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总结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总结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总结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总结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总结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总结第1页问题整合通史坐标学科素养第2页通史坐标

强化时间把握趋势第3页问题整合中西对比阶段特征1.专题整合:中国历史上主要政治制度。(1)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时期两种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是周王分封诸侯一个制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西周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高无上,在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施郡县制。从秦朝到清朝,历朝统治者都在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权加强,相权减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减弱。(3)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暂时约法》,要求中华民国实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实施责任内阁制。后因为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制度徒有虚名。(4)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新中国成立早期,我国确立了三大民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4页2.中西对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代议制异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不一样点经济基础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行使权力主体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权力主体是全体人民资产阶级活动标准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制主要权力机构立法机关,除受人民监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制约,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行政、立法、司法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方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利益阶级本质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党活动方式实施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采取两党或多党轮番执政相同点二者都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由定时选举产生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个间接民主第5页——历史背景分析能力学科素养突破方法提升素养【经典例题】(·天津卷,14,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么,越来越多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中心城市。——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第6页【思维过程】1.明立意: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原因及背景。2.用所学:鸦片战争后,伴伴随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3.获信息:“原因”据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从近代中国大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及政府开展自强运动角度概括;“时代背景”为在西方侵略下,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答案:沿海和条约口岸贸易繁忙;政府自强运动(洋务运动)。西方势力侵入,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第7页【方法讲解】

背景与原因是高考考查主要内容,也是设问最常见形式,解答这类试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背景与原因:背景是指影响历史进程全部原因,既包含促进历史进程发展原因,也就是“原因”;也包含妨碍历史进程发展原因,所以,“背景”内涵比“原因”愈加丰富。(2)分析背景与原因应该掌握基本格式,很多试题就能够套用这些格式,从而使答案愈加完整:①从背景与原因结构讲,能够包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原因。②从背景与原因主次讲,能够包含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或者内因、外因;或者必定原因、偶然原因。第8页【针对训练】1.有学者对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每年数百个讨论议题进行统计发觉,包括中国或中国共产党议题,1945~1948年每年只有4~5个,而1949年便陡然增加到70个。这一改变主要原因是()A.中国政局改变 B.“冷战”重心东移C.朝鲜半岛分裂 D.意识形态相同解析:A1945~1948年中国处于国民党统治之下,1949年国民党统治被推翻,新中国成立后,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包括中国或中国共产党议题增多,A项正确;“冷战”重心一直在欧洲,B项错误;朝鲜半岛分裂与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包括中国或中国共产党议题增多无关,C项错误;双方意识形态一直相同,D项错误。第9页2.(·湖南常德一模)1954年10月5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专题汇报中提出: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置法学研究机构,提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详细筹备责任。此汇报背景是()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B.国家正在准备制订新宪法C.社会主义建设起步急需法律保障D.中央提出了发展科学文化“双百”方针解析:C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故A项错误;宪法应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而不是材料中“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故B项错误;1954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起步阶段,尤其是经济建设需要法律保障,故C项正确;“双百”方针于1956年提出,故D项错误。第10页3.(·四川卷,8)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引发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初()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解析:B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背景。从材料“《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准备要坐牢”能够看出社会舆论并不开放,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底,C项排除。从材料“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能够看出,当初中国依然没有冲破“两个凡是”禁锢,D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