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挖空练习+重点归纳+情景默写_第1页
2024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挖空练习+重点归纳+情景默写_第2页
2024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挖空练习+重点归纳+情景默写_第3页
2024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挖空练习+重点归纳+情景默写_第4页
2024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挖空练习+重点归纳+情景默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苏轼挖空练习学生版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

)一苇之所如(

),凌(

)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

)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

)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

)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

)幽壑之潜蛟,泣(

)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句式:)”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

)望夏口,东(

)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

)其破(

)荆州,下(

)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句式:)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侣(

)鱼虾而友(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句式: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挟(

)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

)得,托(

)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

)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

)莫消长也。盖将自(

)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

)非吾之所有,虽(

)一毫而莫取。惟(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客喜而(

)笑,洗盏更(

)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

)枕藉乎舟中(句式:),不知东方之既(

)白(

)。挖空练习教师版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过了望日之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起)。举酒属(劝请)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放任)一苇之所如(往),凌(越过)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同“凭”,乘)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脱离人世),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划船工具,形似桨)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伴奏)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同不断的细丝)。舞(使动用法,使……起舞)幽壑之潜蛟,泣(使动用法,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句式:宾语前置)”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向西)望夏口,东(向东)望武昌,山川相缪(同“缭”,盘绕、围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当)其破(夺取)荆州,下(攻占)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可如今在哪里呢)?(句式:宾语前置)况吾与子渔樵(捕鱼砍柴)于江渚之上,侣(意动用法,以……为侣)鱼虾而友(意动用法,以……为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句式:状语后置)渺沧海之一粟(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吾生之须臾(短暂),羡长江之无穷。挟(偕同)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一下子,很轻易地)得,托(寄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那)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终究)莫消长也。盖将自(从)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连……都)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假如)非吾之所有,虽(即使)一毫而莫取。惟(只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禁止),用之不竭(尽、完),是造物者之无尽藏(无穷无尽的宝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客喜而(连词,表修饰)笑,洗盏更(再)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互相)枕藉乎舟中(句式:状语后置),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明亮)。重点归纳内容思想概述

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文章思路结构第一段:写了苏轼游历赤壁的时间、地点,并写了赤壁的山光水色。

第二段:苏轼和客人饮酒极乐,唱起歌来。客人应和歌声而吹箫,箫声悲愁。第三段:主问客答,苏轼询问客人箫声悲凉的原因,客人回答到触景生情,伤感于人生短暂。第四段: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第五段: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2.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二、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三、词类活用1.歌①扣舷面歌之(动词,歌唱)②歌曰:“桂棹兮兰桨……”(名词,歌词)③倚歌而和之(名词,曲调)2.望①七月既望(名词,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②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3.下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下,攻占)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与“上”相对,下面)4.如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动词,像)②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5.虚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名词,太空)②盈虚者如彼(形容词,缺)6.然①其声呜呜然(助词,拟声词词尾)②何为其然也(代词,这样)四、一词多义1.名词用作状语。

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名词用作动词。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②下江陵(攻占)③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动词的使动用法。①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②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①正襟危坐(整理)②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五、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1.判断句①固一世之雄也(名词性短语作谓语,“……也”,表判断)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名词性短语作谓语,“……也”,表判断)2.宾语前置句①而今安在哉(应为“而今在安哉”)②何为其然也(应为“为何其然也”)③而又何羡乎(应为“而又羡何乎”)3.定语后置句①凌万顷之茫然(应为“凌茫然之万项”)②客有吹洞箫者(应为“有吹洞箫之客”)4.状语后置句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应为“况吾与子于江诸之上渔樵”)③酾酒临江(应为“临江酾酒”)5.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表被动)文化常识1.壬戌: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2.既望:在古籍文献中,对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还有特定的名称。如每月第一日叫“朔”,二日为“既朔”、“死魄”或“旁死魄”,三日为“哉生明”或“朏”,八日为“恒”或“上弦”,十四日“即望”,十五日“望”,十六日“既望”或“生魄”、“哉生魄”,十七日“既生魄”,廿二、廿三日“下弦”,最后一天为“晦”或“即朔”。3.斗牛:两个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也叫“二十八舍”。古代天文学家把太阳和月亮所经过的天区叫黄道,把黄道中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称二十八宿,四方各有七宿: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4.舳舻:书面用语。指首尾衔接的船只。(舳:指船尾;舻:指船头)5.槊:槊,汉语词语,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类似于红缨枪、斧头的攻击武器,即长杆矛,同“矟”。槊由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槊柄一般长六尺。槊头呈圆锤状,有的头上装有铁钉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装有鐏。槊锋刃长达50-60CM,远远长于普通的枪、矛的长度,即可用于骑兵持槊冲锋、又可舞槊横扫。其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槊出现于汉朝,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发展为主要兵器。主要种类有:马槊、步槊、杂槊。6.蜉蝣:昆虫,若虫生活在水中1—6年;成虫有翅两对,常在水面飞行,寿命很短,只有几小时至一星期左右。种类很多。7.江陵:江陵,又名荆州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现为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湖北省中部偏南,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称“七省通衢”。江陵城的历史地位十分重要,春秋战国时为楚国都城,是中国南方最大最繁华的都会。楚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终在江陵。魏晋南北朝时,与当时扬州治所建康(今南京)齐名,有“江左大镇,莫过荆扬”之誉。8.江东:长江在自安徽芜湖至南京一段向东北方向斜流,因以此段江流为标准而确定两岸地区的东西或左右。“江东”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如《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9.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如《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10.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如《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11.江南:长江以南地区的总称。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2.郡:古代的行政区划之名。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以郡辖县,两汉沿用。隋唐时以州辖县,郡实已废除。后人或用为州、府的别称。如《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13.州: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之名。汉武帝初设,本是监察机构,后变为地方上最高一级的行政机构。参见“郡”条。如《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14.九州:传说中国上古时期划分为九个地理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如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情景默写【真题再现】1.(2020年高考全国卷I)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2.(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3.(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4.(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参考答案】1..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2.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4.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练习检测】1.在《赤壁赋》中苏轼写夜游赤壁的欢乐情景,以“

”两句写月亮从东山升起前的江面的自然景色,让人感到无比惬意。2.在《赤壁赋》中苏轼以“

”两句,写自己面对月下美景,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让人不禁陶醉其中。3.苏轼在《赤壁赋》中开头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其中写月亮正升起时美妙景色的句子是“

”。4.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两句描写月出后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5.苏轼在《赤壁赋》中“

”两句,以“苇叶”比喻小船,写出了他泛舟赤壁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的美妙感受。6.《赤壁赋》中苏轼以“

”两句写“水波不兴”的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有如空中乘风飞行的美好感受。7.《赤壁赋》中苏轼以“

”两句写泛舟让人感到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8.在《赤壁赋》中苏轼看到月下美景,于是纵酒放歌,其中写自己船桨之美和陶醉划船月下的歌词是“

”。9.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化用《楚辞》名句,以“

”两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10.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

”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11.《赤壁赋》中苏轼借客之口,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两句诗是“

”。1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的军容之盛。13.《赤壁赋》中苏轼以“

”两句形象的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14.《赤壁赋》中苏轼写如今在江中小洲上捕鱼打柴的生活,接着以“

”两句表现驾小舟、饮美酒的乐趣。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