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生理新疆医科大学(医学)_第1页
生殖生理新疆医科大学(医学)_第2页
生殖生理新疆医科大学(医学)_第3页
生殖生理新疆医科大学(医学)_第4页
生殖生理新疆医科大学(医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好妇产科学的前提:二大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妊娠生理妇产科学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助孕中心蔡霞教授FemaleReproductivephysiology目的要求:1、了解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2、掌握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和性激素的分泌3、熟悉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及临床意义4、熟悉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妇女一生各阶段生理特点DifferentLifePhasesInwomen女性从胎儿形成到衰老是一个渐进的生理过程根据其生理特点可分为7个阶段:

(一)胎儿期(fetalperiod)(二)新生儿期(neonatalperiod)(三)儿童期(childhood)(四)青春期(adolescenceorpuberty)(五)性成熟期(sexualmuturity)(六)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transitionperiod)(七)绝经后期(postmenopausalperiod)妇女一生各阶段生理特点(一)胎儿期:胚胎6周后原始性腺开始分化。若胚胎细胞不含Y染色体即无H-Y抗原时,性腺分化缓慢,至胚胎8~10周性腺组织出现卵巢的结构。

卵巢形成后,因无雄激素,无副中肾管抑制因子,所以中肾管退化,两条副中肾管发育成为女性生殖道。

从卵子与精子结合到婴儿出生(二)新生儿期

(出生后4周内)

外阴较丰满乳房隆起可有量阴道流血在母体内受胎盘及母体卵巢所产生的女性激素影响,脱离母体环境,血中女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特点原因:(三)儿童期:从出生4周到12岁左右称儿童期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卵泡无雌激素分泌,生殖器为幼稚型。

约8岁起,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状态解除,卵巢内的卵泡有一定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但仍达不到成熟阶段。儿童早期儿童后期(四)青春期:全身发育生殖器官发育:第一性征第二性征发育月经来潮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月经初潮到生殖器官发育成熟(10-19岁)(五)性成熟期: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

卵巢排卵和性激素分泌呈周期性生殖器官和乳房周期性变化生育功能旺盛(六)绝经过渡期:从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

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数明显减少且易发生卵泡发育不全血管舒缩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卵巢不排卵,月经紊乱(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七)绝经后期:指绝经后的生命时期

卵巢停止分泌雌激素,但卵巢间质仍能分泌少量雄激素,后者在外周转化为雌酮,是循环中的主要雄激素

早期

老年期

卵巢功能己完全衰竭,生殖器官进一步萎缩老化泌尿生殖器官萎缩骨质疏松症

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

ThePresentationOfNormalMenstruation(一)月经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指月经第一次来潮,多出现于13~14岁之间

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

月经初潮(二)月经血的特征

血液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颜色:暗红色组成特点:不凝固

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

月经周期

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日,平均28日

经期指每次月经持续时间,一般为2~8日,平均3~5日

经量经量为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月经量为30~50m1,超过80m1为月经过多

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

三、月经临床表现不同长度的月经周期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Ovarianfunctionandovariancycle卵巢结构模式

(一)卵巢的功能

生殖功能:产生卵子并排卵

内分泌功能:分泌女性激素

甾体激素肽类激素

(二)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分泌雌激素排卵--常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黄体形成--分泌雌、孕激素黄体退化--黄体平均寿命14日孕4-5月600-700万卵泡发育过程中伴有闭锁和卵母细胞凋亡出生时100-200万青春期30-50万

女性一生中只有400-500个卵泡能发育成熟并排卵

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始基卵泡Primordialfollicle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窦前卵泡Preantralfollicle窦卵泡

Antralfollicle排卵前卵泡(preovulatoryfollicle)(1)原始卵泡初级卵母细胞单层梭形颗粒细胞卵泡的发育及成熟(2)窦前卵泡(初级卵泡)透明带卵母细胞卵泡细胞透明带形成颗粒细胞增殖变为多层基底膜层形成

FSH、E2、T受体出现:卵泡发育必备受体卵泡的发育及成熟(3)窦状卵泡次级卵泡:透明带及多层立方颗粒细胞

FSH持续影响下产生的功能变化:卵泡液形成诱导产生芳香化酶(合成E的关键酶)

LH、PG、PRL受体的产生卵泡膜基膜卵母细胞透明带卵泡细胞腔隙卵泡的发育及成熟(4)成熟卵泡体积增大,10-20mm卵泡液急剧增加,卵泡腔增大卵丘形成卵泡的发育及成熟图9A成熟卵泡模式图卵泡腔follicularcavity卵泡膜外层thecaexterna卵泡膜内层thecainterna颗粒层granulose次级卵母细胞secondaryoocyte

放射冠透明带

zonepellucida卵丘cumulusoophorus

图8A次级卵泡光镜像次级卵泡扫描电镜像颗粒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二)卵巢的周期性变化1、排卵

定义:卵细胞和它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排卵的内分泌调节:血LH/FSH高峰出现卵巢壁生成纤溶酶原激活物

PG和组织胺增多平滑肌纤维收缩时间:下次月经前14天2、黄体形成及退化成熟黄体:排卵后7-8天,直径约1-2cm

黄体功能:14天左右白体:黄体细胞萎缩,组织纤维化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

甾体激素

肽类激素抑制素激活素

卵泡抑制素

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仕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卵巢分泌的激素

雌孕激素的生物合成类固醇激素--基本成分:多氢环戊烷烯菲体内甾体激素按碳原子数目分成3组孕激素含21个碳原子,为孕烷衍生物雄激素含19个碳原子,为雄烷衍生物雌激素含18个碳原子,为雌烷衍生物17-α孕烯醇酮脱氢表雄酮孕酮雄烯二酮睾酮雌二醇雌酮胆固醇孕烯醇酮性激素生物合成图径△5途径△4途径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1)雌激素的二个分泌高峰:排卵前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2)孕激素的分泌高峰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协同作用雌激素孕激素子宫内膜增生期分泌期乳房乳腺管增生乳腺泡增生拮抗作用子宫收缩力增强降低宫颈粘液增多、质稀薄、拉丝长、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减少、质稠、拉丝易断、椭圆体结晶阴道上皮增生、角化脱落加快输卵管蠕动增强抑制水钠代谢水钠潴留水钠排泄其他反馈作用正、负反馈负反馈基础体温上升0.3-0.5°C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6℃37℃日期xxxxxxxxX

表示月经双向基础体温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TheCyclicChangeOfTheEndometriumandOtherreproduvtiveorgans

(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functionalis”layer“basalis”layerPortionofmyometrium(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月经期子宫内膜theendometriuminmenstruation增生早期内膜Earlyproliferative增生晚期子宫内膜Lateproliferative(1)增生期(雌激素的作用)增生早期:月经周期第5-7日增生中期:月经周期第8-10日增生晚期:月经周期第11-14日分泌早期子宫内膜Earlysecretory分泌晚期子宫内膜Latesecretory(2)分泌期(雌、孕激素共同作用)分泌早期:月经周期第15-19日分泌中期:月经周期第20-23日分泌晚期:月经周期第24-28日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阴道粘膜在雌激素作用下,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表层细胞角化,阴道杆菌将糖原分解为乳酸孕激素作用下,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宫颈粘液雌激素孕激素宫口

开闭拉丝长短结晶羊齿椭圆

雌激素

孕激素促使肌肉收缩

纤毛细胞变大,接近表面

纤毛细胞变短而小无纤毛细胞较小,核近细胞表面

无纤毛细胞凸出于表

面,并含大量糖原,

成为分泌细胞,营养

运行的卵子输卵管的周期变化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

TheregulationoftheHypothalamus-Pituitary

–OvaryAxis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下丘脑垂体卵巢分泌FSH-RHLH-RH分泌FSHLH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对下丘脑、垂体产生反馈作用;雌激素有正、负反馈,孕激素只有负反馈促使卵巢中卵泡发育、排卵、形成黄体分泌性激素促使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下丘脑垂体前叶门脉循环PIHTRHGnRHFSH卵巢PE黄体排卵增生期TLHPRL子宫卵泡发育分泌期正反馈负反馈脉冲式分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正负反馈调节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yEstrogenProgesteroneFSH-RHLH-RHFSHLHPositivefeedbacknegaitivefeedbackHypothalamus-Pituitary

–ovaryAxisinhibinLongfeedbackShortfeedback性腺轴的功能调节:

神经调节激素反馈调节反馈性调节作用正反馈负反馈黄体卵泡雌激素孕激素雌激素垂体前叶

下丘脑1.血浆雌激素浓度低于100pg/ml,负反馈成熟卵泡排卵垂体前叶2.血浆雌激素浓度为100-400pg/ml,正反馈Hypothalamus-Pituitary

–ovaryAxis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y(Anterior)

HormonalInteractionsDuringOvarianCycle其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