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明水县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明水县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明水县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明水县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明水县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明水县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归类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项归类内容A复合肥料NH4HCO3、KNO3、NH4H2PO4B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C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D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Al(OH)3、NaHCO3、Ca(OH)2A.A B.B C.C D.D2.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H2O2和H2O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金属元素不同3.结合下表中所列物质的pH判断,在下列各组物质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变色、变蓝的是()物质酱油厕所清洁剂血浆牙膏肥皂水橘子汁草木灰水柠檬汁pH4.81.77.48.29.23.510.62.5A.柠檬汁、食盐水、厕所清洁剂 B.牙膏、蒸馏水、肥皂水C.草木灰水、蒸馏水、柠檬汁 D.橘子汁、食盐水、草木灰水4.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5%5.糖尿病患者应减少糖类物质的摄入。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储能物质。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A.米饭 B.蔬菜 C.鱼 D.鸡蛋6.文明洛阳,从我做起。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公交车能源更新,私家车限号出行 B.加大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工程C.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D.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蜡烛用来照明B.用酒精清洗掉粘在试管壁上的碘C.用镁粉制作烟花D.氮气用作保护气8.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 B.过滤C.稀释浓硫酸 D.收集氧气9.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B.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浑浊液体 B.取用大理石C.排水法收集氧气 D.滴管的使用11.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1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验氧气的性质B存放二氧化碳气体C蒸发操作D过滤操作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当温度低于20℃时,溶解度:a_____b(选填“>”或“<”或“=”,下同)。(2)t℃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加热至40℃(a、b不分解,水分未蒸发),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_____b。(3)40℃时,将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操作为_____或_____。14.汽车尾气在装有催化剂的净化器中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_____(2)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15.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____(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出一个即可)。16.俄罗斯方块你玩过吗?下面是为你设计的化学俄罗斯方块,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口"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②______(写出其中2条)。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_→F。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18.基本实验与原理分析:I.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2)选用装置①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能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____________性质。II.现有固体混合物(硝酸钾、少量氯化钠、泥沙),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把硝酸钾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步骤为:①_____________;②趁热过滤;③冷却结晶;④再过滤;⑤洗涤晶体;⑥干燥晶体;(2)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_____;(3)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4)洗涤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该口服液中的锌是指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葡萄糖酸锌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____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NH4HCO3中只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KNO3、NH4H2PO4含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B、酸雨是由于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的、臭氧层空洞是由于氟利昂等物质的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是由于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造成的,这些都是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符合题意;C、合金不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解析】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是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上的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H2O2和H2O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故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D【解析】

A、柠檬汁pH=2.5,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食盐水为中性溶液,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厕所清洁剂pH=1.7,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B、牙膏pH=8.2,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蒸馏水呈中性,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肥皂水pH=9.2,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不符合题意;C、草木灰水pH=10.6,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蒸馏水呈中性,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柠檬汁pH=2.5,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D、橘子汁pH=3.5,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蒸馏水呈中性,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草木灰水pH=10.6,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符合题意。故选D。4、C【解析】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正确;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正确;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3,故说法错误;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5%。故选C。5、A【解析】

A、米饭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B、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D、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A。6、D【解析】

A、公交车能源更新、私家车限号出行可以防止或减少空气的污染,不符合题意;B、加大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工程能防治水污染,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C、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能减少酸雨的形成,不符合题意;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但露天焚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符合题意。故选D。7、B【解析】

A、蜡烛用来照明时,需要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的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石蜡可燃烧是石蜡的化学性质;B、用酒精清洗掉粘在试管壁上的碘,酒精将碘溶解,只是物质的充分混合,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碘能溶于酒精是物理性质;C、镁的燃烧,生成氧化镁,是化学变化,用镁粉制作烟花利用了镁能燃烧的化学性质;D、氮气用作保护气,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B。8、D【解析】

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方法、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浓硫酸稀释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滤纸超过了漏斗的边缘,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容器内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进行收集,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9、C【解析】

A、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2,故选项说法正确。B、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选项说法错误。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0、D【解析】试题分析:过滤浑浊液体时不能直接将液体倒入漏斗内,应该用玻璃棒引流;取用块状固体时要将试管横放;用这套装置收集气体时,气体要从短管进;滴管的使用要注意悬空滴加,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故选D.考点:实验操作11、A【解析】

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等通常是指元素。

故选:A。12、D【解析】

A、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的更旺,故可以验证氧气的性质,故正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要瓶口向上保存,并盖上玻璃片,故正确;C、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正确;D、该过滤装置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加入a这种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解析】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当温度低于20℃时a曲线在b曲线下边,所以当温度低于20℃时,溶解度:a<b;(2)t℃时a、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加热至40℃,溶解度都变大,溶质和溶剂质量都没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还是相等,所以a=b;(3)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可以用加入溶质和蒸发溶剂的方法,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也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实现。【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4、原子【解析】

由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可知:2NO+2CO2CO2+N2(1)2个一氧化碳分子与2个一氧化氮分子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1个氮分子;其中有1个一氧化氮分子未参加反应;故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是:(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原子。15、Al3+和Fe2+小Fe十2AgNO3=Fe(NO3)2+2Ag【解析】试题分析: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3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Cu、Ag,铁粉过量,所以滤出固体中含Fe;反应后的溶液中即滤液不再含的Cu(NO3)2、AgNO3,而是含有生成的Fe(NO3)2;由于Al(NO3)3不与Fe发生反应,所以滤液中还含有Al(NO3)3;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Fe十2AgNO3=Fe(NO3)2+2Ag;Fe+Cu(NO3)2=Fe(NO3)2+Cu反应的铁与铜银的原子量关系可知:该两个反应发生时铁置换银与铜时反应的铁都小于生成的铜和银,溶液质量减小,;该过程中共发现两个反应:铁和硝酸铜的置换反应,铁和硝酸银的置换反应;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16、2NH4+2个二氧化硫分子Fe+2【解析】(1).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两个铵根离子:2NH4+;(2).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SO2表示2个二氧化硫分子;(3).元素化合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数值,正负号在左,数字在右。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Fe+2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ABCD装置漏气药品量不足向下【解析】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详解】(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是常温下发生的,故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ABCD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则说明有氧气存在,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装置漏气,②药品量不足。(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先除去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气体要从长管进,短管出,然后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导管口要长进短出,故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F。(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故收集方法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点睛】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18、锥形瓶2KMnO4K2MnO4+MnO2+O2↑②④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如熄灭,则满不易溶于水加热溶解漏斗防止硝酸钾析出,被过滤出来除去硝酸钾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