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_第1页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_第2页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_第3页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_第4页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花鼓戏《凤阳歌》安徽民歌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不会唱,只会唱首凤阳歌。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凤阳,小凤阳,凤阳城里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文王,坐落龙廷倒有九年荒,九呀九年荒。有钱之人卖田庄,无钱之人卖了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打鼓卖艺走他乡,走呀走他乡。这一民歌写的朱姓皇帝是哪朝哪代的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内容结构学习目标1.知道明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2.了解明太祖从中央设三司地方设六部、军事设五军都督府、特务机构厂卫机构以及八股取士方面加强中央集权。3.了解明朝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第14课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建立一朱元璋强化皇权二经济的发展四科举考试的变化三1.建立背景:一、明朝的建立3.建立者:4.都城:阅读P66页课文找出明朝建立的背景,记住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2.建立时间: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官吏搜刮民财,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爆发。1368年朱元璋应天府(今南京)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改名应天府,1368年在此称帝,建立明朝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明实录》卷五十九1.原因:

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2.强化皇权的措施:(1)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的长官由中央任命︵民政和财政︶︵司法︶︵军务︶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储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太祖洪武实录》

②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①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结果发现胡惟庸家藏有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2)在中央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皇帝秦朝(秦始皇)设立丞相宋朝(宋太祖)削弱相权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

②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皇帝五军都督府

兵部管军队的调动和武官的任命。五军都督府负责管理训练军队和带兵打仗,没有调兵权。

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都是军事组织,矛盾吗?问题思考: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权力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皇帝五军都督府中央地方取消行中书省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的长官由中央任命

③设立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明成祖设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锦衣卫印东厂腰牌

“厂卫”机构设立的目的是监视官民。职能是掌管侍卫、缉捕、邢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其特点是由皇帝直接指挥。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皇帝五军都督府锦衣卫东厂西厂中央

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防止相权威胁君权,防止大权旁落。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明朝机构分布明朝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和影响措施影响中央地方军事特务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分封诸子为王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加强了君主专制设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知识点小结纵向归纳对比中国封建历朝加强对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措施表中央地方秦朝汉朝唐朝元朝明朝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中书省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设六部,设五军都督府、厂卫机构郡县制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合并州县,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设行中书省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加强对琉球的管辖废行省设三司“四书”“五经”

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准随意发挥自己的见解。八股文三、科举考试的变化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明朝开始分科考试正式设进士科增加考试科目创立殿试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1.考试范围:2.答题观点:3.试卷文体格式:科举一路走来: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范进中举4.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我定下的文体叫八股,句句对仗平仄要调。考得你昼夜把心血耗,考得你大好青春等闲抛。考得你不分苗和草,考得你手不能提来肩不能挑,考得你头发白牙齿全掉,考得你弓背又驼腰。年年考,月月考,活活考死你这命一条!”——欧阳中石《范进中举》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扼杀了许多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八股取士”是科举制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考试方式,实际上为了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是明朝君权加强的又一表现。朝代秦朝汉朝明朝控制思想措施焚书坑儒影响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共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中国封建历朝加强思想统治措施表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加强了思想控制,巩固了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文化繁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四、经济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1)从材料一可知明朝引进农作物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三反映了引进的农作物有何特点?(3)明朝引进农作物有何意义?(1)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速度非常快。(2)引进的外来物种易种植、产量高。(3)大大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经济作物的引进,可以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材料一:明代初年在籍人口数为6600余万,明末高达1亿以上,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增至4.1亿。——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材料二:甘薯者,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陆耀《甘薯录》材料三: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三省边防备览》交流

(1)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2.手工业的发展丝织业棉纺织业制瓷业明青花蓝印花布·官人骑马织机

(2)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3.商业发展的表现

(1)商品经济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皇都积胜图》(局部)这幅长卷是明朝中后期北京城繁盛景况的再现。画面注重描绘市区商业街道的面貌,街道上车马行人熙来攘往,茶楼酒肆店铺林立,招幌牌匾随处可见,马戏、小唱处处聚集着人群看客,金店银铺人潮如涌。《南都繁会图》(局部)“南都”指南京,画中的招牌,反映了当时南京经营货物的种类繁多,交易范围广泛,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缩影。(2)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

徽商,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兴盛于明中叶以后,历时四百多年,清末民初,渐趋衰落。明朝的建立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经济发展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崛起,

建立明朝,

占领大都,结束元朝统治。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朱元璋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废除丞相制度、设五军都督府分散兵权设立特务机构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农业:引进高产物种手工业:纺织业、制瓷业快速发展商业:商品经济活跃,大型商业城市和商

帮出现本课小结随堂检验1.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这表明明朝()

A.开创科举制度B.推行重文轻武

C.提倡尊孔崇儒D.大兴文字狱C随堂检验2.明朝时,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这一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提高了农业耕作技术

B.增强了抵御饥荒能力

C.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D.根除了人口增长压力B随堂检验3.为维护统治,我国古代诸多王朝,都注重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右图“?”处的内容应是(

)A.设立三司

B.设立厂卫

C.八股取士

D.废除丞相C随堂检验4.科举制度实行了约1300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来说,它是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明清两朝,不少有特殊成就的人,未能通过科举考试,如宋应星李时珍、曹雪芹等。有关科举制,下面解读错误的是(

①隋文帝时,科举制正式创立

②唐朝时科举制得到了完善

③宋朝重视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④清朝时期的八股取士埋没了很多人才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C随堂检验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丞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纵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明朝则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里帝负责。上述变化的实质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