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_第1页
新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_第2页
新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_第3页
新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_第4页
新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编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年级:姓名:评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尽管他是篡立,但使全国统一获得实现,功不可没……统一南北,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整整四百年的大分裂局面。”这段话描述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宋太祖2.胡曾在《汴水》中写道:“千里长河一旦开,亡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画线处应填写的是()A.隋B.唐C.宋D.元3.下列历史文物,可以证实()A.大唐对外掠夺金银和人口B.唐朝对外交流广泛C.玄奘西游带回佛经D.日本向大唐学习政治制度4.“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唐朝灭亡D.北宋建立5.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的是()6.6、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玉树临风、帅气十足的陈尧咨陪辽国使者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将。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他:“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A.文武并重的传统B.重武轻文的观念C.颜值和门第备受推崇D.重文轻武的传统7.“弘法僧盲志未移,终成东渡写传奇。”“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三首诗词、对联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A.鉴真、郑成功、岳飞B.戚继光、鉴真、张骞C.玄奘、郑成功、戚继光D.郑和、岳飞、鉴真8.“除了腹里与吐蕃、畏兀儿外,全国共设十一个行省:陕西行省、甘肃行省……”小明在学习此内容时,想更好地了解它在历史上的实行情况,那么他应该去查阅()A.《旧唐书》B.《新唐书》C.《宋史》D.《元史》9.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爱国英雄,他们为了捍卫中原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是()A.岳飞和寇准B.文天祥和寇准C.文天祥和秦桧D.岳飞和文天祥10.古代中国盛行铁钱,但铁钱极为笨重,例如买一匹马要用铁钱二万枚,重一百多斤,携带极不方便。下列货币的产生与上述现象密切相关的是()11.“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关于上述科技成就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出现于隋唐时期B.它是由毕昇发明的C.它最早出现于北宋D.它属于胶泥印刷术12.下图中的皇帝指的是()A.唐太宗B.宋太祖C.明太祖D.雍正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能够体现元朝“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A.通判B.御史台C.刺史D.御史大夫14.《郑和下西洋》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大型历史电视剧。下列情节可能出现在电视剧中的是()A.明太祖是大航海的决策者和组织者B.海外番国人员随郑和船队到达中国C.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D.郑和船队最远抵达地中海沿岸15.“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黄巢起义D.李自成起义16.张学良晚年曾作诗:“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该诗赞扬的是()A.明成祖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17.“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上述两句话皆摘自于赵恒的《劝学诗》。诗中所描述的现象最早发生于()A.魏晋南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新编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ABBCDADDDAC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DBBCCACDBB第II卷(解答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26、(1)、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人力和先进的技术;江南相对安定;江南自然资源丰富和自然条件优越。(4分)(2)、隋炀帝;(1分)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2分)为便利南粮北运。(1分)、曲辕犁;(1分)唐朝;(1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4)、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