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郑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郑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郑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郑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请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场运动中总结。它们反映了中国的什么历程…A.半殖民地化 B.近(现)代化C.近代民主化 D.推翻三座大山2.曹魏、西晋、前秦和北魏四个政权的一个重要相似点是()A.都曾定都洛阳 B.都曾统一过黄河流域C.都处于全国分裂时期 D.都因外族入侵而结束3.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在1981年10月23日的日记中写道:“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A.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B.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4.北京香山万安公墓的一座烈士纪念碑上有这样的碑文:“……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这个纪念碑是为了悼念哪位革命先烈而设立: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博古5.《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当年搞合作化时,田福堂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散伙”后的农村政策与之前相比A.土地所有制改变B.农村经营方式改变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不变D.农民生活水平下降6.唐老师说:我们往往抛开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对统治阶级阵营中的许多政要人物与国家建树之材,一如像李鸿章那样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而坚持“师夷之长技”,力求摆脱困局的历史人物,缺乏一点“同情的了解”与尊重。唐老师认为A.李鸿章是很复杂的历史人物 B.我们都应该同情、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C.李鸿章是爱国者 D.认识历史人物应有鲜明的阶级立场7.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A.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B.由中国共产党领导C.反对清政府与北洋军阀统治的不同D.彻底地爱国主义8.明确时间顺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国民政府规定重庆为陪都②“胡世合惨案”③《屈原》在重庆国泰剧院首次上演④“六五”大隧道窒息惨案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③②④①9.“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中这段文字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分封制10.小组讨论时,小红和小亮就某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见下图)。他们讨论的问题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两极对峙格局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D.世界多极化趋势11.今年年初,一场以湖北武汉为中心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随着春节期间频繁的人员流动,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迅速攀升,给每个人的心灵都蒙上了一层恐慌的阴影。疫情来袭,举国迎战,众志成城,目前疫控形式已大为好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也曾众志成城,挽救我国民族危亡。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以北洋军阀为斗争对象B.都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C.都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D.在两次合作中孙中山都起了重要的作用12.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下列战役,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诺曼底战役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3.驳斥“台独”分子的言论证明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有一部分,可依据的历史文献非常丰富,下列哪一国际文件便能起到这一作用?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雅尔塔协议》14.下列关于儒家学说的演变正确的是()A.元朝统一后,为选拔人才,规定考试只许在儒家经典“四书”范围内命题,儒家学生达到顶峰B.春秋时期孔子确立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思想是“法制”C.五四运动中,儒家学说在“打倒孔家店”的攻击中动摇了统治地位D.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经儒生董仲舒的完善,被确立为正统思想15.下图漫画反映了某次战争前夕错综复杂的的形势。据此判断,图中的“?”代表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B.德国突袭波兰C.莱克星顿枪声D.“国会纵火案”16.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的大生纱厂试开车,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事。如果为此事写一篇新闻稿件,最恰当的标题是A.引进外资、救亡图存B.创办实业、开启中国近代化C.弃政从商、实业救国D.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代”17.“择业的目标应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这是哪位伟人的话A.马克思 B.恩格斯 C.毛泽东 D.周恩来18.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独立事件的有:①埃及宣告独立②阿尔及利亚宣告独立③纳米比亚宣告独立④尼日利亚宣告独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9.如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B段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当时的美国A.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B.进入“新经济”时代C.紧抓二战对工业的需求D.实施了罗斯福新政20.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位名人”,胡适当选。当选的理由是“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A.主张文学改良 B.创办《青年杂志》C.提倡“民主与科学” D.发表《狂人日记》21.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第一次取得完全意义上的胜利是()A.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抗日战争C.北伐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22.某同学在做单元复习知识整理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下表)。根据卡片可知,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事件主题是()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D.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23.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B.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D.国家的产生和发展24.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A.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B.我眼中的延安——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C.中国社会转型的开端——鸦片战争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观察下图,请将正确的字母代号填入对应的方框里。A被称为“全希腊学校”的城邦B军事实力最强的希腊城邦C希腊文明的发源地26.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________。27.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事件是。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雷响彻中华大地,这个“春天的故事”既改变了中国,也改写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材料二: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刚在答记者问时,透露了更为详细的建设发展“脉络”:高起点高质量编制规划;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行启动一批基础性重大项目;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陈刚说,在过去40年里,国家打造了深圳的样板、浦东的样板。“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能不能打造一个新的样板?”“总书记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个样板叫“雄安质量”。材料三: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漫画——摘编自《中国网》请从材料一图片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请根据材料二概括雄安新区的建设要注意的问题。材料三的事件折射出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中的新动态是什么?综上所述,改革开放的历程对我国以后的发展有哪些启示?29.(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统计时间参战国涉及人口动员军队仿亡战鲁时产战争费用财产损失1914~1918年33个15亿6540万3000多万2084亿美元3400多亿美元材料二:这次战争摧垮了德国、奥匈帝国、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同时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在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材料三: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如下两种观点:观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观点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一定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因为,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民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分析上述两个观点中哪个更有道理,请阐明理由。结合村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你哪些启示。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正如文人学士诅咒皇帝“焚书”那样,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诅咒皇帝。正是这种普遍的憎恶,加上秦王朝缺乏能干的继承人,成了民众奋起造反和秦始皇去世不久秦王朝很快覆灭的原因。不过,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什么?你同意作者“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反映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所以B符合题意,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是从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A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没有体现民主化,C不符合题意,四场运动都没有推翻三座大山,D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体现向西方学习从学习器物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思想解放,循循渐进由表入深。2、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曹魏、西晋、前秦和北魏都曾统一过黄河流域,故B符合题意;前秦定都长安,故A不合题意;西晋统一了全国,故C不合题意;西晋因外族入侵而结束,曹魏、前秦和北魏不是因外族入侵而结束,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3、C【解析】

从题干中信息“1981年”、“

分地”,可确定是改革开放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C符合题意,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时期,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跟“分地”没有关系,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4、B【解析】

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故B符合题意;陈独秀、毛泽东、博古与“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不符,排除ACD。故选B。5、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年搞合作化时,田福堂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是指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对农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国家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合作经营;“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分田到户、自负盈亏;因此“散伙”后的农村政策与之前相比,体现农村经营方式的改变,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土地所有制没有改变;选项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不变、选项D农民生活水平下降,不符合史实。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6、C【解析】

依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唐老师的观点认为近代历史是复杂的,这样的背景下,李鸿章仍然领导洋务运动救亡图存是应该要受到尊重的,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李鸿章是很复杂的历史人物,不符合史实;B项说法太绝对;认识评价历史人物要用辩证的观点,故D项说法有误;故AB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C。7、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辛亥革命是一场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此可知五四运动带有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是反帝。故A正确。五四运动爆发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诞生,故排除B项。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反对的是封建统治,体现不出来不曾有过的姿态,故排除C项。两者都是爱国的,故排除D项。故选A。8、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国民政府规定重庆为陪都是在1940年9月;②“胡世合惨案”的时间是1945年2月;③《屈原》在重庆国泰剧院首次上演是在1942年4月;④“六五”大隧道窒息惨案是在1941年6月。所以正确的时间排列顺序是①④③②,故选A。9、D【解析】

依据材料“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即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所以,这段材料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正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D项符合题意;A项是原始社会末期推荐部落首领的制度;B项是秦朝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C项是元朝设立的制度。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0、A【解析】根据题干小红和小亮就某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维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平衡,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危机的发展,以及帝国主义国家间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自30年代起,该体系被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一系列侵略行径所打破。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A。11、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国共两党的合作,第一次是1924年到1927年,第二次是1937年到1945年,中共三大决定和国民党合作,中共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做出贡献,均对国共合作起到了倡导和推动作用,故C符合题意;第一次合作,以北洋军阀为斗争对象,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孙中山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二次合作,以日本帝国主义为斗争对象,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政治基础,孙中山那时已经逝世,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以两次国共合作为切入点,考查它们的异同点。掌握,相同点是,中共的倡导和推动作用;不同点是,第一次合作,以北洋军阀为斗争对象,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第二次合作,以日本帝国主义为斗争对象,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政治基础。12、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1916年爆发的凡尔登战役是一战当中最残酷的战役,被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BCD项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战役。所以凡尔登战役为小说描述一战时期“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故选A。13、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1,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其中规定: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证明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有一部分,选项C符合题意;《凡尔赛和约》中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排除A;《九国公约》使中国重新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支配之下,排除B;《雅尔塔协议》中没有涉及中国的领土问题,排除D。故选C。14、D【解析】

元朝科举考试内容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不准个人发挥。答卷文体规定为八个部分,就是众所周知的“八股文”,儒家学生达到顶峰这样的说法也不对,排除A,“法制”属于法家,B不正确,C“打倒孔家店”是新文化运动,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所以答案选D。15、A【解析】

依据题中的漫画可知,在一战之前,帝国主义之间形成两大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的焦点就在巴尔干地区,各国对巴尔干争夺,其形势就如一堆干柴堆,点一把火,就会引起熊熊大火,而巴尔干问题就是导火线。从史实可知,引起导火线的就是萨拉热窝事件,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6、C【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大生纱厂试开车”可知,此内容与张謇有关。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开厂设矿,进行经济掠夺。这种状况激发起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热情,民间出现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状元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故C符合题意;引进外资、救亡图存,创办实业、开启中国近代化,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代”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大生纱厂试开车”是解题的关键,19世纪末,状元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17、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个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在中学的作文中写道:择业的目标应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8、B【解析】

依据题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获得独立的国家有埃及、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符合题意;纳米比亚宣告独立的时间是1990年,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③的ACD三项;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结合非洲获得独立的相关史实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纳米比亚宣告独立的时间是1990年,不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独立的事件。19、D【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B段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当时的美国1933年到1937年失业率逐步下降。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困苦不堪。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故D符合题意;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新经济”时代、紧抓二战对工业的需求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特点以及影响。20、A【解析】A项主张文学改良的是胡适,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掀起文学革命,B项创办《青年杂志》的主要人物是陈独秀,C项提倡“民主与科学”的也是陈独秀,D项发表《狂人日记》的是鲁迅,故A项正确。答案选择A21、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近代中国百年以来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取得了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胜利。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22、B【解析】依据题干图片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体现了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23、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在汉武帝时,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C选项符合题意。明清时期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民族交往、民族冲突,民族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过一系列反对国家分裂、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然而随着专制集权进一步加强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A选项不符合题意;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开创了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随后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代表的早期文明。到了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阶段特征,BD选项不符合题意。由此,ABD都可排除,故选C。24、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内战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于是玩弄起真内战,假和平的手法,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经过斗争最终签署了《双十协定》,但很快蒋介石就撕毁了《双十协定》,发动了内战。A项的时间是1915年;B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C项是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左B,中上A,中下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位于图中中间、上面的城邦是雅典城邦,在伯里克利执政期间,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位于最左面的是斯巴达城邦,它崇尚武力,是军事实力最强的希腊城邦。位于图中中间、下面的是克里特岛,它是希腊早期文明的发源地。所以左B、中上A、中下C。26、人文主义【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前后,意大利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种叫做人文主义的思潮成为这时期兴起的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因此,题干空处填写:人文主义。27、诺曼底登陆【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它的行动代号是霸王计划。苏军也在东线对德军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使德军面临两线作战,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1988年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理由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都属于对外开放的开始和扩大,如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注意的问题是编制规划要高起点高质量;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一批基础性重大项目要先行启动;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3)新动态是反全球化现象(逆全球化现象)。(4)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要保障农民利益;要深化改革开放。【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涉及事件较多,从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说明其展示主题与理由即可,如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改革开放伟大战略→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1988年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90男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理由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都属于对外开放的开始和扩大,如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依据材料二信息“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刚在答记者问时,透露了更为详细的建设发展“脉络”:高起点高质量编制规划;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行启动一批基础性重大项目;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陈刚说,在过去40年里,国家打造了深圳的样板、浦东的样板。“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能不能打造一个新的样板?”“总书记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个样板叫“雄安质量”。”可知,雄安新区的建设要注意的问题是编制规划要高起点高质量;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一批基础性重大项目要先行启动;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3)依据材料信息“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的事件折射出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中的新动态是反全球化现象(逆全球化现象)。原因: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政治人物支持西方国家贸易保护等。评析:美国既是一体化的推动者也是一体化的阻碍者,其做法是冷战遇制思维的延续,目的是维护自身利益過制中国发展保持政治经济霸权地位;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密切,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违背了时代潮流和世贸原则,损售了别国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利于美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开放性试题,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要保障农民利益;要深化改革开放。【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的对外开放历程、雄安新区建设、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中的新动态等知识,掌握有关内容。29、(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虽然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民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但是不能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实质。(3)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了严重灾难,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应该学会用非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事务中的纷争,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这才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解析】

(1)据材料一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是给全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