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强化训练及答案_第1页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强化训练及答案_第2页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强化训练及答案_第3页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强化训练及答案_第4页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强化训练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强化训练及答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B.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C.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D.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2、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必须保护生物圈。下列述正确的是()A.人口过快增长不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B.对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可减轻环境污染C.生物资源无需保护就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D.多利用大阳能等清洁能源不能缓解空气污染3、有“海中之花”之称的海葵,属于下列哪类动物()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4、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5、血红蛋白的特性是()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6、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B.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C.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D.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7、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分成如图所示的三个类群。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A.类群1可能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生活B.类群2属于原核生物,其中有些种类可用于酸奶、泡菜的制作C.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但都是真核生物D.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8、在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A.黑猩猩 B.猕猴 C.长臂猿 D.狒狒9、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低温贮藏水果、蔬菜B.农田及时松土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D.小麦种子晒干入仓10、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与甲组合比与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C.若将图2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11、下列各项,构成生态系统的是()A.草原中的全部植物B.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C.农田中的全部庄稼D.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12、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下腔静脉1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适应生物 D.环境能影响生物14、“吃饱”的感觉是因为下述哪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A.胃 B.小肠 C.大肠 D.肝脏15、下列对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B.人体内担负着运输氧气和养料的组织属于输导组织C.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D.在结构层次上比较,松鼠有系统,松树不具有系统16、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A.肠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17、人的生命开始于()A.受精卵B.胎儿出生C.卵细胞和精子D.胚胎发育18、晓晓家的宠物狗“乐乐”在外遛完一圈后,在它的皮毛上粘了很多苍耳的果实,这一实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A.帮助植物传粉 B.帮助植物传播种子C.维持生态平衡 D.促进物质循环19、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人体什么部位开始被化学性消化?()口腔、口腔、胃 B.胃、胃、胃 C.口腔、胃、小肠 D.口腔、胃、胃20、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果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最可能()A.气泡 B.污物 C.细胞 D.墨水21、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中不恰当的是()A.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B.动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C.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D.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小,有利于针的刺入22、小李同学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夜晚看不清东西,你认为他缺乏的最可能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蛋白质 D.钙23、绿豆粥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从结构层次上看,其原料绿豆属于植物体的()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24、下列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工辅助授粉,可以解决玉米缺粒现象B.将未成熟的花套袋处理,能结出果实的花是雌花C.一个西瓜含有多粒种子,说明一个子房中有多个胚珠D.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25、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这种行为属于()A.学习行为 B.领域行为 C.社会行为 D.先天性行为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1、分泌胆汁的器官是________,能储藏胆汁的器官是_______。2、夏天,一般会把水果放在冰箱保存,这主要是为了抑制水果细胞的______。3、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人体一旦缺乏_______时会患夜盲症、干眼症.4、反射是通过________,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5、一根小树能够不断长大,主要是细胞的_______增多和________增大的结果。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1、如图是桃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雌蕊和雄蕊是桃花的主要部分,其中雄蕊由图甲中的[_____]和[_____]组成。(2)桃花开放后,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_____和_____两个生理过程。(3)如图中过程A所示,桃花的花粉从一朵花雄蕊的_____传到另一朵花雌蕊的_____上的过程,叫做_____。(4)花瓣等结构凋落后,图乙中的[9]_____将发育成桃的果实,图丙中的[14]桃仁是桃的_____,它是由图乙中的[10]_____发育而来的。2、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今年的连续干旱使我县农作物受灾严重,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__运输到植株各处的。(2)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而图丙中的②是由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3)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丁中能贮藏营养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4)图丁中将来发育成植物体根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5)果树要结出果实,一般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结果四个阶段。果树在开花季节,如果遇到连绵阴雨天气,果树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会受到影响,导致果树减产。3、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__所示,这属于第______道防线。(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做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_性免疫。计划免疫属于______性免疫。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1、某小组的同学想知道花生仁和核桃仁所含能量是否一样,他们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注: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1)A装置的花生仁为2克,燃烧前,烧杯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烧杯中的水温为70℃(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量__________焦。(2)B装置的核桃仁为2克,燃烧前,烧杯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烧杯中的水温为75℃(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量__________焦。(3)如果两个操作过程科学规范,依据(1)和(2)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4)如果用同样大小的硬纸筒代替易拉罐,得到的实验数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怎样做才能尽量减少花生仁或核桃仁燃烧中热量的散失?(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食物名称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质量/克20202020水/毫升5050①50温度上升/℃2.21.431.3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①应为_______。(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_。(5)实验中易拉罐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1、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食肉的饮食习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不仅促进了脑容量的显著增加,还增强了人体对脂肪及蛋白质的处理能力,同时也大大改变了人类的消化系统。植食性动物的小肠非常长,约为身体(躯干)长度的8~10倍,而且肠道壁多纹路皱褶,盘在腹中,可以减缓食物在肠道中的通过速度。肉食性动物,相对“简短”,小肠长度大约只相当于身体长度的3倍,而且没有很多皱褶。而我们人类的肠道长度是身高的4~5倍,介于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之间。食物的消化不仅仅需要消化道、消化腺,还需要肠道中的益生菌。不要小看这些肠道益生菌,人体中大约含有100亿个益生菌,而人体细胞的数目才10亿,如果把这些益生菌排成一行,可以绕地球2周。这些益生菌可以帮助我们分解难以消化的食物。而且,在食肉的进程中,肠道细菌也在和我们协同进化。比如在欧洲、北美地区,有些细菌在人类肠道里已经消失了,但在非洲一些以狩猎采集为生的部落中,人们体内仍有这些细菌。科学家从研究中发现,伴随着进食熟食、饮食精细化程度的加深、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人类肠道细菌种类已经逐渐减少了。(1)人体中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_____。在这里,脂肪被消化为_____和脂肪酸。(2)从文章中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从肉类食物中获取营养,促进了人类的进化。B.羚羊的肠道与躯干长度的比例,应小于狮子肠道与躯干长度的比例。C.肠道中存在有大量的益生菌,帮助我们消化食物。D.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群中,肠道益生菌的种类不一样。(3)黑猩猩主要以植物块茎、树叶等为食,这些食物中富含植物粗纤维,需要纤维素酶进行消化分解。科学家们收集了黑猩猩和人类的肠液,测定了其中的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人类肠液中的纤维素酶含量____黑猩猩(填“多于”或“少于”),而蛋白质酶和脂肪酶的含量____黑猩猩(填“多于”或“少于”)。请你针对这一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C2、B3、A4、D5、A6、B7、D8、A9、B10、D11、D12、A13、B14、A15、D16、B17、A18、B19、C20、A21、B22、A23、B24、B25、A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1、肝脏胆囊2、呼吸作用3、维生素A4、神经系统5、数量体积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1、56传粉受精花药柱头异花传粉子房种子胚珠2、导管②胚芽⑥胚珠④子叶③胚根传粉3、1一溶菌酶2二抗原抗体三非特异特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