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虽有佳肴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虽有佳肴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虽有佳肴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虽有佳肴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虽有佳肴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虽有嘉肴《礼记学记》1/32教学目标了解常识识文断句疏通文意

学以致用2/32一初读课文展示预习3/32作品介绍《礼记》是战国到秦汉时期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文章汇编。汉代把孔子定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讲解是“传”或“记”,《礼记》所以得名,即对“礼”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4/32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学记》是《礼记》中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方面地说明了教育目标及作用,教育和教学制度、标准和方法,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5/32《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孔子曾子孟子子思四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6/32听读课文识文断句7/32嘉肴()自强(qiǎng)

兑命(

yuè)

学学半(

xiào

xué)教学相长(jiāo)(zhǎng)yáo8/32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2、有较强逻辑性,轻易背诵。9/32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0/32三默读课文疏通文意11/32文意疏通

以圈点、勾画、批注形式,结合课文下注释,将不能了解字词勾画出来。翻译标准:

1.逐字译文

2.直译为主

3.意译为辅

4.增添删补12/32用鱼肉做菜。(味道)甘美好处不通,了解不了。表示推测语气。大约,恐怕。说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乎”是一个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约说就是……吧。”(1)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6)故曰:教学相长也(7)其

此之谓乎即使吃,品尝最好道理所以,所以13/32疏通文意释美句参考译文

即使有美味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地方。知道了自己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不懂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相互促进。《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二分之一。”大约说就是这个道理吧。14/32疏通文意释美句

我会翻译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4、故曰:教学相长也。5、《兑命》曰:“学学半。”6、其此之谓乎?15/32疏通文意释美句

古今异义虽有至道(古义:今义:)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教学相长也(古义:今义:)即使即使甘美意义不通,了解不了困难促进增加16/32疏通文意释美句一词多义学学学半音xiào,教学学半向他人学习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约不知其旨也它17/32四再读课文探究问题18/32合作探究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道理?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二者相铺相成。)——重视实践,在学和教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19/32合作探究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类比论证。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叙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方法叫做“类比推理”。(用“佳肴”作喻,由浅入深,引出要论证道理。)20/32合作探究3、课文结尾引用《兑命》语句,有什么作用?——引用论证。短文阐述了中心观点——“教学相长”,再引用古代名言,来强化自己“教学相长”观点。21/32合作探究4、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升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了解不了地方,这么才能自我勉励,不停提升自己。22/32脉络梳理虽有佳肴类比引入逐层论证引用作结弗食佳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学学半,此之谓教学能相长实践出真知23/32小结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说理短文,本文在叙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出“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终归结到“

”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教学相长24/32五知识拓展25/32《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注释】君:这里意思是统治。兑(yue)命:《古文尚书》中篇名,也作《说命》。念终:一直想着。【译文】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知道道理。所以,古代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看成首要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约就是说这个意思吧。26/32.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会学习人,老师费劲小,而自己收获知识却加倍地多,并要感激老师。不会学习人,即使老师很勤劳而自己收获知识却极少,还要埋怨老师。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单独学习而不与朋友切磋,就会孤陋寡闻。27/32

积累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3、教育教学九标准: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28/3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典出《礼记·中庸》:这说是为学几个递进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好奇心。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含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所以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问过以后还要经过自己思想活动来仔细考查、分析,不然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最终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29/32长善救失出自《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为:教书人,要善于发觉学生优点,而且能引导学生纠正自己失误过失。学习人有四种毛病,或者是不足之处,教育他人.传授知识人一定要知道。主要是人学习态度,有人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人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翻译:孤寡浅陋,视野不开阔);有人急于求成,专找捷径;有人畏首畏尾,遇难即止。这四种毛病,心思没有完全相同。教书人知道了这些人心思,才能对症下药,纠正这类毛病。教书人,就是善于发觉并纠正学子失误之人。30/32结合本身学习经验,请谈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