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夯基提能作业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完整版神第26课时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1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夯基提能作业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完整版神第26课时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夯基提能作业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完整版神第26课时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3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夯基提能作业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完整版神第26课时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夯基提能作业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完整版神第26课时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课时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2018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一模,15)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家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茶文化()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B.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D.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2.(2017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15)“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几千年来在指导我国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①印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②体现了世界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全面认同③有利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④有利于激励国人固守传统文化,守望精神家园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2018河南信阳六中摸底,11)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一改过去藏在“象牙塔”中的状况,对百姓开放的公益专场演出汇聚了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佤族、傣族等多个民族的舞蹈艺术作品,让群众在欣赏舞蹈艺术魅力的同时,领略到各具特色的民族艺术风采。从专场演出的剧目门类,我们可以看出()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B.丰富厚重、多姿多彩,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D.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4.(2018河南信阳六中摸底,12)杭州钟灵毓秀,孕育了灿烂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宋室南迁,在此建都,不少中原地区缙绅仕宦移民杭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杭州原有文化相交融,重新打造出具有浓重北方韵味的特色江南文化。材料表明()①杭州文化具有包容性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③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④不同区域文化渐趋融合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5.(2017广东揭阳一模,19)广东潮汕有句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一种成人礼习俗,年满15周岁的孩子要举行“出花园”仪式,且各地习俗不同,仪式有所差别,同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这体现了()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时代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④透过民间的传统习俗,可以领略不同地方文化的韵味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6.(2017宁夏大学附属中学一模,19)2016年9月4日晚,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在西湖震撼“绽放”。不仅展示了中国江南的风韵,更结合了西方的艺术气息,诗情画意的画面、融汇中西文化的精彩表演,不仅惊艳了国人,更惊艳了世界。由此可见()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②中华文化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④中华文化具有多姿多彩的魅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17福建厦门六中期中,12)泉州,古称刺桐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说,若有一只船去基督教诸国,必有一百只船来这刺桐港。泉州先民离乡出外谋生的同时,也将其文化带到异国他乡。在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中,供奉泉州乡土神祇的寺庙宫观到处可见,他们都认泉州寺观为其祖庭。这说明了()①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凝聚力③要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实现文化的创新④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18河北名校联盟五校联考,27)山东吕剧、云南滇剧、闽南的高甲戏、池州傩戏、岳西高腔、安顺地戏……中国戏曲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起于先秦时期,明代达到繁荣。目前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①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②是由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决定的③以其鲜明的民族性而保持稳定不变④是各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9.(2017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19)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同时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材料表明()①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立足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2017河南开学摸底考试,16)《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行进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让文物“沃土”滋养心灵,让凝结在文物中的历史记忆和“文明光芒”照进现实,我们未来的道路必然越走越宽。这是基于()①文物可以影响和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②文物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文物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④文物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18海南八校新起点联盟考试,16)目前,我国重点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如高山族的拉手舞,布朗族的弹唱、蜂桶鼓舞,怒族的达比亚舞、仙女节,毛南族的打猴鼓舞、花竹帽编织技艺、肥套……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中华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17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第二次月考,20)随着“中文热”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文化部推出了汉字教材《100个汉字认识中国》。《100个汉字认识中国》与常见的汉字教材有着显著区别,它更注重呈现汉字的文化底蕴与审美价值,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节庆习俗、文学典故等为汉字塑造了丰满的形象,使其流畅易懂、精妙优雅。该教材()①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③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13.(2018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选拔考试,27)当前,面对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的严峻挑战,中国主张世界各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充满东方智慧的理念和倡议,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中华文化“天人一体”的宇宙情怀、“天下一家”的人类情怀、“中和之道”的协调智慧、“兼收并蓄”的广阔胸襟培育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不断的文化韧性,也顺应了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时代要求,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2017年3月17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文化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的原因。(12分)14.(2017黑龙江哈尔滨九中二模,3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人类文化史上,中华民族是拥有着梦想、成就过梦想的民族,并长期引领潮流,成为诸多异域民族文明梦想的寄托所在。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结合材料,请你运用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论证“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12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B茶文化“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从时间跨度上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茶文化“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说明茶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是博大精深的表现。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2.A②中“全面认同”说法错误。④中“固守”说法错误。①③均是“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意义,故选A。3.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表明的是文化的区域性特征,材料中并没有强调文化的区域性特点,更多体现的是民族性特点,排除A;B正确,多个民族的舞蹈艺术作品异彩纷呈,这种文化的民族性特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而独特性是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前后表述不一致,排除;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体现的是文化的鲜明独特性,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表现,D不选。故本题答案选B。4.B中原文化在杭州积淀并与杭州原有文化交融,说明杭州文化具有包容性,故①正确;特色江南文化的形成体现了文化的区域特征,故③正确;②说法错误,因为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非手段,故排除;④说法错误,错在了“融合统一”,故排除。5.D“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一种成人礼习俗,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习俗,①④正确切题。中华文化的区域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非源远流长的表现,②不合题意。中华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时代性是传统文化的特点而非基本形式,③说法错误。故选D。6.B“不仅展示了中国江南的风韵,更结合了西方的艺术气息,诗情画意的画面、融汇中西文化的精彩表演”体现了①④;材料并没有涉及环境对文化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②③与题意不符。7.C“泉州先民离乡出外谋生的同时,也将其文化带到异国他乡”,说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包括商业贸易和人口迁徙,故④符合题意;“在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中,供奉泉州乡土神祇的寺庙宫观到处可见,他们都认泉州寺观为其祖庭”说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从古代传承到现在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故②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文化的传播和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没有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作用,也没有体现文化创新,故排除①③。8.C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①当选;②不选,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不起决定作用;③不选,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④当选,材料表明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是各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9.A材料表明中华文化汲取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丰富而巨大的中华文化,这说明中华文化面向周边文化博采众长,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③不合题意。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表述错误。10.A我们之所以“让文物‘沃土’滋养心灵”,是因为文物可以影响和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①正确。之所以“让凝结在文物中的历史记忆和‘文明光芒’照进现实”,是因为文物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③正确。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错误。本题选A。11.D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12.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节庆习俗、文学典故等为汉字塑造丰满的形象又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①正确切题。该教材流畅易懂、精妙优雅,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④正确切题。题干侧重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涉及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②③不合题意。故选C。二、非选择题13.答案①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其“天下一家”的人类情怀、“中和之道”的协调智慧等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时代要求具有相通性,对解决全球性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既尊重文化多样性,又吸纳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共商、共建、共享的主张契合了各国的共同利益,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着重要作用。解析解答本题,可以从设问入手进行分析。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联系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从“中华文化”联系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既尊重文化多样性,又吸纳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14.答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和史书典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见证,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3分)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