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5-关于垃圾分类教案_第1页
案例5-关于垃圾分类教案_第2页
案例5-关于垃圾分类教案_第3页
案例5-关于垃圾分类教案_第4页
案例5-关于垃圾分类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5-关于垃圾分类教案案例5垃圾10、垃圾的产生【活动主题的确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正遭受着垃圾的危害。据最新资料显示,人均每天扔出垃圾约1千克,而且这个数字在逐年上升。大量的垃圾不仅污染了环境,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麻烦。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广大市民的重视,我们经常能见到有学生到处乱扔垃圾,没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垃圾的产生,懂得垃圾的危害,知道垃圾的处理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社会生活意识。【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热情。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垃圾、了解垃圾,知道垃圾的产生过程。【活动准备】了解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重量;了解本镇、本村的人口数量;拍摄一段录像。【活动时间】2课时【活动过程】一、了解垃圾的产生及危害:1、观看录像。2、讨论:什么是垃圾?常见的垃圾有那些?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垃圾有那些危害?3、说说自己家里一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一)、算一算:▲每人每天丢掉的垃圾重量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五六倍。▲我国目前垃圾的产生量是1989年的4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过度过包装造成的。不少商品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用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全球每年产生450亿吨垃圾。▲那些"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多万吨。▲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5、说说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法。(二)、做一做1、拿出自己家用里带来的家庭垃圾,学生观察,填写垃圾的具体名称。2、统计垃圾的数量和重量。(三)、想一想1、除了家庭生活垃圾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2、想想这些垃圾如果不去治理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四)、分一分1、让学生试着为垃圾分类。二、讨论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1、提问: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怎样才能使这些数据变小?2、小组讨论: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呢?3、出示有关法规:城市垃圾处理的收费制度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新方案初定为居民户每月每户5元;企业、事业、个体户每0.3立方米6元;已办暂住证的流动人员每人每月1元。垃圾计量制为了减少垃圾量,目前,韩国正在推行一种叫做"垃圾计量制"的制度。所谓垃圾计量制就是在交纳基本清洁费、卫生费的基础上,按照每户垃圾产出量来负担垃圾处理费用。垃圾计量制最大的好处就是打破了垃圾处理费的"大锅饭",从而迫使人们认识到"多产垃圾就要多付钱",要想减少这方面的交出,就要设法减少垃圾,间接树立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环境观念。韩国从1996年1月开始实现这种制度,很受社会各界欢迎。其做法是由环保部门提供各种不同容量和规格标准的垃圾袋,每个垃圾袋按不同的规格收取不同的垃圾处理费。这样用户在购买或使用垃圾袋的时候就会考虑垃圾所带来的垃圾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从而尽量减少垃圾。三、活动延伸:1、说说通过本次活动,你有那些收获?2、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意识到垃圾的危害,你准备做那些宣传工作?11、垃圾的处理【活动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2、使学生知道回收垃圾、变废为宝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培养垃圾回收意识,自学进行垃圾分类。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并能自主设计更多的处理方法。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辨别分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多媒体、口香糖【活动时间】1课时【活动过程】一、看一看观看录相:参观废纸加工厂,明白回收一吨废纸并把它加工成纸的意义非同小可:把一吨废纸加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