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疾病诊断及治疗_第1页
下肢动脉疾病诊断及治疗_第2页
下肢动脉疾病诊断及治疗_第3页
下肢动脉疾病诊断及治疗_第4页
下肢动脉疾病诊断及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肢动脉疾病诊断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身表现颈动脉硬化上肢动脉硬化内脏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包括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不同的疾病组,主动脉或其非冠状动脉分支的动脉瘤扩张,包括:颈动脉、上肢、内脏和下肢动脉分支。不包括冠状动脉和颅内动脉。下肢动脉疾病(Lowerextremityarterialdisease,LEAD):

包括影响腿动脉而不包括主动脉、颈动脉、上肢动脉或内脏动脉的疾病。外周动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北美西欧北京3000万患者,高危人群发病率20-30%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20%心梗卒中风险*增加4倍3倍1.ArchNeurol.1992;49:857-863.2.NEnglJMed.1992;326:381-6PAD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与正常人比较400%200%心脑血管事件是PAD患者主要死亡原因AmJCardiol2001;87(suppl):3D-13D心脏事件非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其他血管事件75%

的PAD患者死于心脑血管事件下肢动脉疾病的病因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他病因包括动脉瘤血栓栓塞炎症先天性异常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反应蛋白

相对风险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年龄〉70岁年龄在50—69岁之间,有吸烟或糖尿病病史。年龄〈50岁,有糖尿病和1项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或糖尿病病史〉10年。劳累相关的腿部不适,或缺血性静息痛下肢脉搏检查异常确诊的冠心病、脑血疾病或肾动脉疾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临床特点(一)典型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依据临床特点分为下列四类。无症状型间歇跛行严重肢体缺血急性肢体缺血无症状型LEAD(asymptomaticLEAD):部分下肢周围动脉闭塞症患者无下肢局部缺血或跛行症状,称非典型症状或无症状,但是存在下肢运动功能受损的表现如:①站立平衡能力减弱;②由坐姿起立的时间延长;③步行速度减缓,步行距离缩短。间歇跛行(intermittentclaudication)

(1)下肢疼痛的发生特点:①步行一段距离时发生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疼痛总是累及一个功能肌肉单位(如小腿、臀部、大腿等),其中以腓肠肌、小腿肌群疼痛最常见。②疼痛持续存在,直到患者站立休息一段时间,表现为典型的“行走——疼痛——休息——缓解”的重复规律,每次疼痛出现前行走的距离亦大致相当。③病变越重,每次疼痛出现前行走的距离越短。(2)症状与病变部位:①行走时小腿不适,休息时减轻:提示股浅动脉狭窄或阻塞;②大腿和小腿疼痛:提示髂股动脉狭窄或阻塞;③髋部和臀部疼痛:提示主髂动脉狭窄或阻塞;④男性患者如有勃起功能障碍伴股动脉搏动消失时,提示下段腹主动脉的全阻塞或双侧髂内动脉开口近端狭窄或闭塞;⑤臀部和大腿跛行首发,持续行走累及小腿:提示肾下腹主动脉和髂动脉闭塞性病变;⑥臀、髋、大腿和小腿等部位的广泛疼痛:同时有流入道和流出道病变。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limbischemia,CLI)

由于动脉闭塞引起的慢性缺血性疼痛(静息疼痛)、溃疡或坏疽,可伴局部蜂窝织炎、骨髓炎甚至败血症。如不进行有效治疗,6个月内常需进行截肢手术。(1)静息疼痛:①休息时疼痛提示严重的动脉阻塞,常是肢体丧失运动功能的先兆;②疼痛常发生于夜间,与平卧位丧失了重力性血流灌注作用有关;③患者常于入睡后数小时因严重烧灼痛而疼醒,肢体下垂后疼痛可能减轻;④病程晚期,休息时疼痛可持续存在,肢体下垂亦不能缓解。⑤一些糖尿病患者表现为组织缺血,但由于伴有神经病变而没有疼痛表现。(2)慢性局部缺血的其它体征:下肢皮肤苍白;毛细血管灌注减弱。急性肢体缺血

(acutelimbischemia,ALI):

急性肢体缺血的表现为急性疼痛(可因感觉神经缺失而导致疼痛感缺失或减弱)、瘫痪、感觉异常、皮肤苍白、趾端凉。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症状突然加剧或恶化,可伴有其它周围动脉栓塞的表现,对侧肢体收缩压或动脉搏动正常。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自然病程下肢动脉疾病的人群(年龄≥50)无症状下肢动脉疾病20%~50%不典型下肢痛40%~50%跛行10%~35%严重肢体缺血1%~2%早期临床表现进行性功能障碍双下肢存活50%截肢25%CV死亡25%1年预后5年预后肢体发病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跛行稳定70%~80%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中风和MI)70%~80%跛行恶化10%~20%严重肢体缺血1%~2%截肢(见CLI数据)死亡10%~30%

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的体征检查1.循环系统的主要表现:(1)血压、心脏杂音、心律、颈动脉杂音、贫血及腹主动脉瘤的体征;(2)肺部的异常体征;(3)下肢皮肤和趾甲,注意颜色和温度改变、水肿、既往溃疡造成皮肤疤痕,因运动减少造成肌肉萎缩。2.患肢体位改变试验:将患肢体上抬与水平成60°角,在60s内出现苍白提示动脉闭塞;再将肢体下垂,如肢体转红的时间>1s,表浅静脉充盈的时间>15s,亦提示有动脉闭塞,且延长的时间与缺血程度有关。3.严重慢性缺血体征:(1)长期缺血伴有萎缩性改变(如皮肤干燥变薄、毛发脱落及趾甲变厚等),晚期足趾和角质突出部位可见缺血性溃疡;(2)间歇性跛行患者通常无或仅有轻微的上述体征。4.股部、腘部、足背部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1)健康人也会存在1~2处上述动脉搏动缺失,然而如果股动脉、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显著减弱或消失,特别是两侧肢体的搏动有差别时,提示有动脉闭塞;(2)部分大腿或腓肠肌间歇性跛行的患者可能由于侧支循环供血,上述局部动脉搏动可接近正常;(3)特别强烈的动脉搏动提示动脉瘤的可能;(4)动脉搏动与跛行距离及疼痛部位相关,可提示相关受损动脉的部位和程度。5.病变血管近端杂音:(1)收缩期杂音提示动脉狭窄,伴有震颤提示动脉狭窄严重;(2)腹股沟区及下肢动脉杂音随年龄增长而更为常见;(3)连续性杂音表明闭塞远端的舒张压很低,侧支血流不足;(4)有时休息时无杂音,运动后才出现杂音。三)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LEAD)

的辅助检查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方法:用袖带血压计分别测定双侧肱动脉和双侧踝动脉收缩压,并与肱动脉收缩压进行比较。正常时应≥肱动脉收缩压。踝动脉收缩压的测定方法:将袖带置于踝骨上方,将听诊器耳件或多普勒血流仪探头置于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充气致动脉搏动消失后缓慢放气,以听到或测到的第一次搏动为踝动脉收缩压。右侧ABI=右踝收缩压高值/双上肢收缩压高值左侧ABI=左踝收缩压高值/双上肢收缩压高值右侧TBI=右趾收缩压高值/双上肢收缩压高值左侧TBI=左趾收缩压高值/双上肢收缩压高值右臂收缩压左臂收缩压右踝收缩压左踝收缩压ABI的诊断标准:①静息ABI<0.9:通常可确诊LEAD,其检出血管造影阳性的周围动脉疾病的敏感性为90%左右,特异性约95%;②ABI0.4~0.9:提示轻一中度周围动脉疾病;③ABI<0.4:提示重度周围动脉疾病;④ABI>1.3: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周围动脉疾病,如用二维超声或血管功能仪检查;⑤ABI0.9~1.3:属正常值/临界值,需行平板运动试验。ABI运动试验①平板运动试验:用于静息ABI正常的LEAD患者的诊断,帮助鉴别真假间歇性跛行。方法:让患者在设定标准速度和级数的步行机上行走,直到患者出现下肢疼痛或达到限定时间。结果判断:静息ABI为0.9以上,运动后1minABI下降20%可诊断LEAD。②六分钟步行试验:可以合理的对跛行的功能缺陷、老年患者的治疗反应及不适宜做运动试验的人群提供客观的评估标准。3.超声多普勒检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1)超声多普勒检查(2)CT血管成像(CTA)(3)磁共振血管成像(MRA)(4)动脉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4.实验室检查:

患者初诊时需进行如下检查,以便查出可治疗的危险因素及诊断相关疾病:血常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尿糖及尿蛋白、血脂测定、凝血指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1)有下肢症状(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足温低、毛发少或足部皮肤紫绀)、股动脉闻及杂音、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2)静息ABI<0.90,TBI<0.60,运动后下降20%;(3)超声多普勒检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CTA、MRA、血管造影)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LEAD严重程度临床分期Fontaine法Ⅰ期:无症状;Ⅱ期:(局部缺血期):又分为IIa期即轻微跛行,IIb期即中重度跛行。病情早期。肢体末梢畏寒、发凉、麻木不适或轻度疼痛,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末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脚趾/足背皮色正常或稍白,皮温低,Buerger氏试验阳性。Ⅲ期:(营养障碍期):病情进展出现缺血性静息痛。皮色苍白,跛行距离缩短,跛行疼痛加重。下肢皮肤干燥、皴缩、汗毛稀疏,趾甲生长缓慢,粗糙。变形,常合并甲沟炎或甲下感染,末梢动脉搏动消失。Ⅳ期:(坏疽期):病情晚期。缺血严重,肢端出现溃疡或坏疽,可合并感染。根据坏疽程度分为3级:1级坏疽:坏疽仅限于足部或掌指关节远端;2级坏疽:坏疽超越上述关节以上;3级坏疽:坏疽扩大到踝或腕关节以上。可疑LEAD患者及PAD高危人群询问病史或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静息时ABI测定ABI>1.3(异常)ABI0.91-1.3(临界或正常)ABI<0.9(异常)二维超声检查动脉功能测定运动试验后测定ABI正常:不诊断LEAD异常运动后ABI下降20%诊断LEAD运动后ABI正常不诊断LEAD寻找引起下肢症状的其他原因进一步证实LEAD诊断评估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治疗1.药物治疗?2.介入治疗?3.手术治疗?1.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

(1)戒烟

(2)他汀类药物使LDL-C降低到≤100mg/dL以下

(3)控制血压:BP<140/90mmHg,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血压应降≤130/80mmHg。

(4)控制血糖:HbA1C≤7%(5)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75~325mg/d,或氯吡格雷75mg/d。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不能减少下肢动脉疾患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2.锻炼和下肢动脉疾病的康复有计划的指导性锻炼为治疗间歇性跛行的基础具体方法:每次至少应该进行30~45分钟的行走,至接近最疼痛的程度,每周至少坚持3次,至少持续12周。

3.跛行的药物治疗(1)西洛他唑:100mg口服,每日两次(2)己酮可可碱

:400mg口服,每日三次

急性缺血的溶栓治疗经导管的动脉内溶栓可用于治疗急性动脉闭塞所致的肢体急性缺血。包括动脉内局部使用溶栓药物和/或使用机械血栓去除装置绞碎并清除血栓。目前建议,经导管的溶栓治疗14天之内的急性肢体缺血患者有效,患者能够获益。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指针原则如下:严重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缺血性坏疽以及长期不愈合的缺血性溃疡,如动脉条件许可,均应积极进行介入和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