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_第1页
MOOC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_第2页
MOOC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_第3页
MOOC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_第4页
MOOC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OOC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1.1文化的概念1、问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这段对《周易》贲卦的《彖传》中所说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做的解释是谁说的?选项:A、刘向B、孔颖达C、梁漱溟D、胡适正确答案:【孔颖达】1.2文化的本质1、问题:以下关于文化本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选项:A、离开了人,文化仍有其意义。B、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C、文化是人性的外显,人性是文化的内化。D、文化是为人所特有的东西。正确答案:【离开了人,文化仍有其意义。】1.3文化的特点1、问题: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成果之一,它的应用具有普遍性,比如在澳大利亚,五行与方位的对应顺序也无需调整。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4文化的结构1、问题: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形容下列那一层文化结构较难发生改变?选项:A、物质生产文化B、制度行为文化C、精神思想文化D、上述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精神思想文化】1.5文化的功能1、填空题:丹尼尔所说的“文化本身就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活困难的一种努力”体现了文化的______功能。正确答案:【调控】《绪论》单元测验1、问题:以下关于文化本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选项:A、离开了人,文化仍有其意义B、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C、文化是人性的外显D、人性是文化的内化E、文化是为人所特有的东西正确答案:【离开了人,文化仍有其意义】2、问题:丹尼尔所说的“文化本身就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活困难的一种努力”体现了文化的______功能。选项:A、承传B、教化C、凝聚D、调控正确答案:【调控】3、问题:爱德华·泰勒在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中写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选项:A、知识B、艺术C、道德信仰D、法律习俗E、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正确答案:【知识#艺术#道德信仰#法律习俗#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4、问题:文化具有下列哪些特点?选项:A、民族群体性B、地域限定性C、历史承传性D、现实变异性正确答案:【民族群体性#地域限定性#历史承传性#现实变异性】5、问题:文化具有下列哪些功能?选项:A、承传功能B、教化功能C、凝聚功能D、调控功能正确答案:【承传功能#教化功能#凝聚功能#调控功能】6、问题:最早为“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爱德华·泰勒。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7、问题:德国著名的历史家和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说:“文明是文化不可避免的最终命运。”斯宾格勒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明和文化一个是结果,一个是过程,其中文明是文化的结果,文化是文明的过程。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8、问题:弗洛伊德认为文化是“人的生活由之上升到动物水平之上并以之区别于野兽的生活。”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9、问题:文化的结构是指构成文化的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0、填空题:文化具有承传、教化、凝聚、调控四项功能,而丹尼尔所说的“文化本身就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活困难的一种努力”体现了文化的______功能。正确答案:【调控】2.1《周易》释名1、填空题:“《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这句话出自东汉时期的__________。正确答案:【郑玄】2.2《周易》的由来1、填空题: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______________,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正确答案:【仰则观象于天】2.3《周易》的结构1、问题:《周易》共有384条爻辞。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2.4八卦与六十四卦1、问题:从太极到两仪,再到四象和八卦,这个生成过程的原则是:选项:A、从下到上B、一分为二C、动则生阳D、静则生阴正确答案:【从下到上#一分为二#动则生阳#静则生阴】2.4八卦与六十四卦1、填空题:由太极演绎出八卦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正确答案:【自下而上,一分为二;动则生阳,静则生阴】2.6生生之道1、问题:坎(水)离(火)两卦被称为众卦之父母,万物之祖宗。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2、填空题:周易六十四卦上经卦始于乾坤而终于_______.正确答案:【坎离】2.7善恶因果1、问题:“人久晏溺而疾生之”和“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都是哪一卦象的体现?选项:A、未济卦B、泰卦C、否卦D、蛊卦正确答案:【蛊卦】2.10意象思维1、问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选项:A、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因为象外无辞。B、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因为《周易》的意义是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共同组成的。C、意象思维又叫象思维。D、意象思维属于主观联想,在今天没有什么应用价值了。正确答案:【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因为象外无辞。#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因为《周易》的意义是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共同组成的。#意象思维又叫象思维。】《易学文化》单元测验1、问题:“易以道阴阳”最早出自哪部经典?选项:A、《庄子》B、《老子》C、《论语》D、《孟子》正确答案:【《庄子》】2、问题:《周易》64卦分为上经和下经,下经是从哪一卦开始的?选项:A、恒卦B、咸卦C、蒙卦D、泰卦正确答案:【咸卦】3、问题:《易传》共七种十篇,其中哪一篇成书时间最早?选项:A、《象传》B、《文言》C、《彖传》D、《系辞》正确答案:【《彖传》】4、问题:“人久晏溺而疾生之”和“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都是哪一卦象的体现?选项:A、《蛊卦》B、《既济卦》C、《咸卦》D、《否卦》正确答案:【《蛊卦》】5、问题:八卦取象歌是谁所作?选项:A、孔子B、程颐C、朱熹D、王阳明正确答案:【朱熹】6、问题:《周易》的“周”字有哪些含义?选项:A、周代B、周地C、周遍D、周期正确答案:【周代#周地#周遍#周期】7、问题:《易经》中的每个卦是由哪些内容组成的?选项:A、卦画B、卦名C、卦辞D、爻题、爻辞正确答案:【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8、问题:从太极到两仪,再到四象和八卦,这个生成过程的原则是:选项:A、从下到上B、一分为二C、动则生阳D、静则生阴正确答案:【从下到上#一分为二#动则生阳#静则生阴】9、问题:《周易》之所以能够与中医密切相关,是因为选项:A、《周易》与中医有着相同的理论基础。B、《周易》与中医有着相同的思维方式。C、《周易》与中医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D、《周易》与中医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正确答案:【《周易》与中医有着相同的理论基础。#《周易》与中医有着相同的思维方式。#《周易》与中医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10、问题:以下关于易学文化精神的表述正确的是选项:A、阴阳变化B、矛盾运动C、日新月异D、生生不息正确答案:【阴阳变化#矛盾运动#日新月异#生生不息】11、问题:《易经》共有64卦,其中上经34卦,下经30卦。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2、问题:《易传》中的彖、象、系辞三部分各自都包含两篇。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3、问题:坎(水)离(火)两卦被称为众卦之父母,万物之祖宗。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4、问题:忧患意识是先贤创作《周易》的原因之一。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5、填空题:被尊为群经之首,百家之源的经典著作是《________》正确答案:【周易】16、填空题:《周易》分为《易经》和《______》两部分。正确答案:【易传】17、填空题: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________,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正确答案:【近取诸身】万善之德1、问题:“爱人”是孔子对以下哪位弟子关于什么是“仁”问题的回答?选项:A、子路B、樊迟C、子贡D、颜渊正确答案:【樊迟】3.3孔子:仁者爱人1、问题:儒家的仁爱具有下列哪些特点?选项:A、推己及人B、由亲及疏C、由近及远D、爱有差等正确答案:【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爱有差等】3.4孔子:珍爱生命1、问题:“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体现出孔子怎样的生命态度?选项:A、肉体生命毫无价值B、精神价值是生命的本质C、只有舍弃身体才能成就仁德D、志士仁人对待生命过于偏激正确答案:【精神价值是生命的本质】3.5孔子:孝悌之义1、填空题:“朱子八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3.6孔子:忠恕之道1、问题:按照孔子的讲法,“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2、问题:《中庸章句》上说,“推己及人为忠,尽己之心为恕”。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3.7孔子:修己以敬1、填空题:当孔门弟子_______向孔子问如何做君子时,孔子的回答是“修己以敬”。正确答案:【子路】3.8孔子:礼学观念1、填空题:儒家经典中的“三礼”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周礼仪礼礼记】3.9孔子:中庸思想(一)1、问题:孔子“中庸”思想的内涵包括选项:A、平均B、中和C、时中D、中正正确答案:【中和#时中#中正】3.10孔子:中庸思想(二)1、问题:儒家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11孔子:天命观念1、问题:根据《礼记》记载,夏道尊神,殷人尊命,周人尊礼。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3.12孟子:人性本善论1、问题:程颐认为孟子有大功于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选项:A、性善论B、养气论C、孝悌思想D、隆礼重法正确答案:【性善论#养气论】3.13孟子:仁政思想1、问题:孟子仁政说是对孔子德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14孟子:浩然之气1、问题: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包括以下哪些内涵?选项:A、道义和正义B、勇力和豪气C、意志和毅力D、除了B以外,A与C都正确正确答案:【道义和正义#勇力和豪气#意志和毅力】3.15荀子:性恶论1、问题:荀子“性恶”论是就人所本具的“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自然情性而言的。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16荀子:隆礼重法1、问题:根据荀子“化性起伪”的立场,圣人与民众相同的部分属于“性”,圣人不同于民众而超越民众的部分属于“伪”。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2、问题:荀子认为,“礼”起源于人类在欲望满足过程中所引发的争斗。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17荀子:天人相分1、问题:以下关于荀子天人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选项:A、天道自然B、天行有常C、天人相分D、制天命而用之正确答案:【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3.18两汉经学:儒家思想的政治化1、问题:董仲舒所作《天人三策》主要包括选项:A、法天、正始、教化、更化B、力行有为政治C、《春秋》的根本宗旨是大一统D、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正确答案:【法天、正始、教化、更化#力行有为政治#《春秋》的根本宗旨是大一统#推明孔氏,抑黜百家】3.19两汉经学:儒家思想的神秘化1、问题:董仲舒贵阳贱阴并认为这是天之制。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20两汉经学:经与经学1、问题:两汉经学所说的“经”是指先秦时期的诸子经典。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2、问题:经学包括对儒家经典的文字释读、词义训诂、语法分析、修辞说明、名物探源、典制考证、义理阐释以及文献的源流考辨等。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21两汉经学: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1、问题:西汉官学主要是古文经学。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3.22两汉经学:董仲舒的天人学说1、问题:王充对董仲舒的“同类相感”持否定态度,对其“天人感应”则表达了某种认同。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3.23理学产生的思想背景1、问题:宋明理学产生的原因有选项:A、儒学自身的发展渐失活力B、佛教的盛行对儒家构成了挑战C、道教的发展对儒家构成了挑战D、儒家学者需要通过提倡心性儒学来克服汉代儒学的不足正确答案:【儒学自身的发展渐失活力#佛教的盛行对儒家构成了挑战#道教的发展对儒家构成了挑战#儒家学者需要通过提倡心性儒学来克服汉代儒学的不足】3.24理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1、问题:一多相即、理事无碍、月映万川,都是宋明理学家的原创思想。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3.25周敦颐:太极图说1、填空题:周敦颐《太极图说》中说“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其中“二五之精”的“二”和“五”分别指______和________.正确答案:【阴阳五行】3.26周敦颐:诚静无欲1、问题:周敦颐认为儒家的圣人所立的“人极”是选项:A、中正B、仁义C、主静D、礼仪正确答案:【中正#仁义#主静】3.27张载:太虚即气1、问题:张载认为,太虚即是绝对的虚空、空无,太虚能够生出“气”来。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3.28张载:变化气质1、问题:变化气质的观点是张载对于儒学的贡献,先秦孔孟并未论及变化气质。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29张载:民胞物与1、问题:张载“民胞物与”的观点与现代“人人平等”的观念是一致的。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3.30二程:天理论1、问题:以下关于二程天理的论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理”具有绝对性、普遍性、恒常性。B、“理”既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也是社会与道德的最高原则。C、“理”逻辑上先在于事物而存在,是万物之所以然。D、理一分殊:一物有一物之理,一物之理与万物之理不同。正确答案:【理一分殊:一物有一物之理,一物之理与万物之理不同。】3.31二程:性即理1、填空题:程颢“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的观点继承了_____(答一思想家名字)的思想。正确答案:【孟子】3.32二程:持敬工夫1、问题:以下关于二程“持敬”工夫的表述,正确的是选项:A、主一谓之敬B、闲邪谓之敬C、存诚谓之敬D、不欺不慢谓之敬正确答案:【主一谓之敬#闲邪谓之敬#存诚谓之敬#不欺不慢谓之敬】3.33朱熹:理一分殊1、问题:朱熹所创立的学派被称为选项:A、关学B、洛学C、闽学D、濂学正确答案:【闽学】2、问题:朱熹“人人一太极,物物一太极”的思想可用下列哪些比喻进行解释?选项:A、月映万川B、指月之喻C、随器取量D、北冥有鱼正确答案:【月映万川#随器取量】3.34朱熹:理气关系1、问题: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就是“不离不杂”、“气在理先”。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3.35朱熹:心统性情1、填空题:源于《尚书》的儒家十六字心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3.36朱熹:居敬穷理1、问题:朱熹从程颐那里继承来的“敬”的工夫,大体上有哪些含义?选项:A、收敛B、敬畏C、主一D、觉察正确答案:【收敛#敬畏#主一#觉察】3.37陆九渊:心即理1、填空题:陆九渊主张“先立乎其大者”,这一说法来源于哪位思想家__________。正确答案:【孟子】3.38陆九渊:朱陆异同1、问题:陆九渊所做“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诗句分别是形容____和_____的思想?选项:A、陆九渊和王阳明B、陆九渊和朱熹C、朱熹和陆九龄D、二程和朱熹正确答案:【陆九渊和朱熹】2、问题:陆九渊和朱熹的思想分歧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选项:A、陆九渊的“心即理”与朱熹的“性即理”B、陆九渊的“尊德性”与朱熹的“道问学”C、陆九渊的“由约至博”与朱熹的“由博返约”D、陆九渊的“太简”与朱熹的“支离”正确答案:【陆九渊的“心即理”与朱熹的“性即理”#陆九渊的“尊德性”与朱熹的“道问学”#陆九渊的“由约至博”与朱熹的“由博返约”#陆九渊的“太简”与朱熹的“支离”】3.39王阳明:心外无理1、问题:王阳明与弟子在南镇游山时对于花树的讨论体现了他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40王阳明:致良知1、填空题:请补充完整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____________,为善去恶是格物”。正确答案:【知善知恶是良知】3.41王阳明:知行合一1、问题: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认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2、问题:王阳明“知行合一”中所说的“知”主要指“良知”。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42儒学与中医:仁心仁术1、问题: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这是曾国藩形容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对联?选项:A、孟子B、程颐C、程颢D、王阳明正确答案:【程颢】3.43儒学与中医:调和致中1、问题:健康无病的平人就是中正平和之人,而生命的中和状态包括选项:A、自我身心之间的中和B、脏腑经络系统的中和C、自我与天地四时的中和D、自我与社会的中和正确答案:【自我身心之间的中和#脏腑经络系统的中和#自我与天地四时的中和#自我与社会的中和】3.44儒学与中医:知医为孝1、填空题:“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出自医学家__________正确答案:【张仲景】3.45儒学与中医:格致医理1、问题:李时珍《本草纲目》所体现的“格物致知”精神与方法,与物理学家丁肇中所理解的“格物致知”是一样的。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2、填空题:朱丹溪受格物致知的影响,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格致余论】3.46儒学与中医:人身太极1、填空题:以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为框架,借鉴朱熹的理气论,创立了太极命门说的是明代医家_________。正确答案:【孙一奎】3.47儒学与中医:养德养生1、填空题:根据《黄帝内经》的观点,怒伤_____,喜伤_____,思伤______,忧伤______,恐伤______正确答案:【肝心脾肺肾】《儒学文化》单元测验1、问题:“爱人”是孔子对以下哪位弟子关于什么是“仁”问题的回答?选项:A、子路B、樊迟C、子贡D、颜渊正确答案:【樊迟】2、问题:“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对以下哪位弟子关于什么是“仁”问题的回答?选项:A、子路B、曾参C、颜回D、子贡正确答案:【颜回】3、问题:“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体现出孔子怎样的生命态度?选项:A、肉体生命毫无价值B、精神价值是生命的本质C、只有舍弃身体才能成就仁德D、志士仁人对待生命过于偏激正确答案:【精神价值是生命的本质】4、问题:朱熹所创立的学派被称为()选项:A、濂学B、关学C、洛学D、闽学正确答案:【闽学】5、问题:“隆礼重法”是谁提出的政治主张?选项: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荀子】6、问题:谁明确提出“性善”的观点?选项: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正确答案:【孟子】7、问题:儒家的仁爱具有下列哪些特点?选项:A、推己及人B、由亲及疏C、爱有差等D、由近及远正确答案:【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爱有差等#由近及远】8、问题:孔子“中庸”思想的内涵包括(abc)选项:A、中和B、时中C、中正D、平均主义正确答案:【中和#时中#中正】9、问题:程颐认为孟子有大功于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选项:A、性善论B、养气论C、隆礼重法D、孝悌观念正确答案:【性善论#养气论】10、问题:以下关于荀子天人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选项:A、天道自然B、天行有常C、天人相分D、制天命而用之正确答案:【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11、问题:宋明理学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选项:A、儒学自身的发展渐失活力B、佛教的盛行对儒家构成了挑战C、道教的发展对儒家构成了挑战D、儒家学者需要通过提倡心性儒学来克服汉代儒学的不足正确答案:【儒学自身的发展渐失活力#佛教的盛行对儒家构成了挑战#道教的发展对儒家构成了挑战#儒家学者需要通过提倡心性儒学来克服汉代儒学的不足】12、问题:按照孔子的讲法,“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3、问题:关于忠恕之道,《中庸章句》上说,“推己及人为忠,尽己之心为恕”。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4、问题:荀子“性恶”论是就人所本具的“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自然情性而言的。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5、问题:根据荀子“化性起伪”的立场,圣人与民众相同的部分属于“性”,圣人不同于民众而超越民众的部分属于“伪”。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6、问题: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认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7、填空题: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是________正确答案:【陆九渊】18、填空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__________的名言。正确答案:【张载】19、填空题:《太极图说》是宋理学之宗祖________的代表作。正确答案:【周敦颐】20、填空题:在孔子的思想中,能够涵容所有善行的德性概念是_______。正确答案:【仁】4.1道家之源1、问题:隐士和方士是道家的前身或者先河。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4.2老子:道德建构1、填空题: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_________;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正确答案:【若存若亡】4.3老子:道隐无名1、填空题:“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_____也。”(《韩非子·解老》)正确答案:【象】4.4老子:道生万物1、问题:老子“三生万物”的“三”是指选项:A、天、地、人B、道、天、地C、阴阳所成之“和气”D、约数,泛指很多正确答案:【阴阳所成之“和气”】4.5老子:道法自然1、问题: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断是说在人、地、天、道之上,还有最高的主宰者“自然”。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4.6老子:天道均平1、问题:在老子看来,“天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而“人之道”则是“损有余而补不足”。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4.7老子:上善若水1、问题: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几于道,因为水具有如下哪些特性?选项:A、避高趋下,保持谦逊,奔流到海,勇往直前B、刚柔相济,能屈能伸,海纳百川,宽容大度C、滴水穿石,意志坚强,荡涤污垢,无私奉献D、乐善好施,不图回报,淡泊明志,清澈如水正确答案:【避高趋下,保持谦逊,奔流到海,勇往直前#刚柔相济,能屈能伸,海纳百川,宽容大度#滴水穿石,意志坚强,荡涤污垢,无私奉献#乐善好施,不图回报,淡泊明志,清澈如水】4.8老子:反者道之动1、问题:老子却认为应当从事物的反面来把握事物的正面,以负面成就正面。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4.10老子:致虚守静1、填空题:万物并作,吾以______。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正确答案:【观复】4.12老子:绝圣弃智1、问题:“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出自哪部经典?选项:A、《老子》B、《庄子》C、《礼记》D、《论语》正确答案:【《论语》】4.13庄子:庄周弘道1、问题:“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这是老子对“道”的描述。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4.16庄子:通天一气1、问题:“通天下一气”语出________选项:A、《庄子知北游》B、《庄子齐物论》C、《庄子逍遥游D、《道德经》正确答案:【《庄子知北游》】4.17庄子:保持自然本性,任其自由发展1、问题:庄子认为“牛马四足”属于自然,“落马首,穿牛鼻”属于人为。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4.18庄子:理性对待人生,做到圣人无情1、问题:庄子“无情”论即是主张人要毫无感情,对生活保持木然。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4.19庄子:淡化彼此是非,万物等量齐观1、问题:庄子之所以主张淡化彼此是非,其所依凭的理论基础有选项:A、是非是人为的规定B、是非是永远说不清楚的C、人的认知具有有限性D、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是非是人为的规定#是非是永远说不清楚的#人的认知具有有限性#以上都正确】4.20庄子:做到无己无待,精神逍遥自在1、问题:庄子认为人生不自由的根源在于有己和有待。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4.21庄子:力求明哲保身,立足道法自然1、问题:“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是庄子养生思想的核心。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2、填空题: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_______焉。”正确答案:【养生】4.3.1道家与中医:生命本质与通天一气1、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道家认为人的死生为气之聚散;中医认为人为天地合气而成B、道家认为通天下一气;中医认为人与天以气相通C、精气学说是中医的原创性学说D、道家最早提出了精气学说正确答案:【精气学说是中医的原创性学说】4.23道家与中医:生命根源与和实生物1、问题:“和生”思想最早可以溯源至选项:A、《淮南子》中的“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之”B、《素问》中的“阴阳和,故能有子”C、《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D、《国语》中记载的西周末年太史官史伯的观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正确答案:【《国语》中记载的西周末年太史官史伯的观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4.24道家与中医:虚实补泻与天道均平1、问题:中医“补虚泻实”的思想与道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一致的。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4.25道家与中医:三因制宜与道法自然1、问题:《黄帝内经》中集中论述因地制宜思想的是选项:A、《四气调神大论》B、《生气通天论》C、《异法方宜论》D、《金匮真言论》正确答案:【《异法方宜论》】4.26道家与中医:形神合一与致虚守静1、问题:“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淮南子·泰族训》)这体现了养神重于养形的道家思想。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道家文化》单元测验1、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道家认为人的死生为气之聚散;中医认为人为天地合气而成B、道家认为通天下一气;中医认为人与天以气相通C、精气学说是中医的原创性学说D、道家最早提出了精气学说正确答案:【精气学说是中医的原创性学说】2、问题:“和生”思想最早可以溯源至()选项:A、《淮南子》中的“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之”B、《素问》中的“阴阳和,故能有子”C、《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D、《国语》中记载的西周末年太史官史伯的观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正确答案:【《国语》中记载的西周末年太史官史伯的观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3、问题:“冥而忘迹”的认识论是谁提出的?选项:A、陆贾B、司马谈C、郭象D、王弼正确答案:【郭象】4、问题:“得意忘言”的认识论是谁提出的?选项:A、郭象B、王弼C、钟会D、韩康伯正确答案:【王弼】5、问题: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几于道,因为水具有如下哪些特性?选项:A、避高趋下,保持谦逊,奔流到海,勇往直前B、滴水穿石,意志坚强,荡涤污垢,无私奉献C、刚柔相济,能屈能伸,海纳百川,宽容大度D、乐善好施,不图回报,淡泊明志,清澈如水正确答案:【避高趋下,保持谦逊,奔流到海,勇往直前#滴水穿石,意志坚强,荡涤污垢,无私奉献#刚柔相济,能屈能伸,海纳百川,宽容大度#乐善好施,不图回报,淡泊明志,清澈如水】6、问题:庄子之所以主张淡化彼此是非,其所依凭的理论基础有选项:A、是非是人为的规定B、是非是永远说不清楚的C、人的认知具有有限性D、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是非是人为的规定#是非是永远说不清楚的#人的认知具有有限性#以上都正确】7、问题:以下有关庄子思想的论述正确的是选项:A、庄子认为人生不自由的根源在于有己B、庄子认为人生不自由的根源在于有待C、庄子认为获得人生自由的方法是无己D、庄子认为获得人生自由的方法是无待正确答案:【庄子认为人生不自由的根源在于有己#庄子认为人生不自由的根源在于有待#庄子认为获得人生自由的方法是无己#庄子认为获得人生自由的方法是无待】8、问题: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断是说在人、地、天、道之上,还有最高的主宰者“自然”。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9、问题:在老子看来,“天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而“人之道”则是“损有余而补不足”。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0、问题: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观点认为,人们应当从事物的反面来把握事物的正面,以负面成就正面。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1、问题:道家主张以养神为先,以养神为主。养生首先要调养心神,其次才是保养形体。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2、填空题: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_________;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正确答案:【若存若亡】13、填空题: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______。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正确答案:【吾以观复】14、填空题:“通天下一气”是道家的______提出的观点。正确答案:【庄子】15、填空题:“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_____也。”(《韩非子·解老》)正确答案:【象】5.2佛与佛教的产生1、问题:以下关于“佛”的含义正确的是选项:A、自觉B、觉他C、觉行圆满D、至高无上的神正确答案:【自觉#觉他#觉行圆满】5.3佛教在中国的传播1、填空题: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有三条路线,而且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派系,分别是汉传佛教,__________和云南上座部佛教。正确答案:【藏传佛教】5.4中国佛教的发展1、问题:中国化佛教的主要宗派有选项:A、禅宗、天台宗B、华严宗、净土宗C、三论宗、唯识宗D、律宗、密宗正确答案:【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三论宗、唯识宗#律宗、密宗】5.5缘起学说1、问题:下列关于“缘起”的表述正确的是选项:A、“缘起”又叫“缘生”,是用以解释宇宙、社会、人生以及世间各种现象产生、变化和消亡原因的学说。B、世间的万事万物,既不是凭空而有,也不是孤立的存在,都是基于种种条件、因缘和合而存在,如果失去因缘和条件,一切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C、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D、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正确答案:【“缘起”又叫“缘生”,是用以解释宇宙、社会、人生以及世间各种现象产生、变化和消亡原因的学说。#世间的万事万物,既不是凭空而有,也不是孤立的存在,都是基于种种条件、因缘和合而存在,如果失去因缘和条件,一切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5.6四大皆空1、填空题:佛学中的“四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地水火风】5.8因果业报1、填空题:佛法中所说的“业”分为身业、口业和________。正确答案:【意业】5.9四谛说1、问题:下列关于“四谛”解释正确的有选项:A、“苦谛”是揭示痛苦的现象和本质。B、“集谛”是分析产生痛苦的原因。C、“灭谛”是灭除痛苦以后的结果。D、“道谛”是指出灭除痛苦的途径和方法。正确答案:【“苦谛”是揭示痛苦的现象和本质。#“集谛”是分析产生痛苦的原因。#“灭谛”是灭除痛苦以后的结果。#“道谛”是指出灭除痛苦的途径和方法。】5.10三学、六度、八正道1、填空题:六度是指________、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正确答案:【布施】5.11三法印1、填空题:三法印可以被概括为诸行无常、____________和涅槃寂静。正确答案:【诸法无我】5.12大千世界1、问题:三千大千世界是三千个大千世界的意思。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2、问题:以须弥山为中心,由同一个日月所照的四方天下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这样“小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这样的“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这样的“中千世界”构成一个“大千世界”。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5.14一即一切1、问题:_________为了给武则天深入浅出地通俗地讲解事物与事物之间圆融无碍的关系,他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作为教具,由此及彼,进行直观讲解。他取十面镜子,安放于八方和上下,镜面相对,距离一丈,中间安放一尊佛像,并点燃一支蜡烛,来照着中间安放的佛像,于是每面镜子中都现出重重叠叠的佛像。每一面镜子里都包含着其他镜子里的内容。以此说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佛学命题。选项:A、神秀大师B、慧能大师C、法藏大师D、永嘉大师正确答案:【法藏大师】5.15八不中道1、问题:龙树《中论·观因缘品》中对“八不中道”的表述包括选项:A、不生亦不灭B、不常亦不断C、不一亦不异D、不来亦不出正确答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5.16无念为宗1、问题:《坛经》是由中国僧人创作的唯一被称为经的佛学著作,其核心可以用三句话概括,这就是选项:A、无念为宗B、无相为体C、无住为本D、无我为本正确答案:【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5.17佛学与中医1、问题:中医学在下列哪些方面受到了佛学的影响?选项:A、医学道德体系的构建B、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C、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D、药物品种的丰富正确答案:【医学道德体系的构建#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药物品种的丰富】5.18因果论与治未病1、问题:在《杂阿含经》中,佛祖给“缘起”所下的定义是选项:A、此有故彼有B、此生故彼生C、此无故彼无D、此灭故彼灭正确答案:【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佛学文化》单元测验1、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佛学三世轮回观念中的三世不是指祖孙三代,而是指前世、今生和来世。B、四圣谛即是苦、集、灭、道。C、业分为身、口、意三业。D、四大皆空是说地水火风其实都不存在。正确答案:【四大皆空是说地水火风其实都不存在。】2、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是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B、佛教制定了许多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等等。其中,最基本的是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C、六度,是从苦难的此岸度到清净的彼岸的六种方法。具体内容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D、布施虽然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但主要是指财布施。正确答案:【布施虽然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但主要是指财布施。】3、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三千大千世界即是三千个大千世界。B、一千个小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C、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D、一千个中千世界构成一个大千世界。正确答案:【三千大千世界即是三千个大千世界。】4、问题:下列关于佛学缘起法的表述,正确的有选项:A、世间的万事万物,既不是凭空而有,也不是孤立的存在,都是基于种种条件、因缘和合而存在,如果失去因缘和条件,一切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B、《中阿含经》说:“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这是对“缘起”说最概括、最精确的表述。C、按照《中阿含经》的说法,“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D、缘起学说揭示了世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因缘而起。在佛教看来,缘起的意义无非是指出了事物的因果关系。正确答案:【世间的万事万物,既不是凭空而有,也不是孤立的存在,都是基于种种条件、因缘和合而存在,如果失去因缘和条件,一切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中阿含经》说:“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这是对“缘起”说最概括、最精确的表述。#按照《中阿含经》的说法,“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缘起学说揭示了世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因缘而起。在佛教看来,缘起的意义无非是指出了事物的因果关系。】5、问题:佛学三法印是指选项:A、诸行无常B、诸法无我C、众生皆苦D、涅槃寂静正确答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6、问题:《坛经》是由中国僧人创作的唯一被称为经的佛学著作,其核心可以用三句话概括,这就是选项:A、无念为宗B、无相为体C、无住为本D、无我为要正确答案:【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7、问题:佛学认为人体生病的原因有选项:A、四大不调B、贪嗔痴三毒C、因果业报D、欲望烦恼正确答案:【四大不调#贪嗔痴三毒#因果业报#欲望烦恼】8、问题:“佛”的含义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9、问题: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被称为“八不中道”。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0、问题:华严宗的创始人法藏法师,为了给武则天深入浅出地通俗地讲解事物与事物之间圆融无碍的关系,他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作为教具,由此及彼,进行直观讲解。他取十面镜子,安放于八方和上下,镜面相对,距离一丈,中间安放一尊佛像,并点燃一支蜡烛,来照着中间安放的佛像,于是每面镜子中都现出重重叠叠的佛像。每一面镜子里都包含着其他镜子里的内容。以此说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佛学命题。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1、问题:青源惟信禅师说:“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世俗有);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四大皆空的真谛);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最后的“依然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就是对中道谛的表述,亦山亦非山,亦水亦非水。选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2、填空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而佛学中所说的“四大”则是指____________正确答案:【地水火风】13、填空题:佛学主张因果业报,而这里所说的“业”又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身业、口业和_________。正确答案:【意业】14、填空题:龙树《中论·观因缘品》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这八句话被称为________。正确答案:【八不中道】《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线上课程期末考试题1、问题:以下关于文化本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选项:A、离开了人,文化仍有其意义。B、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C、文化是人性的外显。D、人性是文化的内化。正确答案:【离开了人,文化仍有其意义。】2、问题:关于《周易》书名涵义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A、《周易》的“周”字有周地、周代、周期、周遍等涵义。B、《周易》的“易”为日月之象,象征着日月往来、阴阳推移之道。C、《周易》的“易”有易简、不易、变易三重含义,这是近代学者提出的观点。D、《周易》的“易”字有三重含义,其中”不易“是指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秩序是不变的。正确答案:【《周易》的“易”有易简、不易、变易三重含义,这是近代学者提出的观点。】3、问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选项:A、《易经》共有64卦,其中上经34卦,下经30卦。B、《易经》共有64卦,其中上下经各32卦。C、《易经》中的每个卦是由卦形、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组成。D、《易传》共有七个部分: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其中,只有系辞分为上、下两篇。正确答案:【《易经》中的每个卦是由卦形、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组成。】4、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易以道阴阳”的观点出自《庄子》。B、《易传》共计十篇,因此被称为十翼。C、忧患意识是先贤创作《周易》的原因之一。D、《易传》中只有彖、系辞两部分各自都包含两篇,其他部分都是独立成篇。正确答案:【《易传》中只有彖、系辞两部分各自都包含两篇,其他部分都是独立成篇。】5、问题:“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体现出孔子怎样的生命态度?选项:A、肉体生命毫无价值B、精神价值是生命的本质C、只有舍弃身体才能成就仁德D、志士仁人对待生命过于偏激正确答案:【精神价值是生命的本质】6、问题:下列关于荀子思想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礼”起源于人类在欲望满足过程中所引发的争斗。B、圣人与民众相同的部分属于“性”,圣人不同于民众而超越民众的部分属于“伪”。C、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是两种互相矛盾的人性观点。D、荀子“性恶”论是就人所本具的“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自然情性而言的。正确答案:【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是两种互相矛盾的人性观点。】7、问题:下列关于汉代经学的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董仲舒贵阳贱阴并认为这是天之制。B、两汉经学所说的“经”是指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C、经学包括对儒家经典的文字释读、词义训诂、语法分析、修辞说明、名物探源、典制考证、义理阐释以及文献的源流考辨等。D、西汉官学主要是古文经学。正确答案:【西汉官学主要是古文经学。】8、问题:关于儒家十六字心传,下列排列顺利正确的是选项:A、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B、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允执厥中,惟精惟一C、道心惟微,人心惟危,允执厥中,惟精惟一D、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正确答案:【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9、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道家认为人的死生为气之聚散;中医认为人为天地合气而成B、道家认为通天下一气;中医认为人与天以气相通C、精气学说是中医的原创性学说D、道家最早提出了精气学说正确答案:【精气学说是中医的原创性学说】10、问题:下列关于佛学表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佛学三世轮回观念中的三世不是指祖孙三代,而是指前世、今生和来世。B、四圣谛即是苦、集、灭、道。C、业分为身、口、意三业。D、四大皆空是说地水火风其实都不存在。正确答案:【四大皆空是说地水火风其实都不存在。】11、问题:下列关于佛学表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是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B、佛教制定了许多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等等。其中,最基本的是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C、六度,是从苦难的此岸度到清净的彼岸的六种方法。具体内容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D、布施虽然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但主要是指财布施。正确答案:【布施虽然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但主要是指财布施。】12、问题:下列关于佛学中的“世界”表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三千大千世界即是三千个大千世界B、一千个小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C、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D、一千个中千世界构成一个大千世界。正确答案:【三千大千世界即是三千个大千世界】13、问题:《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司马迁在这里所形容的思想家是选项:A、老子B、庄子C、列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庄子】14、问题:”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句话出自下列哪部经典?选项:A、《道德经》B、《黄帝内经》C、《庄子》D、《淮南子》正确答案:【《庄子》】15、问题:“《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这句话出自下列哪部经典?选项:A、《易传》B、《淮南子》C、《庄子》D、《春秋繁露》正确答案:【《庄子》】16、问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有选项:A、物质生产文化、精神思想文化、制度行为文化是文化的三层结构,其中精神思想文化较难发生改变,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就是形容这一点的。B、丹尼尔说:“文化本身就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活困难的一种努力”,这体现了文化的调控功能。C、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最早为“文化“做出了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D、文化是文明的结果,文明是文化的过程。正确答案:【物质生产文化、精神思想文化、制度行为文化是文化的三层结构,其中精神思想文化较难发生改变,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就是形容这一点的。#丹尼尔说:“文化本身就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活困难的一种努力”,这体现了文化的调控功能。#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最早为“文化“做出了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7、问题:下列正确的说法有选项:A、文化具有民族群体性、地域限定性、历史承传性、现实变异性等特点。B、文化的结构是指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心理文化、地域特色文化之间的关系。C、某种文化一旦被创造以后,就成了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会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发挥其教化功能。D、文化具有承传、教化、凝聚、调控等功能。正确答案:【文化具有民族群体性、地域限定性、历史承传性、现实变异性等特点。#某种文化一旦被创造以后,就成了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会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发挥其教化功能。#文化具有承传、教化、凝聚、调控等功能。】18、问题:下列表述错误的有选项:A、坎(水)离(火)两卦被称为众卦之父母,万物之祖宗。B、周易六十四卦上经卦始于乾坤而终于坎离。C、中国古代有两个表示时空的系统,一个是阴阳系统,一个是五行系统。D、八卦取象歌为北宋易学家邵雍所编。正确答案:【坎(水)离(火)两卦被称为众卦之父母,万物之祖宗。#八卦取象歌为北宋易学家邵雍所编。】19、问题:儒家的仁爱具有下列哪些特点?选项:A、推己及人B、由亲及疏C、爱有差等D、由近及远正确答案:【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爱有差等#由近及远】20、问题:下列关于孔子“忠恕”思想理解正确的是选项:A、“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推己及人为忠,尽己之心为恕。C、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即是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D、推己及人为恕,尽己之心为忠。正确答案:【“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即是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推己及人为恕,尽己之心为忠。】21、问题:孔子“中庸”思想的内涵包括选项:A、中和B、时中C、中正D、中立正确答案:【中和#时中#中正】22、问题:程颐认为孟子有大功于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选项:A、性善论B、养气论C、隆礼重法D、孝悌观念正确答案:【性善论#养气论】23、问题:以下关于荀子天人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选项:A、天道自然B、天行有常C、天人相分D、制天命而用之正确答案:【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24、问题:宋明理学产生的原因有选项:A、儒学自身的发展渐失活力B、佛教的盛行对儒家构成了挑战C、道教的发展对儒家构成了挑战D、儒家学者需要通过提倡心性儒学来克服汉代儒学的不足正确答案:【儒学自身的发展渐失活力#佛教的盛行对儒家构成了挑战#道教的发展对儒家构成了挑战#儒家学者需要通过提倡心性儒学来克服汉代儒学的不足】25、问题:下列关于理学的表述正确的有选项: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程颐的名言。B、二程之学又被称为洛学。C、朱熹是北宋著名理学家,理学的集大成者。D、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是陆九渊。正确答案:【二程之学又被称为洛学。#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是陆九渊。】26、问题:陆九渊和朱熹的思想分歧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选项:A、陆九渊的“心即理”与朱熹的“性即理”B、陆九渊的“尊德性”与朱熹的“道问学”C、陆九渊的“由约至博”与朱熹的“由博返约”D、陆九渊的“太简”与朱熹的“支离”正确答案:【陆九渊的“心即理”与朱熹的“性即理”#陆九渊的“尊德性”与朱熹的“道问学”#陆九渊的“由约至博”与朱熹的“由博返约”#陆九渊的“太简”与朱熹的“支离”】27、问题:下列关于道家思想表述正确的是选项:A、“通天下一气”是庄子提出的观点。B、庄子认为“牛马四足”属于自然,“落马首,穿牛鼻”属于人为。C、庄子“无情”论即是主张人要毫无感情,对生活保持木然。D、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并非是让人无所作为,而是要以“无”的方式来“为”。正确答案:【“通天下一气”是庄子提出的观点。#庄子认为“牛马四足”属于自然,“落马首,穿牛鼻”属于人为。#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并非是让人无所作为,而是要以“无”的方式来“为”。】28、问题:庄子之所以主张淡化彼此是非,其所依凭的理论基础有选项:A、是非是人为的规定B、是非是永远说不清楚的C、人的认知具有有限性D、是非具有相对性正确答案:【是非是人为的规定#是非是永远说不清楚的#人的认知具有有限性#是非具有相对性】29、问题:以下体现形神合一思想的论述有选项:A、《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B、嵇康《养生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C、范缜《神灭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D、范缜《神灭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E、《素问》:形体不敝,精神不散。F、张介宾《类经·针刺类》:“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正确答案:【《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嵇康《养生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范缜《神灭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