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市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高州市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高州市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高州市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高州市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高州市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倭仁为反对1867年同文馆决定招收科甲正途人员学习算学而上奏说:“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由此可推断倭仁属于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2.史书记载,康熙皇帝在听完监生孔尚任讲完《大学》首章后,在宣谕中讲到“欲加赞颂,莫能名言,特书‘万世师表’四字悬额殿中”,他所赞颂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墨子3.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4.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A.1916年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B.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C.1942年,中、苏、英、美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D.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5.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对策。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C.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D.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建立6.“它遵循古代罗马“法典”的传统,它所表现出来的启蒙和解放,对于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寻求自由与解放的人民,都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对于任何想建立新的法律秩序的人民也其有极大的益处。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文中的“它”是A.《查士丁尼法典》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人权宣言》7.《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小说内容提到主人公鲁滨逊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这一情节反映世界近代早期的历史现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市民阶级逐渐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提倡发扬人的个性,享受现世生活C.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早期殖民掠夺D.鲁滨逊是南方种植园主8.小组讨论时,小红和小亮就某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见下图)。他们讨论的问题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两极对峙格局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D.世界多极化趋势9.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这一思想与下列哪一项外交思想相吻合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多边外交10.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文献是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共产党宣言》11.红军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长征途中的下列事件①四渡赤水②渡过湘江③巧渡金沙江④会宁会师⑤爬雪山过草地⑥飞夺泸定桥。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⑤⑥③①②C.②①③⑥⑤④D.②①③⑤⑥④12.1949年10月1日,许多报刊杂志围绕下图中的历史事件刊登了这样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这句话的准确解释是()。A.中国从此没有战争,长期处于和平状态B.中国领土全部解放,祖国实现完全统一C.中国人民从此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D.中国从此成为世界强国,屹立世界东方13.小李同学正在学习“三角贸易”“无敌舰队之战”“三次英荷战争”“东印度公司”等资料。小李同学正在探究的总体主题应是A.奴隶贸易B.殖民战争C.英国的殖民活动D.“海上马车夫”荷兰14.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面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15.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对材料中“去得好”理解不正确的是A.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B.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C.达成《双十协定》D.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16.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因内容新颖,深受欢迎;以后又陆续出版了整套初等、高等小学教科书,除国文外,还包括修身、算术、农业等。这些教科书的出版A.说明了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B.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C.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D.适应了近代教育发展的需要17.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中说:“希腊式=优美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沉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是一首富丽堂皇的交响乐。”下列建筑不属于“罗马式”的是A.帕特农神庙B.万神殿C.大竞技场D.凯旋门18.某历史老师在教学中风趣地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形成的过程中,20世纪50年代充其量只能算“半球化”,只有到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20世纪50年代全球经济“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B.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C.两极格局的存在D.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9.“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宋朝船队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遇到隐晦天气,使用的判定方向的仪器是()A.指南针 B.司南 C.计程仪 D.探测仪20.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A.顽固派B.维新派C.洋务派D.革命派21.哥特式建筑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最明显的是高耸入云的尖顶,最典型的是巴黎圣母院(如图一)。15﹣19世纪,这种建筑风格发生了变化,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尖顶,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如维琴察圆厅别墅(如图二)。这种建筑风格的变化表明()A.人们彻底摒弃了宗教神学 B.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C.罗马古典文明的真正回归 D.美学发展改变了设计理念2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西汉时,长江以南地区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B.三国两晋南北时期,南方旱作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成熟C.唐朝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繁荣23.秦、隋、元是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点,主要表现为:()①都是由汉族人建立的统一政权。②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③都对进行了有效的管辖。④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权制度。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4.1905年清廷诏令停摆科举,正式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一制度正式确立于下列哪位君主在位期间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完成下面问题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二战规模扩大的历史事件: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二战转折点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二战欧洲战争结束的历史事件:26.《________》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27.历史的记忆,需要特定形式的传承。“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将“”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历史价值的评价。“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宣读《和平宣言》,我们永远铭记的国殇是。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大事年表1603年詹姆斯一世继位为英国国王,实行君主专制统治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材料二1701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法案规定王位继承的条件和顺序。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离开本土。上述规定使王位继承权、国王的宗教信仰和活动范围都处于议会掌握之下。此外,法案还规定,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这就确立了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材材三英国的优越地位在18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材料一中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中的《权利法案》有什么联系?材料三中,促使英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原因有哪些?综上所述,你认为英国能够领先世界的原因有哪些?29.(6分)2019年3月24日,在尼斯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指出,今年是中法建交5周年,我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份访问法国,具有特殊意义。某历史小组开展“辛亥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主题探究活动,完成下面各题根据材料一、二,中国、法国资产阶级通过哪些途径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境况?下面是小华、小夏同学对辛亥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评述,请你谈谈这样评述的理由。小华: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小夏:辛亥革命没有完成革命任务,民主共和只是一块空招牌。结合史实分析,辛亥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共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0.(7分)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今年年会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这一主题契合了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等重要主张。请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着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材料一中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一观点的含义。材料二: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束20世纪初,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世界市场迅速扩大。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以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三:1975年,日本千叶市川崎炼铁厂将严重污染的铁矿石厂转至菲律宾,这个事件在当时的日本被认为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不致危害本国公民,又有充分理由向世人宣称,这是为发晨中国家提供了赚取外汇和工人就业的机会。﹣﹣《污染转移与生态殖民》根据材料三所盲,你是否认为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为什么?材料四: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注:中世纪指封建社会)。在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瞢两次与世界接轨,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是如何开始与世界接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又是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材料五: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盏,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根据材料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出立国的根本准则,在于崇尚礼仪礼节而不能崇尚权谋欺诈;国家根本希望,在人心而不在技巧奇艺。这可以看出此人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的,因此此人属于顽固派,故A符合题意;B.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不符合题干。故B不符合题意;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题干并未提及。故C不符合题意;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题干并未提及。故D不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B【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孔子是中国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中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等主张对中国教育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B选项符合题意。老子是道家代表,A项不合题意;韩非子是法家代表,C项不合题意;墨子是墨家学派代表,D项不合题意。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3、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同一事件,不同的阶级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中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革命史观必须坚持。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故D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就是持这种观点,胡适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实际上是跟新文化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新丈化运动对于东西方文化有过度否定和过度肯定的不正确倾向,就是过度地否定东方文化,过度地肯定西方文化;但是这不是对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就算它有这个问题的话,它也只是一个次要的方面,而不是主要方面,故B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转折点,这不是无产阶级党史的观点,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坚持无产阶级党史的观点,从无产阶级领导角度来思考五四运动。4、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属于“观点”,故正确答案为D。A项是对凡尔登战役的描述;B项是对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描述;C项是对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性事件的描述。ABC选项都是对史实的表述,而不是观点,故选D。5、B【解析】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的是罗斯福新政,日本和德国建立法西斯的统治,实行专政统治。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是在经济危机之前,和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所以B项错误,CDA正确。故选B。6、C【解析】

依据题干“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拿破仑法典》,这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成为各国立法的典范,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解析】

据题干材料《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小说内容提到主人公鲁滨逊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分析可知,该材料反映了近代欧洲的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早期殖民掠夺。这一重大历史现象给欧洲带来巨大利润,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8、A【解析】根据题干小红和小亮就某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维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平衡,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危机的发展,以及帝国主义国家间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自30年代起,该体系被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一系列侵略行径所打破。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A。9、B【解析】

据材料中“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可知,这与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相吻合,1955年,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亚非国家团结共荣”之同,存“各国社会制度”之异,“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B符合题意;ACD项与题干中观点不符,排除。故选择B。10、D【解析】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符合题意;《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A排除;《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资产阶级文件,B排除;《拿破仑法典》是1804年拿破仑颁布的文件,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立法的典范,C排除;故选D。11、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经过是从瑞金出发,渡过湘江,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三军在会宁会师。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故答案是C。12、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是1949年的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故C符合题意;中国从此没有战争,长期处于和平状态、中国领土全部解放,祖国实现完全统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强国,屹立世界东方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3、C【解析】

根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三角贸易”又称奴隶贸易,英国在三角贸易中后来居上,成为主要经营者;“无敌舰队之战”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西班牙“无敌舰队”激战,在此次海战中,英国以少胜多,西班牙“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此后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三次英荷战争”是英国与荷兰为争夺殖民地与海上贸易霸权发生的战争,最终荷兰战败,英国取得了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成立的垄断东方贸易的公司,东印度公司不仅掌握贸易垄断权,而且在印度还有自己的军队,设立审判法庭,成为英国在印度殖民地的代理机构。综上所述,题中多种信息均与英国殖民活动有关,C项符合题意。奴隶贸易仅与题中“三角贸易”有关,对题意概括不全面,A项不合题意;殖民战争没有涉及到“三角贸易”“东印度公司”,且没有涉及到题中的共同信息英国,对题意概括不全面,B项不合题意;“海上马车夫”荷兰与“无敌舰队之战”、“东印度公司”等信息无关,D项不合题意。故正确选项应为C。【点睛】完成历史试题时,要注意对题意进行全面地理解与概括表达,不能断章取义。14、A【解析】

依据题文“1945-1949年的德国”“西德”“东德”,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开始,在冷战风云笼罩下,1949年西德和东德建立,从此,欧洲冷战对歭的局面基本形成,故A项符合题意;B项叙述中“柏林被分区占领”是可以从题文中读出的信息,但“局部热战”没有在欧洲出现,而是表现为美国侵朝战争、美国侵越战争等,但这些与题文中的时间段又不相符,故B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叙述在题文中未涉及,故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叙述中“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在题文中读不到这个信息,德国统一是在1990年,西欧走向联合是在20世纪六十年代,故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读取图文中的关键信息“1945-1949年”,这个时期内,德国被分区占领,冷战开始,西德和东德建立,还要结合所学联系冷战中还夹杂着的热战的表现。总之要对二战后冷战、争霸相关知识有个全面系统的掌握,做题时才能游刃有余。15、D【解析】

题目材料中毛泽东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可知谈论的是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反映的是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终签订了《双十协定》,因此A、B、C说法正确。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的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重庆谈判无关,因此说法不正确的是D。故选D。【点睛】这道题首先要注意题目问的是“理解不正确”的。再结合题干时间是1945年,而D选项发生在1947年。16、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因内容新颖,深受欢迎;以后又陆续出版了整套初等、高等小学教科书,除国文外,还包括修身、算术、农业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之后,兴办学堂,新式教科书也应运而生,这些教科书的出版适应了近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选项D符合题意;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洋务运动中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年)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7、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帕特农神庙的位置是雄踞雅典卫城顶部,它被誉为是“雅典的王冠”、“神庙中的神庙”。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花了约15年的时间才完成卫城重建工程。帕特农神庙不仅是城邦保护神雅典娜的庙宇,也是卫城的主题建筑和战胜波斯入侵的纪念碑,还是雅典作为全希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标志,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故A不属于“罗马式”建筑,故A符合题意;万神殿、大竞技场、凯旋门属于罗马建筑,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18、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是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形成,在经济全球化形成的过程中,20世纪50年代充其量只能算“半球化”,故C符合题意;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故A不合题意;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9、A【解析】

依据题干“航海的人辨别方向,夜晚看星星(辨别),白天看太阳(辨别)。”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期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A选项符合题意;司南是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之称,始于战国。B选项不符合题意;计程仪,是指一种测定船舶航速并累计航程的导航设备。19世纪出现近代计程仪。C选项不符合题意;探测仪与本题不相符,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0、C【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可知,李圭实际上喊出了洋务派的心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选项C符合题意;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但是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废除了变法诏令,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选项AB不符合题意;1911年孙中山等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A【解析】

依据材料“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尖顶,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古典柱式比例。”可以看出文艺复兴的建筑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人文主义精神,这种建筑风格的变化表明人们彻底摈弃了宗教神学,所以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2、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元朝交通发达,国家空前统一。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因此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选项D。西汉时,江南地区还未得到开发,故长江以南地区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的说法错误;三国两晋南北时期,南方旱作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成熟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项ABC不符合史实,都是错误的;故选D。23、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隋朝和元朝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都实行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故C正确。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三个朝代中只有元朝对进行了有效管辖。故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是比较异同题。这类题目是比较难的题目,要求学生的对所比较的事情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的局面。秦朝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隋朝时期采用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巩固统治。由此可知C正确。24、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2)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3)诺曼底登陆(4)斯大林格勒战役(5)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按照制定的“白色方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2)此题考查二战规模扩大的相关知识点。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德战争爆发,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军出动大批飞机,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3)此题考查诺曼底登陆的相关知识点。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处于东西南三面夹击之中,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4)此题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相关知识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此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5)此题考查德国投降的相关知识点。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订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进攻波兰;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6、《汉谟拉比法典》1787年美国宪法(或1787年宪法)【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该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确立了美国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27、(1)仁。(2)《史记》。(3)南京大屠杀。【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历史价值的评价。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史事。(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宣读《和平宣言》,我们永远铭记的国殇是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时间长达六周,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式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这就是南京大屠杀。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2)继承、巩固了君主立宪制政体。(3)19世纪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英国较早开始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4)有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工业革命等。【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英国大事年表”可知,这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美国、法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2)依据材料二信息“1701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法案规定王位继承的条件和顺序。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离开本土。上述规定使王位继承权、国王的宗教信仰和活动范围都处于议会掌握之下”可知,材料二继承、巩固了《权利法案》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政体。(3)依据材料三信息“英国的优越地位在18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并结合所学知,促使英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原因有19世纪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英国较早开始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4)依据所学可知,英国能够领先世界的原因有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工业革命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29、(1)发动武装起义;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资产阶级政权。(2)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3)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等。【解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可知,中国辛亥革命中通过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法国大革命通过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由此看出,中国、法国资产阶级通过发动武装起义;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境况。(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所以说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辛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