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_第1页
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_第2页
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_第3页
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_第4页
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1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几个物理量P:自旋角动量m:磁距m=rPr:磁旋比,对同一原子核而言,为常数,r越大表明其磁性越强,越易检测P

h/2

P

普朗克常数2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前言核磁共振技术发展简介第一节NMR基本原理第二节核磁共振氢谱第三节图谱解析3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前言用传统的化学方法解析结构,方法繁琐,用量大,耗时长如:鸦片中吗啡的结构确定,用了150年时间,直到20世纪50年代。现代波谱学发展为结构解析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四大光谱:UV、IR、NMR、MS–UV:是否含有发色团、助色团–IR:具有何种官能团–MS:分子量,结构碎片–NMR:结构解析的主要手段解决立体构型问题的:CD、ORD、X-射线单晶衍射ONHOHO吗啡morphine4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核磁共振技术发展简介技术发展194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F.

Bloch和哈佛大学EM

Pucell几乎同时观测了石蜡中质子的信号1951年, Arnold

发现乙醇的NMR信号及与结构的关系1953年, Varian公司试制了第一台NMR仪器30MHz(CW-30MHz)1970年,PFT-NMR发展成熟1980年后,2D-NMR技术发展成熟近年来,3D,多维NMR发展成功,可用于DNA、多肽、蛋白的结构解析,但尚未达到常规使用的阶段NMR现象发现于1945年,发展迅速,已成为当代研究物质结构最有力的工具。5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核磁共振技术发展简介NobelPrize:•1943O.Stern---测定质子磁距•1944I.I.Rabi---测定原子核磁距的共振方法•1952F.BlochandE.M.Pucell(美国)---核磁共振现象•1991R.R.Ernst(英国)---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2002K.WÜTHRICH(瑞士) ---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6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第一节NMR基本原理7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NMR信号是如何产生的?8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具有自旋,其中的质子、中子与电子一样具有自旋运动, 旋转时能形成环电流,产生一个小磁场,产生磁矩。9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可用自旋量子数(I)表征I----取决于质量数和原子序数NMR主要研究对象:I=1/2的核,如1H,13C,15N,19F,31P质量数原子序数INMR信号电荷分布偶数偶数0无均匀偶数奇数1,2,3,…有不均匀奇数奇数或偶数1/23/2,5/2,…有有均匀不均匀一、原子核的磁距(核磁)原子序数--一个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10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元素周期表11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2、原子核的进动当核磁矩与外加磁场指向成一夹角时,则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核磁矩将围绕外加磁场进行进动,称为拉莫尔进动(lamorprocession)进动频率:w =H0g/2p二、原子核的进动Ho

o

12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自旋核形成的核磁矩可看成是个小磁针,没有磁场时,排列混乱。当置于外加磁场下,磁矩沿外加磁场方向被迫有序分布,产生能级差异二、原子核的进动高能态,不稳定取向与H0相反低能态,较稳定取向与H0相同13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二、原子核的进动自旋取向 m------磁量子数自旋核在外加磁场H0作用下,发生自旋取向,取向是量子化的当置于外加磁场H0中时,相对于外磁场,可以有(2I+1)种取向,氢核I=1/2,故有两种取向(两个能级):与外磁场相反,能量高,磁量子数m=-1/2;与外磁场平行,能量低,磁量子数m=+1/2;14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能级的跃迁只能发生在相邻能级上 ⊿E=hH0g/2π能级差越大,吸收能量越多,越灵敏。在不同磁场下的能级差异,随磁场大小而改变:H0↑,NMR分辨率提高二、原子核的进动15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在外磁场中,原子核能级产生裂分,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需要吸收能量(由射频振荡线圈产生电磁波所提供)三、核的跃迁与电磁辐射(共振)跃迁实质:m=1/2进动锥面翻转到m=-1/2进动锥面的过程。16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三、核的跃迁与电磁辐射(共振)在静磁场中,具有核磁矩的原子存在不同能级,运用某一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来照射被测样品,并使供给的能量满足于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原子核即可进行能级之间的跃迁,这就是核磁共振。综上所述,共振条件如下:磁性原子核-----》磁矩外磁场------》能级裂分;(3)照射频率=自旋核的进动频率17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在1.4092特斯拉的磁场,各种核的共振频率为:1H13C19F31P60.000MHZ15.086MHZ56.444MHZ24.288MHZ对于1H核,不同的频率对应的磁场强度:射频磁场强度400.9400601.40921002.35002004.70003007.100050011.7500三、核的跃迁与电磁辐射(共振)B0

2

0

18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扫频—固定磁场强度,改变射电频率对样品进行扫描扫场—固定射电频率,改变磁场强度对样品进行扫描核磁共振仪的工作方式对于同一种核

,磁旋比

为定值,

B0变,射频频率

变;氢核(1H):1.409T2.305T共振频率共振频率60 MHz100MHz不同原子核,磁旋比

不同,可以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分别得到不同原子核的核磁共振谱;氢核(1H):4.690T碳核(13C):4.690T共振频率共振频率200MHz50MHz19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现代核磁共振仪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仪(PulsedFourierTransformNMRSpectrometers--PFT

NMR)固定磁场,由超导磁铁产生脉冲方波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信号)经傅立叶变换得到NMR图谱核磁共振仪的工作方式20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NSBoB1DetectorFrequencyGeneratorRecorderMagnet核磁共振仪的原理图21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核磁共振仪的原理图22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23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24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屏蔽效应H核在分子中不是完全裸露的,而是被价电子所包围的。因此,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由于核外电子在垂直于外加磁场的平面绕核旋转,从而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感生磁场H

。这样,H核实际感受到的磁场强度为:NMR的实现:HN=hu/2p(1-s)s↑→HN↑,即NMR信号出现在高磁场四、屏蔽效应及其影响下的核能级跃迁H实

H0

H'

H0

H0

H0(1

)σ为屏蔽常数25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1、Boltzmann分布当一群数目很大的I=1/2原子核在恒定的外磁场中,这些核有两种取向:m=+1/2m=-1/2热平衡时,两种取向的原子核分布服从Boltzmann分布,五、核的宏观磁化量26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1、Boltzmann分布对1H核而言,N+1/2N-1/2五、核的宏观磁化量=1.000009N+1/2----低能态核数目N-1/2----高能态核数目1百万个质子中两者数目差别为10个低能态的核数目略多于高能态的核---跃迁存在可能两种能态分布相差甚微,跃迁几率很少—灵敏度很低27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2、驰豫高能态的原子核通过非辐射形式放出能量而回到低能态的过程①自旋一晶格驰豫(纵向驰豫)高能态的原子核将能量以热能形式传递给周围的环境而回到低能态,②自旋一自旋驰豫(横向驰豫)核自旋之间进行的内部内能量交换,高能态的将能量传给低能态的核,使高能态核变成低能态,低能态变成高能态。五、核的宏观磁化量28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3、脉冲技术PFT-NMR的工作方式原理:1个脉冲覆盖了核磁共振所有的频率范围,在短时间内完成共振,大大缩短测试时间FT*=tp五、核的宏观磁化量29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4、傅立叶变换FourierTransform五、核的宏观磁化量30核磁共振波谱波谱分析课程5/8/20241、NMR的灵敏度n------自旋核数目,与天然丰度、样品量、分子量相关13C天然丰度:1.107%1H天然丰度:99.985%r------磁旋比,与自旋核有关的常数13C=

6.728×1041H

=26.753×104rad/srad/s13C-NMR灵敏度为1H-NM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