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十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湖南省邵阳十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湖南省邵阳十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湖南省邵阳十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湖南省邵阳十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邵阳十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60分,每题3分)1.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2.西双版纳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种植水稻.那么,你知道我国境内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3“禅让制”A.父子关系B.武艺高强C.有才有德D.年长者为首领4.下面哪一项内容属于王位世袭(ꢀꢀ)A.尧传位于舜B.舜传位于禹C.禹传位给伯益D.夏传子家天下5.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下表中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周王的妻妾妻(正室)周王的儿子A、三哥(20岁)ꢀB、四哥(14岁)C、大哥(25岁)妾一(侧室)妾二(侧室)D、二哥(22岁)A.AB.BC.CD.D6.甲骨文的发现意义重大,主要是因为(ꢀꢀ)①它记录了商王的活动②今天的汉字与它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③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④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通过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实力④各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第1页(共19页)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的APEC会议上表示:中国要做好为改革付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推行县制9.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实行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10和嘲笑当时“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合理现象……他是(ꢀꢀ)A.孔子B.老子C.庄子D.墨子11.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随即下令全国统一书写(ꢀꢀ)A.楷书B.隶书C.小篆D.行书12.汉初的统治者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经济B.巩固统治C.鼓励生产D.与民休息1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颁布的“推恩令”,主要是针对西汉前期出现的(ꢀꢀ)A.王国问题B.货币不统一的问题C.社会贫困的问题D.思想混乱的问题14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第2页(共19页)C.西域都护的设置D.宣政院的设置15“丝绸之路”天的(ꢀꢀ)A.北京16.发明我国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的麻沸散的是我国古代名医(ꢀꢀ)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B.洛阳C.西安D.咸阳17.下列史实,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不可能查阅到的是(ꢀꢀ)A.秦统一六国B.陈胜、吴广起义C.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D.华佗制成“麻沸散”18“史学两司马”的史学巨著.其中司马光所著的是(ꢀꢀ)ABCD19.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20383战的状态?(ꢀꢀ)A.官渡之战B.淝水之战C.赤壁之战D.巨鹿之战ꢀ二、判断题(每题2分)2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22.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23.公元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抵达夷洲,加强大陆与夷洲的联系。ꢀ24.我国在夏朝就出现了文字。ꢀꢀ(判断对错)25ꢀ第3页(共19页)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7.材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材料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举出曹操为实现雄心壮志进行的著名战役。以少胜多:ꢀ以多败少:ꢀꢀꢀ(3)他进行的赤壁之战带来的影响是什么?28.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美术字书》[探究导学](1)比较材料一、二并思考,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这种变化的原因。第4页(共19页)(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有何启示?ꢀ第5页(共19页)湖南省邵阳十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60分,每题3分)1.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考点】12: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谋人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揭开中国历史的第一页.故选B.ꢀ2.西双版纳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种植水稻.那么,你知道我国境内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考点】15: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分析】最早开始农耕生活的河姆渡人自然就成了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解答】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B.北京人还过着群居的生活,靠采猎为生.C.河姆渡人是我国境内的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D.半坡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故选C.ꢀ3“禅让制”A.父子关系B.武艺高强C.有才有德D.年长者为首领第6页(共19页)【考点】19:尧舜禹的“禅让”.【分析】本题考查禅让制,知道禅让制的继承者须具备的条件是有才有德的人.【解答】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禅让制”是一种部落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须具备的条件是有才有德的人.故选C.ꢀ4.下面哪一项内容属于王位世袭(ꢀꢀ)A.尧传位于舜B.舜传位于禹C.禹传位给伯益D.夏传子家天下【考点】22: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代替了禅让制.【解答】约公元前2070﹣﹣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传子,家天下属于王位世袭.AB属于禅让制,C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D.ꢀ5.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下表中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周王的妻妾妻(正室)周王的儿子A、三哥(20岁)ꢀB、四哥(14岁)C、大哥(25岁)妾一(侧室)妾二(侧室)D、二哥(22岁)A.AB.BC.CD.D【考点】26: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承制.第7页(共19页)【解答】西周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根据规定,由正室的第一个孩子来继承王位.从表格中信息可以判断应该由三哥来继承王位.故选A.ꢀ6.甲骨文的发现意义重大,主要是因为(ꢀꢀ)①它记录了商王的活动②今天的汉字与它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③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④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考点】2L:文字的演变.【分析】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文明的重要标志,排除.故选C.ꢀ7.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通过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实力④各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考点】28:春秋五霸.【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第8页(共19页)于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都是正确的.故选A.ꢀ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的APEC会议上表示:中国要做好为改革付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推行县制【考点】2F:商鞅变法.【分析】本题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的APEC车裂的命运.”为背据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据题干“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的APEC车裂的命运.”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D建立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A和B措施有利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故选C.ꢀ9.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实行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考点】2P:百家争鸣.第9页(共19页)【分析】“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解答】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故“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了“社会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故选D.ꢀ10和嘲笑当时“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合理现象……他是(ꢀꢀ)A.孔子B.老子C.庄子D.墨子【考点】2P:百家争鸣.【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庄子.识记庄子的重要主张.【解答】“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出自《庄子•“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钩:带钩.白话译为:那些偷了一个带钩的就是剽窃来的仁义圣知吗?)表现了庄子外冷内热,愤世嫉俗的一面.故选C.ꢀ11.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随即下令全国统一书写(ꢀꢀ)A.楷书B.隶书C.小篆D.行书【考点】3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解答】秦统一后,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故选C.ꢀ12.汉初的统治者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经济B.巩固统治C.鼓励生产D.与民休息【考点】35:西汉的建立.第10页(共19页)【分析】是巩固统治.【解答】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故选B.ꢀ1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颁布的“推恩令”,主要是针对西汉前期出现的(ꢀꢀ)A.王国问题B.货币不统一的问题C.社会贫困的问题D.思想混乱的问题【考点】37: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有关知识的识记.【解答】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王国问题逐渐突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故选A.ꢀ14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C.西域都护的设置D.宣政院的设置【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答】西域都护设置后,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第11页(共19页)故选:C.ꢀ15“丝绸之路”天的(ꢀꢀ)A.北京B.洛阳C.西安D.咸阳【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分析】路的起点.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故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故选C.ꢀ16.发明我国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的麻沸散的是我国古代名医(ꢀꢀ)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考点】3O: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解答】A.扁鹊发明了“四诊法”.B.华佗发明了“麻沸散”.CD故选B.ꢀ17.下列史实,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不可能查阅到的是(ꢀꢀ)A.秦统一六国B.陈胜、吴广起义C.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D.华佗制成“麻沸散”【考点】3R【分析】【解答】第12页(共19页)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华佗是东汉人,因而华佗制成“麻沸散”不可能查阅到.故选D.ꢀ18“史学两司马”的史学巨著.其中司马光所著的是(ꢀꢀ)ABCD【考点】6M【分析】【解答】故选C.ꢀ19.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考点】43:三国鼎立的形成.【分析】“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展的趋势,经济发展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解答】A、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来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实现了地区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B、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以后,战乱比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少了;同时,三国为末年相比,三国的经济都有所发展;C“”D、三国时,局部的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同时,民族关系的破坏不是历史发展第13页(共19页)的趋势.故选A.ꢀ20383战的状态?(ꢀꢀ)A.官渡之战B.淝水之战C.赤壁之战D.巨鹿之战【考点】45: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淝水之战的知识点,应把握淝水之战的有关历史.【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公元383年”“前秦的统治瓦解”383年,状态.故选B.ꢀ二、判断题(每题2分)2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判断对错)【考点】11:人类的起源.【分析】本题考查了人与动物的区别.【解答】动起了重要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类.故答案为:√.ꢀ22.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考点】15: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分析】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解答】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故答案为:√.ꢀ第14页(共19页)23230√【考点】44:三国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三国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解答】据所学知,公元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抵达夷洲(今台故答案为:√.ꢀ24.我国在夏朝就出现了文字。ꢀ√ꢀ【考点】2L:文字的演变.【分析】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在逐步发展中.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历史上已有夏篆的记载.所以我国在夏朝就出现了文字.故答案为:√.ꢀ25ꢀ×ꢀ【考点】3O: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分析】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华佗和张仲景.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第15页(共19页)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考点】PG:材料解析题;19:尧舜禹的“禅让”;2E: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PJ:阐述见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大禹与李冰.(2)本题考查都江堰.(3)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疏导”“三过家门而不入”等关键词可知,A治理水患;根据材料二中“和儿子一起”“岷江流域”“成都平原”等关键词及所学知B问题,使其成为“天府之国”.(2)根据材料二中“和儿子一起”“岷江流域”“成都平原”等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水利工程即指都江堰.(3)根据材料中“疏导”“带领人们”等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总结:两位水利专家都依靠了人民群众的力量,都采用了堵和疏导相结合的方法.故答案为:(1)A:大禹;B:李冰.(2)都江堰.(3)依靠群众;采用堵和疏导相结合的方法.ꢀ27.材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第16页(共19页)(1)材料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举出曹操为实现雄心壮志进行的著名战役。以少胜多:ꢀ官渡之战ꢀ以多败少:ꢀ赤壁之战ꢀ(3)他进行的赤壁之战带来的影响是什么?【考点】41:官渡之战;42:赤壁之战.【分析】本题考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变革现实、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2200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为三国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