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阳江市东平中学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阳江市东平中学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阳江市东平中学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阳江市东平中学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阳江市东平中学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东省阳江市东平中学中考历史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A.建立隋朝B.统一全国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2.“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A.分封制B.行省制C.科举制D.郡县制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这反映了毛泽东()A.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 B.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C.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 D.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思想4.梁启超曾撰文指出:“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了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意识B.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承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5.某著作描述某一时期的欧洲人民“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反映了当时的欧洲人民A.热爱戏剧表演 B.反对自我表达 C.重视个人价值 D.追求个人利益6.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大的演讲中指出:“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根据材料可见,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大量进口原料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C.美国的经济援助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7.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要求,又开启了近现代法制的先河。下列三部文献评述正确的是()①都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②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③都确立了共和政体④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8.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这些石碑上的“条款”来自A.《查士丁尼法典》 B.《汉漠拉比法典》C.《权利法案》 D.《资本论》9.马克思认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不可调和的表现。下列史实搭配正确是①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斯巴达克起义②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陈胜、吴广起义③封建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美国独立战争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巴黎公社运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0.电影(伴床棉被》讲述了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一床被子,剪成两半,永远相连,体现的长征精神是A.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B.革命乐观主义C.军民紧密团结患难与共D.革命英雄主义11.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旧金山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的国家还于()A.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B.1937年全面侵华C.1939年闪击波兰D.1941年突袭苏联1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用来引爆这只“火药桶”的“火星”是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苏格兰人民起义C.萨拉热窝事件 D.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文明是指人类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的总和。人类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请回答:夏、商、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举例说明商朝时青铜铸造取得的成就。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演进,把社会主义制度从理想变成现实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获得了怎样的发展?近代以来资本主义文明深刻影响世界。简要指出第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的史实。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摘自人教版请回答: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错误:<填字母>,理由:。15.中国古代文学成就辉煌,但各个时期又有不同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唐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________。宋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________。元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__________。明清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题干的“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大体意思是促进了多年的国运,造福后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最宏伟的工程之一,是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大大加强了南北联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同时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运河所经之地,城市兴起,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所以说这是为后世开万世之利。故C符合题意;建立隋朝,统一全国的是隋文帝,故AB不符合题意;创立科举制的是隋炀帝,但与题干的“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不符合。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题干的“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认识题干材料大意是隋炀帝的举措促进了多年的国运,造福后世。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后世开万世之利。2、C【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创立了科举制,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吏,到唐朝时经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又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题干的“金榜、寒窗、一举成名”都和科举制有关,所以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开放的社会·科举制度的创立3、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长沙失败后,决定放弃大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题文材料反映出毛泽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故C项正确。ABD选项在题文材料不能体现,故选C。【点睛】点睛: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联系到毛泽东开创的中国式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4、A【解析】

依据“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管中国人的事”可知,这强调了反对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体现了民族意识。据“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可知,这强调了主权属于人民,人人有权利来管理自己的国家,体现了国民的民族意识,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5、C【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可知,该内容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个人的价值的追求,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影响,选项C符合题意;AB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6、B【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利用美国的援助,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发展教育和科技,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等措施,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据“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的”可知,题干材料主要是介绍日本重视教育发展的有关内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本题涉及了早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文件,其中,英国的《权利法案》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颁布的目的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美国的《独立宣言》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的《权利法案》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并非共和政体,而法国的《人权宣言》刚开始是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后来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政体,美国《独立宣言》并没有说明要确立什么政体,但是美国后来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总之,在三国的文件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故答案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的诞生;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8、B【解析】

依据“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结合课本所学,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B项符合题意;公元529年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编成《查士丁尼法典》,A项不合题意;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C项不合题意;1849年马克思在伦敦完成了《资本论》,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9、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故①符合题意。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反映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故②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反对的是英国殖民统治而非封建统治阶级,故③不符合题意。巴黎公社运动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④符合题意。故选D.①②④。【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10、C【解析】

根据“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一床被子,剪成两半,永远相连”这个反映的是红军长征时老百姓与红军战士的关系,体现的长征精神是军民紧密团结、患难与共。故C项正确。A、B、D选项均属于长征精神的内涵,但均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出,故A、B、D错误。所以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女红军借宿老人家中,体现的是军民关系。1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A是意大利发动,B是日本发动,CD是德国发动。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初的巴尔干半岛就象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引发了长达四年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用来引爆这只“火药桶”的“火星”是萨拉热窝事件。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司母戊鼎工艺精湛、制作考究,说明商朝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高超。(2)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3)普遍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解析】

(1)夏、商、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商朝铸造的司母戊鼎工艺精湛、制作考究,说明商朝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高超。(2)俄国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了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东欧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3)近代以来资本主义文明深刻影响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4、(1)契丹(2分)(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2分)(3)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2分)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2分)(4)C.(2分)理由:南宋在辽灭亡后才建立,南宋和辽不可能同时并立。(2分)【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政权,国号辽。(2)根据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可知,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3)根据所学可知,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