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_第1页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_第2页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_第3页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_第4页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单项选择题(2018·如东模拟)如图为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各时段城市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2.目前,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分别是()A.P、N B.M、PC.M、N D.P、M解析:1.C2.A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慢,在P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但此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在N时段,人口可能向郊区或周围卫星城集聚,出现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第2题,目前,中国处于P时段,英国处于N时段。德国是欧洲人口较稠密的国家,2016年德国人口总数为8200多万。下表是德国不同规模城市个数统计表,下图示意德国不同规模城市及乡村人口比重。据此完成3~4题。城市人口规模个数>100万的大城市450万~100万的中等城市1010万~50万的小城市70<10万的乡镇135003.图表数据表明,德国()A.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进程快B.环境质量下降,城市问题严重C.城市人口比重大,集中在中小城镇D.卫星城市众多,形成城市群(带)4.德国的城市结构与人口分布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有效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B.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C.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趋于平衡D.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解析:3.C4.D第3题,图示德国城市人口比重为58.32%+32.91%,则体现了城市人口比重大;其中小城镇人口比重达58.32%,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14个,体现了人口集中在中小城镇。故C正确。第4题,图示德国城市结构以中小城市为主,人口分布以小城镇人口比重最大;这种布局与分布,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也有利于资源要素分散到小城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2018·金陵中学、海安中学与南外模拟)一般来说,城市化弹性系数越高,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越明显。结合我国四个地区城市化弹性系数统计图,回答5~6题。5.据材料推断,最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地区是()A.东部与东北 B.东部与中部C.中部与西部 D.东北与西部6.与中西部相比,东部地区城市化弹性系数低的原因可能是()A.水资源丰富 B.农业发达C.地形平坦 D.人口与产业集中程度高解析:5.C6.D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我国中部与西部地区城市化弹性系数高,说明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大,但是中部与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最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第6题,我国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以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平坦,农业发展条件好,农业发达,水资源丰富,这些都是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也是城市化系数高的条件。但由于东部人口众多,产业过度集中,产生的众多的城市问题,使得城市弹性系数降低,故选D。植物墙,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条件,选择攀缘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是将体型较大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上方,体型较小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下方。该类型植物墙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土壤和种植基质,以管线方式传输水分和养料维持植物生长。图1示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结构,图2为植物墙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7.植物墙的核心功能是()A.减少建筑能耗 B.增加绿化面积C.延长建筑寿命 D.丰富城市景观8.体型不同的植物布局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交通安全 B.土壤与温度C.景观协调 D.光照与水分解析:7.B8.D第7题,在城市中建设植物墙,主要是为了增加绿化面积。第8题,不同体型的植物需要的光照和水分不同,所以在墙面放置的位置不同。高处放置喜光的体型大的植物,低处光照少,故放置体型小的植物。二、双项选择题(2018·如皋一调)在过去几十年间,世界城市规模变化显著,由1955年的只有两个城市人口过千万,到2015年有八个城市人口过2000万,下表为1955年和2015年世界前十位最大城市。据此完成9~10题。世界前十位最大城市1955年东京、纽约、大阪、伦敦、巴黎、上海、布宜诺斯艾利斯、莫斯科、芝加哥、洛杉矶2015年东京、新德里、上海、圣保罗、孟买、墨西哥城、北京、大阪、开罗、纽约9.关于世界最大城市变化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最大城市由集中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B.位于南半球的世界最大城市的数量有所增加C.由于人口的大量外迁,欧洲现已无世界前十最大城市D.北京由于经济发展吸引大量外来人口使得其跻身其中10.城市规模的扩大可能导致()A.大气逆辐射强度减弱B.建成区上升气流增强C.城郊间通勤压力增大D.城市地下水位上升,内涝增加解析:9.AD10.BC第9题,2015年的十个最大城市,有7个是在发展中国家,只有东京、大阪、纽约在发达国家。位于南半球的最大城市1955年有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城市,2015年只有圣保罗一个城市,没有增加;2015年世界最大城市没有位于欧洲的,主要是由于欧洲人口负增长,城市化速度趋缓导致;北京排名第7跻身于最大城市行列,是因为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第10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热岛效应会更明显,大气逆辐射强度增强、建成区上升气流增强;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城郊之间的距离变大,城郊间通勤压力增大;城市的硬化路面等建设会影响到水循环,同时,城市用水增加,会使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内涝增加。(2018·如东模拟)土地利用率是指已利用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的百分率,如图是我国某城市近年来土地利用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11.这段时期()A.郊区湿地增多 B.郊区生态环境恶化C.城区耕地面积变化率最大 D.城区植被覆盖率增加12.该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可能()A.减少城区地下水的补给 B.减缓城区内涝C.增大城区空气湿度 D.加剧热岛效应解析:11.AC12.AD第11题,据图分析可知,这段时期郊区湿地(水域)增多,生态环境优化;城区耕地面积变化率最大;城区植被(林地、草地)覆盖率减少。第1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城区植被覆盖率减少,导致下渗减少,会减少城区地下水的补给,加剧热岛效应。三、综合题13.(2018·苏常锡镇四市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城市化,造成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是表示热岛效应的重要指标,用城市和郊区的气温差值表示,图1为1961~2015年上海市热岛强度变化。材料二上海市是我国著名的制造业中心,图2为该市主要制造业基地分布示意图。“1+6”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总面积2.9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5400万,该都市圈正努力打造60~90分钟交通圈,形成“同城效应”。(1)城市热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图1中1961~2015年上海热岛强度变化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解决城市热岛的重要措施。(2)图2中上海制造业基地分布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该市正在对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海与周边城市形成“同城效应”,其依据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6年崇明岛撤县设区,迎来发展新机遇,未来将建设成为国际生态岛,请你就“协调城市化发展与建设国际生态岛”这一话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城市热岛是指城市中心区域的气温高于郊区;直接据图分析可知上海热岛强度变化特征为波动上升;可从生态、产业结构和人口数量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措施。第(2)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制造业基地分布的特点是沿江、沿海、沿交通线;从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品牌意识和城市协同发展等方面采取的措施。第(3)题,“同城效应”的条件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等便利的对外联系方式;影响从有利(扩大生活圈和文化交流等)和不利(增加交通成本)两方面分析。第(4)题,从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城市中心区域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波动上升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建设通风廊道;调整能源结构;控制市中心人口密度(2)沿江、沿海、沿交通线加大技术创新,打造品牌;延长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制造业升级,发展高端、智能化工业;加强与长三角周边省区的协同发展(3)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扩大出行范围,扩大生活圈;有利于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但是增加交通成本(4)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城市化;发展休闲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开发。14.(2018·如东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科教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还是重要的经济、交通、旅游中心。北京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京津与冀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如图示意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2012年)和京津冀两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1)分析京津与冀之间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异。(2)有专家建议把甲城市培育为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的新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的区位优势。(3)分析北京城市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解析:第(1)题,从城市化水平、起步早晚、城市发展规模大小等分析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异。第(2)题,从地理位置、功能、交通、发展基础等方面分析甲城市的区位优势。第(3)题,从城市功能、人口、规模和规划等方面分析北京城市化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控制规模、分散城市功能和合理规划,建设卫星城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措施。答案:(1)京津:城市化起步早(或起步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发展规模大(或过大)。冀:城市化起步晚(或起步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规模小(或城市数量多但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