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汇编】_第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汇编】_第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汇编】_第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汇编】_第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汇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汇编】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人为地捕杀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2、下列关于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鸟类在飞行时,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B.鸟类的骨骼轻、薄、坚固,胸肌发达,适于飞行C.哺乳动物胎生的生殖方式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D.狼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兔只有门齿、臼齿3、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A. B.C. D.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蚯蚓能疏松土壤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5、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根冠 B.分生区C.伸长区 D.成熟区6、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7、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A.打“呵欠”会传染 B.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C.同学想睡觉 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8、看以下图形表示的血管排序正确的是()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9、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A.降低光合作用 B.降低蒸腾作用 C.减少水分吸收 D.增加水分吸收10、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樟树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B.细胞壁、液泡、线粒体C.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 D.线粒体、液泡、叶绿体11、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体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单位12、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则会对食物中的哪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有不利影响()A.蛋白质 B.淀粉 C.维生素 D.脂肪1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适应生物 D.环境能影响生物14、下列关于小肠特征的叙述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B.小肠绒毛壁及其内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D.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15、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 B. C. D.16、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都具备的特征是()A.具有细胞结构 B.能繁殖后代C.能进行反射活动 D.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17、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在水中 B.由一个细胞构成C.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D.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1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A.①② B.①③ C.③② D.③④19、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0、夜晚卧室里不易摆放过多盆栽植物,合理的解释是植物与人一样不停地进行()A.呼吸 B.生长 C.繁殖 D.应激性21、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是鸟类特有的特征B.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是不利的C.蜘蛛是一种节肢动物,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D.长颈鹿为躲避敌害快速奔跑,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22、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能起到防寒的作用,这厚厚的脂肪属于()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营养组织23、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24、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下列哪项特征与它的寄生生活无关()A.体表有角质层 B.有口有肛门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25、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A.表皮 B.叶肉 C.叶脉 D.气孔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1、叶片由表皮、_______与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上分布有_______,它既是蒸腾作用的“门户”,又是气体交换的“窗口”。2、在种子萌发的实验中,释放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_____。3、消化系统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的。4、__________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5、叶片的结构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组成。水分和无机盐是由_______运输的,其方向是_______。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1、下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图中所示血管为_____,与其它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_____。(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_____(填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3)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_____血。(4)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_____内被利用。2、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匆匆地跑出教室,直奔餐厅。同学们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了馒头的温热。请据图回答问题。(1)同学们由明亮的室外进入相对较暗的餐厅,瞳孔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以便进入更多的光线。(2)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____的折射,在[]____上成像,并最终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形成了视觉。(3)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_____的振动,刺激了[]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并最终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产生了听觉。(4)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获取信息,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_______形成的。3、在人的体循环过程中,各段血管的血流速率与血管总面积如下图。(1)体循环过程中,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血液进入__________,流经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___________心房。(2)毛细血管管壁薄,由___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据图可知,在体循环的各段血管中,毛细血管的总面积最大,血流速率最_________。这样的结构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_________________。(3)人体内具有(2)中所述结构特点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一例)。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1、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身边的资源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裝置,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一所示对照实验可用于探究________。验证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2)已知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图二中所示对照实验的变量为_______。(3)图三若想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应选择_______色塑料袋,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由此可证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________。(4)一次实验现象与预期实验结果相符,并不能证明假设一定正确。为保证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准确,你认为该小组还应________。2、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是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的。他做了如下实验:①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②取2只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1、2,做如下图所示的处理请回答:(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_____;(2)该实验过程中,设置1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3)实验过程D中,浆糊不变蓝的是________号试管,因为________;(4)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0℃,再重复D过程,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将________。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1、请根据下面的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而森林又是地球上最大的植物群落,因此,森林可以看成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中国政府提出的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的重要倡议,被国际社会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1)森林为什么可以被称为“储碳库”?______。(2)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森林能吸收大量的______,具有______(填“减弱”或“增强”)地球温室效应的作用。(3)森林犹如绿色水库,植物的根______水分,再通过______作用散失水分,促进了生物圈的______循环。(4)5棵树可意会为“森林”,绿化祖国是我们的责任,你应该怎样做?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A2、A3、D4、A5、D6、C7、B8、A9、B10、A11、D12、D13、B14、C15、C16、B17、C18、C19、D20、A21、C22、C23、A24、B25、D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1、叶肉气孔2、二氧化碳3、消化道消化腺4、身高突增5、叶肉叶脉表皮导管自下而上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1、毛细血管慢小肠静脉线粒体2、变大4晶状体7视网膜8鼓膜10耳蜗大脑皮层3、主动脉右1慢物质交换肺或小肠等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1、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