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O工艺不锈钢废水脱氮工艺设计13000字(论文)】_第1页
【A2O工艺不锈钢废水脱氮工艺设计13000字(论文)】_第2页
【A2O工艺不锈钢废水脱氮工艺设计13000字(论文)】_第3页
【A2O工艺不锈钢废水脱氮工艺设计13000字(论文)】_第4页
【A2O工艺不锈钢废水脱氮工艺设计13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23]。设计要求及工艺流程选择2.1设计原则进行金属加工企业的废水除氮的研究设计不仅需要可以保证该公司的废水可以符合《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2012),还需要尽量选择合适的处理不锈钢废水的碳源,处理废水的工艺也应当选择在除氮高效、技术成熟、运行成本较低的来选择。在选择处理废水的各个设备时,也应当选择能耗低,最好含有PLC控制的设备来进行废水的总氮处理,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2.2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2)《污水治理设计规范》(GBJ136-90)(3)《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2012)(4)《实用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手册》(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7)《钢铁工业废水治理及回用工程技术规范》(HJ2019-2012)(8)《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9)《三废治理手册(废水卷)》2.3设计规模及进出水水质2.3.1设计进水规模本工程处理对象出水水量10000m3/d,处理的水应当为原物化处理系统的正常出水。2.3.2设计进水水质脱氮系统废水设计进水浓度限值如下表:表1废水进水指标序号污染物名称物化出水单位1pH6-9-2悬浮物100mg/L3CODCr200mg/L4氨氮15mg/L5石油类10mg/L6氟化物10mg/L7总铁10mg/L8总锌2.0mg/L9六价铬0.5mg/L10总铬1.5mg/L11总镍1.0mg/L12总氮2000mg/L13水温15-25℃14盐分15000mg/L2.3.3设计进出水水质废水经处理后,废水中各项指标达到《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2012)中表2间接排放标准后排入当地污水管网,具体标准见下表。表2污水排放标准序号污染物名称物化出水单位1pH6-9-2悬浮物100mg/L3CODCr200mg/L4氨氮15mg/L5石油类10mg/L6总氮35mg/L7BOD5100mg/L2.4处理工艺的选择2.4.1A2/O脱氮工艺A2/O工艺作为一种常用的二级污水处理工艺,有同步脱氮除磷之用,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十分常见;后续增加深度处理后,中水回用可以使用这些污水。2.4.2多级脱氮工艺多级脱氮工艺包含除碳和脱氮两个部分。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在好氧条件下去除一部分碳源污染物如BOD5,脱氨基作用可以在氨化细菌的参与下完成,并且硝化作用可以在硝化和亚硝化细菌的参与下完成;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反硝化作用则是经过反硝化细菌的参与完成。2.4.3生物膜脱氮工艺生物膜脱氮工艺是内碳源生物脱氮,需回流硝化段混合液,以提供硝酸盐,无需污泥回流,采用生物滤池的形式。这种方法因其处理效率稳定,适应水质环境能力强且运行管理方便而被广泛采用。2.4.4HDN工艺近年来,新型脱氮工艺一直在研究和发展中,总氮的构成成分不单一,其中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比较成熟,目前总氮超标的原因更多的是硝态氮超标,就这一问题,湛清环保突破原有的技术,研发HDN工艺,重点针对硝态氮超标的处理。2.4.5最终工艺选择由于废水中含氮的主要形态为硝态氮,因此下文中以硝态氮来代替总氮来进行设计说明。本方案是针对硝态氮去除的专项方案,该工程原水为物化处理设施的正常出水,各项指标均需满足该工程的进水指标,否则会严重影响该设施的正常运行,并且造成反硝化菌的死亡(需重新培养)。脱氮原理:脱氮工艺的原理是反硝化细菌对硝酸盐的异化过程。反硝化细菌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硝酸盐转化产生的氮气,从水中逸出并最终从系统中去除。反硝化菌的种类繁多,如变形杆菌、微球菌等,利用硝酸盐还原法生产能量。好氧反硝化菌是一种复合菌。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而溶解氧不应超过0.2mg,否则脱硝过程会停止。反硝化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从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第二步是从硝酸盐转变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氮氧化物。以上的过程被称为异化过程。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是同化过程,细菌将硝酸盐转化成氨氮用于自身细胞合成。反应过程可见绪论。经过反复查阅文献拟选择A2/O工艺作为污水脱氮的主要工艺。因为要想脱氮效率高,必须要外部投加一定的外加碳源来保证废水的C/N合适。关于碳源的选择,由于每种碳源各有利弊,则需要经过实际情况来选取合适的碳源如常用的碳源就有葡萄糖、甲醇等。以甲醇作为碳源,普遍认为甲醇作为外加碳源具有运行费用低和污泥产量小的优势,甲醇作为碳源时,要在合适的碳氮比才有比较好的脱氮效果。当然把它用作外加碳源也有一定的弊端:甲醇作为一种化学药品,成本较高,反应时间慢,而且大部分微生物不能使用甲醇作为碳源,当加入甲醇时,往往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而且甲醇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长期以甲醇为碳源对后续尾水处理带来不便。以乙酸钠作为外加碳源,它的优点是可以立即响应反硝化进程,水厂可以将乙酸钠作为应急处置时使用。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它作为外加碳源反硝化速率不如甲醇,但是由于其无毒,污泥产率与甲醇相差不大,所以认为是一种极佳的甲醇的替代碳源。当把乙醇作为碳源,电子受体是硝酸盐时,也要保证在最佳碳氮比下投加,碳源不足的话亚硝酸盐就会积累。但使用乙酸钠要考虑以下3点:乙酸钠由于当量COD低,而且大多数乙酸钠溶液是20%、25%、30%的液体,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运输费用高,不能远距离运输。使用乙酸钠作为外加碳源投加后,污泥产生量多,导致处理污泥的费用昂贵;价格较为昂贵,大规模地使用乙酸钠作为外加碳源对于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是不太可行的。葡萄糖等为代表的糖类物质尽管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外加碳源,可是,由于糖类极易引起细菌的大量繁殖,导致污泥膨胀,出水中COD的值也因此增加,继而影响出水水质,同时,与醇类碳源相比,更容易产生亚硝态氮积累这一现象也是把糖类物质作为外加碳源的一大弊端,所以,大量使用葡萄糖作为外投碳源也是不值得提倡的。同时,投加葡萄糖需要现场配置成溶液,劳动强度大,投加精准性差,大型污水处理厂无法使用。工业葡萄糖含杂质多,食品葡萄糖价格贵。随着污水脱氮要求的提高,新兴起专业生产碳源的企业,他们对一些农业生活中产生的肥料如玉米秸秆等,通过通过生物工程产生小分子有机酸、醇类、糖类。它具有更容易被微生物利用,使用成本较低的优点,具备极高的性价比。生物质碳源有如下弊端:产品的稳定性有待提高,例如需要每次使用前要检测每一批次产品的当量COD。第3章构筑物的设计3.1格栅的设计计算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10000栅前流速:v1=0.8m/s栅条宽度:s=0.01m,格栅间隙:e=20mm,进水槽宽:B1=0.25m2)设计计算栅条间隙数:n(n取12个)栅槽宽度:B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其中α1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L12过栅水头损失h1,而由于栅条形状为矩形截面,因此k=3.36vℎ式中:k: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格栅阻力增大的系数;h0:计算水头损失,m;ε=β: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的阻力系数,当为矩形断面时β=2.42栅后槽总高度H:取栅前渠道超高ℎ2=0.3H栅后槽总高度:H=格栅总长度:L=L格栅采用机械清渣,选用ZW-250-420-20型不锈钢耐腐蚀水泵2台,一用一备。污水提升泵选取2台ZW-250-420-20型无堵塞自吸污水泵,一用一备。该泵性能见表3。表3ZZB型无堵塞自吸污水泵性能参数型号流量Q(m3/h)扬程H(m)转速N(r/min)电动机功率(Kw)自吸高度(m)ZZB-18420202900555.53.2沉淀池设计计算污水总量:100003/s,设计四座池子,单池设计流量为0.029m3/s主要尺寸计算1)池表面积:A式中:A——池表面积,m2;Qmax--最大设计流量,/s;q’——水力表面负荷,本设计/·h 2)单池面积:本次拟设计四座辐流式沉淀池A3)池直径:D=4A4)沉淀部分有效水深:ℎ式中:t——沉淀时间,本设计取t=2h5)沉淀部分有效水深:取池底坡度I=0.05ℎ6)泥斗高度:设r1h7)沉淀池总高度:H式中:沉淀池总高度;h——沉淀池超高,取h——缓冲层高度,取。8)沉淀池池边高度:H9)径深比校核:Dh2=122.0=6.0 ,( 一般为10)每天污泥量:根据经验估算,每1万t污水产含水率80%污泥6t-10t(取6t)11)污泥斗容积:V12)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V13)污泥总容积:V=14)二沉池进水管路计算=0.6~sV=0.2~s3=0.1V4=0.05m/sm池内管路的计算及校核15)进水管:取D1=250mmV1=4QπD12=16)进水竖井:取D2=400mmV2=4QπD22=设v3’=0.11m/s,可算出中心管开孔数:n=取5个则D417)挡板的设计挡板高度h’:穿孔挡板的高度为有效水深的 1/2—1/3,则h'=挡板上开孔面积总面积的10~20%纪委穿孔面积,本次设计取值为15%,则:F开孔个数孔径为100mm,则:n=4F'拦浮渣设施要想降低后续构筑物的负荷,需要在出水堰前设置浮渣挡板。浮渣一般用刮板收集,而刮渣板大部分都是装在刮泥机行架的一侧。出水堰的计算单池设计流量:19)环行集水槽的设计环行集水槽内流量:本设计采用的是单侧集水的周边集水槽,每侧只有一个总出水口。集水槽宽度为:b=0.9(k式中:b——集水槽宽度k——安全系数,采用1.5~1.2,本次设计取k=集水槽起点水深为:h集水槽终点水深为:h设计中取出水堰后自由跌落0.1m集水槽高度0.1+0.23=0.33m,取0.4m20)校核:当水流增加一倍时,21)出水溢流堰的设计:采用出水三角堰(90°)堰上水头H=0.5m(H2O)每个三角堰的流量1:q三角堰个数n1:三角堰中心距:22)二沉池出水管路计算出水管管径D=200mmv=23)排泥装置沉淀池采用的是中间传动刮泥机,在刮泥机的底部安装刮泥板和吸泥管,它利用静水压力将污泥压入污泥槽,污泥沿着进水竖井中的排泥管泥排出池外。排泥管管径200mm,回流污泥量ss24)集配水井的设计计算配水井中心管直径D23式中:v2——中心管内污水流速一般≥3Q——进水流量设计中取v配水井直径D3=4Qπv3式中:v3——配水井内污水流速(m/s),一般采用0.2~0.4m/s D3——配水井直径(m)设计中取v3=0.3m/s集水井直径D1=4Qπv3式中:v1——集水井内污水流速(m/s),一般采用0.2~0.4m/s D1——配水井直径(m)D3——配水井直径(m)设计中取v1=0.25m/s总出水管取总出水管管径DN300mm,v=0.82m/s,集配水井内设有可以用于超越的超越阀门。3.3A2/O工艺生化池设计1)设计最大流量Qmax=15000m3/d=625m3/h=0.174m3/s2)进水水质要求表4 进出水水质指标及处理程度CODCrBOD5NH3-NSS进水水质(mg/L)20010015100出水水质(mg/L)40201020处理程度(%)80%80%33%80%3)设计参数计算BOD5污泥负荷N=0.13kgBOD5/(kgMLVSS·d)回流污泥浓度XR=9000mg/L污泥回流比R=50%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污泥浓度)X=设MLVSS/MLSS=0.75挥发性活性污泥浓度XNH3-N去除率e3.4A2/O曝气池计算总有效容积V反应水力总停留时间t=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厌氧:缺氧:好氧=1:1:4厌氧池停留时间t厌=缺氧池停留时间t缺=好氧池停留时间t好=反应池有效深度H=3m取超高为1.0m,则反应池总高H反应池有效面积S设厌氧池1廊道,缺氧池1廊道,好氧池4廊道,共6条廊道。廊道宽4.5m。则每条廊道长度为L=S7)尺寸校核L查《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长比宽在5~10间宽比高在1~2间可见长、宽、深皆符合要求3.5反应池进、出水系统计算1)进水管进水通过DN500的管道进入厌氧—缺氧—好氧池首端的进水渠道。反应池进水管设计流量Q=管道流速v管道过水断面面积A=管径d=取进水管管径DN500mm校核管道流速v=Q2)进水井污水进入进水井后,水流从厌氧段进入设进水井宽为1m,水深0.8m井内最大水流速度v=反应池进水孔尺寸:取孔口流速v=0.4m/sA=孔口尺寸取0.3×0.3m,则孔口数n=3)出水堰。按矩形堰流量公式:Q堰上水头H=式中 b=4.5m——堰宽,m=0.45——流量系数,H——堰上水头高,m4)出水井设流速v=/s,则过水断面积A=出水井平面尺寸取为:1.0×1.0m5)Q设管道流速v=0.8m/s管道过水断面积A=管径d=取出水管管径DN1000mm校核管道流速v=Q6)剩余污泥量降解BOD所产生的污泥量W内源呼吸分解泥量W不可生物降解及惰性悬浮物(NVSS)W剩余污泥量W3.6反应池回流系统计算1)污泥回流污泥回流比为50%,从二沉池回流过来的污泥通过1根DN200mm的回流管道分别进入首端的厌氧段。反应池回流污泥渠道设计流量Q2)混合液回流混合液回流比R内=200%混合液回流量Q混合液由2条回流管回流到厌氧池单管流量Q单=泵房进水管设计流速采用0.9m/s管道过水断面积A=管径d=取泵房进水管管径DN500mm3.7厌氧缺氧池设备选择1)厌氧池、缺氧池搅拌设备查《实用环境工程手册》,选取JBG-3型立式环流搅拌机4台,该机的性能参数及外形参数分别列于下表5中表5 JBG-3型立式环流搅拌机性能参数配用电动机/(kW/P)单机服务范围最大插入水深/m重量/kg最大面积/m3最大宽度/m最大深度/m3/820014可调1~4.5m可调4102)污泥回流泵反应池回流污泥渠道设计流量Q在回流泵房内安装21使用1备用,水泵扬程是通过竖向流程来确定的。型潜水排污泵,该泵的性能参数表6中:表6 200QW400-10型潜水排污泵性能参数流量/(m3/h)扬转速/(r·min-1)功率/kW效率/%重量/kg轴功率配用功

40010147013.0918.581.2660混合液回流量Q混合液由2条回流管回流到厌氧池单管流量Q单=在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设3台潜污泵(2用1备)选泵:查《实用环境工程手册》,选取250WL675-10.1型潜水排污泵,该泵的性能参数表6中:表6250WL675-10.1型潜水排污泵性能参数流量/(m3/h)扬程/m转速/(r·min-1)功率/kW效率/%NPSHr/m重量/kg轴功率配用功率67510.173524.230773.412003.8A2/O工艺需氧量设计3.8.1需氧量计算1)平均时需氧量a’=0.5,b=0.15O2)最大时需氧量O3)最大时需氧量与平均时需氧量之比O3.9供气量采用HWB-2型微孔空气曝气器,每个扩散器的服务面积为 0.35m2,敷设于池底0.2m处,淹没深度为计算温度定为30℃。查表得20℃和30℃时,水中饱和溶解氧值为:CS(20)=/L;CS(30)=/L1)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的绝对压力P设空气扩散器的氧转移效率EA=12%O2)曝气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饱和度C换算为在20℃条件下,脱氧清水的充氧量设计中取α=0.82,β=0.95,ρ=1.0,C=2.0平均时需氧量为R最大时需氧量为R3)曝气池供气量曝气池平均时供气量为G曝气池最大时供气量为G3.10所需空气压力p=(式中h1+h2h3=3.8mh4=0.4m∆h=0.5m3.11风机选型选离心风机3台,2用1备,则每台风机流量G为:G曝气器出口压力取为根据供气量和出口压力,选择TSE-200型罗茨风机作为曝气处理的风机,风机有关性能参数列于表5中:表7 TSE-200型罗茨鼓风机性能参数流量/(m3/h)升压/kPa转速/(r·min-1)电动机机组最大重量/kg主机重量/kg型号功率/kW131410.1800Y225L-437112013203.12曝气器数量计算1)曝气器个数m=式中m曝气器数量,个;曝气器数量,1709.3÷3=570每个曝气头的服务积,取I=0.352m2;2)空气管路设置设置主管道1条;在相邻的两个廊道上设置1条干管,共2条;每根干管上设置15组曝气管,共15×12=180组;每组曝气管上设置9个微孔曝气器,共15×12×9=1620个3)q=4)微孔曝气器选型表 HWB-2型微孔曝气器规格及性能参数直径D/mm厚度/mm微孔平均直径/um孔隙率/%曝气量/m3服务面积(h*个)服务面积/m2*个-12002015040-501.60.352氧利用率/%充氧动力效率/kg*(kW*h)-1阻力/Pa材料曝气板托盘20-254-61471-3432陶瓷ABS3.13空气管路计算主管道流量Q设流速v=10m/s管径d=2)供气次管道(双侧供气,共2条)单管道流量Q设流速v=10m/s管径d=取支管管径为DN200mm第4章电气、自控等辅助设计4.1电气及自控设计4.1.1总控制说明整套系统设备应使用可自动-手动相结合的运行方式。控制系统拟设自动和手动两套系统,采用互锁形式切换。。设备的输出、输入信号均采用国际标准信号。模拟量为4~20mADC;开关量提供无源干接点,接点容量满足220VAC3A,220VDC1A的要求。配套供应的仪表检测元件及控制设备应选用国家标准或相应国际标准的产品。根据安装地点的要求,投标方仪表满足防火、防水、防尘、防腐、防盐雾的有关要求。就地控制柜及接线盒的外壳防护等级,安装在室内的应满足IP54,安装在室外应满足IP56。远方操作及信号包括如下,但不限于此:远方启动、远方停止、开关状态合、开关状态分、保护动作、控制电源消失、就地切换等。柜内继电器、接触器、断路器、热继电器等电气设备选用西门子、施耐德、正泰的产品。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架构组成:根据控制点数的统计分析,以及自控系统整体功能要求,药剂的自动投加等。4.1.2设计依据(1)《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7)(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6)《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8)《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设计规范》(GBJ63-90)4.1.3设计范围1)污水处理站变配电装置设计和继电保护设计;2)污水处理站用电设备供电及控制设计;3)污水处理站电缆敷设设计;4)污水处理站供电系统接地设计;5)污水处理站防雷设计;6)污水处理站各构筑及现场照明设计。4.1.4供电系统1)供电电源污水处理厂的用电性质要求导致了它属于二类用电负荷,这就要求供电安全可靠,长时间停电会导致废水外溢,造成影响环境卫生的后果。2)电能计算在低压进线侧对整个系统进行电能计量。3)控制方式需要采用远程控制室集中控制与现场手动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4)继电保护低压电机: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过热保护和电机自身要求的连锁保护等;工艺配套电机: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过热保护及电机自身要求的连锁保护等。4.1.5照明设计照明采用220V,利用厂区变电所之间连接线为电源,一般控制室为75W,办公室为150W。无水处理站用节能灯,控制室、办公室用日光灯,事故照明用应急灯。4.1.6防雷及接地本污水处理站属三类防雷建筑,因此要采用避雷带及避雷针混合安装而成的避雷装置,在建筑物顶端需要设置一些避雷带来防直击雷,柱内钢筋可以被引下线利用,并充分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等作自然接地体,站内各主要设备及金属构件就近与接地装置作等电位连接并按防雷规范要求采用相应措施作防感应雷保护。污水处理站内主要构筑物需要设防雷保护,避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根据IEC标准对变电所内电气装置和低压中型点接地宜采用一个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设计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各种自然接地体,加装人工接地装置,使其满足要求。所有用电设备中正常工作时不带电,故障时可能带电的金属外壳、管道、构筑物等均应可靠接地。4.1.7电缆敷设厂区设置必要的室外电缆沟,以满足数量多的电缆敷设,部分动力控制电缆埋地敷设,沿室内电缆沟或电缆桥架敷设的是各车间电缆,直埋地敷设的是厂区路灯电缆。选用VV型、VV2型来作为电力电缆,选用KVV型、KVVP型来作为控制电缆,照明电缆选用BVV型,选用电缆沟与穿管暗敷相结合的敷设方式,室内照明采用难燃塑料线槽明敷的方式。4.2建筑、结构及通讯设计4.2.1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2.2建筑设计根据污水处理工艺要求,所建构筑物和辅助生产构筑物包括三部分:污泥处理、废水处理以及辅助生产建筑物。本设计在工艺流程布置的基础上达到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合理确定各建筑物间距,满足消防、日照、通风等要求。各单元建筑设计将在具体工艺方案确定后进行。4.2.3结构设计地震效应:工程各类构筑物防震等级为6级。结构设计:废水处理主体构筑物如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缺氧池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各种工房包括控制室、风机房均采用砖混结构。1)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采用抗渗S6,标号不低于C30,垫层为C10混凝土;钢筋:Ф为HPB235钢,Ф为HRB335钢。砖砌体:使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标准的烧结实心砖。若采用其他替代砖时,砌体强度不得降低,且必须符合其产品标准。砂浆采用M10级水泥砂浆。抹面:池壁内外、池底均用20厚防水砂浆(1:2水泥砂浆内掺不大于5%水泥重量的防水剂)抹面。当有地下水时,罐壁外表面必须涂上热沥青或其他防水材料。地基处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时,采用100厚C10混凝土垫层,下铺100厚碎石夯实(无地下水时碎石层可取消)。65kPa≤fak<80kPa时,100厚碎石层改为250厚密排块石;钢筋混凝土受力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不得低于30,钢筋的锚固、连接及绑扎均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满水试验:净化池在回填土前,必须进行满水试验。按《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附录一水池满水试验的要求进行试验。2)施工要求基坑开挖采用机械挖运,在有地下水或雨季施工时,要做好排水及支护措施(可设止水带),防止基坑内积水及边坡坍塌。必须保持表面平整光滑、无麻面,壁面抹面前,必须清除表面污物灰尘等,保持表面湿润。所有外露铁件均应做防锈处理,可采用刷环氧沥青底漆一道、环氧沥青磁漆二道。井壁水平施工缝可位于底板上300mm高度处,采用凸缝,续浇混凝土时,应先清缝再以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套浆。4.3环境保护设计4.3.1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对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噪声。噪声约70dB(A),施工噪声的影响很小。4.3.2工程施工废物的管理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废料,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首先应尽量为工程本身利用,以便减少占地和节约工程费用,其余部分也可以作为其他工程的建筑材料;本项目土建工程量很少,产生的废土渣产生量也很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以忽略。4.3.3工程建成后对环境影响处理站项目建设是为了处理生产废水,实现达标排放,保护地面水环境质量。但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将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需要时刻注意。空气搅拌、配药、污泥,曝气池会散发一些气味。但都在可承受范围之类,故无需处理。该项目的主要污泥为剩余活性污泥,经污泥浓缩减量后,利用原污水站的污泥脱水系统进一步的减量,最后委托处理。4.4给水排水与通风4.4.1设计依据1、CJJ31-89《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GBJ14-87(1997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3、工业提供的有关资料4.4.2给水污水处理站的给水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为生产用水,一部分为生活用水,一部分为消防给水。消防给水要考虑到处理站内水处理构筑物消防等级,重点消防为建筑物即设备间及工作室、风机房等。因而在站区室外设置1个室外消火栓,布置在设备间及工作室附近,消防水量为10L/S。4.4.3排水排水包括生产排水、雨水排水。生产: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排放。4.4.4通风设置合理数量通风口,加强操作区通风效果。4.5总图及运输4.5.1总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力求布局合理,管路顺畅,紧凑美观,与厂区协调。4.5.2竖向布置竖向布置考虑尽可能利用废水重力自流运行,在进行布置过程中要能尽量减少提升次数,使得最终达成降低能耗的目的。合理布置构筑物埋深,减少开挖和回填土方量。4.5.3运输厂区可以采用机械运输的方式外购进各种药剂,以及污泥运出等。.4.5.4绿化根据工厂的绿化立地条件及工厂对绿化的功能要求进行。充分利用工厂的边角地带、管线区的覆土层地带,建、构筑物墙面等地带进行绿化,以扩大绿化面积。充分利用绿化植物的覆盖性能,进行不露土绿化。为此,除选用适用性强的乔、灌木外,尚应广植草皮及配置一定量的地皮及攀缘植物。在工厂绿化以保护和净化环境为目的的前提下,尚需根据美学要求,在布置形式、空间组合、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