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28年某报刊登了啤酒公司的广告:“国货啤酒,商标马棋,中西医士,迭经化验,众口一词,卫生妙剂,功能杀菌,开胃健脾。”材料中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B.法币改革的实施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经济危机的影响2.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从此,这里的军队归中国共产党领导。”这里的“起义”指的是()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3.近代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B.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C.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地区4.“如果最近一周内广州军和唐生智联合起来确实占领了长沙和长沙以北湖南全省,那么在这里、在北方将产生异常巨大的后果,这将是对吴佩孚新的沉重打击,可能使吴佩孚全军覆没。”材料中所反映的这场战争的最重要意义在于()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彻底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5.中共一大党纲明确提出要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实施()A.社会主义革命 B.土地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6.八七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材料中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B.采取了“左”的冒险主义方针C.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7.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评述某一事件时说:“中国共产党认为自己起源于这场运动。”这一运动是指()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8.1919年春夏之交,上海“大世界”娱乐场的跑马生意萧条,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是指()A.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B.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夺取C.日本强加“二十一条”给中国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9.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1923年6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提出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党的方针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外政治形势发生变化B.严格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C.孙中山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D.认识到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0.1927—1931年,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可以用来描述这一时期革命斗争特点的有()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打倒列强,除军阀”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坚持抗战,反对妥协”11.在6月5日之前,五四运动的主力是学生,之后,无产阶级以历史上空前的政治大罢工投入斗争,跃进成为革命运动的主力,帮助斗争迅速取得初步胜利。可见,五四运动()A.是北伐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B.打击了封建军阀的腐朽统治C.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12.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的革命中心从珠江流域向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转移。促进上述发展趋势的直接因素是()A.北伐战争和红军长征B.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C.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D.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3.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是不懂得农民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此处的“开始”是指()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立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4.1935年3月,红军到达四川剑阁并驻扎了1个多月。在此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还组织群众大力宣传和讲解革命真理,在城墙上留下了《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条文等内容。这些活动()A.为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创造了条件B.可佐证红军在长征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C.表明持久抗战方针日益深入人心D.推动了土地革命在全国的顺利开展15.“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这表明()A.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B.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C.坚定的信念是长征胜利的保证D.党内要根除“左”的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6题23分,第17题17分,共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材料二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14分)(2)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简述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9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近代大事年表(部分)1919年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召开八七会议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1)指出大事年表中存在因果关系的两件大事,并加以说明。(8分)(2)从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角度,在上表时段中再补充两件重要的大事,并说明理由。(9分)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28年某报刊登了啤酒公司的广告:“国货啤酒,商标马棋,中西医士,迭经化验,众口一词,卫生妙剂,功能杀菌,开胃健脾。”材料中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B.法币改革的实施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经济危机的影响答案:C解析: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题干材料提到“国货啤酒”,以国货作为卖点,正是因为国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故C项正确。2.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从此,这里的军队归中国共产党领导。”这里的“起义”指的是()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周恩来”“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这里的军队归中国共产党领导”,可知这次起义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故选A项。3.近代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B.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C.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地区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加入协约国”,可知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但英、美等列强操纵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故C项正确。4.“如果最近一周内广州军和唐生智联合起来确实占领了长沙和长沙以北湖南全省,那么在这里、在北方将产生异常巨大的后果,这将是对吴佩孚新的沉重打击,可能使吴佩孚全军覆没。”材料中所反映的这场战争的最重要意义在于()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彻底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答案:C解析:使吴佩孚的军阀势力受到毁灭性打击的是北伐战争,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C项正确。5.中共一大党纲明确提出要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实施()A.社会主义革命 B.土地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答案:A解析:中共一大提出的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主张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故A项正确。6.八七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材料中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B.采取了“左”的冒险主义方针C.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答案:A解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因此在八七会议上进行了纠正,故选A项。7.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评述某一事件时说:“中国共产党认为自己起源于这场运动。”这一运动是指()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故B项正确。8.1919年春夏之交,上海“大世界”娱乐场的跑马生意萧条,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是指()A.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B.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夺取C.日本强加“二十一条”给中国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答案:D解析: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国人的愤慨,爆发了五四运动,故D项正确。9.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1923年6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提出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党的方针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外政治形势发生变化B.严格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C.孙中山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D.认识到统一战线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方针是根据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而制定的,当时中国革命的敌对势力是非常强大的,单靠哪一个政党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决定联合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来共同对付敌人,因此党的方针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认识到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故D项正确。10.1927—1931年,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可以用来描述这一时期革命斗争特点的有()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打倒列强,除军阀”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坚持抗战,反对妥协”答案:C解析:A项“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指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B项“打倒列强,除军阀”是指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C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生在国共十年对立(1927—1937年)时期;D项“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是指1937—1945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故C项正确。11.在6月5日之前,五四运动的主力是学生,之后,无产阶级以历史上空前的政治大罢工投入斗争,跃进成为革命运动的主力,帮助斗争迅速取得初步胜利。可见,五四运动()A.是北伐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B.打击了封建军阀的腐朽统治C.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无产阶级的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根据。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说明中国革命已经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故C项正确。12.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的革命中心从珠江流域向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转移。促进上述发展趋势的直接因素是()A.北伐战争和红军长征B.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C.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D.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答案:A解析:北伐战争使中国的革命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到长江流域,红军长征后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使革命中心转移到黄河流域,故A项正确。13.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是不懂得农民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此处的“开始”是指()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立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1921—1927年一直将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国民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才向农村转移,故A项正确。14.1935年3月,红军到达四川剑阁并驻扎了1个多月。在此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还组织群众大力宣传和讲解革命真理,在城墙上留下了《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条文等内容。这些活动()A.为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创造了条件B.可佐证红军在长征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C.表明持久抗战方针日益深入人心D.推动了土地革命在全国的顺利开展答案:B解析:1935年3月是红军长征时期,红军在四川的活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动了人民群众,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故B项正确。15.“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这表明()A.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B.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C.坚定的信念是长征胜利的保证D.党内要根除“左”的错误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红军将士具有不怕牺牲、勇敢坚定的信念,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6题23分,第17题17分,共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材料二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14分)(2)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简述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9分)参考答案:(1)过程: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准备: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这一切都为中国社会的转折做了必要准备。(2)成果: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