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十九中学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十九中学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十九中学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十九中学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十九中学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十九中学中考历史四模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这场运动对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A.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B.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C.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D.为国际无产阶级提供了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2.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世纪中期”、“倒幕派”、“废藩置县”“文明开化”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3.时间轴能将零散的知识点链接并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线索,下面是某学生作的“新中国外交”的时间轴,括号内所代表的外交成就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关系正常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建交C.亚非会议;中美关系正常化 D.亚非会议;中美建交4.结合下侧漫画分析,法、德、意等国“自己组队”的目的是A.联合自强,抗衡美苏B.维护世界和平C.顺应经济全球化D.恢复欧洲的霸权地位5.当地时间2018年3月5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聚集在莫斯科红场,向斯大林墓献花,纪念斯大林逝世65周年。以下史实与斯大林无关的是()A.新经济政策 B.完成两个五年计划C.实现农业集体化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6.下列哪一表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打倒列强,除军阀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7.以下是1970年4月新华社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据此判断,该评论所涉及的科学技术成果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C.中国正式组建地地战略导弹部队 D.中国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8.公元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头扎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王朝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黄巾起义严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这段话描述了黄巾起义的()A.背景和过程B.原因和影响C.背景和影响D.过程和影响9.关于下图所示根据地的解读,正确的是:A.推动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B.由中国工农红军创建C.拉开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D.很长一段时间的抗日主要战场之一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哈佛学者曾预言人类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近几年来,利比亚乱局、叙利亚内战、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及伊拉克极端组织“建国”等这些不和平因素愈演愈烈。对此理解最全面的是A.美国插手别国事务,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B.世界形势总体缓和,区域性的冲突增加C.“最和平”指冷战结束,世界形势缓和 D.两极格局解体后“一超多强”局面出现11.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工业化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其农村人口从十月革命时期的82%下降到1990年的33%.苏联能够迅速跻身工业化强国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两个五年计划C.新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12.“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兵重,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诗歌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甲午战争期间B.北伐战争期间C.红军长征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历史总是在不断的斗争中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回容问题。请举出一例发生在古代罗马的历史事件来说明奴隶反抗奴隶主。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以谁为首的雅各宾派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8世纪北美人民通过哪次战争实现国家独立?当时美国受哪国的殖民统治?1871年,法国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名称是什么?是在哪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通过对以上四组斗争的探究,你感受到了哪些精神鼓舞?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国家的改革是什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有哪些重大措施?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两次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在改革过程中,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5.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一一中共七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一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一一中共十九大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一一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这场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与“19世纪中期”、“倒幕派”、“废藩置县”“文明开化”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3、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访问团的时候,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选项A符合题意;中美建交的时间是1979年,亚非会议时间是1955年,排除BCD,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尼克松访华的时间和中美建交的时间,不要混淆知识点。4、A【解析】

依据题干漫画和所学知识,法、德、意等国“自己组队”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苏两极格局下,欧洲一体化启动,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为了振兴经济,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国家走向联合自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A【解析】

新经济政策是在列宁领导下实行的,与斯大林无关。A符合题意;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B与斯大林有关,不符合题意;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C与斯大林有关,不符合题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又称斯大林模式。D与斯大林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6、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点。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A是五四运动的口号,B是北伐战争的口号,C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口号,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7、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1970年4月”分析可知,该评论所涉及的科学技术成果是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卫星的国家,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C项中国正式组建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是1966年,D项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8、D【解析】

分析题干的“公元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头扎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王朝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可知描述的是黄巾起义的过程。分析题干的“黄巾起义严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可知描述的是黄巾起义的影响。故D符合题意;黄巾起义的背景和原因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9、D【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图片所示根据地是指1937-1945年间抗日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故A不符合题意。抗日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由八路军、新四军创建,故B不符合题意。拉开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抗日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属于敌后战场,在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成为抗日主要战场之一,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B【解析】

依据题干由材料中“自我们人类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可以看出当今世界全球局势总体缓和;“但近几年来,利比亚乱局、叙利亚内战、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及伊拉克极端组织“建国”等这些不和平因素愈演愈烈。”说明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区域性的冲突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尽管国际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但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B选项符合题意;与材料主旨不符,A选项不符合题意;“最和平”指冷战结束,世界形势缓和,只反映了第一个信息,理解不全面。C选项不符合题意;两极格局解体后“一超多强”局面出现,与材料主旨不符,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2、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到达贵州的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6年10月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故诗歌中的“四渡赤水”“袭金沙”发生在红军长征期间,故C符合题意;甲午战争、北伐战争、解放战争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斯巴达克起义。(2)攻占巴士底狱。罗伯斯庇尔。(3)美国独立战争。英国。(4)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5)不畏强权敢与反抗、敢于创新等。【解析】

(1)据所学知,公元前73--公元前71年,斯巴达克起义是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这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2)据所学知,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在法国大革命中,罗伯斯庇尔掌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3)据所学知,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爆发美国独立战争,通过这场战争,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4)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1871年,法国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不畏强权敢与反抗、敢于创新等。14、(1)商鞅变法(1分)(2)改革措施: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用汉律;学汉礼。每项1分,共6分)意义:改革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1分)。(3)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有:第一,改革都得到了本国君主的大力支持;第二,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第三,改革者本人都具有非凡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只要言之有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2分);学习他们坚定的意志。敢于向旧势力挑战的品质与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或言之有理亦可)(2分)【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此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把皇族由姓拓跋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