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档案信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_第1页
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档案信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_第2页
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档案信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_第3页
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档案信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_第4页
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档案信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档案信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摘要:概述了当前我国档案信息法理法规现状,认为档案信息虽然是信息的一部分,但档案信息具有特殊性,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配套建设工作,关键在于平衡好、处理好档案信息公开和安全的关系,档案立法要在其特殊性与信息立法的普适性之间找准最佳切合点,制定配套的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关键词:信息立法;档案法规体系;建设1.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被开发利用和传播,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模式,也深刻地影响着档案工作。档案部门肩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的历史使命,开放档案信息、提供档案利用是其最重要的服务手段之一。完善档案信息立法,运用法律手段促进档案信息共享,保障档案信息安全,对推动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有关信息立法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信息立法工作已然取得一定进展,纵观近年来全国人大国务院及所属部门和最高人民法院国务院及所属部门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所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内容涵盖了信息安全、信息公布、政府信息、信息法学、知情权、信息法律预测、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然而档案信息立法不同于普而遍之的信息产业法律,档案信息具有特殊性,档案信息虽是信息的一部分,但档案信息有其特殊性。如,“政府信息公开≠档案信息公开”,承载政府公开信息的文件与其内容相同的馆藏档案,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档案信息立法应该体现政府信息公开及保密的协调平衡,要在其特殊性与信息立法的普适性中间找准最佳切合点。2.当前我国档案信息立法现状及立法原则2.1我国档案信息立法现状目前,我国尚未开展专门的档案信息立法,与档案信息相关的规定见诸有关法律法规条款之中。如《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档案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方面,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馆工作通则》《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等。2011年6月,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国家档案法规体系方案》,对新时期档案法规体系的建设进行了重新谋划,国家档案法规体系分为五个层次,每个层次中都有包含档案信息立法方面的内容,系统的勾画了档案法规建设的新蓝图。制定规章。档案馆既非原定密单位,也未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章,不具备定密、解密的法定权利和义务。部分档案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档案馆设置了解密和延长保密期限的职权,与新《保密法》的规定相悖。3.2档案部门在信息公开和保密工作中应扮演中立角色在《保密法》占主角的时期,档案法律法规体系及相关政策明显以“保密”为重,有些规定较《保密法》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档案部门应保持中立态度,做好运动员,不参与裁判规则的制定。《条例》和《保密法》两部法律规范所调整之关系看似矛盾,实则不可分离,解决的就是该公开的信息放得开,该保密的信息保得住的问题。政府信息是否应该公开或保密、以及应在何种程度上公开或保密,应由《条例》和《保密法》具体规定,档案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一样是规定的执行者,对于法定的政府信息公开和保密条件,无扩大解释的权利。其次,根据新《保密法》的规定,档案部门没有对所接收档案解密的权利和义务。可见,除自行解密的馆藏档案外,档案部门并没有提前解密所接收档案或者延长其保密期限的权利和义务。在档案接收前,应由立档单位对密级文件进行清理,尽可能减少进入档案馆的涉密文件数量。3.3档案部门不再制定相关保密、解密条件或标准新《保密法》规定:“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定密、提前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的,由《保密法》确定的机关、单位决定。除对本单位工作中形成文档的定密、解密外,档案部门没有参与此项工作的法定职权和义务。目前,档案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有不少突破了《保密法》的规定。如《档案法》第十九条规定:某些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30年,具体期限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施行;国家档案局联合国家保密局制定的《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针对部分已解密档案和未定密级档案进一步列出了应控制使用的种情况;《开放档案办法》提出,涉及国防、外交、公安、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利益的档案,可自形成之日起满20年开放,等等。这使得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在《保密法》体系之外,又增加了一道类似“解密”的程序,表面上为馆藏档案上了“双保险”,实际上为档案开放工作设置了人为障碍,不符合当前政府信息公开的大趋势,也使得档案工作的专业化受到质疑。国家档案馆既非立档单位,也非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文档是否应该解密不容易把握。混淆立档单位、保密部门和档案部门的解密责任,容易陷入解密不及时、应解密文档不能解密等工作窘境。4.新形势下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配套建设要求制定新形势下配套的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原则。其原则就是在不违背信息立法整体原则的大前提下,不能把档案信息看成是一般的信息,对配套的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针对档案信息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配套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4.1重点解决信息开放与保密问题的档案法律法规与政策建设问题。4.11《档案法》的修改应与《条例》和新《保密法》做好衔接。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和保密工作都已“有法可依”,我们更应发挥“后发优势”,将《条例》和新《保密法》精神贯彻到《档案法》修改始终,做好衔接。首先,应将《档案法》中有关档案利用和公布的条文与政府信息公开的精神统一起来,目前我国除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外,各级政府机关制定的文件在制发之时,已经做到以各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开放。这意味着而《档案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已明显不适应当今形势,已经向社会开放的文件,进入档案馆后没有必要继续封存30年。其次,将《档案法》中有关档案利用和公布工作的条文与《保密法》精神统一起来,档案部门不再参与文件的定密、解密工作。4.12适应新形势要求,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修改《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及《开放档案办法》等,其实际上是对国家相应法律法规的的贯彻、实施和进一步完善。修改现行法律法规应结合政府信息公开、新《保密法》颁布实施以及档案工作的新特点进行整体修改。4.2涉及商业秘密、公民个人利益问题的档案法律法规与政策建设我国《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中确立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概念。在1991修改颁布的《民事诉讼法》中,首次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与国家秘密的概念三者并列提出。根据相关解释,商业秘密指生产秘密、技术秘密、商业情报等当事人不愿公开,能为当事人带来利益的工商业信息;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知悉的秘密。原《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虽部分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问题,但因为年代久远,时代色彩较为浓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以及档案馆公共服务职能的突出,社会各方面对于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关注、理解和重视的程度都在不断加强。两者已经不是国家秘密的附属品,它们同等重要,有必要制定各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