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物质的制备》同步练习6 新人教版选修6_第1页
高中化学 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物质的制备》同步练习6 新人教版选修6_第2页
高中化学 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物质的制备》同步练习6 新人教版选修6_第3页
高中化学 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物质的制备》同步练习6 新人教版选修6_第4页
高中化学 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物质的制备》同步练习6 新人教版选修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物质的制备、分离与提纯、鉴别与检验

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

一、选择题

1.(09江苏卷9)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碘水中滴加C04,振荡静置后分层,CC1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14从碘水中

萃取碘

B.向$°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U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3难溶于盐酸

C.向0.Imol♦L-lFeS0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04溶液,KMn。,溶液褪色,说明

Fe2+具有氧化性

D.向2.0mL浓度均为0.Imol-L-1的KC1、KI混合溶液中滴加广2滴

0.Olmol•1-1ASN03

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Q的比Agl的大

答案AD

解析A项,是高中化学必修1一个很重要的实验--萃取实验;

B项的叙述是错误的,在该实验中根本得不到白色沉淀,因为亚硫酸不可能制取盐酸:

C项只能说明/片+具有还原性,因为KMn°4具有强氧化性,常做氧化剂。

D项,沉淀呈黄色,说明沉淀是Ag/,也就意味着ASCl的Ksp比Agl的大。

2.(09浙江卷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用AgN°3溶液便可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B.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

C.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D.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润洗,则测定

结果偏低

答案B

解析A项,还需要用稀HN03,看沉淀是否溶解,故错;

B项,冷却速度慢,则易析出晶体,越慢晶体析出越大,正确。

C项,乙醇和乙酸是互溶的,不分层,所以无法用分液法分离,故错;

D项,未润洗酸式滴定管,相当稀释了盐酸,所用标准HC1体积增大,则计算出的NaOH浓度

偏大,故错。

3.(09广东理科基础21)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氯氯化的溶液

土新制硫酸

才亚铁溶液

A.制备氢氧化亚铁B.收集低气(:・制备并检脸氢D.浓硫酸稀释

并观察其颜色气的可燃性

答案B

解析氢氧化亚铁易被02氧化,盛NaOH的胶头滴管必须插入溶液中,故A项错。02难溶于

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B项正确;点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故C项错;浓硫酸的稀释应

将浓硫酸加入水中,以防止爆沸,故D项借。

4.(09广东理科基础2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02中混有的C0: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03固体中混有的BaS0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12溶液中混有的FeC1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答案C

解析C02可以被澄清石灰水吸收,而C0不可以,故A项错。盐酸可以将BaC03反应除去,

而不能溶解BaSCM,故B项错;C项,2FeC13+Fe3FeC12,过量的铁过滤,即可除去,

正确;Cu和CuO均可以被HN03溶解,故D项错。

5.(09四川卷7)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该溶液中一定

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含有so.

该溶液中一定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

B

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含有廿

该气体一定是

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so2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该物质一定属

D

银镜生成于醛类

答案B

6.(09上海卷6)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答案D

7.(09上海卷16)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下列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

①用水鉴别苯、乙醇、澳苯

②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Ca(0H)2和NaHCOa溶液

③点燃鉴别甲烷和乙快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B

8.(09海南卷1)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

二、非选择题

9.(09天津卷9)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方面,天津市位居全国前

列。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溟的过程如下:

(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

(2)将NaCl溶液进行电解,在电解槽中可直接得到的产品有H2、、、或H2、。

(3)步骤I中已获得Br2,步骤II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为。

(4)步骤H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5)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澳中提纯浸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的沸点

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o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其原因是。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溟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

@C中液体产生颜色为。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1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

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答案(1)蒸储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或其他合理答案中的任意两种)

(2)C12NaOHNaClO

(3)富集溟元素

(4)Br2+S02+2H204H++S042-+2Br-

强酸对设备的严重腐蚀

(5)①冷凝管

②Br2腐蚀橡胶

③控制温度计b的温度,并收集59℃时的微分

④深红棕色分液(或蒸微)

解析本题考查海水中提取浪的实验。电解NaCl溶液的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

+H2f+C12t,其中C12有可能与NaOH会生成NaClO。步骤I中的Br2的浓度很小,多次用

S02反复吸收,最终用C12处理,则可获得大量的工业溪。浪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S02,生

成H2s04,因此要注意酸对设备的腐蚀问题。浪具有腐蚀性,可以腐蚀橡胶。蒸储的目的,就

是通过沸点不同而提纯Br2,所以要通过温度计控制好Br2沸腾的温度,尽可能使Br2纯净。

10.(山东卷30)孔雀石主要含Cu2(0H)2c0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

原料制备CuS04•5H20及CaC03,步骤如下:

[-*SiO

sr-

范呻-->溶廉A-------一砌n<;O0

—.co,

1

GCb溶液——-CiiC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①为

(填代号),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佳试剂为(填代号)。

a.KMnO4b.(NH4)2Sc.H202d.KSCN

(2)由溶液C获得CuS04•5H20,需要经过加热蒸发、、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

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3)制备CaC03时,应向CaC12溶液中选通入(或先加入)(填化学式)。若实验

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装置回收(填代号)。

多孔球泡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

直到。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答案(1)cd

(2)冷却结晶引流

(3)NH3(或NH3・H20)bd

(4)注视四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酸式

解析(1)为使Fe2+、Fe3+一块沉淀,要加氧化剂将Fe2+氧化而又不引入新杂质,选H202;

检验Fe3+选择SCN-

(2)从溶液中要析出晶体,采用冷却结晶法;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引流。

(3)CaC12溶液不能与C02反应,加入碱能反应,但又不能引入杂质,应通入NH3(或先加

入NH3-H20);氨气极易溶于水,要注意防倒吸,a装置广口瓶内的进气管长,容易倒吸,c

装置中的倒置漏斗、d中的多空球泡可以防倒吸。

11.(09江苏卷18)二氧化氯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

与02相比,口02不但具有更显著地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

物。

(1)在a°2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ZNaClO?+4HCI===2C7QT+□2T+2NaCl+2H2O

方冲一

2NaClO3+H2O2+H2sO&====2CZO2T+NaSO4+O2T+2”。

用方法二制备的a.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

(2)用0°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

(讥02一.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C/02一的含量应不超过0.2"吆.广;

饮用水中a02、ci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2被厂还原为c/°2、cr的

转化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P"42.0时,a。?「也能被/

完全还原成。反应生成的人用标准"的邑。?溶液滴定:

。Na2s46+2Nal

2N42s23+4====。

①请写出P”"2.0时,0/。2一与厂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②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

步骤1:准确量取必7也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P”为7.0〜8.0。

步骤3:加入足量的K/晶体。

步骤4:加少量淀粉溶液,用。机。/•厂1'252。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s2。3溶液匕机工。

步骤5:。

步骤6;再用CM。/Na2s2。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可出52。3溶液丫2机L。

③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引用水样中的aq-的浓度为机(用含字母的代数

式表示)。

④若饮用水中CIO2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填化学式)

答案(1)方法二制备的C102中不含C12

(2)①C7。]+4〃++4/=C1+212+2H2O

②调节溶液的PH<2.0

。(匕-4匕)

③4^

④Fe(O”)3

解析(1)比较简单,观察两组方程式,看看产物结合其性质即能得出答案。

(2)2.0时,CIO2也能被广

完全还原成C〃,那么厂要被氧化为碘单质,溶液是酸性溶液即可正确写出离子方程式。题

目信息提示用的是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步骤6又用Na2s2。3溶液滴定至终点,说明步骤5

中有碘生成,结合①请写出PH«2。时,。。2-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PH为7.o〜&0

20a

的溶液中存在C10—可以判断调节溶液的PH4o求引用水样中的°2一的浓度可以用关

系式法以碘单质为桥梁正确的找准a°2-与'%邑03的关系。尸62+将0°;还原成a,Fe2

+被氧化为铁离子,结合反应物不难得出答案

12.(09江苏卷21B)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常用下列方法制备环己酮:

OH

Na^CrjOy,H2sO4

。55〜60'C-

环己醇、环己酮和水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沸点(℃)虢(g-cm-3,200C)溶解性

环己醇161.1(97.8)*0.9624能溶于水

环己酮155.6(95)*0.9478微溶于水

水100.00.9982

*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的沸点

(1)酸性Na2Cr207溶液氧化环己醇反应的△*(),反应剧烈将导致体系温度迅速上升,

副反应增多。实验中将酸性Na2Cr207溶液加到盛有环己醉的烧瓶中,在55-60C进行反应。

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水,蒸储,收集95-100C的微分,得到主要的含环己酮和水的混合物。

①酸性Na2Cr207溶液的加料方式为。

②蒸储不能分离环己酮和水的原因是。

(2)环己酮的提纯需要经过以下一系列的操作:a蒸储,收集151-156℃的微分;b过

滤;c在收集到的微分中加NaCl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d加入无水MgSO4固体,除去有

机物中少量水。

①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

②上述操作b、c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锥形瓶、玻璃棒外,还需。

③在上述操作c中,加入NaCl固体的作用是。

(3)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鉴定制备的产物是否为环己酮,环己酮分子中有种不同

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答案(1)①缓慢滴加

②环已酮和水形成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一起蒸出

(2)①cdba②漏斗、分液漏斗

③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分层

(3)3

解析(1)为了防止Na2Cr207在氧化环己醇放出大量热,使副反应增多,应让其反应缓慢进

行,在加入Na2Cr207溶液时应缓慢滴加;依据题目信息,环己酮能与水形成具有固定组成的

混合物,两者能一起被蒸出;

(2)首先加入NaCl固体,使水溶液的密度增大,将水与有机物更容易分离开来,然后向有

机层中加入无水MgS04,出去有机物中少量的水,然后过滤,除去硫酸镁晶体,再进行蒸馈即

可;分液需要分液漏斗,过滤还需要漏斗;依据对称性,环己酮中有3种氢。

13.(09浙江卷28)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

制得粗硅(含铁、铝、硫、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C),

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如下:

a.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

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c.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物质SiC14BC13A1C13FeC13PC15

沸点/七57.712.8—315—

熔点/℃-70.0-107.2————

升华温度

———180300163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A中g管的作用是;装置C中的试剂是;装置E中的h

瓶需要冷却理由是。

(3)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微(类似多次蒸储)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

精储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填写元素符号)。

(4)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是铁元素还原成Fe2+,再I]KMnO4

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廿+8〃+=5Fe3+++4也。

①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②某同学称取5.000g残留物,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试样

溶液,用1.000X10-2mol-LTKMnCM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答案(1)MnO2+4H++2Cl-=Mn2++C12t+2H20

(2)平衡压强浓硫酸使SiC14冷凝

(3)Al、P、C1

(4)①否;KMnO4溶液自身可作指示剂;

②4.480%

解析制备四氯化硅的原料为C12和Si。A装置为C12的制备装置,B、C装置为除杂装置。

先用B除去HC1,再用C(浓H2s04)解法H20蒸气。C12通入粗硅中反应,用冷水将产生SiC14

冷凝即可。

(1)制取氯气用浓盐酸和Mn0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2)g管是将分液漏斗与烧瓶相连,则它们中的压强是相待的,这样便于盐酸能顺利滴下。

SiC14的沸点很低,只有57.7C,而反应的温度达几百度,故需要冷凝收集。

(3)从物质的物理性质表可发现,AlC13,FeC13和PC15均易升华,故还应还有Al、P、C1元

素。

(4)由于高锌酸钾本身是紫红色的,与Fe2+反应时,可以褪色,故而可以作为指示剂。根

据方程式可以找出关系,5Fe2+~Mn04一,n(Fe)=10-2X20X10-3X5X100/25

=4X10-3mol»W(Fe)=4X10-3X56/5X100%=4.48%。

14.(09上海卷27)实验室用大理石等原料制取安全无毒的杀菌剂过氧化钙。大理石的主要

杂质是氧化铁,以下是提纯大理石的实验步骤:

F«OH)3滤液B

(1)溶解大理石时,用硝酸而不用硫酸的原因是

(2)操作n的目的是,溶液A(溶质是共价化合物)是

(3)写出检验滤液中是否含铁离子方程式:。

(4)写出加入碳酸铁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滤液B的一种用途:

(5)Ca°2中一般含CaO。试按下列提示完成Ca°2含量分析的实验设计。

试剂: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盐酸标准溶液、酚酰;仪器:电子天平、锥形瓶、滴定管

实验步骤:

①;②加入;③加入酚酥,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6)若理论上滴定时耗用标准溶液20.00mL恰好完全反应,实际操作中过量半滴(1mL溶液

为25滴),则相对误差为。

答案(1)硫酸钙微溶于水

(2)除去溶液中Fd一氨水

(3)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氟化钾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

或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氟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

2+2

(4)Ca+CO3-^CaCO,作化肥(合理即给分)

(5)称量过量的标准盐酸

(6)0.1%

15.(09海南卷16)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2种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方案I方案II

(1)选用方案I时,X应该具有的性质是,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2)选用方案II从某金属粉末(含有Au、Ag和Cu)中分离Au,加入的试剂是,有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提纯某Fe2O3样品(主要杂质有SiO2、A1203),参照方案I和II,请设计一种以框图

形式表示的实验方案(注明物质和操作)。

答案(1)有挥发性(或易升华)受热不挥发,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八HNO33CU+8HA@(稀)==3。3。3)2+2NOT+4也。

3Ag+4”代。3(稀)==3AgNOs+NOT+2H2O

(或Cu+4HNO3(浓)==CU(NC)3)2+2NO2T+2H2O

Ag+2HNC)3(浓)==AgNC)3+NO2TH2O

--Isioj

国或①火电-----1沟空-------

__回201―

溶液.________

—二溶液!

2005-2008年高考题

-、选择题

1.(’08北京理综9)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KOHNa2s04A1C13②NaHC03Ba(OH)2H2S04

③HC1NaA102NallSOd®Ca(Oil)2Na2C03BaC12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①相互滴加时Na2S04滴入另外两种溶液中无明显现象,KOH和A1C13相互滴加现象不

同:KOH逐滴加入A1C13中立刻产生沉淀,而A1C13滴入KOH中开始无明显现象,后迅速产生

大量沉淀,从而可以区别开来;

②相互滴加能产生两种白色沉淀的是Ba(011)2,向两种白色沉淀中分别滴加NaHC03或H2s04,

能够将一种白色沉淀溶解的是H2s04。③和④相互滴加时无法区别。

2.('08广东理基32)用石灰水、小苏打、淀粉和食醋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碘盐中碘的检验B.暖瓶中水垢的除去

C.食盐和纯碱的鉴别D.鸡蛋壳主要成分的检验

答案A

解析食盐中的碘并不是以12的形式存在于食盐中,而以HP的形式存在,因此无法完成A;

水垢主要成分为CaC03和Mg(0H)2,可用食醋除去;纯碱与食醋反应产生C02气体,而NaCl

不与食醋反应;鸡蛋壳主要成分是CaC03,可以用食醋检验。

3.('08天津理综13)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A.可用水鉴别己烷、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B.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

C.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03溶液和NaHC03溶液

D.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答案A

解析与水混合时,由于乙烷的密度小于水、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上述两者都不溶于水,

一个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一个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而水与乙醇互溶,故可鉴别,A正确;

油脂皂化后可用盐析的方法分离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B错;澄清石灰水与Na2C03溶液和

NaHC03溶液反应都生成沉淀无法鉴别,C错;用盐酸和NaOH溶液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的中和热,

为保证充分反应,其中一者要过量,D错。

4.('07广东理科基础2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CO,,C1-。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0广,

除BaC1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A.H2S04B.HC1C.NaOHD.NaN03

答案B

解析为防止C01对S0;检验的影响,还需加HC1看沉淀是否溶解。

5.('07广东理科基础30)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①中和法:②化学沉淀法;③氧化还原法;

④过滤法。其中属于化学方法的有()

A.①②③B.©©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污水处理主要是除去水中含有多余的金属离子,调节酸碱性,除去泥沙等不溶物,除

去有毒物质。

6.('07广东理科基础35)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A.加入适量铜粉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03杂质

B,用NaOH溶液除去C02中混有的HC1气体

C.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

D.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答案A

解析因Cu可以置换出Ag,A正确:C02和NaOH也反应,B错;浓H2s04与蛋白质不发生颜

色反应,浓HN03可以,C错;乙醛溶于水不能萃取碘,D错。

7.('07宁夏理综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1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微;

③除去C02中少量的S0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醉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储。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答案B

解析分析可知①通入C12,与C2H6可以发生取代反应,③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C02气

体。

8.('07重庆理综12)用过量的H2s04、NaOH、NH3•H20、NaCl等溶液,按下图所示步骤分开

五种离子。则溶液①、②、③、④是)

答案D

解析

NaCl

|AgCl

|NH3-H,O

______[二

|Fc(OH);、AKOHblBa2*.K,

NaOHH2SO4

9-(,°7江苏5)屋

NAI(OH,|BaSoJ|K2so,|

A.除去铁粉中混LyTT一全反应后过滤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生摒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C制备Fe(0H)3胶体,通常是将Fe(0H)3固体溶于热水中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定含有C0f

答案A

解析因铝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而铁不能,所以A正确;瓷堪烟中的Si02易在高温下与NaOH

反应而被腐蚀,所以B错;Fe(0H)3胶体通常用饱和FeC1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来制备,C项方

法不能制Fe(0H)3胶体,C错;D项中与盐酸反应产生C02气体的除C0」外还可能是HCO?,D

错。

10.C07上海7)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沉淀法显色法气体法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反应中有颜色变反应中有气体产

含义

解化生

F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NH:一气体法B.I—沉淀法

C.Fe3+一显色法D.Ca2+—气体法

答案D

解析根据本题给出的三种方法的实质,Ca2+应该用沉淀法检验。

11.(’06北京理综京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清洗沾到皮肤上的苯酚

B.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

C.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

D.用冷凝的方法从氨气、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中分离出氨

答案B

解析苯酚极易溶于酒精,且酒精易溶于水,能很快洗去,A正确;银不溶于氨水,B错,油

脂皂化反应的产物为硬脂酸钠,遇盐发生凝聚,可盐析,C正确;氨气、氮气、氢气的沸点不

同,可用冷凝的方法分离氨气,D正确,所以选B。

12.('06重庆理综13)卜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

是()

A.Ba(0H)2KSCNNaClMg(N03)2(FeC13溶液)

B.NaN03NallC03(NH4)2S03Na2SiO3(H2S04溶液)

C.NH4BrK2C03NaiCaC12(AgN03溶液)

D.(NID3P04NaBrCuS04A1C13(K0H溶液)

答案C

解析A中可先利用FeC13鉴别出Ba(0H)2[产生红褐色Fe(0H)3沉淀]和KSCN(产生红色溶

液),然后再利用Ba(0H)2鉴别出Mg(N03)2(产生白色沉淀),最后一种为NaCl,故能鉴别;

B中将112so4分别加入四种溶液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为NaIIC03,产生白色沉淀的为Na2Si03,

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为(NH4)2S03,余下的为NaN03,故能鉴别:D中将K0H分别逐滴加

入四种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为CuS04,先产生白色沉淀又溶解的为A1C13,

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为(NH4)3P04的方法来鉴别。故选C。

13.('06广东7)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将C1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用硝酸侬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⑤用溟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⑤

答案C

解析因乙醇在浓112soi存在下与乙酸的反应属可逆反应,不能除净乙酸,故不可以。用硝

酸钢鉴别硫酸根与亚硫酸根时,因亚硫酸根易被氧化为硫酸根而达不到鉴别的目的。故选C。

14.('06上海18)右图是气体制取装置,下列能用此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

随停”的是()

A.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B.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e,

C.浓盐酸和二氧化镒制氯气

D.电石和水制取乙快—__多孔塑料板

答案BX*

解析根据题图所给装置特点,所制气体的反应应该具备以七二多反

应不能太剧烈,因此C、D选项不合理,又因硫酸钙微溶于水._______________石

表面时,可能阻止反应进行,故A不符合。

15.('05江苏6)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0中少量0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K2C03固体中少量NaIIC03:置于堪期中加热

C.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溟水反应后过滤

D.除去FeC1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1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答案D==旦

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对除杂方法的正误判断△考查有关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CO、02混合气

通过灼热Cu网发生反应:02+2Cu2CdiTrCO+CuOCu+C02,使CO中混有C02,A不正

确;由于NaI【C03受热分解:2NaHC03Na2C03+C02f+1120,使得K2c03中混有Na2c03,

B不正确;苯酚虽与浓溟水作用生成三溟苯酚,但三溟苯酚与溟皆易溶于苯,故C不正确;H202

与FeC12发生反应:2H++2Fe2++H202,Pe3++2H20可除去Fe2+,而过量的H202易分解:

2H2022H20+02t,不引入新的杂质,I)正确。

16.(’05北京理综13)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0;-

B.加入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0: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可能是C02,也

可能为S02,而产生C02物质中可能含有C01,也可能含有HCO"故A不一定正确;满足B

选项所给现象的物质中可能含S0j,也可能含有C1-,B也不一定正确;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的气体一定为NH3,而与0H-作用产生NH3的溶液一定含NH;,C正确;含Ca2+也会有

D选项中所给现象。

17.('05上海15)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B.加入氯化钿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0f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答案C

解析离子的检验是中学化学所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对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应从

所用试剂、现象、解释及常见干扰离子等方面去掌握。A项中因有S0『的干扰而不成立;B

项中可能有Ag+与C1-产生白色沉淀而不成立;C项中这是检验NH:常用的方法,应学会应用;

D项中若含Ca2+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

18.('05广东11)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储水不能鉴别出的是()

A.苯、酒精、硝基苯B.食盐、烧碱、硝酸钱

C.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D.氧化铜、二氧化锦、活性炭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来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苯与硝基苯皆

不溶于水,但C6H6比水轻,硝基苯比水重,而酒精易溶于水,不分层,故A可鉴别。B组物

质中虽都易溶于水,但其热效应不同,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烧碱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温度升高,而NH4N0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C组中蔗糖易溶于水但与水不反应,CuS04

粉末遇水呈蓝色,而CaC03不溶于水,故可用水将它们区别开来;D选项

中三种物质皆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用水无法将它们鉴别出来。

二、非选择题

19.('08江苏17)工业上制备BaC1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

BaS04(s)+4v

△Hl=+571.2kJ•mol-1

BaS04(s)+2C(s)高温£02(g)+BaS(s)

AH2=+226.2kJ•mol-1②

⑴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⑵向BaC12溶液中加入AgN0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c(Br-)

c(Cl-)=。

[Ksp(AgBr)=5.4X10-13,Ksp(AgCl)=2.0X10-10]

(3)反应C(s)+C02(g)高温CO(E)的AH=kJ•mol-1„

(4)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答案(1)S2-+H20、、HS-+OH-

HS-+H20、出S+OH-(可不写)

(2)2.7x10-3

(3)+172.5

(4)使BaS04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BaS的产量),①②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

维持反应所需高温

解析(1)S2-+H205S-+0H-

(2)两种沉淀共存则可由两个沉淀溶解平衡中c(Ag+)相同建立等式:

%AgBr)(p(AgCl)

c(Br-)=c(Ag+)=c(Cl-)转化:

QI

c(Br-)K、p(AgBr)54X1-3

13

c(Cl-)=K£AgCl)=2,0x10=2.7X10-3

①一②A①-必

(3)由方程式转化关系:2即得所给方程式,则AH=2=172.5kJ•mol-1

(4)过量C使BaS04得到充分还原,通入空气会使C和02反应放热,同时使C0燃烧生成C02

放热,且不污染空气。

---

20.C08全国H28)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CO3,SO3,SO4,C1-Br-I-o为鉴定

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测得混合液呈碱性;

②加HC1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③加CC14,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14层未变色;

④加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

⑤加HN03酸化后,再加过量AgN03溶液,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1)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与理由。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实验⑤。

(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答案(1)①C0;和S0丁可能存在,因它们水解显碱性

②C0会肯定存在,因产生的气体是:C02:S07不存在,因为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③Br-,「不存在,因没有浪和碘的颜色出现

④S0:存在,因BaS04不溶于盐酸

⑤C1-存在,因与Ag+形成白色沉淀

(2)N03

解析(1)①测得混合液呈碱性,则一定至少含有S0:和C0:中的一种,因为它们水解显

碱性。

2-2-

②加入HC1后,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一定有C03,而无S03,若

有SO;,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S02气体。

③加入CC14并滴加氯水,CC14层未变色,说明一定无I-和Br-,若有Br-和I-,氯水会将它

们氧化生成Br2和I2o

④加入BaC12能产生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则一定有S0:。

⑤加入HN03酸化后,再加入过量的AgN03产生了白色沉淀,则一定有C1-,产生了AgCl沉淀。

(2)不能确定的只有N03。

21.('08天津理综28)I.化学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的方法之一是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

请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