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2.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A.建立北宋 B.统一蒙古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3.《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推行县制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4.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中国高铁一再刷新国内甚至世界高铁技术的记录,为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了极大便利。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的交通工具不包括()A.电车 B.飞机 C.火车 D.汽车5.1949年10月3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报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下列对这一事件理解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开创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C.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结束百年耻辱,真正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6.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而股票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A.资金缺乏 B.封建农奴制 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7.当地时间2018年3月5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聚集在莫斯科红场,向斯大林墓献花,纪念斯大林逝世65周年。以下史实与斯大林无关的是()A.新经济政策 B.完成两个五年计划C.实现农业集体化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8.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这反映了()A.多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B.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C.美国已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9.人们常常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生。华佗,字元化。他的医学成就有①麻沸散②提出“治未病”③五禽戏④完成《伤寒杂病论》A.①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③10.下列革命(战争)就其性质而言与众不同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内战D.俄国十月革命11.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A.不利于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B.企业提高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C.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D.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12.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力挽狂澜’是指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遵义会议的召开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的?两极格局崩溃的标志是什么?14.这次革命从发明珍妮机开始,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为资本主义的巩固打下了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进行?有何影响?15.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1)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的历史进程中,主要经历了哪些运动?(2)这些运动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3)这些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起了什么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也是孙中山领导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民族主义。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杰出首领铁木真完成了蒙古统一大业。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被誉为“一代天骄”,主要是因为他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故B符合题意;赵匡胤建立北宋,故A不合题意;明代实行八股取士,故C不合题意;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3、D【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体现了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其他选项也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但与材料不符,故选D。【点睛】关于商鞅变法是考试的高频考点,需要重点掌握商鞅变法的时期、内容和产生的历史影响,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4、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车是工业革命出现的交通工具,故C符合题意;电车、汽车和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故排除ABD项。故选C。5、C【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1956年,其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7、A【解析】

新经济政策是在列宁领导下实行的,与斯大林无关。A符合题意;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B与斯大林有关,不符合题意;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C与斯大林有关,不符合题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又称斯大林模式。D与斯大林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8、D【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结合所学可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美国虽然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其全球事务的领导力又受到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越来越多的限制。与此同时,其他力量中心例如欧盟、日本和新兴大国又无力替代美国的领导地位,世界格局正在向多极化趋势发展,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9、C【解析】

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制了一套可以强身健体的医学体操“五禽戏”。①③符合题意;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故④不合题意,含有④的AB不合题意;提出“治未病”的是张仲景,故②不合题意,含有②的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华佗的主要贡献。10、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项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内战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A不正确,经济全球化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排除B,国家间经济往来障碍增多,但发展机遇也是增多,D是片面的。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2、D【解析】

据所学知,“日出东方”指的是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星火燎原”指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不断壮大。“力挽狂澜”指的是1935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灯塔指引”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进京赶考”指的是解放战争胜利,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杜鲁门主义出台;美国和西欧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组织建立标志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的崩溃。【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美国欲称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方式),这种政策称为冷战政策。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建立后,苏联于1955年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14、英国,影响:①经济领域生产力极大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②政治领域是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影响:①经济领域生产力极大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②政治领域是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15、(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师夷长技”(自强、求富);维新变法(变法图强或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民主、科学(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解析】

(1)据所学知,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不同的阶级、阶层纷纷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派进行了新文化运动。

(2)据所学知,洋务运动时期,打出了“自强”和“求富”的旗号,希望通过引进西方技术的方法,挽救统治危机。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等人希望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