石病理产物性病因。4、病因学说的沿革1)“六气致病”说:秦国名医医和提出。2)阴阳分类说:《内经》提出。3)病因三分法:由东汉张机提出。4)三因学说:由宋?陈言提出。5)痰饮致病说:源自于《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元代朱丹溪特别重视,提出“百病皆由痰作祟。”6)瘀血致病说:导源于《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清代王清任重视,并创制许多活血化瘀方剂。5、病因的分类:现代对病因的分类,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以及其他病因四大类。(在这里根据病因的来源、形成、发病途径及致病特点的不同,将病因分为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病理产物及其他病因七类。)6、病因学说的特点:辨症求因,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的方法称为“辨症求因”,又称“审症求因”。第一节六淫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一)六淫的基本概念1、六淫: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致病邪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2、六气: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3、六淫的形成:1)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急骤;2)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1、外感性:六淫致病,其致病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3、地域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为病。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一)风邪1、基本概念: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2、性质和致病特征: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二)寒邪1、基本概念: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1)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2)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2、性质和致病特征: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三)湿邪1、基本概念: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2、性质和致病特征: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浊;3)湿性黏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四)燥邪1、基本概念: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2、性质和致病特征: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五)火(热)邪1、基本概念: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2、性质和致病特征:1)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2)火热易扰心神;3)火热易伤津耗气;4)火热易生风动血;5)火邪易致疮痈。(六)暑邪1、基本概念: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2、性质和致病特征: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3)暑多挟湿。第二节疠气一、疠气的基本概念1、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又称为“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等。2、疠气侵人,导致多种疫疠病,又称疫病,瘟病,或瘟疫病。二、疠气的性质与致病特点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1、气候异常;2、环境异常;3、预防措施不当;4、社会动荡。第三节内伤七情一、七情的基本概念1、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2、五志:是指怒、喜、思、悲、恐五种正常的情志活动。3、七情内伤:七情过激或人体调节能力低下,则七情成为病因致病。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1、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的生理学基础;2、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3、五脏精气异常可出现异常情志变化;4、异常情志变化也可导致脏腑精的功能失常;5、在情志活动的产生和变化中,心与肝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1)七情损伤相应之脏;2)七情首先影响心神;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2、影响脏腑气机1)怒则气上;2)喜则气缓;3)悲则气消;4)恐则气下;5)惊则气乱;6)思则气结。3、多发为情志病证1)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2)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3)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4、七情变化影响病情1)是有利于疾病康复;2)不利于甚至加重病情。第四节饮食失宜一、饮食不节1、过饥:指摄食不足,如饥而不得食,或有意识限制饮食,或因脾胃功能虚弱而纳少,或因七情强烈波动而不思饮食,或不能按时饮食等。2、过饱:指饮食超量,或暴饮暴食,或中气虚弱而强食,以致脾胃难于消化转输而致病。二、饮食不洁饮食不洁作为致病因素,是指进食不洁净的食物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进食陈腐变质,或被疫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食物,可导致胃肠病,或寄生虫病,或食物中毒。三、饮食偏嗜1、寒热偏嗜1)偏食生冷寒凉,则易于耗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2)偏嗜辛温燥热,又可使肠胃积热,或酿成痔疮等;若嗜酒成癖,久易聚湿、生痰、化热而致病,甚至变生癥积。2、五味偏嗜1)偏嗜某味,导致该脏的脏气偏盛,功能活动失调而发生多种病变;2)五味偏嗜,也可导致他脏的病理改变。3、食类偏嗜第五节劳逸失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