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实验复习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1页
二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实验复习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2页
二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实验复习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3页
二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实验复习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4页
二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实验复习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实验复习试卷测试卷(解析版)一、实验探究题1.用磁铁学具盒中的环形磁铁设计一个悬浮塔,有两种摆放方式。请在下面右图中用字母标出这两种摆法的磁极。2.用符号标明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下面是4组没有标明磁极的条形磁铁,已知A端和C端相互排斥。请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3.下图是某同学的实验结果,箭头表示磁铁运动的方向。请在括号内填写出磁铁的磁极。4.将磁铁放在铁粉盒子上,并轻轻晃动盒子,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根据图片中的现象,是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可以,在括号内打“√”。如果不可以,在括号内打“×"。⑴条形磁铁能吸引铁粉。(________)⑵条形磁铁有两极。(________)⑶条形磁铁的磁极间有相互作用。(________)⑷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不同。(________)⑸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________)5.如图所示,子萓和昊瑞一起玩“蝴蝶飞”的游戏,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蝴蝶”的身体应该用()制作。A.毛线 B.回形针 C.塑料笔帽(2)“蝴蝶”能飞起来,是因为受到了()。A.拉力 B.磁力 C.推力(3)如果在“蝴蝶”和磁铁中间放上(),“蝴蝶”就不能飞起来了。A. B. C.(3)如果用条形磁铁的另一端靠近“蝴蝶”,蝴蝶()飞起来。A.能 B.不能二、实验探究题6.李华、赵民和刘星一起玩“抓尺子”的游戏,并记录了数据。“抓尺子”游戏分数记录表姓名次数总分12345李华4分2分4分6分6分22分赵民2分4分4分8分10分28分刘星6分8分10分8分10分42分请你分析以下数据并完成表格中的填空。(1)玩“抓尺子”游戏,机会相同时,总得分越高,说明反应越___________。从上表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填人名)的反应最快。(2)在这学期的科学课中我们也玩了“抓尺子”游戏,回忆在游戏过程中我们用到的感觉器官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在游戏中,想要提高游戏得分,方法有()。A.集中注意力 B.认真倾听C.手眼配合,快速动作 D.增加练习次数7.小明把自己现在的身体信息和预计小学毕业时的身体信息记录如下:姓名:小明性别:男日期:2021年6月1日现在毕业时年龄8岁12岁体重25千克33千克身高130厘米125厘米(1)以上的身体信息中,有一条信息不合理。你认为最可能是______(填“身高”或“体重”)的数据。(2)用______可以测量小明的体重,用______可以测量小明的身高。(填字母)A.体重秤B.磁铁C.身高测量尺D.指南针(3)为了让身体健康地成长,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长时间看电视 B.经常锻炼身体 C.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8.小明把自己现在的身体信息和预计小学毕业时的身体信息记录如下:时间胶囊姓名:小明

性别:男

日期:2020年6月1日现在毕业时年龄7岁12岁体重25千克33千克身高130厘米125厘米根据以上的记录,回答相应的问题。(1)以上的身体信息中,有一条信息不合理。请你把这个数据圈出来。(2)为了测量以上数据,使用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A.体重秤

B.磁铁

C.身高测量尺

D.指南针(3)为了让身体健康地成长,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A.长时间看电视

B.保持正确的姿势C.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

D.经常锻炼身体E.晚睡晚起

F.多吃零食9.下面是小明和莉莉在不同时期的身体情况记录表,请根据记录表回答问题。姓名性别出生年月2017年7月28日2017年12月26日2018年7月18日体重身高体重身高体重身高小明男2014年2月14.3千克96.8厘米15.5千克100厘米16千克103.5厘米莉莉女2014年1月12.3千克94.7厘米14.9千克96.5厘米15.8千克101.5厘米(1)根据上面的记录表我们能知道莉莉的()。A.智力在发育 B.学习在进步 C.身体在生长(2)根据上面的记录表我们知道人体在每个阶段生长的速度是()。A.相同的 B.不同的10.肚子里也有声音,是咕噜、咕噜的声音。图1这是呼吸的的声音。图2(1)如图1中,小朋友听到的声音最有可能是()发出来的。A.肝 B.肠 C.心脏(2)如图2中,小朋友听到的声音与()联系最密切。A.肺 B.肝 C.心脏一、实验探究题1.【详解】磁铁有两个磁极,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利用磁铁的这一原理,可以将环形磁铁设计成悬浮塔,注意要使两个磁铁相对的磁极相同。2.A解析:→←,←→,←→,→←。【详解】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具有磁性,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的特性。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磁铁的同极靠近会相互排斥,异极靠近会相互吸引。已知A端和C端相互排斥,说明A端和C端是相同的磁极,那么B端和C是不同的磁极,异极靠近会相互吸引。A端和C端相互排斥,B端和

D端相互排斥,B端和

D端是相同的磁极。【点睛】本题考查磁铁的性质,要求学生掌握磁铁的同极靠近会相互排斥,异极靠近会相互吸引。3.【详解】常见的磁铁有U形磁铁、条形磁铁、环形磁铁等,磁铁由南(S)、北(N)两个磁极,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4.√××√√【详解】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条形磁铁能吸引铁粉。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条形磁铁中间部分的磁性最弱,两边的磁性最强。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不同。磁铁能够吸引铁制物品,可以观察到条形磁铁两极吸引的铁粉比较多,中间吸引的较少,可见两极的磁力大,中间的磁力小。将磁铁放在铁粉盒子上,并轻轻晃动盒子,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根据图片中的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是:条形磁铁能吸引铁粉、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不同、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5.B解析:(1)B(2)B(3)C(4)A【详解】(1)“蝴蝶”的身体应该用含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制作。(2)“蝴蝶”能飞起来是因为回形针被磁铁吸引,受到了磁力。(3)磁铁隔着过厚的物体就不能吸引形针了。(4)条形磁铁的两端都能产生磁力。二、实验探究题6.A解析:(1)快刘星(2)眼睛手(3)ABCD【解析】尺子下落过程需要时间,得分多,说明抓住尺子的位置越靠下,即用的时间越短,反应速度也就越快。玩“抓尺子”游戏,机会相同时,总得分越高,说明反应越快,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刘星的反应最快。在“抓尺子”游戏中,我们用到的感觉器官:眼睛(看尺子下落),大脑(反应抓尺子的动作),手(抓住尺子)。抓尺子游戏是一个眼、脑、手共同参与的游戏,它需要每个感觉器官都协同配合,并且动作速度要快、注意力要集中,才能提高分数。我们也玩了“抓尺子”游戏,回忆在游戏过程中我们用到的感觉器官有眼睛和手。感觉器官对外界的刺激会做出反应,而每个人的反应速度有快有慢,但通过各个感觉器官的相互配合,并经过多次训练,反应速度会得到提升,因为人体的反应速度是可以被训练的。在游戏中,想要提高游戏得分,方法有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手眼配合,快速动作、增加练习次数。7.A解析:(1)身高(2)AC(3)B【分析】身高和体重是青少年发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题干可知,身高是有问题的,因为12岁处于青春期,身高会快速增长,不会退;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用体重秤可以测量小明的体重,用身高测量尺可以测量小明的身高。为了让身体健康地成长,我们可以经常锻炼身体,不可以长时间看电视、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8.A解析:(1)(2)AC(3)BD【分析】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地生长变化。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高、体重、声音、穿的衣服、样貌变化、肌肉的变化、牙齿的变化等等,都会发生变化。7岁的男童正常的身高范围应该在116.5厘米至126.8厘米之间,体重正常的范围应该在20.2公斤至26.5公斤之间。七岁的身高这条信息是不合理的。我们的身高可以借助身高测量尺,体重可以借助体重秤,所以AC符合题意。健康生活:1.少吃多餐,饭只吃七份饱,不吃零食。2.空闲时多做运动,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