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升作业四十世界热点国家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升作业四十世界热点国家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升作业四十世界热点国家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升作业四十世界热点国家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升作业四十世界热点国家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十世界热点国家建议用时:45分钟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国被称为“金砖国家”。印度政府明确提出:到2020年,印度不仅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还要成为信息技术大国、生物技术大国。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B.从海陆位置看为内陆国家C.大部分位于中纬度D.印度的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2.关于印度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B.农业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C.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D.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解析】1选D,2选C。第1题,读图可知,印度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印度为海陆兼备国家;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为山地(喜马拉雅山地),中部为平原(恒河平原),南部为高原(德干高原)。第2题,印度的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农业主要分布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南合作”。读图,完成3、4题。3.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洋流B.甲河下游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C.乙河流经地区地形平坦,航运条件好D.E处春季出现凌汛的时间比F处早4.铁路分布在该区南部的主要原因是南部 (

)A.冻土较少,便于施工建设B.地势低平,便于施工建设C.矿产丰富,人口、城镇众多D.邻国众多,便于经济联系【解析】3选D,4选C。第3题,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区。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和地形;甲河下游沿岸为广阔的亚寒带针叶林带;乙河流经地区,由于纬度高,结冰时间长,航运条件差;E、F两处虽然纬度接近,但是由于E处受西风带影响更大,所以较F处温暖一些,春季河水融冰时间早一些。第4题,该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所以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且南部地区矿产资源较丰富一些,铁路的修建便于城市之间联系和人口流动。

(2020·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澳大利亚本土汽车的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控制,主要布局在东南沿海的墨尔本、阿德莱德等地,其汽车产量一度位居世界前十。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导致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据此完成5、6题。5.澳大利亚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的根本原因是 (

)A.国际车企冲击 B.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C.国内人口稀少 D.汽车关税的大幅度降低6.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墨尔本等城市经济的主要影响是 (

)A.投资减少,经济下滑B.财政收入增加,产业转型升级C.人才流失,环境恶化D.劳动效率下降,能源供应紧张【解析】5选C,6选A。第5题,汽车制造是规模经济。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自然环境多样,导致汽车市场总需求量及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量都较小。人口稀少,劳动力成本高,加上汽车市场需求量小,汽车厂商难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导致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际车企冲击和汽车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加剧了澳大利亚本土汽车市场竞争,进一步促使其本土汽车制造业衰落。A、B、D是直接原因,C是根本原因。第6题,汽车生产的退出,外资撤离,投资减少,导致墨尔本等以汽车制造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经济衰弱,财政收入减少,汽车产业退出,会导致相关配套产业萎缩或消失,促使该国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澳大利亚本土汽车的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控制,应该不是技术导向型产业,不会导致人才流失、环境恶化;汽车生产线关闭,耗能可能会减少。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控制,应该不是技术导向型产业,不会导致人才流失、环境恶化;汽车生产线关闭,耗能可能会减少。7.(2020·西安模拟)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材料及日本工业分布图,回答问题。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并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2)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3)日本主要工业带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因素。【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且多山地地形,所以河流短,流域面积小;岛屿地形中间高,沿海地势低平,故河流流速快。日本属于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日本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明显,不适宜发展航运,但可以发展水电。第(2)题,日本属于季风气候,降水来自东南季风从太平洋上带来的水汽,而日本海一侧处在背风坡,降水较少。日本的人口、城市、工业区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水量需求大,缺水严重。第(3)题,如图所示,日本工业带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濑户内海沿岸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太平洋沿岸港口众多,海运便利;这些地区城市、人口较多,劳动力丰富;沿海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形平坦。答案:(1)河流的主要特征: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2)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是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的原因是日本太平洋沿岸是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3)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城市和人口集中,劳动力丰富;工厂靠近码头,海陆交通便利;沿海平原集中。(3)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城市和人口集中,劳动力丰富;工厂靠近码头,海陆交通便利;沿海平原集中。【能力挑战】

(2020·潍坊模拟)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上游山区年平均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地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如图示意胡佛大坝修建前后坝下某斯面流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1、2题。1.科罗拉多河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与胡佛大坝建成之前相比,大坝建成后下游 (

)A.年径流量总体变大 B.年径流量总体不变C.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D.径流量年际变化小【解析】1选B,2选D。第1题,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源头海拔高,冬春季节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上游及源头地区冰雪量较大,夏季,气温显著升高,冰雪融水量大,径流量最大。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与大坝建成之前相比,随着胡佛大坝的建成,大坝下游地区年径流量总体变小;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幅度明显减小。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等海域。明太鱼晾晒成鱼干需天然冷冻,冻结又融化的次数越多,肉质越有弹力,口感越好,价格越高。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晾晒时期。延边人擅长加工明太鱼,从国外进口冷冻鲜明太鱼,经加工处理后再转销至朝鲜、韩国和日本。现在延边已成为东北亚明太鱼加工规模最大的地区。如图示意明太鱼进口、加工及销售路线。据此完成3、4题。3.日本海西南部成为明太鱼主要分布区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径流 C.寒流 D.盐度4.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延边晾晒优质明太鱼干的有利条件有 (

)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快②临近渔场,运输费用低③昼夜温差大,冻融次数多④季风影响小,阴雨天气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3选C,4选B。第3题,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因此日本海西南部成为明太鱼主要分布区的主导因素是寒流。第4题,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延边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快,利于晾晒,故①正确;“明太鱼晾晒成鱼干需天然冷冻,冻结又融化的次数越多”,故③正确。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西伯利亚是北半球冻土分布面积最大的地方,这里的冻土层十分深厚,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坚硬的多年冻结层。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冻土物质颗粒十分细腻,包含大量腐殖质(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主要是胶体物质),连块小石子都难得一见。受地形、冻土等因素的影响,在短暂的夏季,西西伯利亚平原的河流能够快速地侵蚀河岸,改变河岸的形状,形成蜿蜒曲折的河曲。河流还容易因凌汛等原因发生游移改道。如图示意西西伯利亚某地密集的河曲。(1)说明西西伯利亚平原冻土物质颗粒细腻的原因。(2)西西伯利亚河岸冻土容易崩塌,分析其原因。(3)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河曲密集的原因。(4)说明西西伯利亚平原上的河流夏季容易发生改道的原因。【解析】第(1)题,西西伯利亚平原冻土物质颗粒细腻的原因主要与地形和气候有关。一是河流带来的堆积物颗粒小,二是有机物质分解慢,分解颗粒小。第(2)题,冻土容易崩塌主要从重力和河水的侵蚀(侧蚀)两方面分析。夏季,上层冻土层融化,含水量大,加上泥土颗粒小,粘度小(松散),难以支撑自身重量,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崩塌;夏季,水位上涨,流动的河水加速了河岸冻土的融化,加上河水的侧蚀,加速了河岸的侵蚀,容易崩塌。第(3)题,河曲的形成主要与河流的侵蚀有关。西西伯利亚平原下层为永久冻土层,土层坚硬,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流动速度慢,河流下蚀作用弱(主要以侧蚀为主);河流的侧蚀作用强,河流易被侵蚀形成河曲,且会形成多个河曲;河流凌汛,使河流发生游移改道,冻土物质颗粒小,易被侵蚀,增加河曲的形成;西西伯利亚平原河网密度较大,曲流密集。第(4)题,西西伯利亚平原上的河流夏季容易发生改道的原因可以从地形、凌汛、河流侵蚀、土质结构、冻土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答案:(1)地形平坦,流水(搬运而来的物质颗粒小),堆积的物质颗粒小;气候寒冷,有机质分解慢,积累大量腐殖质。(2)河岸冻土含水量高,加之冻土颗粒物细小松散,冰雪融化后难以支撑;流动的河水加速了河岸冻土的融化,在河水的冲刷(侵蚀、侧蚀)作用下容易崩塌。(3)新西伯利亚平原下层冻土坚硬,河流流速慢,河流下蚀作用弱;河流侧蚀作用较下蚀作用强(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河流易发育曲流(河流通常发育多个曲流);西西伯利亚平原河网密度较大,曲流密集。(4)平原地势平坦(河曲密集);夏季河流(流量增大)水位上涨,以及凌汛等原因,容易淹没大片土地(河流冲出河道);夏季气温高,冻土融化后易被侵蚀;河流侧蚀作用(或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作用强或河流裁弯取直)等原因导致河流改道。备用工具&资料答案:(1)地形平坦,流水(搬运而来的物质颗粒小),堆积的物质颗粒小;气候寒冷,有机质分解慢,积累大量腐殖质。(2)河岸冻土含水量高,加之冻土颗粒物细小松散,冰雪融化后难以支撑;流动的河水加速了河岸冻土的融化,在河水的冲刷(侵蚀、侧蚀)作用下容易崩塌。(3)新西伯利亚平原下层冻土坚硬,河流流速慢,河流下蚀作用弱;河流侧蚀作用较下蚀作用强(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河流易发育曲流(河流通常发育多个曲流);西西伯利亚平原河网密度较大,曲流密集。【解析】第(1)题,西西伯利亚平原冻土物质颗粒细腻的原因主要与地形和气候有关。一是河流带来的堆积物颗粒小,二是有机物质分解慢,分解颗粒小。第(2)题,冻土容易崩塌主要从重力和河水的侵蚀(侧蚀)两方面分析。夏季,上层冻土层融化,含水量大,加上泥土颗粒小,粘度小(松散),难以支撑自身重量,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崩塌;夏季,水位上涨,流动的河水加速了河岸冻土的融化,加上河水的侧蚀,加速了河岸的侵蚀,容易崩塌。第(3)题,河曲的形成主要与河流的侵蚀有关。西西伯利亚平原下层为永久冻土层,土层坚硬,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流动速度慢,河流下蚀作用弱(主要以侧蚀为主);河流的侧蚀作用强,河流易被侵蚀形成河曲,且会形成多个河曲;河流凌汛,使河流发生游移改道,【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且多山地地形,所以河流短,流域面积小;岛屿地形中间高,沿海地势低平,故河流流速快。日本属于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日本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明显,不适宜发展航运,但可以发展水电。第(2)题,日本属于季风气候,降水来自东南季风从太平洋上带来的水汽,而日本海一侧处在背风坡,降水较少。日本的人口、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