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十六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十六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十六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十六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十六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吉林市第十六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时期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是()①戚继光抗倭②郑成功收复③雅克萨之战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面三幅漫画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运动3.毛泽东曾经说过:“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下列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B.都大力主张“实业救国”C.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D.都提出了“自强”和“求富”的口号4.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这两个建议的目的在于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繁荣思想文化 C.扩大地方权力 D.强化大一统5.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对材料中“去得好”理解不正确的是A.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B.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C.达成《双十协定》D.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6.英雄人物推动历史的发展,对以下人物评价正确的是A.华盛顿——南美解放者B.玻利瓦尔——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C.马克思——美国国父D.拿破仑——后期战争具有侵略性7.下列两段文字反映了新文化运动A.提倡新道德,抨击旧道德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8.《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典故,意在表现关羽的豪迈之气。但《三国演义》作为文学作品,很多典故与历史事实并不完全相符。下列能说明这一典故有悖于事实真相的是A.华佗生活在东汉B.华佗创立了五禽戏C.华佗发明麻沸散D.华佗擅长内科手术9.某同学选用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10.1933年,在一片萧瑟凄凉的危机景象中,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大胆试验,实施“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A.调整农业B.整顿金融业C.兴办公共工程D.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11.“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们可以杀戮,但不可低头”后人将之归结为五四精神。那么你认为五四精神的实质是A.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B.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C.誓死力争的爱国精神D.知难而进的无畏精神12.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考试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这一制度形成于A.汉朝B.隋朝C.宋朝D.明朝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民族团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清朝前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管辖,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各举两例)清朝统治者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什么?14.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从1921年创立至今,已走过97年的光辉岁月,历经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幼年走向成熟,从在野走上执政的艰难历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2)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遵义会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3)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制、一人独裁”。国共通过一次“谈判桌上的较量”之后,又进行了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最终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请问:1945年国共“谈判桌上的较量”的结果如何?在随后的三年军事较量中,国共在徐州地区展开的重大战役是什么?15.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1662年,郑成功收复,驱逐了荷兰殖民者,1684年,清朝设置府,隶属福建省;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而①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不符合题意。由此分析发生在清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是②③④,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D【解析】

题干给出的“肥猪赛大象粱”“一个萝卜千斤重”的图片文字明显非常夸张,这是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的表现。“大跃进”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所以D项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是涉及土地所有权转换的问题,A项不符合题意;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B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时期的时间是1953年—1956年,而“大跃进”是1958年,C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D。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不正确,张謇不是洋务派的代表,B.都大力主张“实业救国”,不正确,张之洞没有提出实业救国,C.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是正确的,他们都创办了近代工业,D.都提出了“自强”和“求富”的口号不正确,张謇没有提出,不是二者的共同点。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4、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大一统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等方面。在政治上,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使诸侯国越分越小,解除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如题干所述,西汉实施的上述措施的目的是强化大一统.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5、D【解析】

题目材料中毛泽东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可知谈论的是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反映的是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终签订了《双十协定》,因此A、B、C说法正确。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的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重庆谈判无关,因此说法不正确的是D。故选D。【点睛】这道题首先要注意题目问的是“理解不正确”的。再结合题干时间是1945年,而D选项发生在1947年。6、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拿破仑战争在前期是正义的民族战争,后期具有侵略性,故D符合题意。南美解放者是玻利瓦尔,华盛顿是美国国父,马克思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故ABC评价不正确,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拿破仑战争在前期是正义的民族战争,后期具有侵略性。7、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两段文字反映的是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对比,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提倡新道德,抨击旧道德、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佗是东汉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华佗重视疾病的预防,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被称为“五禽戏”,用以锻炼身体.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9、A【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宋代商业发展,出现商标、交子等,《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描绘东经汴河沿岸商业繁华景象的不朽作品,南宋海船等说明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的繁荣。故A正确。材料只反映的是宋朝的情况,故排除BC项。材料没有反映大都的情况,故排除D项,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掌握情况。宋朝时期,商业繁荣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纸币。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描绘东经汴河沿岸商业繁华景象。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做出正确的分析。10、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缓解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新政的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整,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故D符合题意;调整农业、整顿金融业、兴办公共工程是罗斯福新政在其他方面的措施,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1、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的爱国口号,面对列强的强权,爱国学生发起的这场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材料体现了围绕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誓死力争的爱国主义精神。故选C。12、B【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中“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是指科举制,隋炀帝时创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平定准葛尔贵族、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建立对达赖、班禅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2)联络少数民族贵族感情,达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3)恩威并重(书上)或刚柔并济(教参中)【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天山北路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叛乱。乾隆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乾隆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叛乱后,重新统一新疆,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代建立对达赖、班禅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2)依据所学可知,清朝统治者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主要目的是联络少数民族贵族感情,达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3)依据所学可知,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恩威并重。14、(1)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签订《双十协定》;淮海战役。【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会议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2)依据所学可知,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